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19章 這他喵的是共和制還是股份制?(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9章 這他喵的是共和制還是股份制?(求訂閱,求月票)

第319章 這他喵的是共和制還是股份制?(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要要多少?”

李中山一聽這個數目,頓時就覺得自己和李輔臣之間濃濃的父子親情都有點淡薄了。

“二哥,二百萬不多的。”李中正一看自己的好二哥一副肉痛的模樣,趕緊掰著手指頭給哥哥算賬,“咱們要打穿江西,至少要拿下饒州、撫州、吉安、南安一共四個府,四個府啊!四個府才收二百萬,一個府平均才五十萬兩,您說貴嗎?如果平攤到縣,一個縣也就是幾萬兩。要擱大清朝天下清平的那會兒,一任江西富縣的知縣運動下來,說不定都要這個數。

這也就是咱爹,換成別的藩王,您再多給一倍,也不會幫著您去拿下四個江西的府那可是富得流油的江西的地盤啊!”

還別說,這個李中正關于花錢買地盤的賬倒是算得有點明白的!

現在的江西可是僅次于江蘇、浙江、廣東的富裕地區,明朝時候的田稅額度和浙江相當,都是一年二百多萬。

另外,如今的江西饒州還有一個世界級的制造業中心——景德鎮,那可是不亞于佛山鎮的瓷都!

光是這一個地兒花二百萬買下就不虧了!

可問題是,李輔臣、李中正的“買下地盤”并不等于真正擁有——“買地盤”可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地盤,甚至和在大清朝當官買缺都不一樣。

買地盤,通常只是買到一個聽調不聽宣的藩屬!

能附帶著讓軍隊進駐府衙、州衙所在的縣城,就已經很不錯了。至于想要從“買到”的地盤上收到錢糧,那還有的好折騰呢!

所以這個花錢買地盤來得雖然快,但是這個性價比.還真不如直接打下一塊地盤。

譬如李中山之前派李輔臣幫他打安徽的安慶,后來又派他太平、池州、寧國、徽州、廣德等五州一府,雖然前前后后也花了二百多萬(包括軍餉、糧草、裝具、賞金、撫恤等等),但是這些州府下面的大部分縣城,是真正落在大明朝廷手里了。其中還包括軍事重鎮安慶、當涂、采石磯這個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但即便是這些真正打下來的地盤,要讓它們為大明朝廷提供糧餉軍隊,也還得費不少勁兒.不僅因為整合地盤需要勞神費勁兒,還因為在大明應該如何統治這些州府的問題上,目前還存在著較大的爭議。

最近李中山還受到不少大議政官(議政官中的領袖人物)寫來的建議書,提出了在應天、廣府、韶州、潮州、鳳陽、揚州、淮安、泗州、滁州、潁州、徽州、蘇州、松江、常州、鎮江等十四府一州地盤之外,全面推行“國人制”的不同意見!

這些“不同意見”的意思就是這個“國人制”當然是很好很香的,但是這個國人、國士越多,也就意味著含金量越低。這個“國人、國士”某種程度上就和大明朝的“股東”一樣,他們已經“低價”拿到了股份,而且大明的三分天下看著已經穩了,他們當然不希望更多的人用同樣的“低價”入股,成為和他們一樣的“股東”來稀釋他們的股權了。

而這事兒要不整明白了,大明朝廷不僅不能從這些新地盤上獲取收益,甚至連已經確定要執行國人制的地盤的管理也會出問題.至少李中山想要從這些地盤上籌錢征兵都會有不小的難度!

還真是讓人頭疼啊!

看到李中山不言語,李中正又一臉關切地問:“二哥,這個朝廷的手頭是不是有點緊?”

李中山一聽這話,以為兄弟要幫自己說話了,趕緊點了點頭。

李中正道:“要不咱們把太平、池州、寧國、徽州、廣德等五州一府的差遣都賣出去,這五府一州可有幾十個縣呢,再加上知府、知州、同知.再加上縣丞,再加州府縣的幕職官,賣個兩百萬問題不大。”

賣官還是賣實缺!

這個操作還真是似曾相識啊!

李中山眉頭一皺道:“這個徽州府是不能賣出去的.許多徽商已經買到了國士、國人,所以徽州府必然要實行國人制。”

南京不就是.徽京嗎?許多在南京城里面經商的商人,籍貫都在徽州,所以在徽州實行國人制是沒有爭議的。

“那一百五十萬總是可以籌到的!”李中正知道這個兩百萬大概率要不上,就只能饒一點了,“您再籌一點,給個一百八十萬吧!”

才減了二十萬?

李中山摁了摁太陽穴——頭疼啊!

然后他又看了看李輔臣,道:“父親,孩兒真的沒有錢.要不給您一百萬債票怎么樣?”

“債票?才一百萬?”李輔臣眉頭大皺,“兒啊,這銀子不是我要的,是用來買地盤的,人家肯收債票?”

“您可以打到他們收啊!”李中山道,“現在杰書集中兵力守九江、南康二府,其余地方只有南昌府城、撫州府城、建昌府城、贛州府城有點綠營兵,其他地方都是鄉紳團練。您給他們來點厲害的,殺一儆百,他們就不敢不收了!”

“二哥,一百萬債票肯定不行。”李中正搖搖頭,“一百萬債票拿到南京市面上,八十萬現銀都換不來。”

“那行,”李中咬咬牙道,“那就給八十萬現銀,不能再多了!”

“八十萬現銀?不夠啊!”李輔臣馬上嚷嚷起來了,“老二,你可不能這樣坑你爹啊!”

“夠了,夠了”李中山擺擺手道,“怎么可能不夠?這樣吧我再給您加一點!”

“至少加五十萬!”李輔臣伸出一個巴掌。

“五個知府.饒州、撫州、吉安、南安,再加一個南昌!”李中山道,“這五個府的第一任知府都由您來推薦.這總行了吧?您的把兄弟和養子那么多,該安排還得安排不是?”

“這一個知府怎么能換十萬兩?我的把兄弟和養子都是清官啊!”李輔臣還是不樂意,“他們是不會撈銀子的!”

“他們不會?”李中山笑道,“那要不這樣吧.我給小菟和老大寫兩封信,讓他們幫您在廣東籌五十萬現銀,這總行了吧?”

“這個.”李輔臣琢磨了一下,“那五個知府我也得要!雖然我的把兄弟和養子都是清官,但官他們還是要做的!”

終于妥了!

李中山吐了口氣:“行一言為定!爹,您什么時候出兵?”

李輔臣道:“那八十萬什么時候送到貴池,我什么時候出兵!”

還真是親父子、明算賬啊!

“好吧,”李中山說,“爹,那您趕緊回貴池去準備出兵,我明兒就動身回南京想辦法替您籌集這八十萬!”

“老三,你跟你二哥一起吧!”李輔臣笑著一指自己的三兒子,“老二,他可是為父一手調教出來的,可以當個旅帥了!以后讓他跟你吧你可得用好了!”

“好啊!”李中山笑道,“老三的本領我是知道的講武堂一起的‘狀元’,別說旅帥了,一鎮總戎也當得了!

三弟,跟著哥哥我吧!回頭先給你一個旅的淮西軍帶一帶!”

“小弟多謝二哥栽培!”李中正趕緊起身行了抱拳禮。

李中山招招手,讓他先落座,然后又對李輔臣道:“爹,孫吉慶這事兒您看.”

“必須保密!”李輔臣嘆了口氣,說,“兄弟不能相容的事兒擱哪兒都不好聽.所以孫吉慶現在已經不是你的兄弟了!”

李中山點點頭,心說:兒子多了都貶值,何況國人國士?那個孫延齡攏共就一個,稀罕得連“親子鑒定”都不舍得做。到了李輔臣這邊,嫡子、庶子、孽子二十多個.少一個算什么?

李輔臣接著又說:“再放出消息,就說原廣西將軍孫延齡已經投靠康熙,從吳三桂那里逃離,有可能去廣西作亂.咱們現在不能讓人知道咱們馬上要和吳三桂翻臉!”

李中山點頭道:“我也是這么想的吳三桂恐怕也是這么想的!”

大明、大周現在都要給下面人一個穩定的預期,預期穩了,才好整軍備戰!

所以李中山不僅要以凱旋之禮返回南京,而且還要大操大辦地把吳小艽迎納入門。

這樣東南一帶的國人、國士才會相信大明這間“公司”的形勢那是一片大好!

只有大家都相信形勢大好,大明“公司”才值錢,大明的債票才能賣出去!

在南京儀鳳門內大街上面,已經滿滿的全是喜慶洋洋的應天府的國士、國人了。這條由南京城北通向龍江關碼頭的大道,因為靠近城北的營區,向來是軍隊進城出城的一條主要通道。不過在南京保衛戰結束后,遵照著李中山的指示,尚書右丞兼應天府尹、戶部尚書盧三好,就開始主持應天北城大開發了——具體來說,就是拓寬馬路,拆除兵營,修建新的住宅區和商業區。

這個城市開發.可是一樁來錢挺快的好買賣!

至于軍營,當然大都搬遷到南京外城去了。根據李中山的命令,在南京內城(包括西外城)之外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分別設立了孝陵衛、雨花臺、江東橋、幕府山等四個大營!

另外,南京西外城的商業區,也開始進行擴建,現在已經在西外城以南圈了一大塊原屬于南京外城的土地——李中山準備在那里興建一個“軍事手工業區”.還打算派人去廣州佛山招商引資。

而為了配套這個“軍事手工業區”,大明尚書省下轄的工部,最近還從武昌府和徐州請來了一批礦師,在南京周圍到處尋找鐵礦和煤礦。

而隨著大明朝廷控制區的擴大,南京這座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金融中心,也自然而然的繁榮了起來,已經隱隱有了一個世界前三大都會的樣子了。

對!就是世界前三!

如今的世界前三大都會,毫無疑問就是南京、蘇州、佛山了!也許把這個排名一直排到前十,上頭也很難找到一座外國都市。哦,也許伊斯坦布爾和江戶可以位列其中吧?反正紐約、倫敦、巴黎是肯定不行的.

而從幾天前開始,南京這座大都會的百姓就知道他們的大將軍將凱旋回都了!

這次的北伐雖然沒有能實現“入洛”的目標,北伐大軍最遠只開到了虎牢關。但是收獲還是不錯的!根據大將軍府發布的通告,通過這次北伐,大明朝廷已經奪取并且牢牢控制了陳州府、許州這一州一府和歸德府的永城、夏邑、鹿邑,開封府的鄢陵等地。

看上去好像收獲不大,也就是一州一府再加四個縣。但是這些屬于河南省的州縣卻可以對安徽的淮北地區形成有效的遮護——這些地盤經營好了,就是安徽的“門板”!而安徽一旦穩了,徽京,哦,南京自然就穩了!

所以南京人對李大將軍的這次北伐的成果還是滿意的!

另外,李大將軍他爹,平西將軍南王李輔臣最近也干得不錯,收復了皖南的四府一州——皖南和徽京其實是一塊地盤,收復皖南可以說是收復了徽京的一部分!

而另一個讓南京人感到安心的消息,則是大將軍李中山和大周太子吳應熊兩家之間的聯姻李中山本來就娶了吳國貴的女兒,現在又把吳應熊的女兒收為側室,那可就是親上加親了。

看起來大明、大周的“事實聯盟”還可以繼續下去!

而大明、大周的聯盟可以保持,也意味著大明收復江西、浙江只是時間問題。

有了江西、浙江,那么大明的三分天下可就固若金湯了!

南京的百姓.主要是南京的國士國人,怎么可能不高興呢?

他們是大明的股東啊!大將軍府的通告等于是財務報表.這個財報簡直太漂亮了,各方面業務都在增長,市占率越來越高,銷售收入越來越多,形勢一片大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個現金流有點不足所以還得再融一點資!

不過是發行新股——又稱擴招國士、國人,還是發行債票,現在還沒一定,得看看再說。

所以整個南京,今兒可是萬人空巷,都來觀看凱旋之師了如果能看到大周嘉定公主的玉容,那就更好了。她可是大明、大周合作關系可以持續的保證啊!

這個儀鳳門內大街,一直到南京的龍江關碼頭,道路兩旁,全都是自發來歡迎凱旋之師的.股東!

毫不夸張的說,大明的百姓從沒有像現在這么愛國!

一艘披紅掛彩的官船抵達了碼頭,穿著官服、國人服的那些官員和議政官們都涌了上去——他們是可以就近觀察吳小艽的!

當官船上放下了跳板的時候,所有人都停住了,伸長了脖子張望。就看見李中山也穿了一身大紅色的國人袍,腰里掛著柄“原儒”們標配的長劍走出了艙門,身邊跟著的就是一個同樣一身紅妝的聘婷女子,這女子頭戴著黃金打造的鳳冠,容貌嬌美,氣質高貴,一看就知道不是尋常女子多半就是大周嘉定公主啊!

李中山朝著眾人揮揮手,然后一個人就大步走下了跳板,徑直走到了人群前列的陳永華、盧三好跟前,當著眾人的面,用故意提高了的聲音說道:“復甫先生,三好先生,中山此役雖然沒有能收入洛陽、開封,但是也張揚了我大明國威,還和吳周達成了平分天下之約.現在我大明可以集中力量收拾江西、浙江,一個三分之勢,已經十拿九穩了!”

陳永華和盧三好當然知道李中山同吳三桂的聯盟已經名不存、實已亡!兩邊撕破臉的時候越來越近了。

但是這個事情可沒必要到處去說,說多了可就“影響再融資”了。所以兩個人也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表情,一起配合著李中山演戲,而一群不大會看“報表”的南京國人,自然也就大小都歡悅了.這個大明,怎么都得再來幾個“漲停”啊!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