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10章 這個內戰打著打著,怎么就變成殖民擴張了?(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0章 這個內戰打著打著,怎么就變成殖民擴張了?(求訂閱,求月票)

第310章 這個內戰打著打著,怎么就變成殖民擴張了?(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放心?

怎么可能放心?

常寧軍帳當中的這些人都是軍閥,都是諸侯,又不是三歲小孩子,一個個都蔫壞蔫壞的!

而且他們也都知道康熙早就變壞了.比福全壞多了!

福全還停留在花錢收買吳世玨的水平上,而康熙都把自己變成吳玄燁了!

如果福全早早改姓李,當個什么李福全,李中山也許就派兵來救了!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和朱三太子一樣當原君?

再說了,朱三太子那是心甘情愿當原君的嗎?那也是他沒辦法!

他本來就是造反起家的大明那幾個王爺和中堂扶起來的傀儡。那幾個王爺和中堂互相不服氣,誰也當不了皇上,又怕互相火并搞過頭,最后讓吳三桂或大清朝一勺燴了,所以才聯手挾天子、令諸侯,讓朱三太子當一個原君,其他人當什么原臣的。

而那個朱三太子那是真沒實力,躺平當個原君,吃喝玩樂也挺開心的。

所以大明那邊很可能從傀儡朱皇帝,掌握中樞大權的大將軍和左右尚書中丞,到地方上盤踞一方的王爺,再到底下的國人和國士,全都贊成原君、原臣制。

可大清這邊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康熙是有軍隊有地盤的,而且還不少!

在福全倒臺后,如今大清國內兵力最強,地盤最大的軍閥可就是康熙本人了!

而且他的皇位來源是繼承和爭搶!他第一次當皇上是順治看臉選君,讓他當皇上的。而第二次當皇上,就是憑著兵強馬壯打敗兄長福全才當上的。

為了當個皇上,都當到兄弟相殘了,說不定還會有父子相殺這還什么原君?

而且大家伙兒都干過什么事兒,都是什么人,自己心里還沒個數嗎?

可不能相信康熙,要不然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叫他給害了。

當然了,這些軍閥、諸侯兼自由的大清忠臣也不會和“想當原君”的康熙唱對臺,至少不能當那只出頭鳥所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康熙最親愛的好兄弟恭親王常寧。

這意思很明顯了,福全現在沒了,大家就跟您混了!

而常寧也是這群人當中最有可能被康熙干掉的!

之前他是福全的合伙人,還和不少人私下商量過選他的兒子當皇帝的事兒,而且他還控制著盛京將軍的轄區,還和隔壁的黑龍江將軍巴海聯手。

康熙一旦料理了順治大和尚和福全,下一個很可能就是他了!

所以.他得想辦法自保,似乎就得想辦法保一保福全!

想到這里,常寧就斟酌著開口了:“國家大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商量著來當然是好的!不過這個議政王大臣該有誰來擔當?我們這些手里拿著軍隊和地盤的大清臣子,能不能當原臣?能不能舉薦議政大臣?

還有,大清的地盤那么大,皇上一個人管不過來,我們是不是應該幫他管一管?我們又要以什么名義幫他管地盤?”

話說到這里,常寧的臉色就有點陰郁了:“再有就是攝政王了.雖然攝政王有罪,甚至有死罪!但我們這些原臣中有不少人,之前也跟著攝政王一起犯了死罪。如果皇上不饒攝政王一命,那我等心里頭就難免忐忑不安啊!

諸位,你們覺得本王說的可有道理?”

黑龍江將軍巴海一拍大腿道:“有道理,太有道理了!我等都是大清忠良,怎么能眼睜睜看著皇上家兄弟相殘?”

“就是!”之前帶頭反水的頭號二五仔范承勛也附和道,“恭王和巴大將軍說的對啊!攝政王雖然有罪,但皇上是仁慈之君,怎么都應該法外開恩,饒他不死的!”

“沒錯,”張勇的兒子張云翼道,“皇上是仁君,一定會饒了攝政王的!”

趙良棟也道:“攝政王雖然有罪,現在多半也知錯了,皇上怎么都該給他一個富家翁啊!”

“對對,攝政王雖然有罪,但皇上也應該法外開恩.”

“怎么是法外開恩呢?那個時候皇上還不是皇上,而是太上皇.攝政王和太上皇之間有點誤會而已!”

“沒錯,就是這個理兒”

這些個“原臣”之前賣福全的時候可沒一點猶豫,現在居然都扮好人要救福全的命了。這立場轉換的那叫一個平滑啊!

其實索額圖和明珠其實也想救一下福全.雖然他們之前還想活捉福全送給康熙來著!

索額圖點點頭說:“既然大家都想營救攝政王,那不如聯名上個奏本吧!”

明珠則補充說:“沒錯,現在大家都是原臣,有什么不能和原君說的?還可以順便再說一下大家想替大清守那塊地盤?”

天津衛,北洋通商大臣衙門。

在五月初七,也就是永定河大的第三天,這里的景象,還是一片倉惶凄涼。

院子內外,都是楊起隆的幕僚和親兵進進出出,腳步慌亂,院子里面,一只只樟木箱子已經裝好了東西還貼上了封條。站崗的北洋新軍士兵雖然動也不動的站得筆直,但是偶爾目光交會,都是驚惶的神色。

楊起隆穿著行裝,就站在廊前看著他的親兵和家人將一口口貼了封條的大箱子搬出來放好。天氣挺熱,他還抄著手,神色木然地看著眼前一切,滿院子的人來人往,仿佛和他也沒多大關系。

瑞信堂的大總管袁林靜這個時候腳步匆匆跑了進來,走到了楊起隆的跟前,一個千打了下去:“三哥,寅哥兒來了.剛到我的瑞信堂總堂。”

楊起隆臉上神色一動,輕輕道:“走吧,帶我去見一見他。”

楊起隆當然知道曹寅是替康熙當說客的——之前曹寅就和他商量過出賣福全的事兒,不過他當時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

而在永定河戰役當中,他則來了個臨陣脫逃,實際上把福全給坑苦了。他的北洋新軍裝備了三千支燧發槍,如果換成李中山、李輔臣他們來指揮,完全有可能逆轉戰局。

但是楊起隆畢竟不是那塊兒料,而且他也沒經受過血與火的考驗。

在回到天津衛后,楊起隆麾下的武裝雖然比之前更強大了.他現在擁有一萬多北洋新軍,幾千直隸團練,和一群鰲拜余黨帶來的兩三千索倫騎兵和巴爾虎騎兵!

但是他卻只想著放棄天津衛逃往大沽口,然后走海路南逃去淮安投靠大明。

不過康熙卻不知道楊起隆那么菜他還以為是自己開出的條件——立楊小彌當皇后,封楊起隆當直隸總督起到作用了呢!

所以在回到自己忠誠的北京之后,康熙就準備部分履行自己的諾言了——就是立楊小彌當皇后這部分!

這個皇后給誰當不是當呢?立個丑的天天看著都心煩,小彌多好?要身段有身段,要臉蛋有臉蛋,而且還會生養,娶了她不擔心沒兒子接班了。

不過封楊起隆當直隸總督的承諾,康熙就想賴掉了。

康熙現在可以牢牢掌握的地盤,就是一個山西,一個直隸,一壩上草原他怎么可能把直隸交給楊起隆?何況這個楊起隆還到處說自己是北周大將軍楊忠的后裔,這個楊忠不就是篡了北周的楊堅的爹嗎?

這個楊起隆一天到晚和人說這個,是想做什么?一定是想報自己祖上滅高句麗滅來滅去都滅不掉,結果還把自家的朝廷賠進去的大仇吧?

所以康熙就準備很慷慨地給楊起隆一個征服朝鮮王國的機會如果楊起隆打下朝鮮,當上了國王,楊忠、楊堅、楊廣他們爺仨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高興的吧?

“楊三哥,可喜可賀啊!”

曹寅就在袁林靜的書房里面,看見楊起隆走進來就急不可待地向他道喜了。

楊起隆聞言就是一愣,“寅哥兒,你就別和我開玩笑了.攝政王都沒了,我還能有什么喜事兒?”

“攝政王沒了不要緊,皇上準備接盤小彌妹子了!”曹寅笑道,“三哥,其實皇上早就惦記上小彌了這次總算是得逞了!而且皇上還不嫌小彌妹子不是完璧,準備立她為后。

當然了,對外還是得說皇上娶了你們天津衛楊家的姑娘當大老婆。反正小彌是以那拉氏的名義進裕王府的,這次換本來的姓名,大清門里抬進去!”

“這個.”楊起隆都有點不敢相信了,之前曹寅說什么康熙要娶小彌當皇后,他就不怎么相信,現在居然成真的了!那么當直隸總督的事兒呢?

“寅哥兒,”楊起隆馬上看著曹寅問,“我記得你還和我說過皇上還要封我當直隸總督!”

曹寅笑道:“三哥,這個直隸總督有什么當頭?這是個流官,當一任也就幾年功夫,無非就是撈點銀子。可是你現在的北洋通商大臣不是更容易撈銀子?”

楊起隆有點失望,不過沒等他開口說康熙帝壞話,曹寅就把特大喜訊拋出來了,“三哥,皇上雖然不打算讓您當直隸總督,但是卻準備給您一場可以傳子傳孫的富貴!”

“傳子傳孫?封爵嗎?”楊起隆滿不在乎地問。

“封爵是肯定,那不算事兒您是皇后的哥哥!”曹寅道,“皇上給您的傳世富貴是先當朝鮮的監國,再謀朝鮮的國王!”

“什么!”楊起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寅哥兒,你可別和我開玩笑!這可是一國啊!我,我何德何能,怎么就可以平定一國?”

“可以的!”曹寅笑道,“朝鮮是大清藩屬,最近有點不服管,所以大清派出監國去管理朝鮮是天經地義的。而朝鮮知道大清現在遇到的麻煩,一定會拒絕讓監國您赴任的。到時候您就有了討伐朝鮮的借口,朝鮮兵弱,你再用力猛一點,把有資格即位的李朝王族都做掉,您不就能以監國的名義實際上掌握朝鮮一國之政了嗎?到時候你在收買一下人心,剪除一些異己,制造一些祥瑞.這不就水到渠成了?”

還別說,曹寅給楊起隆指出的這條奪國路線圖可行性還是相當高的!而且對楊起隆而言,顯然是一條極佳的出路。

他其實有點“人菜癮大”的毛病,和那個耿精忠有點像。

不過他的菜是相對泱泱中華而言的,以他的實力要是去搞朝鮮,而且還能得到大清、大明的支持,應該不會輸吧?

楊起隆聞言大喜,笑著問曹寅:“寅哥兒,這事兒您怎么那么順溜啊?”

“那當然了.”曹寅笑道,“三哥,你知道我祖上是誰嗎?”

“您祖上啊,曹孟德啊!”楊起隆趕緊沖曹寅拱拱手,“失敬,失敬寅哥兒,你可是家學淵源,這次你一定得幫我,我們一起去朝鮮篡個國怎么樣?”

曹寅擺擺手:“怎么能叫篡呢?這叫順天應人!”

“對,對,順天應人!”楊起隆拍了拍巴掌,“咱們一起順天應人!以后有福同享!”

“好,一言為定!”曹寅笑著道,“楊三哥,既然您都答應了,那麻煩您再寫個折子給皇上.”

楊起隆一愣:“什么折子?”

曹寅道:“寫個報功的折子!前兩天的永定河大戰您是有功的!

另外,您再寫封信給小彌,和她說說改嫁皇上的事兒.這個福全是好不了的,小彌實在沒有必要給他一直守著,而且小彌也對得起福全了,該改嫁就改嫁!

她改嫁了,您才能當大清的國舅!您當了國舅,皇上才能放心讓您去朝鮮監國。”

楊起隆嘆了口氣,點點頭道:“好,我寫.可惜裕王了,挺好一個人,眼看著就要沒了。”

“雙玉兄,這次可多虧你了!要不然這大清可就要被大明國拉過去了那樣,將來的天下多半又要姓朱了!”

“皇上,外臣只是奉命行事,我爺爺也視大明為強敵,所以就想和大清結盟聯手也不是為了滅了誰,不過是想維持這三四分天下的平衡而已。”

“朕也是這么想的,雖然天下終究是會一統的,但那也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事情了。我輩都未必能見著現在維持三四分的天下,是最好的!對了,朕得了大河南方面的奏報,說大明的李中山正屯兵汜水關前和大周皇太孫吳世璠在對峙!你這次南下,要不要順道支援一下吳世璠?”

北京城西南,盧溝橋上。

康熙皇帝正在和吳世玨話別盧溝橋的西岸,兩萬大周兵正整裝待發,而盧溝橋東,則是同樣數量的清軍。

而康熙、吳世玨二人,則立馬橋上,面對面在交談。

吳世玨是在永定河大戰后的第五天,得到吳三桂讓他馬上南下去河南歸到吳世璠麾下的圣旨的。

而吳三桂急令吳世玨南下的原因,則是上洛的李中山和由南陽北上的吳世璠在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一帶發生了沖突。現在兩軍數萬人正在汜水關一帶懟著呢!

不過雙方并沒有發生激烈沖突,只是稍微接觸了一下,吳世璠就退守關隘,而李中山則屯兵在了汜水關附近的廣武山。

話說回來,現在大明、大周對峙的位置,對大清好像有點不尊重啊!

因為無論是汜水關還是廣武山,全都是大清的地盤!

而李中山、吳世璠兩人爭奪的洛陽,現在雖然還在清軍手中,但無論大明、大周,好像都已經將洛陽當成了一件和大清沒有一文錢關系的戰利品了。

而康熙現在受困于內部不穩,所以也無力出兵支援所以就只能指著大明、大周來個兩敗俱傷了。

“不瞞皇上,”吳世玨道,“爺爺的確讓我去河南走一趟.不過我不是去和李中山打仗的,我是去解斗的!”

解斗?

康熙心里那叫一窩火,那可是大清的地盤!你們倆就這樣在廣武山和虎牢關之間對峙?不需要征求大清的同意?

而更讓康熙感到無比憋屈的事兒,他都不敢向吳三桂、李中山宣戰現在的大清最要緊的是休養生息,河南那邊丟一點地盤就丟一點地盤吧!

所以康熙也就只能盡可能挑撥一下吳李關系了。

不過吳世玨并沒有太當回事,因為他知道吳世璠和李中山為什么斗了,那是因為吳小艽啊老爺子想把小艽嫁給李中山的弟弟李吉慶——沒安好心啊!

而李中山也是個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所以就打著“入洛”的名義來了。

至于吳世璠,多半也是應付差事就等著吳世玨這樣兩邊都能說的上話的人去調解呢!

這事兒也沒什么難的,把吳小艽給李中山不就得了!

看見吳世玨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康熙就又斟酌著開始忽悠了:“雙玉兄請您轉告大周天子,我吳玄燁感念他老人家的大恩,只要他老人家一句話,朕愿意出兵助戰!”

他的話說得好聽,但是吳世玨心里其實也知道,康熙這就是在耍二虎競食之計,就巴望著明、周兩國大打出手,然后兩敗俱傷呢!

想到這里,吳世玨就點點頭道:“皇上,您就等消息吧等我爺爺的詔書下來,咱們興許就要并肩作戰了!”

“好,咱們一起打明國!”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