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57章 忠臣孝子三人團VS東北二王團(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7章 忠臣孝子三人團VS東北二王團(求訂閱,求月票)

第257章 忠臣孝子三人團VS東北二王團(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講武堂三期(南京分堂)的生員們跟著維新派儒者們學習什么是“亡天下”的時候,在距離講武堂不算太遠的維新學派應天小學堂(占了原來江寧府學的地盤)里面,大明朝的三個實力派中堂正在促膝談心,準備談出一個可以三手遮天的“大明三人團”來!

哦,這可不是結黨營私,而是打破封閉的鄉黨宗族,建立君子之盟,一心為國為民!

所以他們都是很高尚的君子,是走在時代前列,引領天下進步的高人!而三人當中最高的,當然就是小活呂布李二李中堂了,不僅個子高,武藝高,道理更是高的。

所以今兒這場促膝談心,主要就是他在和陳永華、盧三好講道理。

“三好,復甫,縱觀歷史,凡英雄成事,都要依靠宗族、鄉黨為輔弼,二者至少有其一,大事方可成就。譬如西漢有沛縣元老,東漢有南陽豪強,曹魏有曹氏、夏侯氏二族和有潁川士族,西晉有司馬一門和潁川士族,隋唐則依靠關隴勛貴和楊氏、李氏宗族,大明太祖出身孤寡,所以只能依靠淮西勛貴,到了晚年為了抑制勛貴又大開殺戒,并且眾建藩王而滿洲愛新覺羅,則有愛新覺羅一族和滿洲鄉黨。

可我們三人,一無鄉黨可依,第二也不是強宗大族出身。所以欲成大事,就不能走尋常路線,得另辟新路了。小弟的想法就是以天地會為黨,武將用講武系,文官用維新派。而這天地會的中樞,以后就以我們三人為首,組成一個三人團,凡有大事,三人合議,若有分歧,則取二人一致之議,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那當然是正合我意了!

盧三好雖然跟過吳三桂,但他一不是遼東鄉黨,二不是山陜降將,在吳三桂的集團當中是進不了核心的。只是因為家里有錢,走了門路,拜了劉玄初為師,才有機會靠砸錢砸出一個西選官。再后來又被吳三桂、劉玄初當間諜派到康熙陣營當中.這可是九死一生的差事啊!

可他再怎么九死一生,也很難進入吳三桂集團的核心去掌實權.就算吳三桂看得上他,他也得知進退!要不然遼東鄉黨、山陜降將一起來斗他,他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但是在南京這邊和李中山合作,盧三好的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

盧三好手里有一萬多人的應天團練軍,而且還控制著應天府的行政,是應天府尹,還是南京朝廷的戶部尚書,位列三大實權中堂之一。

現在他可以拿這一萬多人和自己控制的應天府入股,當天地會的小股東,直接進核心三人團也就是董事會!

陳永華倒是鄭經的鄉黨,在鄭經那邊官拜咨議參軍,位高權重。但鄭經的集團廟太小,已經容不下陳永華這尊大神了。

陳永華現在是什么檔次?他是天地會江南分舵的舵主,手里還控制著可以在東亞海上隨便往來的海商團——海路援剿鎮!援什么剿的其實就是個名義,這個海商團現在的真實地位就是延平王府、南王府、大清朝三家的藩屬,出海就帶三面旗子,誰敢不給面子?東亞海上就沒他們去不了的。

毫不夸張地說,現在的陳永華就是當年的鄭芝龍.甚至還要再高一些!當年的鄭芝龍也就是一個總兵,而現在的陳永華是南京朝廷的吏部尚書,是三大實權中堂之一!

另外,他還是當然的天地會大佬之一!在天地會這邊,他不僅是股東,而且是僅次于李中山、楊起隆的大股東而延平王府,他已經回不去了。

因為延平王府姓鄭!

他要帶著自己依托天地會經營出來的本錢回延平王府,延平王府是繼續姓鄭而是一半姓鄭、一半姓陳就難說了。

不過陳永華要和李中山一塊兒搞天地會把持大明朝廷,也得給鄭家一個交代。

“世凱,”陳永華看著李中山問,“你打算怎么安排翼王府(延平王府)?”

李中山一字一頓地說:“翼王府向來是大明的藩屬西王府、南王府、東王府、北王府、忠王府都只能是大明的藩屬!藩屬,就只能鎮守四方,朝廷應該由我們這些當朝臣的說了算!”

“可世凱你自己不就是南王府的世子?”盧三好插了一句,“世凱,你將來一定是世子吧?”

李中山笑著回答盧三好道:“三好兄,我當然是我爹的接班人.但我爹年紀還輕,身子骨又硬朗,再活個三四十年都沒一定,我總不能一直等著吧?就算我等的,三太子也不能等,天下百姓就更等不了。”

其實李輔臣并沒有確定自己的繼承人,他也不敢確定,因為一旦確定繼承人是李中山,那李中山很可能會提前接班.那不是什么小活呂布,而是個活李二!

想當年李淵李老頭如果讓李二當了太子,李二還真會安分守己等著老李頭壽終正寢?反正李輔臣是很懷疑的。

當然了,他也不敢確定李吉貞為世子,因為李吉貞沒那實力南王府是個股份公司,李輔臣、李中山都是大股東。李輔臣拿出來的是他自己帶出來的山陜老兄弟和山陜二代。李中山拿出來的則是他依靠天地會、講武堂、維新堂、粵海關道經營出來的廣府加韶州的地盤。

而且這塊地盤至今仍然保留著獨立的軍政體系,稱為粵海軍節度使司!

哪怕李中山現在入了朝,粵海軍節度使也依舊是他!而留在廣州執掌節度使實權的,也是他的正室吳小菟和心腹重臣于得水、王忠賢、王忠義、李吉祥、郭德全(郭金寶之父)、姚啟圣、戴梓、萬斯同、萬斯年等人。

之前李輔臣出兵廣西,這一次他出兵湖廣,雖然都調動了粵海軍節度使司管轄的廣府新軍,但他并不是直接給廣府新軍下令,而是給粵海軍節度使司下令,由李中山指派的留守四人團(于得水、王忠賢、姚啟圣、萬斯同)討論同意,再報吳小菟批準,然后才以李中山的名義下達調兵令,把軍隊派給李輔臣。

從這個角度而言,粵海軍節度使司就是南王府的藩屬而李中山自己則憑借著這個節度使司提供的資源又當上了大明朝廷的實權三中堂之一。

接下去如果能用天地會、講武系、維新派把南京朝廷掌控起來,再拿下兩江地盤,那新大明的盤子就算完全支撐起來了!

而到了那個時候,把持南京朝廷大權的李中山,也就從李輔臣的接班人變成了李輔臣的上級領導了.

“復甫,”李中山這時候又扭頭問陳永華,“若是咱們仨掌控了朝廷,拿下了兩江和浙江,翼王府能聽咱們的嗎?”

陳永華笑道,“只要能讓翼王主福建,翼王殿下一定會當個安分守己的藩王,朝廷絕對可以放心。”

“翼王全有福建?那東王怎么辦?”盧三好問,“還有,忠王、北王.西王又怎么辦?”

李中山笑道:“忠王當然也和南王、翼王一樣了李自成這一次若不是得到家父相助,恐怕連武昌、漢陽、黃州、德安、安陸五個府都守不住。北王還不如忠王,能有一個藩王的前途還有什么不滿的?至于西王.我看他很快就要自己當皇帝了!”

盧三好點了點頭:“那么說將來的天下還是一個三分的局面?”

“三分終究是要歸一統的!”李中山笑道,“吳三桂的盤子不過是關寧武夫加山陜降將,清廷那邊就是滿洲鄉黨加上愛新覺羅一門.而咱們有了天地會、講武堂、維新堂,就可以廣納天下之才俊,所以將來一統天下的,一定是咱們!”

“不對啊!”陳永華已經從李中山的話語中聽出不對了。

“哪兒不對?”

“世凱,伱沒說東王啊!”陳永華看著李中山,“東王怎么安排?”

“東王?”李中山笑了笑,“那就得看東王自己的心思了!”

盧三好一笑:“耿精忠能有什么好心思?他都天子分身耳火了!”

李中山和陳永華互相看了看,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王爺,不對啊!”

南京紫禁城,武英殿.還在提前體驗天子生活的耿精忠(他是拿了一張天子體驗卡了),這個時候也在著急心腹黨羽研究怎么把自己的“天子體驗卡”變成“傳世卡”——當天子嘛,終身的都不過癮,必須要傳世!

可這事兒卻有人提出不對了!

正低著頭在看劉進忠派人從江北送來的啟本(給攝政王的報告稱啟本,耿精忠覺得自己就是攝政王,所以讓底下人把給自己的報告稱為啟本)的耿精忠抬頭一看,發現是尚之信在說不對,就笑著問:“俺答公,哪里不對?”

“王大頭、盧三好、陳永華他們仨越走越近.而且他們手頭掌控的軍隊也越來越多!”尚之信手里也捧著份報告,是他派到應天府城國人民團當軍官的細作送來的,“現在王大頭的淮軍天天招兵,盧三好的應天團練天天練兵,陳永華又當了國人民團的總統官,也拉扯起了不少人現在這三路大軍的總人數都快突破十五萬了!”

“俺答公,你多慮了,”耿精忠的自我感覺還挺好的,“咱們的兵也增加了不少.北王在江北已經擴軍到一萬了,咱們在金陵城中也有超過一萬精銳,曾養性當了安徽巡撫后,兵馬擴充也很快,都能號稱三萬了。這樣一算,咱們很快就能有五萬大軍了。

另外,南京皇城還在咱們手里!南京皇城可是有金湯之固的,咱們只要牢牢控制住皇城,即便南京城被打破了,也能繼續支持一陣子等到北王和曾養性來救。所以咱們其實是立于不敗的!”

“王爺說的甚是!”耿精忠的心腹軍師喻仁英笑道,“王爺現在不僅穩坐釣魚臺,而且還有輔政之權,可以調度京師兵馬。就算是三中堂的兵,也得聽王爺的號令!”

耿精忠畢竟是東王!

他雖然沒有拿下三中堂的實力,但是三中堂現在也沒有拿下他的余力——現在岳樂的大軍在南京城東,而杰書的大軍已經到了南京城西面的和州,先頭部隊還拿下了采石磯!

而江南大營李之芳的軍隊則駐扎在溧陽,隨時可以北上。

所以南京現在可謂是四面受敵,眼看著要被圍攻了!

在這種局勢下,三中堂當然不敢和耿精忠火并了。

“他們不僅不敢火并,還得努力守城,并千方百計打破清軍對南京的包圍!”喻仁英喻大軍師搖著羽毛扇子道,“因為他們現在依靠的應天團練、淮軍、國人民團,歸根結底都是應天府的百姓王爺可以不管百姓死活,可以穩守皇城,但他們不行!”

“喻軍師說的沒錯,”那姓黎的道人一邊“數手指頭”一邊說,“而且他們想要打破南京之圍,就必須請王爺出手!

因為北王和曾撫臺都是王爺的人,他們在南京外圍有四萬大軍,運用得當就可以解了南京之圍。”

“道人,你還懂軍務?”耿精忠笑著問,“你說說,這南京之圍該怎么解?”

黎道人又掐著手指頭算了算,“王爺,貧道算來,唯有圍魏救趙之法可解南京之圍!”

“圍魏救趙?”耿精忠笑了笑,又看著尚之信,“如何?”

尚之信想了想,道:“怎么圍魏救趙?打九江還是打安慶?”

“不可!”代表劉北王過江來的尚淑英搖搖頭道,“九江、安慶渾然一體,失去一個,另一個就很難保住。而此二城一失,王輔臣、李自成就會順江而下。一旦他們入了南京,咱們的幾萬人可不夠看的!”

尚之信點點頭:“如果不能對九江、安慶用兵,那就只有北上高家堰,迫使岳樂分兵江北,同時再以重兵打破溧陽的江南大營,威脅蘇湖富庶之地,迫使岳樂全軍回撤了。只要岳樂撤兵,李之芳潰敗,那么杰書就孤掌難鳴,一定會縮回九江、安慶。這樣咱們就打破了南京之圍,接下去就能.”

說著話,他就猛一揮手,做了個殺人的手勢!

“打破南京之圍后就下手?”耿精忠一愣,“是不是太急了?”

“如何不急?”尚淑英咬著銀牙說,“那王大頭是什么人?最善于火并,在廣州把妾身的全家都火并得不剩下幾人,在南京又聯手盧三好、陳永華坑了他師傅多隆.和這樣的共有金陵,那真是得睜著一只眼睛睡覺才行!”

李中山好像真的不是個好人

而且耿精忠是要當皇帝的!李中山、盧三好、陳永華這三大中堂現在又勾結在一起挾天子、令應天,肯定不會允許耿精忠篡位啊!

所以這事兒拖下去.對耿精忠而言也非常危險!

耿精忠想了想,問:“格格,你現在能拉住劉北王嗎?上回在廣州,你可讓他五花大綁給賣了一回!”

劉進忠是個變數,上回在廣州就沒把尚淑英當回事,來了個翻臉不認人.不過也沒全翻,事后又把尚淑英給撈出來收房了。

顯然這個尚淑英還是有吸引劉進忠的地方!

“進忠自以為是朱三太子和東王二人的忠臣,只要朱三太子和東王一起下詔,他一定會聽命的.所以關鍵就是拿下朱三太子!”尚淑英說,“另外,進忠身邊也有我的人,原本續順公府的人都聽我的,他的兵馬至少有三分之一我是能掌握的。”

耿精忠一拍巴掌,笑道:“那就足夠了!格格,那個朱三太子也把劉進忠當心腹,如果你帶著劉進忠名下的軍隊去控制定王府,他一定會合作的。只要拿下了朱三太子,那就不怕劉進忠不聽話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