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49章 誰還沒個不孝之爹呢?(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9章 誰還沒個不孝之爹呢?(求訂閱,求月票)

第349章 誰還沒個不孝之爹呢?(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什么遺詔啊?一定是現寫的!

康熙馬上就明白了,自己這是遇上了個不忠不孝的皇阿瑪了!這皇阿瑪不僅是不孝他還不忠!

他偽造,不,是現造遺詔的行為是赤果果的造反啊!

因為遺詔是皇帝最后的詔令,是以大清最高統治者的名義下達的命令,在大義名分上甚至高于康熙自己下達的詔令——因為康熙的統治合法性來源就是順治的傳位遺詔。如果康熙否定順治遺詔的權威,那他即位的合法性還要不要?他既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他媽佟佳氏在他當皇上之前的地位還低于福全他媽董鄂氏,如果不是他出過天花,即位的多半是年紀較長的福全。

至于順治問福全、玄燁長大了想干個啥,福全說想當賢王,玄燁說想效法父皇,順治就重視玄燁的話純屬小孩子不懂事在胡說八道——當時順治專寵的董鄂妃還沒死呢,而且也才二十歲上下,雖然身體不大好,但是順治已經請了樂神醫幫著治病了,神醫都說沒大礙,只是心情抑郁(因為親兒子生下來不到百日就沒了),調養一下就沒事兒了。

而且就算董鄂妃被樂神醫治死了,順治還活著啊,他還有蒙古大老婆和蒙古二老婆,都是布木布泰的親侄孫女,如果她倆當中有一個和順治生了兒子,那就是毫無疑問的皇位繼承人。

在這種情況下,庶妃所出的福全能當個“賢王”已經很不錯了,皇太極的庶妃之子都只有輔國公,所以他的回答才是標準答案。

而玄燁這個小屁孩想當皇帝純粹白日做夢而他的白日夢,就是因為順治的一份遺詔而變成現實的。

所以他如果要反對順治的遺詔,就會把自己的合法性給反掉。

而他要不反對順治的遺詔.那他就會被福全給架空。

這可真是反也不是,不反也不是。

而且更糟糕的是,他現在還被困在了西安城中,根本沒辦法領兵殺回北京去把這個不孝之阿瑪揪出來好好“父慈子孝”一番。

這可如何是好?

康熙這下完全蒙圈了。

西安行在的南書房中一片死寂,康熙皇帝只是接過了福全派人送進西安城通報自己奉先帝遺詔當攝政王的奏本,看了一遍又一遍。

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康熙才突然一甩手把福全的奏本丟在了案幾上,雙手捂著滿是麻子的臉上,深深嘆息:“皇阿瑪的這道遺詔可真是真的把朕坑苦了.福全當了攝政王,他還肯全力以赴攻打南陽嗎?如果他不去猛攻南陽,朕在西安的堅守又有什么意義?現在西安四面都是逆賊,雖然圍得不算嚴實,但糧草還是進不來,困個一年半載,等到糧食耗盡,朕他這是逼著朕必須和吳逆的大軍決戰,而且必須打勝啊.”

“.可是又怎么打勝?西安城內只有數千八旗勁旅,其余都是婦孺和老弱而城外的吳軍有好幾萬!朕又如何能以一破十?而且現在已經快到二月了,吳應麒在隴右的軍隊差不多也該動起來了,賴塔那邊也岌岌可危,如果吳應麒、吳應熊在西安城下會師了,那朕還有活路嗎?”

聽著康熙小皇帝絕望的口氣,陳廷敬和熊賜履心里也是一酸,兩人的眼淚差點就下來了。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順治怎么就留下這么一份遺詔?他怎么就知道康熙會有被困西安,不能理政的時候?這個順治能掐會算是怎么著?可他要能掐會算,他怎么就算不出吳三桂要反,李自成沒死,朱明還能“回光返照”?

而且他留下這么一道詔書,搞出了一國二主,這不是坑了兒子又坑大清嗎?有他怎么當爹的嗎?

“皇上,”熊賜履這個時候看著康熙說,“為今之計,您只有馬上返回北京了,只要您回到北京,福全就沒有理由繼續當攝政王了!現在西安外圍的吳軍并不多,您要突圍出去還是很有把握的。”

康熙看了看這個翰林學士,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福全會沒有理由?福全背后有個會寫遺詔的混蛋皇阿瑪!回頭寫個皇上當不好就換人當的遺詔,那康熙不得傻眼?他現在怎么敢回北京?

除非康熙能在陜甘戰場取勝,以勝利者的姿態返回北京,否則他回去就是給福全送皇位的——他要不回去,福全還不至于在北京稱帝。大清朝現在這局面,可不能再分裂打內戰了,要不就真的要完了。

想到這里,康熙只能咬著牙搖頭:“朕出師不利,又有何顏面去見京師父老?況且福全也只是在朕無法號令天下的時候才臨朝攝政的,一旦朕打破了西安之圍,他的攝政之位自然就不存在了。”

陳廷敬、熊賜履一聽這話,也都在心里頭佩服起來了——這個愛新覺羅家還真是兄友弟恭啊!

可問題是康熙這一仗怎么打得贏?

他現在就是大清版的小明王韓林兒啊,他這是“康林兒”啊,吳應熊、吳應麒都憋著口氣兒要砍死他,再過一陣說不定吳三桂也會來,到時候西安周圍的吳家軍沒有十五萬也得有十萬,康熙拿什么去打?

而對北京的攝政王福全來說,替康熙解圍搞不好就是自尋死路.康熙要回了北京可不會念他的好!還不如就讓康熙在西安慢慢熬著,康熙多熬一天,福全的權力就會多鞏固一分。

想到這里,陳廷敬就深深吸了口氣,對康熙道:“皇上您這是以天下為重.您只要能在西安一直守下去,天下大勢就有扭轉過來的一天!”

熊賜履也點點頭道:“皇上,現在的天下大勢看似危機,其實卻是一個‘熬’字局,西安被吳應熊這個逆賊圍著,而安王的大軍也屯駐在了南京城外。李自成在九江那邊也久攻不下,師老兵疲。咱們只要能熬到安王打破南京,關中的危局也就解了到時候吳三桂一定會先下江南而求得一個半壁之固,然后再和皇上您爭天下的。”

康熙皺著眉頭,低聲說:“話是這么說,可西安能守住嗎?”

“能!”陳廷敬一咬牙道,“一定能!皇上,西安城高墻固,守軍雖有不足,但只要將賴塔、費揚古所將之軍悉數撤回,就可以穩穩守住西安了。”

“撤回賴塔、費揚古?可這么一來吳應麒豈不是.”

陳廷敬哼了一聲:“吳家的皇位也只有一個!”

康熙揚了揚眉毛,贊同地點點頭:“那如果再多數萬守軍西安城內糧草可否充足?”

“不足,”陳廷敬說,“但皇上只要將西安城中的漢人百姓全數逐出,讓他們去投靠灞上的吳軍,那糧草不足的就是吳應熊了!”

現在西安城內儲備的糧食還可以再維持不到一年,不過那是考慮到城內十幾萬漢人百姓的消耗的。如果把他們攆走,同時再搶走他們手頭的口糧.那即便賴塔、費揚古的大軍返回,西安城內的糧食也足夠維持上兩三年了。

如果賴塔、費揚古回西安的途中能再搶一點,說不定可以維持更久。

“可吳應熊會收留他們?”康熙眉頭皺得更緊了。

“一定會!”熊賜履道,“吳家的地盤人煙稀少,特別是四川一帶千里荒涼,如果平白有十數萬人來投,吳應熊怎么可能不要?那些人收下來,加強的可是吳應熊的實力!況且這十數萬人對吳應熊而言可是關中的人心!他要是眼睜睜看著這十數萬人餓死,那他還怎么和吳應麒爭權位?”

康熙心說:合著吳應熊要人心,我就可以不當人了?

想到這里,他也只能點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不過困守孤城也是下下之策吧?如果吳應熊、吳應麒堅持下來,那朕如之奈何?”

“皇上,”陳廷敬仿佛就在等康熙的這句話,“您說得極是,困守孤城肯定是下策但如果有人能在外圍經營,不斷牽扯吳應熊、吳應麒的精力,打他們的糧草補給,他們還能專心圍城嗎?”

“那誰能在西安外圍經營?”康熙問。

“皇上,”陳廷敬說,“江南的軍報上說,現在朱三太子在江南、江北大辦團練.已經拉起數萬之眾了。這辦法咱們也可以學啊!”

“怎么學?”康熙連忙追問。

陳廷敬馬上說:“皇上,您可以下詔給各地在籍官員,命他們出任團練大使、團練副使,和各地督撫一起籌集軍餉,招募兵丁,組織團練.臣還愿意帶頭回山西,先散盡家財,然后為皇上向晉商募款,籌得軍餉后再為皇上組織晉勇!

另外,前任黃州知府于成龍在黃州淪陷后也回籍待參了他可是難得的能吏清官,在山西極有聲望。皇上如果能讓他和臣一起辦晉勇,不出數月,臣和于成龍就會替皇上拉扯起兩萬精兵了!”

真是忠臣啊!

還要散盡家財替朝廷辦團練還有更忠的臣嗎?

康熙欣慰地點點頭:“好!陳師傅,朕就命你為欽差督辦山西團練大臣,讓于成龍副之.不過只要一個山西團練恐怕也不足用吧?還有誰可以辦團練?”

熊賜履馬上接過問題道:“皇上,賴塔麾下的綠營新軍總統大臣孫思克是孫得功之子,對大清一片赤膽忠心.而且他又在西北一帶當了多年的總兵,熟悉當地情況,皇上不如任之為寧夏節度使,讓他自己去經營寧夏。另外,甘肅提督王進寶久在甘肅,軍功卓著,忠心耿耿,若能委任為河西節度使,至少可以為皇上牽制一下吳應麒。”

康熙思索了一番,點點頭道:“好,就怎么辦.山西的團練朕不讓人去辦,福全也會讓人去辦,寧夏、甘肅的節度使朕不委任,福全也會派人去做朕就不麻煩這個好兄弟了!”

還別說,這個兄弟感情還是挺深的!

湖廣,荊門州。

頭裹紅巾的隊伍正行進在湖廣腹地肥沃的土地上,從襄陽城出發,吳記紅巾軍的前進步伐就未曾停止只是這個方向有點不對!不是一路向北去中原的,而是南下向荊州進軍了!

也就是說,如果福全遵照康熙的旨意,率領北京的軍隊南下會同佟鳳彩、阿密達的河南清軍一起反擊南陽,那么在吳三桂從荊州回軍之前,南陽肯定會被福全打下來。

雖然南陽陷落不至于讓吳應熊在關中覆滅,但是后路斷絕和糧草輜重告急,多半會逼得他放棄圍攻西安,然后翻越秦嶺回漢中去從這個角度來說,康熙難得走狗屎運賭對了一次,還讓他的不孝爹順治給攪和黃了。

這個順治就是不折不扣坑兒的爹啊!

不過他也不是當今天下唯一坑兒的不孝爹,這會兒正騎著高頭大馬,率領著一支龐大的軍隊“向南北伐”的吳三桂,也是個坑兒的爹!

他手頭本有五個衛一共兩萬幾千人,后來襄陽民眾踴躍投機.不,是投軍,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又湊齊了五萬大軍!而且許多襄陽的大地主在投靠的時候還獻出了存糧充軍用。所以他現在可是兵多將廣,糧草足備.這要北上中州,那還不是橫掃?如果決心大一點,直接殺過黃河,殺奔北京都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贏面不僅有,而且還很大!

因為那個好不容易把孔四貞“搶到手”的王輔臣,現在也帶著三萬廣東新軍到了湖北五萬吳軍加三萬粵軍,那就是八萬大軍!

而且王輔臣帶來的粵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全軍上下光是手搓的線膛槍就超過了一千支!燧發滑膛槍的數量更是達到了一萬五千支!

這樣的火力,這樣的兵力,都不需要什么精妙的戰術和戰役指揮,直接往北京莽過去,福全根本打不過.

可問題是吳三桂卻覺得應該先解決李自成——歷史上背刺了李自成,讓李自成把到手的皇位給弄丟了。現在他怎么可能放心把后背露給李自成?

李自成怎么可能不拿大刀拼命捅他的屁股?

所以吳三桂就決定趁著李自成久攻九江而不下的時候,來個南北夾擊,先去荊州、岳州,復取漢陽、武昌.至于北伐的時候,先搞定李自成再說吧!

反正關中那邊的吳應熊、吳應麒有十萬大軍,優勢很大,只要齊心協力,打下西安沒有問題的。等解決了李自成,再分兵兩路。一路下江東,一路伐中原,把朱三太子、康麻子、福全一起解決,然后就是吳家天下完美!

而在幾日的連續行軍之后,吳三桂大軍的先頭部隊,已經過了荊門虎牙關,進入了開闊平坦的江漢平原!

與此同時,吳三桂的好親家王輔臣則和兒子王吉貞,二老婆孔四貞,轉正的野兒子王吉慶一起,立馬松滋長江浮橋之畔,看著一隊隊一列列扛著燧發槍的廣東兵踏上浮橋,也是一副志得意滿的模樣。

只有王吉貞一臉憂愁地提醒父親道:“爹,李自成一旦從九江撤往,杰書的大軍可就能順江而下了,到時候南京就會被四面包圍!二弟他可就”

唉,這也是個坑兒的爹啊!

王忠孝這些日子可沒少往廣東寫信,催王輔臣趕緊北上和李自成一起把九江、安慶都打下來,打下九江、安慶,那王家軍就能入南京了。

只要王輔臣的大軍到了,兩江三省的好地盤才能全部拿下。

但是王輔臣卻在廣西耗費了不少時間,和孫延齡、馬雄打了好幾個月,雖然那倆貨完全不是王輔臣的對手,但王輔臣出兵的目的卻奇奇怪怪,不是為了反清,也不是為了擁清,而是為了和孫延齡爭奪孔四貞.更荒唐的是,孔四貞一直就跟著他!他爭的就是一個名分,孔四貞要合法的成為他的妾室,并且讓孫吉慶合法的成為王吉慶!

看看這爹干得都是什么事兒?

(本章完)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