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45章 敵在襄陽城,敵在北京城,敵在南京城(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5章 敵在襄陽城,敵在北京城,敵在南京城(求訂閱,求月票)

第245章 敵在襄陽城,敵在北京城,敵在南京城(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崇禎四十七年正月十五一過,戰意就在吳應熊的老巢襄陽府境內變得濃郁了起來。原本襄陽一帶的士紳黎民對于吳三桂這個老漢奸的反清復明實在提不起什么興趣,從軍報效的積極性也不高。對于吳應熊下達的征兵征糧的命令也都是能賴則賴,能推則推。

甚至在吳應熊開出了“從軍隨征分川田”的優厚條件后,也沒多少襄陽人愿意投身老吳家的“反清復明”事業.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眼下襄陽府的土地還不大緊張,而且吳三桂這仨字又太臭。沒幾個襄陽人會相信吳三桂反清的事兒能成,跟著他混,將來一準得壞事兒。

但是隨著吳應熊克南陽、破武關、屯灞上、困長安、圍清帝的消息一個個傳來,原本對吳三桂的大事業還抱著懷疑態度的襄陽士紳黎民們也不得不承認天意這事兒實在難測,如吳三桂這樣惡貫滿盈的老漢奸,居然也要得天命了!

在襄陽的街頭巷尾,人們都開始議論起吳家大軍什么時候可斬殺康熙,然后取關中、收中原、渡大河,直搗黃龍了!雖然依舊沒有誰把吳三桂當成“吳武穆”,但是卻已經有人在說什么“氣吞萬里如吳”了!

總之,對于在形勝天下的關中大地隔壁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襄陽人看來,得關中、據中原,應該.就能得天下了吧?除非是李自成那種倒霉蛋。

可是現在關外的大清國都已經入關了,還有誰能再坑一把吳三桂?

既然老天爺都那么不開眼,那么襄陽這邊的士紳黎民就跟著下注吧.他們雖然比不了一路從云南打來的“元從”,但是混個跟風沾光的前程還是很可能!

所以崇禎四十七年的正月一過,襄陽城市井民間的輿論就徹底轉向擁吳了!

“嘿!聽說了嗎?世子爺的十萬大軍已經把西安城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滿清的小麻子皇帝現在就給困在城里面,已經走投無路,大概再過一陣子就要扶棺出降了!”

“康熙一出降,滿清是不是就亡了?這天下又是漢人的天下了?”

“那還不至于,滿清的京師畢竟在北京,他們愛新覺羅家也還有不少王爺,沒了一個康熙,他們還會再推一個別的什么‘稀’來當皇上繼續掙扎的。”

“也掙扎不了太久了.你們還不知道吧?西王殿下已經到咱襄陽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好幾萬西軍勁旅等康熙一投降,西王和世子爺可就該聯手席卷中原了。到時候世子爺往山西打,西王往中州打,最后一起在北京城下會師!我看最多到年底,這天下可就該姓吳了!”

“真有這事兒?”

“當然了!你們沒發現襄陽城里城外到處都是兵嗎?世子爺早就把襄陽的兵都帶走了,現在這些兵是哪兒來的?而且你們沒有發現這些兵的年紀都挺大的,而且不是操西北口音就是操著遼東口音!這不是西王的老營兵還能是什么兵?”

“對啊!這老營兵在,吳西王一定也在.怪不得世子爺都出兵那么久了,襄陽府這邊還井井有條!”

“這下妥了,滿洲人完了,咱們可得好好跟一把.一個從龍之功,再次也能換來一個秀才吧?”

“換不來秀才,換個四川的田莊也是好的.不是說出丁一人從軍隨征,就可賜田二百畝嗎?我有八個兒子,加上我,一塊兒去從軍,那可就是一千八百畝!”

“嚯,您老可真厲害!”

“嘿嘿,這就叫搏一把大的!”

“對對,就要搏一把大的,誰叫這老天他不開唉,我說啥呢?現在老西王可是時來天地皆協力了!”

襄陽民間的眼睛還是雪亮的,雖然吳三桂不是個好鳥,但是現在的確走了狗屎運!

他那熊兒子吳應熊莽了一把,正好莽在了康熙的軟肋上,而康熙又是吳應熊的“好對手”。

明明西安城內還有不少正休假的八旗兵可以出戰.拼一把,也許就能把吳應熊逼退。畢竟來的只是吳應熊,不是吳應麒、吳國貴這樣善于硬剛的猛人。可康熙偏偏要下一盤大棋,想包吳應熊的餃子。而吳三桂此時恰在襄陽城內!

他現在要是跟進也往中原莽一把,那可真是氣吞萬里如吳了,說不定能一把推到北京城下!

而且,他離北京越近,他的力量就越強大,原本還在觀望的北方士紳都會加入他的造反隊伍。所以每向北一步,力量就會大一分。等他推進到北京城下的時候,恐怕誰也不可能阻止他了。

可他偏偏是吳三桂!

而且在他隔壁還有個李自成李自成在旁邊蹲著,你讓吳三桂能放心北伐嗎?

另外,吳應熊的確太冒進了,后路空虛,補給線太長,輜重糧草都很難運上去啊!

當然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吳三桂的“滅李大計”已經都布置妥當了!

不僅吳三桂已經在襄陽城內準備好了兩萬五千精銳老兵老是老了一點,但依舊干勁十足,都憋著一股氣兒,想給子孫后代打出一份祖傳的富貴呢!

而且吳國貴還帶了十個衛總共五萬大軍開到了汨羅江南岸,就等著吳三桂一聲令下,便要大舉撲擊岳州了!

另外,吳國貴的兒子吳世玨還給吳三桂帶來了王輔臣的“支持”!

“爺爺,王叔父說了,只要您老人家能保證封五弟(世璠)為皇太孫,他就率領三萬粵軍北上幫咱家打天下!哦,這不是他要干涉咱家的家事,而是世凱和五弟還有小艽實在要好,而且世凱對他們兄妹是有救命之恩的。將來只有五弟做了皇帝,王叔父父子才能放心。”

王輔臣提出的要求似乎也挺在理吳世霖之死,王世凱的確脫不了干系,所以吳三桂的其他孫子當了皇帝,為了維護吳家王朝的尊嚴,將來都要找王忠孝的麻煩,除了這個吳世璠。

因為吳世璠自己的命就是王忠孝擔著殺頭的干系救出來的!而且他如果可以以吳應熊庶子的身份最后扶正即位,王忠孝出力極大.甚至王忠孝參與逼死吳世霖,也是吳世璠可以即位的先決條件。

要不然吳世璠是庶子,又非長子,怎么可能取代嫡兄即位?

不過吳世璠將來能不能即位,現在還真不好說。因為吳應熊還有兩個嫡子和建寧公主一起被清廷扣著,如果他們和建寧公主被釋放,吳世璠的世孫位子還怎么保住?

而建寧公主的兒子一旦即位,那王忠孝的麻煩就大了

吳三桂拈著胡須,反復琢磨了一會兒,也有點頭疼。

因為他也沒法保證吳世璠將來一定可以即位.即使他在世的時候確定吳世璠的太孫地位,可他死后呢?建寧公主是皇后,吳應熊是皇帝。而且建寧公主對吳世璠也有救命之恩!

“好,”吳三桂琢磨了半天,還是決定要哄一哄王輔臣,“老夫給他寫封親筆信做保證吧.另外,世玨,你再和王輔臣說,世璠很有打仗的天份,上次襲鄖陽他就是首功!這會兒破武關入關中他又是急先鋒,而且他還率兵屯灞上困長安,擒殺康熙帝功勞多半也非他莫屬。這樣的好圣孫不當太孫,老夫還能傳位給誰?”

吳世玨也松了口氣兒,笑道:“爺爺,現在王輔臣已經把孫延齡趕到廉州去依附四爺爺了,他的三萬大軍現在已經開進了湖南,就屯在郴州,隨時可以北進!您看讓他向何處進軍為好?”

“讓他走常德、澧州到荊州來.老夫在荊州等著他!然后再一塊兒進軍武昌!”

“進軍武昌?”吳世玨一愣,“爺爺,咱們拿下荊州、岳州之后,還不北進中原嗎?”

吳三桂笑道:“北進之前,還是得全有湖廣.李自成還在武昌,我可不敢北上!”

“可是大伯和五弟那邊”

吳三桂擺擺手:“陜甘的戰事不僅有應熊和世璠,還有應麒呢!他們合軍一處有十萬眾,還怕拿不下西安?”

“吳應麒有五萬人,吳應熊也有五萬人,漢中還有吳三桂的五萬人.十五萬人圍著西安打,這,這.皇上怎么還不跑?他是糊涂了嗎?”

“唉,這皇上怎么就那么糊涂呢?他怎么能固守西安呢?”

“他要不糊涂,天下能到如今?”

“就是啊!王爺,您可得想清楚了!您手里的兵是大清最后的本錢,要是都折進去了,大清可就.”

“對啊,要折進去了,大清連退往關外的本錢都沒了!”

北京,裕親王府。一群大清忠臣這會兒正當著裕王福全和節制直隸、山東、河南、陜西四省兵馬,有便宜行事之權的欽差督辦軍務大臣索額圖的面在批康熙呢!

不過話說回來,索額圖自己也覺得康熙是個糊涂蛋!要不然他也不會請命開溜.他好不容易把明珠逐出了朝堂,剛剛高興了沒幾天,自己也不得不跑路,想想都郁悶。

但是不跑也不行啊!

現在吳應熊、吳應麒、吳三桂的大軍都快在關中扎堆了!

這仗怎么打?

還抄后路人家身后那是路嗎?是幾百萬上千萬甘陜黎民!吳三桂有一整個四川的肥沃荒地可以分,還換不來幾十萬石產自甘陜的小米?

到時候人家吃著小米攻著城就能把康熙打成先帝!

福全也傻眼了,他可比康熙會打仗,所以掰著手指頭一算就知道甘陜那邊差不多就是五六萬清軍對十五萬吳軍而且吳軍還能得到甘陜民眾的支持。

這個優勢在敵,大清要完啊!

這可不行,大清不能沒有皇上.

想到這里,他猛就站了起來,“索額圖,跟著本王入宮本王,帶你見個你的老熟人!”

“嗻!”索額圖趕緊行了個禮兒,然后一邊琢磨入宮見誰,一邊屁顛屁顛跟在福全身后,一塊兒往皇宮大內而去。

不過這會兒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在宮里面等著他去見的那個老熟人是誰的!

“轟轟轟”

今兒一大早,轟隆隆的炮聲就越過了南京高大結實的城墻,傳到了這座龍蟠虎踞在長江之畔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的上空。

這炮聲也讓這座繁華富庶的城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在南京城中心的定王府內,剛剛和楊紫云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一番人生哲理的朱三太子仿佛受了驚一樣,猛地就從床上跳起來了。

“哪兒?哪兒?是哪兒打炮?”

“大王,好像是城東北方向應該是神策門、金川門、鐘阜門一帶!”楊紫云這小女子倒是挺鎮定的,還笑吟吟安慰著朱三太子,“咱們的南京可比北京要牢靠多了!有玄武湖、紫金山和孝陵衛的遮護,太平門到正陽門這一段固若金湯,正陽門往西又有秦淮河、長干渠、雨花臺的遮護,同樣有金湯之固。至于城西的秦淮河畔、莫愁湖邊那一大片,直接就是個島子韃子根本上不去。所以韃子現在能攻打的就是神策門、金川門、鐘阜門一帶,有盧中堂帶團練兵守著,肯定萬無一失。”

南京城的確如楊紫云說的那樣,是世界上少有的堅城.雖然南京周遭的地形總的來說比較開闊,雖然有山有水,但很難倚著這些山水將敵人牢牢阻擋在外圍地區。可一旦將戰場轉移到南京城外,那可就是進攻一方的噩夢了。

這個南京城是挺大一圈,容易搞成城大兵少,但是大部分的南京城墻卻都是有險可依的!

北面一小段沿著長江,控扼著秦淮河的江口,城墻還包著個獅子山高地,站在上面的閱江樓平臺上可以居高臨下指揮,簡直是一覽無余!

城西沿著秦淮河的幾條水道展開的外城商業區非常繁華,可是這片繁華卻在一片四面環水的“島子”上,島子有遮護著整個南京內城的西面城墻。

在敵人占據這片“島子”之前,南京城墻他們都摸不著!

而且這片島子還被原本的南京外城所包圍,這段外城早年間就荒廢了,但是城垣還在,修補一下依舊能用。

現在這段城墻已經重新布了防,而且出力防守的還是應天府組織起來的“商團”.就是南京城的那些商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免遭岳樂的清兵洗劫,在陳永華的領頭下,“自發”出錢出力組團自保,根本不用朱三太子的朝廷出一兵一卒。

至于玄北玄武湖、紫金山、孝陵衛遮護住的城墻,有王忠孝在孝陵和孝陵衛布防,清軍壓根沒法攻擊,而且他們也不敢繞過去打南京城的南面。

所以南京雖然挺大一個城堡,但是需要防守的卻只有一小段城墻,還是堅固無比的城墻——那可是朱元璋留下的遺產!城墻底下的基座都是用從采石磯采來的花崗巖壘成的!

別說岳樂的那點火炮,后來的湘軍用了19世紀的洋炮都轟不動,要不然天京之戰也不會打那么久了。

但朱三太子還是不大放心,他大聲呼喊道:“傳本王令旨,宣東王、盧中堂、陳中堂入宮!”

而在同一時刻,耿精忠、尚之信二人,則已經帶著親兵,悄悄登上了有玄武湖保護的太平門甕城,站在箭樓高處,舉著千里鏡,遙望著玄武湖對面的清軍營壘兩個人越看越火大。

這個王忠孝和那個盧三好原來也不是什么好東西,本來以為他們倆會在南京外城西北角和清軍拼命,沒想到他們居然來了個放敵深入,直接把清軍放到了玄武湖邊上,還讓清軍占據了聚寶山、石灰山、棲霞山,這下完全在南京城外站穩腳跟了。

這么一來.肯定是對耿精忠、尚之信不利的!

但到底不利在哪兒,他們倆居然想來想去都想不出來.這可真是太不利了!

強烈推薦一本新書《影視從被白秀珠倒追開始》!

剛穿越就要被神仙姐姐倒追了,可金燕西卻開心不起來,因為這是殘酷的舊社會啊,六哥都說國弱人強是會吃虧的,不過還好這不止是金粉世家的世界,還是大宅門、大染坊、上海灘、九河入海、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等影視綜合世界。

(本章完)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