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42章 打到南京去,活捉朱老三!(求月票,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打到南京去,活捉朱老三!(求月票,求訂閱)

第242章 打到南京去,活捉朱老三!(求月票,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三十,大年夜。

位于江蘇省鎮江府丹徒縣丹徒鎮上的清軍江東大營管理大臣衙門內,一片請按問好拜大年的聲音。整個中軍大堂之內,都是穿著行褂,戴著各色頂子官帽的清軍八旗綠營兩系的將領。因為都是帶兵的武人,今兒他們被叫來江東大營管理衙門應該不是什么公務,而是來吃年夜飯的,自然就比較放得開了,一個嗓門兒賽過一個,大聲武氣的交相談笑。

這些帶兵官大體上是兩個來路,一部分是跟著安親王岳樂、“賭狗”鄂扎還有那個丟光了湖廣地盤的湖廣總督蔡毓榮從荊州勝利轉進到鎮江來的。這部分人雖然剛剛經歷了一輪千里轉進,但是士氣看著還挺高的——因為他們大多是帶著家眷和細軟從荊州跑路來的,而且岳樂還將他們的家眷安排到了和鎮江一江之隔的揚州。揚州位于江北,又是江北大營的駐地,比之位于江南的鎮江可安全多了。

萬一大事不濟,從揚州跑路回北京也從鎮江跑路要容易多了

所以現在駐扎在鎮江的這些從荊州來的清軍也和陜甘的八旗兵一樣,都是輪流放假回揚州和家人團聚,沒有家人的就去揚州逛逛煙花柳巷,生活還是很滋潤的。

而另一部分從蕪湖搭乘施瑯水師的船只轉移到鎮江或是從南京跟著額楚逃到鎮江的清兵,那士氣就不大行了。他們的家眷大多陷在了南京,其中的旗兵的家眷都已經沒了!綠營兵也沒了一部分——在江寧事變的時候,一部分綠營兵的家眷也覺得滿城安全,就糊里糊涂逃了進去,結果滿城被攻破的時候也玉石俱焚了。

不過今兒終究是過大年的日子,無論士氣行還是不行,今兒總歸要暫時把憂愁放一邊,來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

另外,關于“劃江而治”的傳言,這段時間也在江東大營里面傳得沸沸揚揚。今兒大家聚集在一起,這事兒也就成了議論的焦點。

有些人是支持“劃江而治”的讓朱三太子當個“朱構”似乎也還行,這樣就能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吳三桂了。

而另一些人則堅決反對,江南可是大清的錢箱子、米袋子。雖然“劃江而治”后還可以讓“朱構”繳納歲幣,但是收歲幣肯定沒有直接統治江南油水足啊!

現在光是江北、江東、江西、江南四個大營,每個月就要從江蘇和浙江兩個布政使司衙門那里拿走一百萬兩銀子充軍費!

如果劃江而治了,“朱構”一年能給多少?怎么夠養活這個大營,那個大營的?

關系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伙兵頭武夫們的嗓門兒當然是越來越大了。

漕運總督明珠和江蘇巡撫瑪祜也坐在一旁,他倆并不加入討論當中,只是眉頭緊鎖著在那里想心事他倆一個負責和朱三太子談判,一個負責為江東、江北兩個大營籌餉。心情不好也是很正常的!

特別是那個明珠,在南京城里面還眼看著朱國治被凌遲

這個時候,屏風之后傳來了靴聲。明珠和瑪祜互相對望一眼,都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瑪祜還厲聲道:“站好班次,小心軍前失儀!”

那些旗漢將領們嗡的一聲,就亂紛紛地四下歸位,還你撞我我碰他的,好一陣子擾攘。

才按品級站好班,就看見安親王岳樂板著一張臉和鄂扎、蔡毓榮兩人一起從屏風后面轉了出來。底下的將領趕忙就一個打千禮,一起呼喊道:“給王爺請安,給王爺拜年啦!”

安親王朝著麾下諸將淡淡一笑,一一掃視過去,沒有還禮,而慢騰騰的朝著半空當中一拱手:“奉圣諭!本王已任兩江總督,欽差督辦兩江、浙江、福建軍務大臣.兩江、浙江、福建各處水師陸師,全權調遣,便宜行事。諸將當體圣心,當畏軍律,奉命唯謹,事上為勤,上陣為勇!”

底下的諸將先是一愣,緊接著就品出不對了。

都要“劃江而治”了,怎么還會有“欽差督辦兩江、浙江、福建軍務大臣”?

難道朝廷在用“劃江而治”為幌子忽悠南京的朱三太子,等他放松警惕之后,就給他來一個狠的?

要真這樣,那可得瞞得太嚴實了,一準能打朱三太子一個措手不及啊!

一想到這些,底下的諸將兒馬上就來了勁頭,都從小肚子那兒提起了一股子氣兒,然后大喊一聲:“嗻!”

這一聲大吼,震得這中軍大堂都嗡嗡而動。

看到底下人的士氣起來了,岳樂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大家能有這士氣,說明大家伙兒對朱三太子偷江寧的事兒是不服的,對耿精忠這個逆賊也是不怕的。

如果對手換成吳三桂,恐怕就沒有那么大的勁頭了.

“好樣的!”岳樂挑起大拇哥夸了一句,然后又揮了揮手,“都起來吧!”

看到底下的諸將都站起身各歸各位了,岳樂又道:“大家想必都已經猜到了皇上為什么要授本王如此重權了!沒錯!皇上從來就沒想過要和朱三太子劃江而治!只不過先前兵力調度不及,又沒有一舉將之撲滅的把握,這才先用宣諭安撫之策來麻痹江寧的逆賊。

而現在,咱們的兵力已經調度好了,而江寧的逆賊也被咱們給騙慘了。據報,這些日子朱三太子、耿精忠一邊忙著調兵西進去占據池州、太平、徽州等處,以防備李自成在康王撤離九江后東下;一邊則在張羅什么復明大會,到處邀請前朝的遺老還有各地逆賊的使臣,準備過完年就在江寧開個大會,宣布大明恢復呵呵,真是荒唐至極!”

岳樂說得那叫一個信心十足,才退下的眾將也都熱切起來。讓他們去打吳三桂、李自成,他們也許不大情愿,但是打盤踞江寧的朱三太子,他們可是人人磨拳擦掌!

打朱三,那是有仇的報仇,沒仇的也能發財!

雖然江寧滿城是耿精忠屠的,而且也是照著大清朝“堅守必屠”的老規矩在辦事兒,但是大家伙最恨的還是朱三太子。

而且朱三盤踞的江寧那可是江南一代僅次于蘇州的富庶之地.這要是能洗一遍,大家伙還不人人都能攢夠一輩子的花用?

就算將來讓吳三桂、李自成得了江南,真的要劃江而治了。憑著這筆橫財,回北京后也不受窮了!

岳樂的面孔也沉了下來,“夫兵者,詭道也!哪怕敵人沒有多強,咱們也得用足了詭道,也得用牛刀了殺朱三太子和耿精忠這兩只雞!

現在咱們的詭道已經成了,接下去就是選一個出其不意的時候出兵了。諸位,你們覺得現在這個大過年的時候如何?”

真是太高了!

先用“劃江而治”來麻痹朱三太子和耿精忠,然后再挑大過年的時候突然出兵!

更高的是,這么個大計劃,這么些日子居然就一直在暗中準備,連今兒來江東大營管理大臣衙門等著吃年夜飯的這些個高級軍官,絕大部分都不知道有這一出!

保密做到這一步,南京城里面的朱三太子和耿精忠除非能掐會算,否則一定想不到大清天兵會挑這么個時候來偷襲。

而南京距離鎮江丹徒鎮的江東大營其實非常近!

從江東大營到“明清交界”的下蜀鎮僅僅只有五十里,而從江東大營到岳樂準備立營下寨的棲霞山也不過八十五里。而從棲霞山再往西四十多里,就是南京城了!

而且這一次的對手又不是吳三桂,而是朱三太子和耿精忠.沒有那么強的!

岳樂目光炯炯地看著手底下的這些將領,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貪婪,看到了仇恨,看到了一股子要把朱三太子和耿精忠撕碎,要把整個南京城搬空的勁頭!

他要的就是這個!

岳樂點點頭,然后沖著下面的人抱了抱拳:“諸位,本王對不住大家了,今晚上沒有預備年夜飯,只預備出兵奔襲南京城東將令.各營的出兵時間,行軍路線,需要攜帶的輜重、行糧、火炮,都已經寫在兵牌軍令里頭了,待會兒會直接發給大家,大家伙依令而行即可。

至于不在隊伍上的兄弟,也不必找他們回來,有多少出多少便是了!”

說完這話,他就沖身邊的戈什哈隊長點了點頭,只聽那人大喝一聲:“都拿進來!”

大堂外面馬上有人應了一聲:“嗻!”

接著就看見十來個王府護衛捧著托盤走了進來,其中一半托盤里面擺著一個個信封,信封上都寫了諸將的姓名,里面就是兵牌軍令。

而另一半托盤上則堆滿了熱騰騰的肉包子——年夜飯沒有,包子管夠!

岳樂看著底下的諸將紛紛從托盤上拿走寫著自己名字的信封,又順手拿起肉包子大口啃了起來,便笑著點點頭:“好,多吃點包子管夠!至于年夜飯,等打下南京,本王再與諸君痛飲。”

他又提高了一下嗓門:“最后,本王再口述一道命令.打破南京城,十日不封刀!”

十日不封刀啊!

也就是說可以在南京城里面燒殺搶掠整整十日!

岳樂的面目猙獰了起來,聲音也有點顫抖了:“告訴下面的兄弟要發財,就這一回了!十日不封刀啊!哪怕搶光了南京城,本王也不會降罪!

本王只要朱三太子,只要南京城!”

底下不知道誰帶頭高呼:“打到南京去,活捉朱老三!”

然后就是更多的人一起歡呼:“打到南京去,活捉朱老三!”

一樣的年節,不一樣的氣氛。

在南京,這會兒正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候,甚至這熱鬧的程度還超過了以往的許多年自打南明弘光朝覆滅,南京變成了江寧,不再是大明南都之后,這座到處都能看見充滿著哀傷的明朝遺留下來的建筑物的城市,就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了。

這里不再是人文薈萃的東南都會了,更沒有了敢于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東林黨人有的只是大清王朝和八旗天兵那似乎不可冒犯的威嚴!

而隨著那一代明的遺民,那一代親身經歷了大明天傾,還在懷念故國,還夢想著有朝一日漢家天下可以再來的老人們的漸漸離開,這座很可能還是世界第一大都市的城市,似乎正在漸漸習慣自己新的身份和新的主人。

就在一個漫長而且沉悶的時代即將來臨之時,大清康熙十二年就突然變成了大明崇禎四十六年!

崇禎四十六年南京城的人們突然意識到,大明原來沒有遠去,現在居然崇禎皇帝登基即位,也才過去了短短四十六年,而距離崇禎殉國,也還不到三十個年頭。

甚至,大明的旗幟一直沒有徹底降下.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它一直在南北的海邊和幾座荒島之上不屈地飄揚著。

而崇禎皇帝的兒子朱三太子和天地會的義士們,更無時無刻不在為反清復明的大業而奮斗。

而所有這些人的努力,使得崇禎皇帝的年號,再一次出現在了大明朝的都城當中。

大明回來了!

而且它還向天下的英雄和碩儒們發出號召,邀請大家齊聚金陵,共商國是一起來出謀劃策,看看怎么才能恢復大明天下,怎么才能建立一個和之前那個覆滅的大明不一樣的新大明,一個天下為公,一個民重君親,一個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新大明!

這么一個新大明,當然是可以吸引那些隱于各地,但依舊心懷天下的“老人們”和那些摩拳擦掌,干勁十足的新人們,紛紛匯聚金陵。來尋找他們的夢想和機會!

而一手促成了這一驚天變局的王忠孝,也在自己的莫愁湖王府中迎來了黃宗羲、屈大均、陳恭尹等一票“天地會大儒”和天地會總舵的招牌——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再打什么“維新學會”的招牌了。

可以光明正大地向大家伙宣布天地會就是新學會,新學會就是天地會,而以《天下為公論》為核心思想的新儒學就是天地會的指導思想!

天地會就是要根據《天下為公論》的道理,去建立一個理想之國。

今兒在莫愁湖南王府里面熱熱鬧鬧一起吃年夜飯,一起把酒言歡的,除了跟隨王忠孝一起來南京的那些兵將,就是這些滿腹經綸,大道理一堆,但是執行能力不咋地的大儒了。

這個大儒配大炮,真理才行得通嘛!

王府的大廳當中,這會兒燒著暖爐,暖烘烘的,幾十張大桌子擺了起來,各色南北小菜擺得滿滿當當,跟著黃宗羲等人從廣東過來的廚子,王忠孝在金陵雇傭的廚子,都抖擻精神,拿出了看家的本事,一堂席面,那叫一花團錦簇。

而在莫愁湖王府的軍營和隨營開辦的講武堂學校,今兒則是酒肉管夠——當然了,值班的官兵們還是不能飲酒的!

警惕性什么時候都不能放下,特別在一座設了東王府、西王府、南王府、北王府、忠王府、翼王府的南京城中.就缺一個天王和改南京為天京了!

在這座南京城中,王忠孝要是還掉以輕心,那真是白讀歷史書了。

不過他這個南王接班人在南京城中的力量還是顯得有點薄弱,手頭能掌握的除了陸續從廣東開過來的兩千老兄弟之外,大概就是剛剛招募入營的兩千“淮勇”了——王忠孝現在也是“李中堂”嘛!李中堂當然要用淮勇了。

而這兩千淮勇則是劉進忠幫著從江北招來的江北淮人從軍的熱情可比應天府的百姓高多了!王忠孝為團練軍制定的軍餉標準(廣東新軍也是這個標準,不過他們授了田的每年都有四十五天的“無俸役”),對他們的吸引力可不小,不僅江浦、六合的丁壯踴躍應募,連鄰近的滁州、和州、鳳陽的丁壯,都悄悄跑來給大明當兵——想當年,許多跑到南京給個姓朱的造反起家的皇帝當兵的淮西男兒,可都是打出了一個個傳奇的。

財富效應擺在那里,誰不心動?

王忠孝看著廳堂內的幾十桌手下,心思也轉動的飛快.接下去的復明大會一定得好好開!

得開出一個新朝新氣象!

不僅不能再走老路,而且還得好好走出一個新路!

可是這個新路要怎么走呢?

現在的新大明可有了軍閥割據的苗頭.哦,不是苗頭,就是軍閥割據!說不定還會打內戰,混亂程度和元末紅巾軍也差不多了!

這樣可不行啊!

門外突然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然后就看見王忠孝的親兵營長王全飛步進來,神色也有點緊張,似乎出了什么大事兒。

王忠孝眉頭深皺,并沒有發問,只是等著王全湊到自己的耳邊,低聲報告道:“節帥,烽火臺被人點起來了!”

“什么?”王忠孝一怔,“哪兒的烽火臺?是上游還是江北?”

“都不是,好像是東面!”王全說。

“東面?”王忠孝眉頭一緊,“是江東大營!”

推薦一本新書!

青帝一處開著《大明在逃天子》

永歷十二年,大明退守云南,清軍兵臨城下。朱肆附身逃跑天子朱由榔,在這絕望的時刻,他一頭撞開了命運縫隙,得以窺見一個璀璨的大明。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