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34章 明清互保?清順和睦?(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4章 明清互保?清順和睦?(求訂閱,求月票)

第234章 明清互保?清順和睦?(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大明崇禎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一,南京,龍江口。

又到了師徒二人,江邊話別的時候,只是珠江換成了長江,炎炎夏日也變成了凜冽寒冬。

在龍江稅關旁邊的一個江船碼頭上,一條一千五百料的大型漕船,眼見都已經裝好了貨物,馬上就能拔錨啟航。

這條漕船上掛著的旗幟是一明一清雙料的。

所謂明旗,并不是繡著“大明”字號的旗幟,而是一面白底黑線的“漕”字三角旗,這旗是向南京戶部直轄的龍江口稅關交了買路銀子以后才得到的。

而“清旗”,當然也不是繡著“大清”字號的旗兒,而是一面藍底黑線的“漕”字方塊旗,這是大清的漕運總督衙門下發的.當然是免費的!

大清漕運總督可不敢讓漕運中斷,漕運可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系,更是北京八旗子弟們的口糧所系,還是大清漕運官員們大把撈錢的財源所在。

這要是斷了,不知道多少人得沒飯吃,沒錢貪為了大明、大清兩朝爭天下的那點屁事兒耽誤大家撈錢,就實在太不應該了!

所以在江寧府變成應天府后直到現在,這都好幾個月了,江北、江西、江東、江南等大營都已經成立了,這長江上依舊船來船往,龍江口碼頭上也依然熱鬧。

在包裝紙上打著“江寧織造”印章的綢緞和布匹,更是被大量生產出來,通過往來的商船運往全國乃是世界各地——這可是“四大織造”的產品,名牌啊,而且還是四大織造之中唯一向市場發售的!

這條停靠在龍江稅關碼頭上的千料漕船上,就裝了不少“江寧織造”的綢緞。

碼頭上,正站著一個兩度成為階下囚,又兩次被自己的好學生王忠孝所救的納蘭明珠。

他現在看上去很有一點滄桑,只穿著一襲白色面料的棉袍,頭上戴著一頂江南明朝遺民們最喜歡的風帽,雙手拄著根手杖,正轉身往南京皇城也就是江寧滿城那邊看,雙目含淚!

南京皇城或叫江寧滿城那里,這會兒正在著火,火勢不小,濃煙滾滾的,一看就知道不好了!

江寧滿城之戰已經打了快半個月了.打得可熱鬧了!

一邊是男女老幼齊上陣,據城死守,拼光拉倒;一邊是急于表現,想要打出威名的耿家軍,那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日夜攻打,輪番撲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不過耿家軍的攻堅能力也實在不咋地,面對一個守軍(包括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男女女)不過一千余人的大型堡壘(城墻長二十余里,典型是城大兵少),居然打了十幾天,付出了上千人的死傷,才好不容易用一門從閱江門城樓上搬來的可以發射十二斤炮彈的紅衣大炮轟倒了皇城的正門洪武門和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而當洪武門和午門被攻破后,龜縮在南京皇城(江寧滿城)內的八旗兵和八旗家眷,也就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末日!

現在的大火,很有可能是絕望的八旗兵和八旗家眷點著了皇城內殘存的古老宮殿.用來自焚!

江風蕭蕭,江水涼涼。

而明珠此刻的心情比江風更蕭瑟,比江水更寒冷.看見他一副顫抖著流淚的模樣,跟著他的幾十個穿棉袍戴風帽的隨員的心都提著,就怕這位明中堂一時想不開從龍江口碼頭上跳下去。

到時候大家還得去撈他那么冷的天,要凍出個好歹怎么辦?

另外,明珠的這趟差事辦得實在是晦氣,到哪兒都能遇上造反的,從廣東到南京,一路都在喪師失地!真也是霉到家了,大家伙跟著他回去還能落什么好?回頭不會給發到江寧周圍的四大營當炮灰吧?

明珠現在的悲涼模樣兒,也讓來碼頭送行的王忠孝有點兒擔心,他也不想大冷天下水撈老師啊!可又不能眼看著老師在自己眼前淹死.這年頭的人都尊師重道,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

想到這兒,他也只好往明珠身邊挪了挪,小聲提醒說:“老師,水涼啊!”

水涼?

明珠先是一愣,隨即就明白自己的這個好學生在瞎琢磨什么了?他哼了一聲,將目光從皇城方向的滾滾濃煙上收回,然后又瞪了一眼王忠孝:“世凱,你真以為這個只有一府之地的南明小朝廷能做大?”

王忠孝搖搖頭,“老師,學生哪兒會那么傻?南京城內的這個明朝,分明就是個韓宋小明王朱三太子就是被人利用的一枚棋子,就是用來吸引皇上注意力,分散大清兵力的。老師,您覺得如今這天下四分之勢最后會歸一于誰?”

天下四分會歸于誰?

明珠當然應該毫不猶豫地說“歸清”,但他現在卻一時語塞。

看見明珠不言語,王忠孝又娓娓而道:“老師,您可得提醒一下皇上,小心最后來個四國歸吳!”

“四國歸吳?”明珠一哆嗦,要真有這一天,他可就真的要“不怕水涼”了!

王忠孝點點頭,低聲說:“老師,請您再和皇上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這話.是誰教你的?”明珠看著自己的好學生,眉頭緊緊皺著。

“是家父!”王忠孝說,“家父說的是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主子”

“這倒是活呂布的話!”明珠咬咬牙,“可是他這樣朝秦暮楚的,就不怕誰得了天下都容不得他?”

“嘿嘿,”王忠孝搖搖頭,“后漢三國,前后九十六載亂世,最后才歸于一統.老師難道覺得大清還有能力在區區數年之間弭平西吳、東耿、中李?”

明珠無話可說。

王忠孝又道:“老師,學生和您說實話吧.現在學生最擔心的,就是皇上被東耿、中李分散了太多的力量,最后為西吳所乘!

現在西吳的形勢,差不多就是諸葛孔明為劉皇叔所規劃的《隆中對》中最理想的形勢啊!如今吳三桂已經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就差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了!”

明珠眉頭緊鎖,低聲說:“可是大清也不能失去江南財賦之地!”

王忠孝說:“所以皇上才應該借著參加復明的名義,遣使江南,和大明這邊的人好好合計一下.”

“合計什么?”明珠一愣。

“當然是合計怎么明清互保了!”王忠孝提出了一個頗為驚人的提議。

“什么?明清明清互保?保什么?”明珠大吃一驚。

“當然是保證這個亂世能夠持續下去了!”王忠孝淡淡地說,“老師,我想皇上現在也不指望用短短數年就平吳滅李吧?”

明珠心道:康熙肯定想!怎么會不想?可惜他做不到啊!

王忠孝看見明珠陷入了思索,就知道自己的言語已經打動了明珠看來東耿(朱)、西吳、南王、北康、中闖王的格局,還是有望形成并且維持下去的。

現在西吳、北康的盤子都比較穩,中闖王和南王都還湊合,唯有東耿(朱)的局面不行,還需要時間猥瑣發育,可不能讓什么江南、江北、江西、江東大營一起圍上來。

真要一擁而上,南京這盤勢力很有可能會被清軍打崩!

而南京一崩,王忠孝可就很難摸著大明的大義名分,就只能和李自成一起搞“闖王十八子”了。混闖營倒也不是不行,但李自成也不是省油的燈!

相比之下,還是朱三太子好控制。

這個時候不知道誰忽然喊了一嗓子:“起風了!”

王忠孝停止了勸說,朝老師拱拱手,“老師,西北風果然起來了.您趕緊登船吧!如果一帆風順,今晚上就能到揚州了!”

說著話,他又摸出了兩沓銀票遞給明珠:“老師,這些都是瑞銀堂的票子,一半是給您的川資,還有一半勞您交給我的多師父。”

“交給多隆?”明珠問,“他在揚州?”

“在揚州呢!”王忠孝點點頭,“已經革職查辦了現在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

明珠也不客氣,伸手就接過了兩沓銀票,道:“為師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要不然倒是可以替多隆說兩句話。”

王忠孝說:“老師,您千萬別這么說皇上還是用得著您的!只要皇上覺得吳三桂的威脅遠遠大過朱三太子,他就用得著您!”

明珠點了點頭,心想:就沖這個,我也得讓皇上知道吳三桂的危險!

荊州,沙市口。

西北風中,細雨夾著小雪一起紛紛揚揚飄落下來了。一片雨夾雪當中,垂頭喪氣的荊州旗軍正扶老攜幼,默默上船。荊州城的漢人百姓們,也冒著雨雪和刺骨的寒風,在沙市口碼頭附近捧著米酒面餅在.等著迎闖王!

裝著五千闖軍的戰船,現在就在長江南岸附近泊著,就等八旗兵和家眷都離開,他們便會登上沙市口,然后去接管荊州城。

荊州的老百姓就是等著迎接他們的!

這邊剛送完大清,回頭就迎闖王,你看看,銜接得多好?

沙市口的碼頭上,兩個袍褂俱全的大官正信步而走,經過每一處,都有八旗官兵打千行禮。這兩個大官,一個穿著大清親王的袍服,正是安親王岳樂。而另一個則穿著李闖政權的青袍,頭上則是一頂遮擋風雪的風帽,正是黃植生。

“黃臬臺,你是李闖的人,搭乘本王的船去南京參加復明大會,這合適嗎?”岳樂忽然開口問了個黃植生一個關于“上誰的船”的問題。

原來黃植生向岳樂提出,要搭他的便船去南京參加復明大會——搭乘清朝王爺的船去南京參加一個反清復明的會議!

這事兒能合適嗎?

“怎么不合適?”

“這不明擺著?本王到了兩江之后,就是要主持兩江軍務圍剿朱三太子的!你乘坐我的船去南京,南京那邊的人會不會懷疑你通清?”

黃植生淡淡一笑:“王爺的兩三萬大軍和幾萬家眷乘船走水路通過闖王控制的長江段,這不已經說明我們兩家暗中有交易嗎?王爺不會以為南京方面什么都不知道吧?”

“說的也是!”岳樂想了想,又問,“黃臬臺,以你之見,李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他是想和我大清聯手?”

“聯手是不可能的!”黃植生搖搖頭,“闖王的大好江山就是被你們奪走的,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和你們聯手的。不過.他和吳三桂也必有一戰!如果不是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現在都是永昌二十八、二十九年了!

而吳三桂,也絕對忍不了闖王盤踞荊州、岳州、漢陽、武昌四郡!”

岳樂點了點頭,心里頭已經明白李自成的立場了!

李自成要吳三桂一戰!

當然了,吳三桂多半要和李自成一戰!

他們兩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他們的矛盾不僅僅是以往的過節,還存著一個天下之爭。

無論是李自成吞了吳三桂,而是吳三桂吞了李自成只有他倆決出勝負,大清都將面臨一個強敵!

這就有點元末時候朱元璋和陳友諒之爭的意思了。

相比之下,吳、李二人和大清之間雖然也是死仇,但這個仇其實是可以往后推一推的。

而對大清來說,只要吳三桂和李自成不決出勝負,那么陜西、河南的局面就還能維持如果大清能利用這機會擺平江南的亂子,那么一切就都在掌握當中。

如若不然,那大清就只有接受天下四分或是三分的局面!

“這,這也太過荒謬了吧?朱三太子要開反清復明大會,居然請朕也派人參加!朕是大清皇帝,大清皇帝怎么能參加派人去參加反清復明大會?”

西安行在的南書房當中,一個大清皇帝正在因為明珠用八百里飛遞給他送來的一疊奏章而哭笑不得。

原來明珠真的在奏章中說了派人參加南京復明大會的事兒.而且他還在奏章末尾提出了“明清互保,共抗三桂”的建議!

這也太荒唐了明清能互保?忽悠傻子吧?

不過吳三桂的確是大清心腹之患了?

這段時間康熙一閉上眼睛就會夢見《隆中對》的情節那個諸葛亮居然敢搖著羽毛扇子給吳三桂這反賊出謀劃策!

這簡直太嚇人了!

“皇上,奴才覺得這明清之間.也不妨互保一下!”

馬上就有人提出支持意見了。

康熙一瞧,原來是戶部尚書米思翰。

這管錢的米思翰最近那是越來越小氣,整天就是一副要錢沒有的臭臉。

“皇上,大清不能沒有東南財賦之地啊!”米思翰知道康熙恨不能一口把天下都吞了,所以趕緊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兩年戰事連綿,國用不足,國庫已經虧空了不少.而江南的財入向來占了財入的四成左右。

別說江南為朱三太子所有了,即便毀于戰火,朝廷也是無法承受的。所以保江南就是保朝廷.如果朱三太子能不向江南、淮東、浙江境內發展,奴才建議可以考慮暫時化解和朱三太子的干戈,以便全力抵擋吳三桂!”

“皇上,臣覺得應該集中力量先滅金陵三太子!”

提出反對意見的是索額圖,他說:“皇上,奴才以為李、吳必有一戰.而且這一戰也不會很快決出勝負。所以朝廷完全利用這個空檔,先解決朱三太子這個弱敵,將江南財賦之地牢牢拿在手里!只要銀子管夠,吳三桂、李自成總是可以滅掉的!”

康熙緩緩點頭,似乎.被索額圖說穿了心思。

“可是南京也不好打啊!”康熙斟酌著說,“光是一個耿精忠就有一萬多軍隊連兩江總督多隆的軍隊都慘敗在他們手里!”

“皇上,”陳廷敬插話道,“臣有一個出其不意,圍其不備的法子,至少可以設法遏制住朱三太子,把他釘在南京城!”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