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28章 吳三桂生氣了,后果很嚴重!(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8章 吳三桂生氣了,后果很嚴重!(求訂閱,求月票)

第228章 吳三桂生氣了,后果很嚴重!(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噶爾丹是在康熙十年初登上人生巔峰的——從一個大和尚搖身一變成為衛拉特蒙古綽羅斯部的琿臺吉(也可以譯成皇太極),還迎娶了自己寡居的白富美嫂子阿努可敦當老婆。

看看,這又當“皇太極”又娶白富美,而且之前還是一個和尚!這人生軌跡,看著和那大明洪武皇帝是不是有點兒相似?反正都是挺得意的。

在噶爾丹有了滿意的工作,睡上了饞了好幾年的漂亮嫂子的第二年正月,他就正式向清廷上疏,要求清廷冊封他當綽羅斯部隊琿臺吉。當時康熙皇帝正忙著對付吳三桂、李自成、朱三太子等國內的造反家,根本沒功夫過問衛拉特蒙古的一個和尚是怎么就還了俗,娶嫂嫂,還當上了“皇太極”的。

所以,康熙隨手就批準了噶爾丹的奏疏,算是賣了他一個不大不小的人情。

在拿到康熙的圣旨后,噶爾丹又派人向自己的老師第五代雪域大喇嘛請了一枚琿臺吉金印,從而得到了皇帝和佛祖的雙重背書,拿到了衛拉特蒙古綽羅斯部全部的大義名分。

不過噶爾丹拿到的僅僅是一個綽羅斯部的大義名分,并不是整個衛拉特聯盟的大義名分。

此時衛拉特聯盟的領袖是實力比較弱小的科爾沁別部和碩特蒙古,人家姓孛爾只斤,雖然不是黃金家族的孛爾只斤,但是比噶爾丹的綽羅斯姓氏可強多了,噶爾丹只不過是也先太師的后裔。

雖然也先也不差,但終究不如“孛爾只斤”,草原上的蒙古人還就吃這一套!

除了盲目崇拜孛爾只斤,草原上的蒙古人現在也比較畏服大清皇帝。

一來是因為大清皇帝同時兼任著蒙古大汗,康熙自己就是個大汗,汗號是恩赫阿木古朗汗。

二來是因為大汗的兄弟福全剛剛把察哈爾蒙古的兩代王爺的腦袋一塊兒都給割了!

那可是黃金家族嫡系啊!

雖然很菜了,但不明真相的蒙古人還是覺得他們挺厲害的,所以福全這小子在草原上的威望那是刷刷的往上升啊!

如果噶爾丹這個和尚出身的琿臺吉現在想要再進步一下,當衛拉特蒙古的“總臺吉”,那就最好能得到康熙大汗的支持.最起碼也不能讓康熙汗反對他,要不然大汗派出他的“雄鷹”福全來準噶爾草原上砍人,他還當什么“總臺吉”?

所以康熙只要能利用好這一點,就能把挺能打的綽羅斯部拉到自己這一邊——如果沒有吳三桂出祁山據隴右,那拉不拉綽羅斯部都不打緊,如果這個噶爾丹真做大了,也許還會成為大清的一個麻煩。

但是現在,秦州失陷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秦州一旦為吳三桂所取,那康熙就必須在關隴一帶收縮防御。到時候鞏昌、蘭州、涼州、西寧、甘州、肅州、安西州,也許還有寧夏,都會被吳三桂奪取。

到時候,吳三桂可就被蒙古人和大清朝夾在中間了。

而且必須依靠漢人地主和農民的吳三桂,那是肯定會和和碩特、葉兒羌、綽羅斯這些有事兒沒事兒就來搶一把的蒙古人鬧翻!

康熙琢磨了一會兒,就點點頭同意了大學士金巴臺的建議,不過他還打算再來個一石二鳥!

“傳朕的旨意,命裕王福全總察哈爾左右兩翼和親王本部管,并兼任察哈爾親王。再命福全以察哈爾親王的名義率領察哈爾騎兵往西巡視漠南草原,以彰顯大清國威,并在安西州境內與衛拉特各部琿臺吉會盟!”

底下跪著的大臣聽完康熙的話,心里頭都是一沉——都是人精了,誰還不知道康熙的心思?

康熙這是給他的好人哥哥出了三道難題!

一是調虎離山!

福全要整合察哈爾部,要巡視漠南草原,要去安西州主持會盟,就必須離開北京城。

雖然康熙不會免去福全的北京留守大臣一職,但是他只要回不去北京,康熙就有辦法挖他的墻角。

二是把福全架在火上烤!

總管察哈爾左右兩翼和親王本部沒什么,但是兼任察哈爾親王這事兒可就大了!

福全不姓孛兒只斤啊!他姓愛新覺羅!雖然他也有孛兒只斤的血統,但他的孛兒只斤是來自科爾沁,科爾沁部的先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兒。擱在衛拉特那里足可以哄一哄那些土包子,但是在中央察哈爾萬戶那里能算什么?他怎么可能坐穩察哈爾親王的位子?

而第三道難題,則是怎么讓衛拉特蒙古四部和察合臺系出身的葉兒羌部認愛新覺羅.福全這個察哈爾親王.想想就替“福好人”頭疼啊!

“西王萬歲,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就在康熙皇帝給自己的好哥哥福全出難題的半個月后,秦州城內外終于同時響起了“西王萬歲”的歡呼聲!

這座位于祁山道北部入口處的重鎮,是昨天晚上才剛剛變成“忠于西王”的秦州城的在這之前,由費揚古指揮的一協八旗新軍堅守了整整半個月。

在這十五天中有十天秦州州城都在挨炮轟,吳應麒為了這場秦州之戰準備了超過一年,甚至在秦州以南屬于鞏昌府的西和縣城內開設了鑄炮廠,在靠近戰場的地方花了大半年時間鑄造了二十門可以發射十二斤炮彈的青銅紅衣大炮和三四十門小炮、臼炮。在秦州之戰開始后,吳世琮指揮的炮兵又拖著著那二十門重炮炮,在位于祁山道盡頭并不算寬闊的道路上整整十八天才抵達秦州城下。

但是這二十門十二斤紅衣大炮在破壞城墻時所發揮出來的威力,卻對得起工匠和炮兵們還拖拽它們的民伕們所有的辛苦!整整十天沒日沒夜地猛轟結束后,小小的秦州州城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夯土包磚的城墻被打開了一個又一個的豁口,其中最大的一條豁口長達二三十步!

這一段城墻的上半截全都沒有了,城磚坍塌下來壘成斜坡。里面的夯土層也坑坑洼洼的,那是紅衣大炮抵近發射鐵砂彈留下的彈坑!

清軍和吳軍為了爭奪這一段城墻缺口進行了最激烈的搏殺!

吳軍的死士在五天之內總共發起二十多次撲擊,而清軍守將協領費揚古則親自頂到第一線督戰,整整四天五夜都沒離開過,硬是指揮手下的八旗新軍一次次將吳軍擊退。

打到后來,殺紅眼的吳世琮干脆命人將十八門還能發射的十二斤紅衣大炮全都推上一線,對準了城墻缺口處和附近城墻的垛口瘋狂發射鐵砂彈!

在吳軍密集的火力殺傷下,清軍死傷慘重,這段城墻缺口處層層疊疊的都是清軍尸體——當時吳世琮是利用夜色,命人悄悄地將火炮運動上來的。在第二天天亮后,吳世琮又派出了數百人發起佯攻,將大量組成了密集隊形的清軍引到了缺口處的斜坡上,結果就遭到了埋伏在前沿的十八門十二斤紅衣炮的猛轟,幾乎所有的清軍都打死,將這里變成了一個大尸體堆,而吳軍士兵就是在這尸堆上面達成了突破,一直突入了秦州城內!

這時守城的費揚古已經知道大勢已去,為了避免全軍覆沒,只好率領殘部突圍,最后一個四千人的協,只剩下不到千人跟著費揚古逃走,其他人不是戰死就是當了吳家軍的俘虜。

在得知秦州被吳應麒、吳世琮攻占,親領著兩萬精兵在秦州西北的伏羌縣埋伏,等著打擊清軍援兵的吳三桂也便大搖大擺開了出來,抵達了忠于他這位西王萬歲的秦州城!

不過出乎吳應麒、吳世琮兩人的預料,雖然他們組織了所有能動彈的秦州百姓出門喊口號、迎西王,但吳三桂卻依舊臉色難看,一看就知道在生氣。

這可不得了!

吳老頭生氣了,后果很嚴重!

可是這老爺子在生誰的氣?吳應麒看著老頭子的臉色,心里頭也直犯嘀咕。他不會是嫌自己打得太慢吧?這仗不容易打啊!秦州本就是堅城,而且還一度是賴塔的祁山大營駐地,又進行了加固如果不是賴塔忽然帶著部隊離開秦州,這秦州之戰打上三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就這樣揣著一肚子的委屈和不解,吳應麒終于把自己的老爹領進了秦州城內最好的宅子——那里原來是座當地土豪的大宅,后來被賴塔征用,成了祁山大營總管大臣衙門的駐地。現在又成了吳三桂的行宮。

吳三桂剛剛氣呼呼地進入行宮的大堂,還沒來得及坐下喝口茶,吳應麒就沒頭沒腦地湊了上來:“大人,您怎么一路上都氣哼哼的?是誰惹您不高興了?孩兒替您好好教訓他一頓!”

“誰?”吳三桂撩起袍子,在一張太師椅上落了座,哼了一聲道,“哼,岳樂這老小子是一個,李自成這個逆賊也是一個,康熙這個通賊的韃子昏君也是一個!”

還好,沒我.吳應麒送了口氣,趕緊招呼下人們給吳大王爺上茶上點心,然后自己也一拎袍子,在吳三桂旁邊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爹,他們幾個怎么惹著您了?”吳應麒跟吳三桂打聽了起來。

吳三桂臉色陰沉著道:“昨日剛剛收到襄陽送來的六百里加急.是你哥讓人送來的!他從岳樂那里得到消息,康熙這個昏君居然想和李自成這個逆賊議和!”

“什么?”吳應麒一怔,“康熙想招安闖王?他不知道崇禎是什么下場嗎?”

吳三桂冷冷地看了亂說話的吳應麒一眼,陪著吳三桂、吳應麒一起進來的吳世琮已經明白發生了什么了,“爺爺,難道岳樂不打算把荊州、荊門等處交給大伯,而是要把那里交給李自成,然后走長江去反攻南京?”

原來吳應麒和岳樂之間早就在進行“以土地換通道”的談判了——雖然岳樂所在的荊州和江淮地區的陸上交通并沒有被切斷,但那不等于岳樂可以率領七八萬之數的旗兵、綠營兵、家眷、家奴,還有集聚到荊州的官員和官眷一起在沒有吳應熊允許的情況下,走陸路撤離。

那么多人,又是拖家帶口,又是扶老攜幼,還要跋山涉水,還有千里轉進.吳應熊只要派出精銳的燧發槍兵繞到他們前面去設伏,一準能打得岳樂跟當年帶著襄陽逃出來的士族和百姓一起跑路的劉皇叔一樣!

而岳樂岳皇叔可不想把自己的本錢都丟在半道上,所以他在得知耿精忠造反并圍攻兩江總督多隆的消息后,就一邊向康熙請示,一邊和吳應熊開始談判以土地換通道了。

而吳應熊一方面想不戰而得荊州、荊門、安陸等地,一方面也想讓康熙釋放自己的妻兒,雙方價值一拍即合。

眼看著岳樂就要和吳應熊達成協議了,岳樂居然派人告訴吳應熊說這個談判不談了,因為康熙已經派了欽差大臣來和李自成談!

康熙要把荊州、荊門、安陸、德安這些地盤全都送給李自成.這不僅讓吳應熊空歡喜一場,也把吳三桂氣個夠嗆!

李自成是他的殺父仇人啊!

現在康熙居然想把那么多的地盤交給李自成.這吳三桂能不生氣嗎?

“王爺,”吳三桂的軍師劉玄初道,“這是康熙想用湖廣的幾個州府離間您和李自成!您可千萬不要上當啊!”

吳三桂啪一下就拍了桌子,“孤和李自成不共戴天,根本不需要康熙來離間!”

“王爺,您還是得大局為重!”劉玄初勸道,“現在西安還沒有拿下,滿清的實力猶存,可不是和李自成翻臉大戰的時候。”

“不翻臉?”吳三桂黑著臉道,“不翻臉,荊州城就歸李自成了!如果李自成占有荊州,那么咱們在湖廣的地盤就會被一分為二。老大在襄陽也打不開局面.他現在手頭只有襄陽、鄖陽的人力和物力容易取用,別的湖北州府要么在岳樂、李自成手里,要么就岳樂卡著大路和水路,難以輸送調度。軍師,咱們至少要拿下荊州、荊門、岳州,才能真正將湖南、湖北連成一片!老大也才有威震華夏的一天!”

吳三桂的話.當然是有道理的,不過他的道理都是“小節”而無大義。

要威震華夏,李自成一樣可以!

但吳三桂是不會給李自成這種機會的。

“大人,”吳應麒知道自己的爹有多恨李自成,所以也不敢和老頭子講道理,只得詢問道,“您要出兵去和李自成搶荊州嗎?”

吳三桂點點頭,道:“對,為父必須去一趟湖廣.為父不去,靠你大哥和老三是斗不過李自成的。”

“可是您去了湖廣,隴西這邊怎么辦?”吳應麒也有點無語了。

現在吳家軍的主力大致一分為四,吳三桂、吳應麒、吳應熊、吳國貴各帶一路。其中吳三桂、吳應麒負責西北這一塊,吳應熊、吳國貴則管著湖廣。

如果吳三桂離開西北,也跑去了湖廣,那吳應麒就只能一個人在西北支撐了李自成不好對付,康熙、賴塔他們也不好對付!

吳三桂似乎知道兒子的心思,馬上對他道:“老二,你放心,只要我拿下了李自成這個逆賊,立即就和老大、老三一起出兵中州,到時候西北還不都是伱的?”

就只有西北.

吳應麒有點小小的失望!他雖然從沒有表示過自己要當皇帝,但是皇帝是人人想當的!

可是吳三桂似乎沒有察覺到兒子的小心思,還在那里替兒子安排呢!

“老二,等我走后,你不要冒進,先鞏固秦州,再就近拿下鞏昌,如果順利的話,再拿下蘭州有秦、鞏、蘭、階等四個州府在手,你在西北就算站住腳了。然后你就不要再圖進取,一邊鞏固,一邊等待就行。只要我和老大拿下中州,西北、陜西,就傳檄可定了。”

西北陜西?

吳應麒這下更失望了。合著西北還不包括陜西,那就一甘肅?忙活了那么久,打生打死,命都快拼沒了,最后落一甘肅王?

甘肅看著挺大,可是這油水還不如王忠孝的廣州一府呢!

這個反.沒有達到預期收益啊!

不過吳三桂卻不管這些,在他看來,吳應熊是自己的正經繼承人——除非吳應熊真的不行,否則不可以廢長立幼。

而吳應熊還是有點能耐的,他兒子吳世璠更能干,不在吳世琮之下。所以廢長立幼的事兒,就更不能干了。

吳應麒.給個甘肅王還不滿意?他還想干什么?學燕王朱棣嗎?

基于這些理由,吳三桂現在必須壓一壓吳應麒了,如果吳應麒不服,那吳三桂可是要生氣的!

吳應麒知道父親的心思,他現在不服,但也不敢和吳三桂頂.就是朱棣當年,也不敢反對朱元璋啊!現在還是得忍一忍!

“大人放心,”吳應麒道,“甘肅有我,可保萬無一失.大人,您就放心去湖廣吧!”

“好!”吳三桂笑了起來,“這才是我吳三桂的好二兒!”

(本章完)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