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22章 大清要完,我們還是快點學蒙古語吧!(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2章 大清要完,我們還是快點學蒙古語吧!(求訂閱,求月票)

第222章 大清要完,我們還是快點學蒙古語吧!(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福全,我問你,你打算用什么計策打敗阿布鼐、布爾尼的五萬大軍?”

老太太布木布泰夸完了孫子,又緊接著給向福全出了道題。

其實也不是老太太對福全沒信心,她是替留守北京的那些大臣,特別是朝中的漢臣提問的前兩天粘桿處東堂子胡同的粘桿長曹寅向老太太報告,說最近在北京城內的漢人官員中突然刮起了一陣學習蒙古語的風!

愛學習當然是好的!

大清首重滿洲,其次蒙古。所以這大清朝的“含蒙量”是不低的。老太太布木布泰自己就是個蒙古人嘛,所以漢員們學習蒙古語本來也沒什么不對。

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學蒙古語,真的合適嗎?他們早不學,晚不學,非得等到阿布鼐、布爾尼的五萬蒙古大軍都入了居庸關,眼看要到北京城的時候突然想起來學蒙古語,這是什么意思?

不過老太太現在不能因為這事兒就在北京城內清洗漢人官員,“會說蒙古話”不犯王法吧?布木布泰自己也會啊!而且布木布泰的漢語說得很爛,和外頭的漢臣交流還得讓蘇麻喇姑當翻譯,很不方便。

下面的漢員要學蒙古語,也許是為了方便向她這位老太后請安呢?

所以布木布泰才安排了今兒這一出,把福全、張勇、趙良棟、楊起隆、羅東尼、李嗣興這幾個帶兵平亂的大將都叫來慈寧宮,又把那些留在北京替康熙看家,并根據西安行在的指示辦事的高級漢員旗員都一并叫來。

得讓這些正忙著學蒙古話的人看看福全和他的手上有多威武有多會打仗!

可是當布木布泰親眼看見福全把他手下的大將們都擺出來的時候,她自己居然也產生了一點懷疑.一個是癱子,一個是市儈,一個是色目,一個是李定國的兒子,說話的時候還一口陜西腔,總是“額額額”的,好像李自成派來的當奸細的!

也就趙良棟一人看上去比較像個大將

雖然布木布泰還是信任孫子和.兒子的,但她知道今兒被她叫來的那些漢員恐怕會更加努力地學習蒙古語了。

所以老太太就向福全提問了。

在她想來,福全的那幾個手下雖然看上去只有一個趙良棟像一點,但也許.人不可貌相呢?說不定他們幾個已經幫福全制定好了一個破敵奇策了。

而福全卻被布木布泰問得一愣,現在是一萬五對五萬,優勢在我,還用什么計?擺開了硬碰硬打就是了!

不過老太太要他用計,那他只好臨時想一條妙計出來。

還好福全平時就好學,《三國演義》學得可好了,倒背如流不說,還學習過不同的版本,有“版”、有“評書版”,還有“昆曲版”,《三國演義》上的兵法他都學會了。比諸葛亮也許不如,但是比周瑜應該是不差了,好好想想,一定會計策的。

果然,福全稍微想了一會兒,就有了個計:“回皇瑪嬤,孫兒已經和張提督、趙總兵、李翼長、楊道員、羅佐領商量好了一個誘敵圍殲之計!”

“誘敵圍殲?”布木布泰點點頭,“聽上去還挺厲害,要怎么誘敵?”

福全道:“先用一個三千人的押糧隊假裝往昌平城內運送糧草以誘敵來劫,再用一萬大軍兵分四路,將五萬蒙古騎兵全部包圍起來,圍而殲之!”

這計策.聽上去不是很高明啊!

布木布泰心想:用一萬兩千人包圍敵人五萬之前還要拿三千人押糧誘敵,這會不會包圍沒包上,誘敵的部隊先讓布爾尼給滅了?

想到這里,布木布泰就瞇著小眼睛左右看看,發現王熙、黃機、宋德宜、吳正治這幾個被康熙留下來輔佐兄弟的漢員都皺著眉頭在聽充任通事的蘇麻喇姑把福全的計策翻譯成漢話。

看著他們的眉頭越皺越緊,老太后就直犯嘀咕:也不知道他們是在懷疑福全的計策,還是在考慮要不要快點學蒙古語?他們可都是進士出身,學東西可快了

不過老太太現在也不好干涉孫子的指揮,畢竟打仗這個事兒也不是全靠計策的,下面的人兇一點猛一點,還是能打勝的。

想到這里,老太太就點點頭,一副非常信任孫子的模樣:“好計策,福全,就照你的計策行事記著,一定要盡可能多抓一些俘虜。最好能把阿布鼐和布爾尼都抓了!”

“皇瑪嬤放心,孫兒一準能把阿布鼐和布爾尼都給您逮來!”福全笑著拍了拍胸脯,一臉的信心十足。

不過他現在的這番話和一臉的信心都是表演給老太太看的,就是哄老太太開心,這仗到底該怎么打,他心里頭其實也沒個數,還打算回頭再后和底下的將領們再好好商量一番呢!

可當他和兄弟隆禧一起陪著老太太用完了午飯,回到自家的裕王府,剛想和自己側福晉那拉蘭兒練一會兒撂跤的時候,他手底下的張勇、趙良棟、楊起隆、羅東尼、李嗣興,以及一個上了年紀的大和尚,就已經等候在那里了。

這幾位的表情那是非常豐富的,張勇、趙良棟,還有那個大和尚都是一臉兒興奮。楊起隆和羅東尼看著都有點憂心忡忡。而李嗣興則是面無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爺,昌平那邊剛剛派人來報,說是很快就要被蒙古人給圍嚴實了!阿布鼐、布爾尼手下的蒙古人多達好幾萬.要是咱們不趕緊增援,就怕昌平被那些蒙古人占了再劫掠一空。

另外,阿布鼐和布爾尼這回并沒有帶著部落家眷入口,而是把他們留在在張北口外的草原上。如果讓他們打破昌平,恐怕會將那里的人口財貨系數掠往口外,就如當年的那個什么一樣了。”

第一個上來向福全報告剛剛收到的前線戰況的是楊起隆,他雖然只是個正四品的海關道,官階只和他手下的“洋奴軍頭”羅東尼一樣大——這羅東尼現在可了不得了,是正黃旗滿洲旗鼓包衣下的葡萄牙佐領。但楊起隆的妹子那拉蘭兒現在是福全最寵的女人,現在還封了側福晉,而他自己管著的津海關道和瑞銀堂又能替大清還有福全大把摟錢。所以現如今楊起隆在福全身邊的地位就越來越高,現在儼然成福全的頭號心腹了!

這一回福全準備要收拾察哈爾蒙古的時候也沒忘了叫上楊起隆,還讓楊起隆把手下的色目軍也拉來參戰,這樣他就能多分潤一些功勞。

由于楊起隆是福全的心腹,出手又特別大方,所以張勇、趙良棟兩人很快就成了他的“小弟”——他們之前官場蹉跎主要是因為上面沒人,現在跟著王爺的心腹混總沒錯了!

李嗣興也早就認識楊起隆,而且他現在看見李自成又支楞起來了,心里頭癢得很,但是又沒實力沒機會,自然也沒心思和楊起隆爭權奪利。

至于那個大和尚,是五臺山清涼寺的十八羅漢僧中的一位,是個蒙古人,名叫圖爾猛額,人如其名,看著就很猛!

據說他原本是先帝爺身邊的侍衛,在先帝爺駕崩后和另外十七個侍衛一起出家當了和尚,在五臺山清涼山念“嘛呢嘛呢哄”為先帝爺祈福。

后來李嗣興帶著一千善撲營右翼的壯士跑去五臺山“修行”,這個大和尚就帶著幾個師兄弟下山來幫著他們訓練這還是蘇麻喇大姑姑的意思!

練著練著,善撲營右翼的那些壯士就都成了那十八個羅漢僧的“徒兒”,而李嗣興也拜了圖爾猛額為師,跟他學了不少騎馬打仗的知識。

“什么那個什么?”福全這時候聽見楊起隆吞吞吐吐的,眉頭一皺,“你不是說當年我大清天兵入關燒殺搶掠的那些事兒?”

“王爺您圣名!”楊起隆道,“我就擔心阿布鼐、布爾尼也學當年的大清天兵.這要劫他個一二十萬人口去遼河河套經營根據地,那察哈爾部沒準能養成勢力!”

福全擺擺手:“他們沒機會了!觀音保已經帶著我皇瑪嬤的懿旨去科爾沁草原搖人抄他們的后路了!我們這回只要能將他們父子擊退,那可就大功告成對了,你們想到轍了嗎?”

“我們想?”癱在一把椅子上,看見福全來了也不起立的張勇聞言一愣,“王爺,您不是已經定下了誘敵圍殲之計了嗎?”

“我那個計.能行?”

“行!太行了!”張勇笑道,“王爺妙計安天下就交給我們幾個去執行吧,保管大獲全勝!”

“怎么執行?”

“簡單,”張勇道,“老夫帶麾下三千子弟兵押著糧車去誘敵。趙總鎮和李翼長分兩路包抄,您和楊道臺就在城北的元大都土墻下設陣指揮全局一萬五千大軍兵分四路,一準可以把阿布鼐和布爾尼的五萬蒙古騎兵一網打盡!”

“真的能行?”福全還是覺得有點不靠譜。

“行,太行了!”趙良棟道,“咱們的優勢很大!”

那個圖爾猛額也點點頭道:“一萬五千打他們五萬輸不了的!”

趙良棟和圖爾猛額看上去都挺像那么回事兒。

福全還挺個納諫聽勸的好王爺,見底下人都這么說,也就批準這個方案了,“好吧,那.什么時候可以出兵?”

“馬上!”張勇道,“王爺,救兵如救火.現在巡捕五營隨時可以出動!”

福全想了想,說:“那就明天吧,明天中午,張提督你先率兵出德勝門!天黑之后,本王再率領其余各隊,悄悄出城!”

“嗻!”

大清康熙十二年九月初五,北京城德勝門內的大街兩邊,已經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八旗姐妹、八旗大媽和八旗老頭了。這座大清朝的首善之都,現在可是壯丁奇缺啊!

這幾年大清朝的天下可謂是風雨飄搖,北京城內的壯丁已經死了一批、補了一批,然后補上的又走了。所以現在留在這座旗人之城內的,主要還是一群老弱婦孺,天天盼著有什么好消息從前方傳回來。

可惜,現實總是那么不盡如人意。好消息沒來,蒙古入寇,大元再來的噩耗卻是突然傳來,給了所有人當頭一棒。

現在大明、大順好像都已經回來了!

大元又詐了尸!

接下去會不會大宋、大唐也都粉墨登場?

這好好的大清天下,再這樣下去就不是“三國”了,而是改“戰國”了。

雖然大清天下已經有了向“后戰國”演變的苗頭,但北京城內的這些婦孺老人,今兒一聽說又要出兵了,還是自發聚集到德勝門為又一批開赴前線的大清兵送行大家總還是盼望著能打個勝仗,別讓大清的國運繼續下落。

而且這個大元好像很喜歡屠城,如果讓那個察哈爾的逆王布爾尼和他爹阿布鼐一起打進北京,恐怕大家伙的老命小命就都要不保了。

就算勉強保住一命,恐怕也會被掠為奴隸

除了這些在旗的老弱婦孺之外,今兒在德勝門這里,還有不少袍褂整齊的官員,大多都是漢員。康熙帶去西安的只是一個精干的行朝廷,大部分的朝臣都留在北京。

另外,由于八旗兵折損嚴重,必須補充,所以原本在各個衙門里當差的筆帖士都改行從軍了。而騰出來的職位,就只能讓漢員補上了。

所以,這兩年漢員得官還比之前容易一些.當然了,好一點的缺還是要花錢買的!

而現在這些花錢買了缺或是好不容易才考上進士,又被銓選成京官的漢員,現在也得來瞅瞅.如果大清真不行了,那么他們得快點謀出路啊!

是去襄陽投吳應熊,是去武昌投李自成,還是趕緊學蒙古話當元朝的漢官?

最后,今兒得到消息,跑到德勝門外“看熱鬧”的還有阿布鼐、布爾尼派來的細作!

當大隊的綠營兵護著一輛又一輛的馬車,浩浩蕩蕩沿著大街來到德勝門這邊的時候,那些對大清朝還抱著些希望的人們,一下子心都要涼透了。

就這個?

就這些趕著大車的綠營兵?看著都是步兵,沒有幾個騎馬的。他們所持的器械也普普通通,就幾門紅衣小炮還值得一看,其他就是長槍、鳥槍、刀牌、弓箭之類的。最讓人揪心的是他們的人數太少,只有區區三千余人這怎么打得過外頭的幾萬蒙古人?

這個大清,是不是要完?

一幫八旗大爺八旗大媽看見這些不大靠譜的綠營兵,就互相打聽交流起來了。

“怎么才這幾個人?這怎么夠啊?”

“他們是哪部分的?怎么就敢出城去和幾萬蒙古人打?”

“他們?他們是巡捕五營的綠營兵啊!”

“巡捕五營?他們能打仗?”

“誰知道呢?原本的巡捕三營是不行的,不過恭王去關外盛京的時候把老三營的兵帶走了一多半,現在的巡捕五營大多都是從陜甘招募來的,也有一些是跟著張軍門的老兵。”

“張軍門?哪個張軍門?”

“就是那個原來的甘肅提督之前被調來北京幫著練兵,裕王留守后提拔他當了九門提督。”

“就是那個癱子?”

“不是癱子,只是腿瘸”

“那也不行啊!這怎么打?”

“噓噓,小聲點,人家正主來了,讓人抬來了!”

張勇這老頭這回依舊是讓人抬著他出城去打仗的,而且還是一身書生便服,手里拿著一本詩集一邊行進一邊在研究——他對眼下這一戰是信心十足的!

三千甘陜綠營兵,其中五百人還是跟隨他多年的老兵,裝備鳥槍一千支,銅炮八門,還有二百輛大車可以組成車陣.這怎么可能輸?

這一仗打完,他一定名垂青史!

所以他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準備一首好詩,等打完之后發表出去,就說在戰場上豪氣大發時寫的.

而他現在這種裝扮和愛學習的表現,在不了解他老人家的人看來,絕對是要完!

大清朝就派這么個老東西出戰,而且人數還那么少,怎么可能打敗布爾尼和阿布鼐?

不行了,得快點學蒙古語了在德勝門內觀看出兵的那些漢員,大部分都已經拿定了主意,準備要迎來自己的“第二主”了!

而布爾尼的細作,則用最短的時間,就把張勇這個癱子帶領三千步兵,押著一百多車糧草,正冒冒失失離開北京城往昌平而去的消息,送到了沙河北岸,昌平城外的布爾尼和阿布鼐軍中。

而布爾尼聽完底下人的報告,幾乎難以置信,只是脫口而道:“就這些?福全就這些能耐?”

阿布鼐哈哈大笑道:“福全是知道咱們糧草不大夠,給咱們送糧食來了!孩子這次的頭陣,讓為父來打好嗎?”

“好父親,您可千萬小心!”布爾尼點點頭,同意了父親的請求。

阿布鼐笑道:“放心吧,再看見大蒙古的旗幟飄揚在北京城頭上之前,我是不會死去的!佛祖一定會保佑蒙古黃金家族的傳人的!”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