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11章 天地會,李中山(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天地會,李中山(求訂閱,求月票)

第211章 天地會,李中山(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李自成的使臣當然得見了!

且不說什么大家都是“十八子”,就說李自成現在占據的武昌、漢陽、岳州等處地盤,那也是個既卡吳又卡清,還能接應兩廣新軍北伐的好地段。

況且,李自成現在實行的路線和王家也是比較接近的,大家都算是同道中人。

他自家地盤上推行的均田府兵制和王家在廣東推行的均田鄉兵制還是比較接近的。區別只是李自成更“封建”一些,而王忠孝的路子更“平均”一些。

這是因為王家有更強大的財力——廣東這邊光是粵海關管著的澳門關、廣州關、雷州關、韶州關、江口關(兩廣交界處)五個海陸稅關的預計年入,再加上廣州商埠(包括外城和珠江碼頭區域)、佛山鎮、澳門市、曲江市、江口市等五處大型商市的商會包稅,每年就能超過三百萬兩——所以王家現在才有條件給新軍官兵和上番鄉兵發放數額不等的軍餉,同時承擔他們在服役期間產生的各項開支。因而在廣東均田的過程中,王忠孝就能采取比較平均的方式,讓大部分的廣東農民都擁有差不多數量的土地。

而李自成這一次起家的地盤沒那么多錢,所以就采取了府兵多均田,民戶少均田,然后多均田的府兵依靠土地收入支持服役,并且用戰功換取更多土地的方式。

不過在大方向上,兩邊都采取了剝奪地主階級利益(剝奪的程度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的方式進行軍事動員,并且掌握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南王北李都不大能討士紳地主階級的歡心,在政治上也能算是天然的盟友。

黃植生這個前新會大土豪,對于王輔臣父子在廣東的統治當然是極為反感的——雖然他在澧州和武昌主持了更為激烈的均田,但是均別人的田和被別人均田,他能一樣嗎?

可再怎么反感王輔臣父子,現在見了面,還是得恭恭敬敬行揖拜之禮,還得捏著鼻子奉上禮單。

這回李自成為了顯示自己和好王輔臣的誠意,不僅寫了親筆信,而且還讓黃植生一行人偷偷攜帶了不少從武昌、漢陽境內反抗均田的大地主家里抄沒來的寶貝。

在佛山鎮上的一座四角圍樓的大堂內,王輔臣、王忠孝兩父子接過了黃植生帶來的禮單和書信,各自看了起來。王輔臣拿得是禮品單,看了一半就笑得合不攏嘴了,還故作關心地問:“黃先生,你的家人都送到佛山了嗎?可還安好?現在廣州府城這邊空地很多,不如就在內城中或是天字號碼頭附近給他們分一條街安置吧!”

堂堂新會大地主,家里頭曾經有幾萬畝土地,現在變成了香島“半座山”加“廣州黃金地段一條街”.這是打發叫花子嗎?

黃植生黃大老爺才不稀罕呢!

“不必了,”黃植生道,“李王已經在黃安給外臣家賜了田莊,外臣這次就想把廣東的家人都接去黃安定居。不需要廣州的一條街和香島的半座山了。”

這話聽著有點氣啊!

剛剛看完李自成親筆信的王忠孝抬眼打量了這個相貌堂堂的新會黃老爺,心道:黃安還有隔壁的麻城可是好地方將星璀璨啊!

“黃先生,”王忠孝溫言道,“如果湖南的郴州、桂陽州和永州南部還在清廷的湖南巡撫盧震手中,江西大部也還在清廷牢牢掌握之中。你的家人要穿過清廷的地盤去到武昌,恐怕也不大容易吧?不如讓他們在佛山多住些日子,等我們和闖王在江西會師了,您再帶來廣東迎接家人北上如何?”

“我們和闖王會師?”王輔臣稍稍一愣。

王忠孝已經將李自成的親筆信遞了過去,笑著道:“大人,闖王信中說他肯定不是真命天子,所以‘十八子主天下’的讖語不會應在他身上,而是有可能應在咱們身上。咱們家祖上也姓李.是吧?”

王輔臣聽了這話就是一驚,趕緊拿過李自成的書信看了又看,然后一臉惶恐地說:“闖王竟然和我稱兄道弟,還問我有沒有主天下的想法這,這可真是實在太抬舉我李輔臣了!”

啊,這就便李輔臣了?

王忠孝一怔,心說:你還真敢想啊!

黃植生也笑道:“李制軍,現在尚之信的兩個兄弟在南安割據,您發兵討之也名正言順。而闖王的大軍已經攻入了南昌府的義寧州和武寧縣再向南就是瑞州、袁州、臨江三府,而李制軍的人馬在奪取南安之后向北就是吉安府。我們兩家不如就在吉安境內會師吧!”

王輔臣拿不定主意,又回頭望了眼兒子王忠孝,王忠孝笑道:“兩家會師可不行要會師就得三家會師!”

“三家?還有誰?”黃植生問。

“當然是湖南的吳大將軍了!”王忠孝說,“我們先得和吳大將軍在湖南會師,然后再一起商量瓜分江西的買賣!”

王輔臣、王忠孝入湖南是很簡單的,因為湖南巡撫盧震現在是惶惶不可終日,天天盼著王家發兵湖南——康熙早就給他下了旨意,要他務必堅持到王輔臣兵進湖南。

只要王輔臣到了,盧震就能交出地盤,然后撤往江西這是奉旨撤退,不追究失地之責的。

不過老王家現在還沒整頓好廣東的地盤,也就不急著入湖南了。

而且,永州、桂陽州、郴州的地盤怎么分也得協調,都歸了王輔臣、王忠孝,北面的吳國貴能樂意嗎?

現在老吳家的盤面看著不小,但是卻因為缺乏一個中心城市,而且又存在地理上的阻隔,有形成湖北吳應熊、湖南吳國貴、西北吳應麒三吳鼎力的可能。

到時候吳國貴的立場說不定能左右天下的走向

所以,王忠孝一定得想辦法拉攏住自己的這個老丈人!

想到這里,王忠孝又對黃植生道:“黃先生,現在三家會師江西也不是當務之急.當務之急,還是要恢復大明朝廷!有了大明朝廷,咱們和滿清對抗才能明正言順!”

“恢復大明朝廷?”黃植生一愣,“王節帥的意思是扶立朱三太子?”

王忠孝不置可否,只是笑道:“此事闖王也許不方便出面,但是闖王麾下應該有人可以繼承臨國公的爵位吧?”

臨國公就是李來順的兄長李來亨,李來順是李過的兒子,李來亨則是李過的養子。來亨敗亡之后,他的大明臨國公里所應當由李來順繼承。

李自成并沒有兒子可以即位,他的繼承人也只能是李來順,所以由李來順出面擁戴朱三太子,倒也不失為闖營上下的一條好出路,同時也有可以鞏固李來順在闖營內部的繼承人地位。

“闖王的子侄輩中的確有人可以繼承臨國公之位!”黃植生說。

“好!”王忠孝笑著對王輔臣道,“既然如此.大人,我家不如就和闖家結盟吧!大家都是‘十八子’,查一查家譜,沒準還是親戚呢!”

王輔臣笑道:“額李輔臣當年也是闖營出身的自然也是仰慕闖王的!黃先生,勞您回去告訴闖王,如果他有意和輔臣一起擁立朱三太子,那輔臣愿意和闖王連宗,結為同姓兄弟!”

所謂連宗,其實和結拜差不多,不過結拜多是結為異姓兄弟,而連宗則是同姓之間認本家,算是代表組織結拜吧!

“好說!”黃植生笑道,“這可是對兩家都大有好處之事,闖王十有八九會同意的!只是這個擁立朱三太子的事兒.要怎么做呢?”

王忠孝笑道:“這件事已經在做了,闖王只需要繼續向九江進兵,吸引杰書的注意力,然后再南京有變之后,遣使以臨國公之名向大明定王勸進即可。”

黃植生眼前一亮,已經有點明白王輔臣他們想干什么了?

他也不繼續打聽了——這事兒是人家的機密,他問多了人家起疑!

“好!”黃植生點點頭:“在下立即返回武昌去見闖王!”

王輔臣笑道:“黃先生,李某給湖南的盧撫臺寫一封親筆信,就說你是李某的幕僚,讓他放你過境。”

王忠孝補充道:“我也會給吳大將軍寫封信不瞞黃先生,湖南的吳大將軍是在下的老泰山,有在下的信,你在湖南境內也可以暢通無阻。”

黃植生又一驚,心道:你們家可真會拉關系啊,一邊是吳三桂的孫女婿,一邊是李自成的宗親從子,一邊是大清朝的廣東藩鎮,一邊還要擁立朱三太子.順、清、吳、明,你們哪頭都不落下!

這豈止三姓家奴?根本就是四姓忠臣,而且還是同時當上的。

呂布和你們家比.差遠了!

就在黃植生拿著王輔臣、王忠孝寫給他的親筆信,帶著“李輔臣”的回禮,大模大樣踏上返程之路后沒幾日,廣州天字號碼頭上,就迎來了兩位福建來客。

這兩位分別是代表鄭經的大清海路援剿總兵陳永華和代表耿精忠的耿王府師爺喻仁英。

他們兩位當然是為了北伐南京的事兒而來的!

“總舵主,明相和劉總鎮已經押著尚之信他們進入了福建境內,不日就要抵達福州了延平王和耿王命我二人走海路而來,就是想問問你什么時候可以動身北上?”

在原本屬于尚之信的世子府內,一處門口貼著“地震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的對聯的大堂內,一路風塵仆仆而來的陳永華和喻仁英,終于見到了從佛山趕來的王忠孝。

雙方寒暄了一陣之后,陳永華就問起了王忠孝北上的事兒。

陳永華現在稱王忠孝為“總舵主”.當然是天地會的總舵主了!

現在朱三太子已經不再掛天地會總舵主的職位,而是將這個職位交給了王忠孝。

喻仁英也笑道:“王節帥,咱們快些出發吧,如果走水路順風順水的話,沒準還可以搶在明相之前到福州呢!”

他和王忠孝早在北京時就見過面,后來又一起陪耿精忠南下,混得還是挺熟的。不過他不是天地會的成員,所以不稱王忠孝為總舵主,而是稱他為“王節帥”,王忠孝現在是粵海軍節度使嘛!

王忠孝的老師明珠這一路走得不快.欽差大臣嘛,到哪兒不得迎來送往,再小住些日子?

所以他磨磨蹭蹭走了一個多月,這才到漳州。

而漳州又是福建總督和海澄公府的駐地,城內冠蓋云集,同時也是商業重鎮(走私重鎮),那里的官員都撈得盆滿缽溢,不得稱這個機會好好巴結一下明中堂?

順便,他們還得打聽一下廣東的情況廣東一下冒出那么多的節度使是怎么回事?那里到底還算不算大清的地盤?

另外,以后福建是不是也會和廣東一樣?

總之,明珠還得在漳州多呆些日子,才能繼續啟程去福州。

與此同時,福州那邊的耿精忠和大員的鄭經,已經準備好要干大事了!

“三太子到哪里了?”王忠孝問。

“回稟總舵主,”陳永華道,“到廈門島了,已經見過延平王了!”

“方案定好了嗎?”王忠孝又問。

“好了!”陳永華笑道,“我們準備分三路撲擊南京一路是耿王和劉節帥率領的主力,一萬五千人,走陸路去南京!

第二路是延平王指揮的水師,走海路撲擊寧波!”

“寧波?”王忠孝問,“不走長江口了?”

“不進長江口了,”陳永華搖搖頭,道,“長江水師和海上的舟師完全不是一回事延平王府的水師是海上舟師,入了長江就沒什么優勢了,不如老老實實在寧波登岸。現在寧波附近的定海已經完全在咱們手里了定海是援剿水師衙門所在,定海縣令又給咱們的人,就是那個馮錫范買到手里了!所以延平王登陸寧波是沒有問題的。拿下寧波之后,延平王進可以沿著運河進軍南京,退一步也可以據寧紹而由浙東,形勢比之僅有大員一島,強出不知道多少。”

王忠孝點點頭,心說:這個鄭經還是那么“精”啊!太“精”了,就不敢梭哈了!所以歷史上他不敢直撲寧波、紹興,配合耿精忠一舉拿下浙江。現在則不敢直入南京,而是想先拿下寧波、紹興這兩個肥得流油的府再說。

相比之下,耿精忠倒是夠膽子玩大的!

雖然他的“賭技”平平,運氣也不好,但是膽子確實是大!

一萬五千人就敢撲擊南京了!

“那第三路呢?”王忠孝又問。

陳永華笑道:“下官就是第三路下官會率領舟師和江南天地會兄弟暗入南京,在南京城內突然發難,為耿王、劉節帥的兵馬入城制造借口。

另外,三太子也會和下官一路!”

“什么?三太子也和你們一起?”王忠孝一愣,“復甫,你就不怕三太子被捕了?”

“不怕,”陳永華笑道,“總舵主,您難道不記得我們買了多少江南地面上的官嗎?而且三太子本人,也以王士元的名義買了官.他是紹興師爺買了廣東候補縣。現在廣東局面大亂,他棄官回江南,在兩江活動一下,又有什么不妥?兩江地方上的官,還能為難他一個廣東的官?”

江蘇的官的確不可能抓廣東的官官官應該相親嘛!

“哈哈哈!”王忠孝大笑道,“行啊,陳復甫,你可真會來事兒.行了,那我就和你一路吧!我們一塊兒去江寧一游!”

“王節帥,”喻仁英問,“您準備以什么名義北上?”

他知道王忠孝不可能以粵海軍節度使的名義北上,要不然就不是偷襲,而是堂堂正正的北伐了。

王忠孝笑道:“天地會總舵主,李中山!我本家姓李,現在正好以李中山之名北上干一番事業.”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