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09章 只要布爾尼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9章 只要布爾尼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第209章 只要布爾尼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皇上,定西將軍賴塔,大學士巴泰、索額圖、李霨、杜立德、對喀納、馮溥,戶部尚書陳廷敬,兵部尚書米思翰,翰林學士熊賜履,陜甘總督莫洛,陜西巡撫賈漢復,甘肅巡撫阿席熙,包衣新軍總管大臣觀音保都到齊了。”

小桂子公公的聲音又一次在康熙皇帝耳邊響了起來,康熙放下手里的奏折,笑著吩咐道:“宣他們進來。”

“嗻。”

小桂子公公應了一聲,就彎腰躬身退出了南書房,沒一會兒,剛才他報到名的這些個大清重臣就魚貫而入,在鋪在南書房地上的“隴西會戰形勢圖”兩邊依著班次跪好了。

雖然這幾個月來,天下形勢接連發生巨變,湖廣、兩廣都快亂成一鍋粥了。但是在坐鎮西安的康麻子看來,一切都還在掌握當中。并且,只要布爾尼來了,一切就都會好起來的!

他這可不是盲目自信,而是非常合理的自信!

首先,在吳應熊奇襲鄖陽、襄陽,李自成順江取武昌后,并沒有發生“熊震華夏”和“順取江東”這兩件足以顛覆大清江山的大事兒。

這當然要歸功于康熙皇帝本人的英明領導和反應及時!

康熙調岳樂入荊州組織防御,派杰書去九江扼守長江的策略,顯然是非常正確的。

在岳樂飛馬入荊州后,原本亂成一團的荊州清軍就被迅速理順了。

岳樂先用少量兵力扼守住了荊州北面的門戶荊門州,并且在安陸府境內的石牌市、內方山和臼口構筑炮臺和浮橋,封鎖了漢江水道,擋住了吳應熊南下的水路,還確保了荊州和安陸府、德安府的聯絡。

隨后,岳樂又發兵荊州境內長江北岸的郝穴口、沙市口、滄港、董市、白洋市等渡口,將荊江上可以搜羅到的船只都搜羅起來付之一炬,暫時和缺乏船只的吳國貴形成了隔江對峙的局面——吳國貴當然可以從湘江、沅江、洞庭湖上搜羅船只,但是岳州那個洞庭水系入長江的口子又被李自成麾下的大將的劉一虎給卡住了。所以吳國貴暫時也“入江無路”。

與此同時,岳樂還遣使九宮山向李自成表達了和睦共處的意愿.為表示誠意,岳樂還命令清軍和大清官府從漢陽府和德安府南部的安陸(德安府首縣)、云夢、應城撤出。

李自成雖然什么都沒答應,但也很默契地命令劉一虎不要再襲擾荊州境內的清軍。

在和李自成達成了事實上的和睦之后,荊州清軍的處境就大為改觀了,而湖廣南線,也出現了一派和平共處的場面——清、吳、順三方都互不侵犯,仿佛根本就沒有戰爭似的。

而荊州清軍一旦穩住,襄陽的吳應熊也就翻不出什么大浪了他的那點勇力,在奔襲鄖陽、襄陽時已經用盡了。現在又被南陽的清軍和荊州、荊門的清軍夾著,能穩住局面就算不錯了。

所以湖廣這邊,在康熙皇帝英明而且果斷的決策下,算是暫時穩住了!

其次,康熙親自坐鎮的關隴前線,形勢也還算穩定。

吳三桂的“一出祁山”用得是步步為營,且耕且戰的打法。這祁山都出了一年多,吳軍才到西和縣的祁山堡腳下。

當然了,祁山并不是什么天險,祁山堡也就是個修在山上的小城,根本擋不住吳應麒的大軍。真正阻擋吳應麒的是大軍的補給!

根據岳樂之前的布署,清軍在放棄階州和秦州的兩當、徽縣,以及隸屬于鞏昌府的西和縣時,都盡可能搞了破壞,遷了人口。

所以,吳應麒的軍隊很難就地補給,而從后方轉運,又因為四川破敗,根本不可能實行。

不過吳應麒還是找到了克服困難的辦法,就是占一塊地盤就經營一塊地盤——隴西那些窮山惡水,而且地形復雜,這民風當然是非常兇悍的。所以岳樂可以遷走的只是居住在縣城附近的小片平地上的居民,山里人他可遷不了。

而吳應麒占了那些地盤后,就想方設法把山里人請出來,再把平地上的田分給他們,還把其中的精壯編入行伍,并許諾他們四川盆地的沃土作為戰后的功賞。

吳應麒的這套辦法雖然進展很慢,但是卻進得很穩,可以步步為營,一點點地推進蠶食。而且一旦攢夠了兵馬糧草,吳軍的進度也是可以大大加快的。

而今年開春后被吳應麒占領的西和縣,就很有可能變成吳軍加快進度的關鍵點!

因為這個位于祁山保以南的西和縣雖然也是個苦瘠之地,但因為地處低洼,比起周遭的其他地方還是強出不少,地形沒那么陡,也容易匯集水源。所以歷來是個產糧縣,開辟了大量的梯田和坡地,吳應麒又搶在康熙十二年的播種開始之前突襲打下了西和。然后立即組織人員投入生產,播種了大量的春小麥和小米。

一旦這些作物成熟,將足以支撐數萬大軍越祁山而北進秦州!

也就是說,如果今年西和一帶風調雨順,秋收之后,秦州境內必將有一場大戰發生!

“賴塔,這是你要的援兵!”

康熙拿著布爾尼著人遞到西安的奏折,笑著說:“光是外藩察哈爾就出了五千蒙古騎兵.朕還打算下令調集內屬察哈爾八旗(內屬察哈爾也有八個旗)和內屬土默特的騎兵一萬五千,都交給布爾尼這個察哈爾親王統領!

另外,有察哈爾親王帶頭,鄂爾多斯、阿拉善阿魯特的那些蒙古王爺一定不敢賴著不出兵了。甚至青海和碩特也會出兵相助咱們朕估摸著,很快就會有三四萬蒙古騎兵趕到陜甘前線了。這下咱們的兵力不缺少了吧?”

“不缺了,不缺了。”已經上了年紀,但是看上去依舊粗壯威猛的老爺子穆都魯.賴塔聽康熙這么一說,那真是笑得嘴都快合不攏了。

康熙點點頭,又問:“朕聽說這些蒙古人都不怎么能打,能用他們對付吳三桂的精兵嗎?”

賴塔笑道:“他們對付不了精兵,但他們只要能在前線雙方的精兵對峙的時候,繞到吳應麒的背后去燒殺搶掠,就已經足夠了!

因為隴西缺糧食、缺人口,所以吳應麒只能用兵農合一,且戰且耕的古法和咱們打。這個辦法的長處是全民皆兵,而且種地打仗兩不誤,一個人都兩個三個再用。他能依靠區區五六個山地小縣支撐起數萬大軍的訣竅就在于此!

不過這兵農合一之法的弱點也很突出,一是不能耽誤農時,二是容易顧頭不顧腚他的精兵一旦都到了前線,后方就空虛了。而祁山以南一帶,雖然地勢險要,溝壑縱橫,但是兩千年開拓下來,已經辟出了許多山路小道。吳應麒的兵少,根本封堵不上,而階州、西和等處的農兵隨征之后,就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那可就只能由著蒙古人欺負了!

一旦這些老弱婦孺和他們守著的村子都被蒙古人掠了,吳應麒想不退兵都不可能了!而他一退兵,咱們的追殲痛剿他的機會可就來了!”

康熙等賴塔說完,又掃了眼在場的一眾文臣武將,笑著道:“你們覺得定西將軍的辦法可好?”

賴塔的辦法當然好了.看看康熙的面部表情就知道了!

要不好,他能笑得合不攏嘴嗎?

不過在場的大清重臣當中也有人覺得不大好的,就是王吉貞的老丈人賈漢復和那個被王忠孝踹了一腳,后來又變成好兄弟的觀音保觀大哥。

“皇上,奴才覺得讓蒙古人去搶隴西百姓還是有.有損陛下您的圣明,畢竟隴西百姓也是大清的子民啊!”

賈漢復賈老爺子哪兒都好,就是倆缺點,一個為父不孝——也不知道為子孫多貪污一點;二個就是為官不惡——他雖然是個武出身,但是后來讀書讀傻了,真的相信“君輕民重”的那一套了。

“皇上,”念佛念傻了的觀音保也道,“奴才也是蒙古人,很清楚這些蒙古騎兵的毛病.他們當兵都是沒餉的,出兵打仗的收益都靠劫掠。當然了,皇上一定是會給他們發餉的。但是他們搶掠都成習慣了,如果不嚴加約束還要鼓勵他們去搶,只怕收束不住,把朝廷轄區內的百姓也給禍害了。”

康熙聽了這兩人的言語,臉色已經有點難看了。

隴西的百姓還能算大清子民?都兵農合一的去幫吳三桂打天下了!

還有誰說他康熙要給蒙古人發餉的?

三四萬蒙古騎兵呢!

光是按照戰時雙餉的標準發兩份綠營的馬兵餉,一個月就得十幾萬兩銀子!

而且隴西之戰又是持久戰,再打個一兩年,他不得花費出去幾百上千萬?

現在的朝廷.沒有錢!

如果不是賣官的行情不錯,早就已經維持不下去了!

想到這里,康熙就對賈漢復道:“兵法云,慈不掌兵.你年紀大了,越來越心慈手軟,不適合在陜西帶兵了。明珠派人用八百里飛遞給朕送來了王輔臣、王吉貞、王忠孝、孔吉慶、王吉永、劉進忠他們請封節度使和南洋大臣還有天南鎮撫大臣的題本,朕打算恩準了,你就當個欽差封藩大臣,走一趟兩廣吧!”

康熙當然是不意愿封那么多節度使的他剛剛收到題本的時候,差一點沒把桌子給掀了。

但是形勢逼人啊!

王輔臣、王忠孝、王吉貞他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已經算是忠臣了。

如果康熙給臉不要臉,那回頭就該讓人打臉了!

而且,王輔臣他們爺幾個遠在兩廣,想要參與天下之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個南漢的前程。

賈漢復嘆了口氣,一臉不情愿的表情:“奴才領旨。”

他臉上不情愿,心里頭卻是長出口氣性命保住了!

以后就在廣東養老了!

康熙冷眼掃了他一下,心想:王輔臣這個家伙目光短淺,早早就給兒子們分了家,而且還把兩廣最好的廣州府分給了次子王忠孝.這是取亂之道!

你這個老家伙正好去輔佐你女婿王吉貞,也給王家來一個諸子奪嫡,最好搞得和《三國演義》里面的袁紹他家一樣!

在心里面詛咒了一番老王家之后,康熙又對觀音保說:“觀音保,你說的事兒也有一定道理,那朕就派你當欽差大臣,和布爾尼一起統領蒙古各部兵馬。”

“皇上,”大學士索額圖聽康熙這么一說,趕緊插話說,“您說要讓布爾尼和觀音保統領蒙古各部兵馬?”

“有什么不對嗎?”康熙問,“布爾尼不是察哈爾親王嗎?察哈爾不就是蒙古中央萬戶嗎?由他總領蒙古各部才能服眾朕的大清是滿蒙共天下的大清,也有蒙古人一份。現在朕就是要和布爾尼一起打吳三桂,打李自成!等平定了天下,朕還要重重封賞布爾尼呢!”

聽康熙這么一說,在場的大臣也沒話了。

滿蒙一家本來就是滿清治天下的根本之一天下不穩時要滿蒙一家,天下安穩了就滿洲多吃多占,還得防蒙古一腳。

而現在,是該讓蒙古人出力了!

“奴才領旨!”觀音保也只好領了康熙的旨意。

康熙笑道:“觀音保,那你快點上路.布爾尼這些日子正在北京探望他阿瑪阿布鼐,你快些趕去見他。把朕的意思都告訴他!”

成吉思汗的子孫,忽必烈的嫡系,黃金家族的掌門人,孛兒只斤.布爾尼,這個時候正帶著一群蒙古騎兵,立馬在那座讓他魂牽夢繞的,目前還不忠于他的“大都城”城的安定門外。

他去年就來過一次,也是借著朝貢的名義來看爸爸的。

他可是個蒙古孝子啊!和那些一心想早點繼承家業的戴孝子不一樣,他是真心想將被清廷軟禁的父親阿布鼐接回草原上去共掌大權的。

不過他這片孝心,卻讓孝治天下的大清朝廷的頭頭腦腦們沒法理解。

反正留守北京的福全和老太后布木布泰是沒法理解的.如果不是清廷扣押阿布鼐,布爾尼什么時候才能當上王爺?這個阿布鼐的身體又倍兒棒,真放他回去,沒準活個七老八十,你個布爾尼還當什么王爺?當上了也享受不動了。

所以即便布爾尼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要接回父親,福全和布木布泰都以為他是個“裝孝子”.既然是裝孝子,那大清朝廷這邊就配合他演戲唄!

不就是當惡人嘛?懂得都懂,駁回布爾尼的請求就是了!

可是布爾尼的想法偏偏不是這樣的,他是真孝子啊!

看到巍峨壯麗的北京城,他就那個恨啊!

“王爺,您看,那是裕王爺!裕王爺親自出城迎接您了!”

正和布爾尼說話的是個書生打扮,坐著一架滑桿的老頭子.不是什么文官儒臣,而是新任的九門提督兼巡捕五營統領張勇!

就是那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河西四漢將的頭子!

這個老爺子和那賈漢復有點像,都喜歡軍閥扮書生的調調。而且他的腿在過去打仗的時候受過重傷,瘸得非常厲害,不能騎馬,連站立都費勁兒,所以他一直都是打扮成個老書生,坐著轎子行軍打仗的.還喜歡一邊帶兵一邊作詩!

就這么個人,現在是北京城防的一把手!

看著也不行啊!

布爾尼看了這老頭一眼,然后又瞧了瞧另外一個被福全派來迎接布爾尼的武將趙良棟.這位看上去倒是相貌堂堂,好像是個良將,不過卻沒有什么正經差事,是個什么練兵大臣,也沒幾個兵練,只能帶著北京城內一票王府、公府里面的奴仆馬馬虎虎練一練。

現在的北京城內,可是非常空虛的,只有那個癱子將軍指揮的五營綠營和趙良棟指揮的一群奴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