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168章 天子堵國門,親王看老家(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8章 天子堵國門,親王看老家(求訂閱,求月票)

第168章 天子堵國門,親王看老家(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底下的人聽見王忠孝會辦事兒,還辦得康熙麻顏大悅,都抬頭瞅著康熙,似乎想聽他說說這個王忠孝是怎么辦事兒的大家伙都想著向王忠孝學習啊!

康熙當然明白底下這些奴才的意思,于是合上密折,交還給小桂子,讓后者收好了,然后笑著道:“其實也沒什么,就是王忠孝在濠澳葡人當中發現了許多.許多西人的算學書籍,有歐幾里德的書,有畢達哥拉斯的書,有斐波那契的書,有笛卡爾的書,這次也會一并給朕送來。他還擔心朕不識多少西文,所以還要給朕送幾個精通西文漢王的老師,來教朕學西文。”

西洋算學書?西文老師?皇上的愛好怎么那么奇怪呢?

底下的大臣一下都愣住了,這皇上要喜歡美女、珍寶、古玩,大家總有辦法去尋找。可是這個西洋算學和西文不會啊!

就在這些大清忠臣好奴才們琢磨著要不要也去學一下西洋算學和語言的時候,康熙皇帝已經轉移話題了:“現在支持鰲拜、吳三畏二賊的濠澳葡萄牙人已經被王輔臣、王忠孝打敗了,連他們的圣保祿堡壘也被打破.王輔臣、王忠孝還在題本上說,西洋紅毛荷夷和紅毛英夷的東印度官商,還有弗朗機(西班牙)夷的呂宋總督聽聞我朝天兵大破葡夷,都遣使濠澳請求通商,還說絕不會販賣槍炮火藥給吳三畏和鰲拜。

吳三畏、鰲拜已經失去外援,而平南王世子尚之信和廣東提督李爛則分別守住了沙角、白云寨、樟木頭、淡水場,堵住了吳、鰲二賊進犯東莞、惠州之路。此二賊現在就困守在深圳、九龍、香島,外無援兵,內缺人口,即便暫時不會敗亡,也難以做大。等陳復甫率領海路援剿水師南下,就到了此二賊敗亡的時候了。

至于孫延齡,祖澤清、馬雄、郭義等四賊,有王輔臣、孔四貞盯著,量他們也只能守一守家。湖廣方面的形勢看著也還算穩定.雖然時有吳國貴即將入寇的傳聞,但是朕已經在湖廣布署了一萬八旗新軍、一萬綠營新軍,再加上原本就擺在湖廣的駐防旗軍和綠營,抵擋住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現在看來,最危險的還是陜甘戰場.一旦讓吳三桂出祁山或是越秦嶺入了關中,那天下大勢可真的要崩壞了!”

康熙說起兩廣和湖廣的戰況時還比較輕松,麻臉帶笑,顯得胸有成竹。可當他的話鋒移到陜甘戰場的時候,卻是一臉的憂國憂旗!

現在的“清吳之戰”基本上就是在走明棋了!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吳三桂除了收取四川、貴州各處之外,就是進兵陜西,在康熙十年大雪封山封路前拿下了漢中、興安兩府的大部分地區,還開始在漢中和興安高價收購糧食,甚至為了籌糧還派發出去許多大明崇禎四十五年(康熙十一年)份的舉人功名。

而那位在榮溪橋決戰中威震八旗的吳應麒吳二公子,還被派到到漢中督軍!

這都擺明了吳三桂要出祁山、越秦嶺進軍陜甘了!

康熙的臉色又放沉了一些,接著往下說:“甘陜總督莫洛和陜西巡撫賈漢復最近還不斷上奏說陜西各地都出現‘迎西王、均田地’的歌謠!而且關中、陜北和甘南各府還有吳三桂派出的細作到處張貼告示說什么吳三桂已經得了整個四川的沃土,而四川的百姓又被滿清屠戮殆盡,所以現在人少地多,可以拿來分給陜甘的貧漢。

這簡直就是一派胡言!四川的百姓分明是張獻忠殺光的,怎么敢賴在我大清頭上?這雖然都是胡言謠言,但偏偏有不少無知百姓相信,搞得現在陜甘人心浮動,一群無知貧漢都想著要不勞而獲吳三桂要真打來了,只怕陜甘那邊會有不少人響應。”

話說到這里,康熙的語氣已經變得冰冷陰沉,都快要咬牙切齒了。

跪在底下的大學士和翰林學士臉上的表情也跟著康熙一起,變得無比凝重了。

吳三桂這些年顯然沒閑著,一定在努力精進他的造反技能,而且還頗有成效.現在一出手就拿著刀子往大清的軟肋和要害上扎啊!

不僅直插陜甘這個要害,還祭出了均地分田的大招!

而且還是拿四川的肥田去誘惑陜甘苦瘠之地的貧漢那幫陜西、甘陜的窮光蛋當年反大明的時候多給力啊?當年高迎祥、李自成干闖王的時候也就是喊喊均田免賦,最后賦倒是免了一些,田卻沒有均到。

可現在吳三桂看著是真要均田了,而且還是均四川的好田!這要讓他到了陜甘,隨隨便便就給你發動出幾十萬老秦軍和大清拼命,大清還這么混?

一個很輕的聲音說道:“皇上,要不,要不咱們也均一下田?”

什么?

大清也能搞均田?

大家伙順著這聲音望過去,發現說話的是好像翰林學士熊賜履。

康熙皺著眉頭問:“熊賜履,你說我大清也要學朱三太子和吳三桂搞均田?”

“皇上,臣覺得萬事總該往,往壞的方面想一想,萬一”熊賜履說到這里,已經滿頭滿臉都是汗珠子了,話也說不下去了。

不過康熙多機靈的一個皇上?會不知道熊賜履的“萬一”是什么?

那必定是萬一吳三桂出祁山的手藝比諸葛亮強,那大清怎么辦?

“可是朕上哪兒找那么多好田均給下面的貧漢?”康熙皺著眉頭,“如果四川沒有丟,那朕手里還有大片的好田可以放出去。但現在四川已經”

康熙說到這里,臉色忽然一變,定定地看著熊賜履。

熊賜履趕忙叩拜在地,低聲道:“皇上,關外遼地尚有良田無數”

“姓熊的,你說什么?”

康熙還沒說話,索額圖已經嚷嚷起來了,“關外可是咱八旗子弟的退路!伱想分給漢人?”

“就是,關外可是滿洲祖地!”

“關外土地萬萬不能動的!”

“皇上,請誅熊賜履!”

這就要喊殺喊“誅”了!

可把熊賜履給嚇壞了,趴在那里瑟瑟發抖,心里頭別提多后悔了——他又不是滿洲人,操那份心干嘛呀,大不了吳三桂來了他當貳臣唄!

他這兒正悔著呢,邊上的陳廷敬突然大喊道:“諸位所言之滿洲祖地將來有何用處?”

有何用處?

那還用問嗎?當然是中原呆不下去時跑回關外去唄!

不過這話現在好像不方便說吧?

現在不正在討論怎么和吳三桂打嗎?關中保衛戰還沒開始呢,就考慮跑路了,這也不合適吧?

一時間居然沒有人接陳廷敬提出的問題了。

陳廷敬一咬牙,干脆自己回答道:“還不是先帝擔心八旗子弟在中原站不住腳,若有個萬一,好留個退路可以緩一緩以待將來嗎?可是如今八旗子弟誰還會耕田種地?關外的土地再肥沃,不會耕種,難不成還能自己變出糧食?”

這個還真把一群滿洲大學士給問蒙了。

關外的土地再肥,到了不會種地的北京八旗子弟手里,也不可能變出糧食來啊!

有土地沒糧食,不還是得餓死?

陳廷敬猛吸口氣兒,接著又說:“況且,吳逆若真有一日可以據有中原,他會放著關外萬里沃土不要嗎?就算他不要,他手底下那些伸長脖子盼著分田分地的府兵戶還能不要嗎?”

就是啊!

吳三桂和他手下的分田兵要是把大清從中原掃出去了,還能放過東北那旮旯?

如果吳三桂趁著奪取中原的銳氣揮軍東出山海關,憑著一票橫掃中原的老兵,打一群自己不會種地,守著關外沃土挨餓的大清落水狗還不跟玩似的?

康熙皇帝心里頭已經有了決斷,點點頭道:“熊賜履、陳廷敬說的有道理.退一萬步而言,朕如果真的要暫時退居關外,也得提前安排人去開墾關外的良田啊!要不然關外荒蕪一片,朕帶著八旗子弟去了也站不住腳啊!”

“皇上!”

“皇上.”

底下幾個大學士都覺得康熙的話有點喪氣,但是想要進諫,卻不知道該說什么?畢竟順治、多爾袞把東北搞成“自留地”,不就是防著哪一天漢人反了,他們的子孫后代打不過了,還能有個地兒跑路嗎?

而現在.好像有點打不過了。康熙提前準備一下,從關內招募一些農戶去東北開墾,有什么不對的?現在不干這些,將來真不行了,慌里慌張跑出去飯都沒得吃!

康熙見底下的大學士都沒聲了,就擺擺手說:“你們不必說了,朕心里頭都知道.不過開墾東北的事兒關乎國運,不可輕舉妄動,朕還要去向太皇太后請教。在太皇太后給朕慈諭之前,誰都不要去亂說這是朕的旨意!”

“奴才(臣)遵旨。”

底下的大臣們趕緊領旨。

康熙又道:“朕還有個想法,今兒要聽聽你們的意見關中得失,關乎我大清興衰,絕對不可輕忽!此役吳三桂必然親征,而朕如果不御駕親征,是不是顯得朕怕了吳三桂?”

“皇上,您要御駕親征?”

“皇上,不可啊!”

“皇上,您要御駕親征了,京師這邊誰看著?萬一京師有個什么.”

底下的大學士哪兒敢讓康熙御駕親征?岳樂都打不過吳三桂,康熙出馬豈不是更危險?萬一有個什么閃失,大清朝可咋辦?

但康熙已經拿定了主意,誰的話都不聽,當下擺擺手道:“京師有太皇太后和福全、常寧他們守著,能出什么岔子?而且朕去關中也只是到西安坐鎮,又不會親臨前線一如當年魏明帝御駕親征去長安之故事。”

聽康熙這么一說,底下的大學士和翰林學士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勸了皇帝御駕親征,讓兄弟挨家守著!

這一幕可是似曾相識啊!

明英宗讓瓦剌逮去的那回不就這樣嗎?

雖然康熙只說了去長安坐鎮,不會親臨前線.但打仗的事情誰說的準?現在到處都在傳吳三桂要出祁山,這沒準是個局呢?萬一吳三桂要用魏延的子午谷之謀,來個越秦嶺偷襲西安這如何是好?

可是誰敢這么說?康熙、裕王、恭王他們三兄弟關系可鐵了,你要拿明英宗、明代宗的事兒來勸,那豈不是離間天家兄弟嗎?

況且,這不還有個老太后可以穩定大局嗎?

康熙結束了當日的南書房軍議后,就讓小桂子拿上王輔臣、王忠孝所上的報捷題本,一塊去了慈寧宮向老太后報喜。

這段時間各地傳來的壞消息不少,好消息則幾乎沒有.“濠澳大捷”總算是一場難得的勝利,也該讓老太后高興一下了。

康熙抵達慈寧宮的時候,差不多卡著了飯點,老太太正和福全、常寧、隆禧這仨孫子在一塊兒準備開飯呢!看見康熙興沖沖而來,康熙的小兄弟隆禧今年才十二歲,性子倒是挺活潑的,瞧見康熙進來就大聲嚷嚷:“皇兄,您今兒怎么那么高興?是不是吳三桂那個逆賊遭了天譴?”

康熙笑道:“老七,你這可想得太美了,吳三桂那老東西現在還強健得很,正準備要出祁山呢!”

說著話,康熙已經到了老太太跟前,然后行了個打千禮:“孫兒給皇瑪嬤請安。”

老太太笑道:“玄燁,你來的正好.馬上就要開飯了!你啊,最近忙得很,已經有些日子沒來和哀家一起吃飯了吧?”

“皇瑪嬤,”康熙笑著落了座,然后從小桂子手里拿過王輔臣和王忠孝報捷的題本遞了上去,“您看這個.這是王輔臣、王忠孝他們爺倆報捷的題本,他們已經打下濠澳堡壘了.那可是比大員島熱遮蘭城還堅固的西洋棱堡,孫兒原以為他們要打上幾個月,沒想到一個月就拿下了!

王輔臣、王忠孝兩父子打仗的能耐可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厲害是厲害可也不見他們拿下鰲拜、吳三畏連個孫延齡,到現在也沒擺平!”老太太顯然對王輔臣父子沒能“積極打內戰”感到非常不滿。

“皇瑪嬤,”康熙說,“無論如何,兩廣的戰局已經穩住了。孫兒估計王輔臣、王忠孝的軍隊在濠澳有些損失,總得整補上幾個月,今年夏天就可以向高、雷、廉、柳等地進軍了.朕想給他和孔四貞頒個旨,封孫吉慶為廣西將軍,您看行不行?”

“也別廣西將軍了,”布木布泰擺擺手,“要封就封定南王!封個定南王,既可以讓孔四貞放心,也能讓尚之信和耿精忠放心.只要他們都放心了,王輔臣、王忠孝這對父子應該也能安心割據一方了!”

康熙點了點頭,笑道:“還是皇瑪嬤高明這就和劉邦給韓信封齊王是一個理兒!”

“對!”布木布泰笑道,“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打吳三桂.只要能幫上忙,哪怕新封幾個藩王也沒什么!”

“皇瑪嬤,孫兒也是這么想的,”布木布泰道,“孫兒想春暖花開后就宣布御駕親征,去西安坐鎮督戰!”

“什么?”布木布泰一愣,“有那么嚴重?”

康熙點頭道:“關中形勢不穩.岳樂所部又新敗,朕如果不去坐鎮以鼓舞士氣,就怕陜甘各軍一觸即潰。如果關中有失,那大清的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在他們漢人看來,據有云貴川不過是三分天下之主,而且難成氣候,而關中形勝天下,自古據關中而得全天下者,有周、秦、漢、隋、唐!所以朕無論如何都得親自去一趟關中,朕可不能比魏明帝曹睿還不如。”

布木布泰知道這個孫子主意很大,就沒有再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問康熙道:“玄燁,你離開京師后,京師誰來留守?”

“孫兒想請皇瑪嬤和福全留守京師!”康熙又看了看自己的五弟常寧,“朕還想讓常寧去關外盛京留守!”

“讓常寧去盛京?”布木布泰又吃了一驚,“怎么?形勢真的如此危急了?”

康熙一臉凝重地說:“皇瑪嬤,最壞的打算朕總是要先做好的.要真有什么萬一,大家也好有個退路。所以孫兒準備在離京之前,先拿出關外的一千萬畝荒地均給關內無地少田的漢民”

布木布泰思索了一會兒,輕輕點頭道:“玄燁,你是大清的皇上,大主意還得你自己拿!如果你真的拿定了主意,哀家一定是支持你的!”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