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帶著金手指穿越了第一百五十六話:鋪子跟宅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我全家都帶著金手指穿越了 >>我全家都帶著金手指穿越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六話:鋪子跟宅子

第一百五十六話:鋪子跟宅子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4日  作者:樹洞里的秘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樹洞里的秘密 | 我全家都帶著金手指穿越了 


聞言,徐老頭細細琢磨了好半晌,也覺得孫女這話說得沒錯。

他們這鋪子,要想做大,做開,要想多賺錢,早晚要給人兜售的,要是有能耐,自己先開幾家分店,自然是好的。

二郎從鋪子開張就在前頭招呼客人的,如今快兩個月了,也的確是能挑大梁子了。

買宅子也就是個住,但買鋪子,能住也能賺錢,當然是買鋪子更好了!

未來的二孫媳婦也是個能做生意的,給二郎鋪個開鋪子做生意的路,走一輩子,是很穩定的了。

這樣的確是不錯。

但買鋪子比買宅子少不了多少銀子,要帶后院的說不定比買一進的宅子還貴呢,二房的銀子還是不夠啊?

徐茵茵便道:“爺爺,您之前說從這個月開始,鋪子掙的銀子就分四份的時候,我就想說的了,光分銀子,不妥,這銀子拿在手里也不能生銀子,不如先分鋪子。”

“從這個月開始,掙的銀子,湊夠了一家,就先置辦一個鋪子,從大伯開始,一人分一個,都分著了鋪子,往后,這總鋪子掙得的銀子,每年再平分不遲。”

徐老頭一聽,是這個理啊,就是他之前也沒想著要開分店這個事。

他不禁多看了孫女兩眼,這孫女,還真是跟六郎一樣的聰明啊!

人都說,娘傻傻一窩,看來,老三這媳婦,還是挺好的,當時娶回家是懶饞,幸好也沒退了,要不然,也給他生不出這么聰明的孫子孫女了!

所以啊,這媳婦是要娶好的,娶好了,這家里才能好。

那羅家的閨女是城里姑娘,不論是見識還是腦子,那肯定都是比鄉下閨女好的。

得娶回來!

人家要買宅子,他們給買鋪子,不知道成不成呢?

徐老頭轉頭就讓杜掌柜這個媒人帶話去問了,羅家那邊商量了一番,轉日回了話,同意了。

宅子是住,鋪子也是住,鋪子還能做生意呢!

徐家潔具鋪子的分店,想也不用想,生意肯定好做,這送到手的賺錢鋪子,咋不比宅子強?

到時候掙了銀子,再買什么宅子不行?

羅家人也不傻,自然是點頭同意的。

羅家那邊點了頭,徐家這邊,徐老頭當即開了小會,同幾個兒子說了徐茵茵這個提議。

“現在賬面上的銀子一共八十一兩,還有幾天這個月才完,按九十兩算,到時候你們一房也就二十二兩銀子,買一間鋪面都不夠。

但要是不分,這點銀子再加上點,就能買上一個跟咱現在這鋪子差不多的鋪子了。

像四丫說的,分銀子不如分鋪子,咱一房房的,先把鋪子分到手,到時候,這鋪子就歸你們各房自己,在總鋪子這里按進價拿貨回去,到時候賣多賣少,那都是你們各房自己的收入,這樣一來,你們各房的日子起來的也會更快。”

繩子往一處擰,勁才會更大。

把銀子分散開,到自己手里,要湊好幾個月都不定能買到鋪子,這不分銀子,把銀子湊一起來買鋪子,自然是更快的。

這個提議,自然是都點頭同意。

馬氏也想著分了銀子就有錢了,卻沒想過還能開鋪子,開鋪子掙得銀子不比分得多?且掙多少還都是自己這一房的呢。

所以,在徐老頭跟她提了讓二房先分鋪子,她也沒怎么猶豫,就同意了讓二房先分。

商量妥了,徐老頭把銀子攏一攏,又算上之前逃荒時手里的存銀,想著應該是能夠的,趁著時間還早,便即出門去找吳員外去問問看了。

之前買這鋪子,算是和吳員外結識了,吳員外這人豪爽好說話,說了往后需要置辦啥產業的都可以隨時去找他的。

徐老頭不認識其他什么人,找牙行不如直接找吳員外呢。

一個月不到,吳員外見徐老頭找上門來又要買鋪子,也是說話算數,問徐老頭想買哪點的鋪子,多大的鋪子云云的。

徐老頭便道:“城南城北或是江陽縣那邊的,都成,主要是得帶后院的,跟楊柳巷這個差不多大小就成。”

羅家那邊也說了,可以買鋪子,也不拘是在哪里,只要是在宜陽府城就行。

吳員外聽罷,沉吟片刻,隨即道:“城北的染房街我有個鋪子年底到租期了,正好對方也不租了,你看就這處成吧?”

城北的染房街?

在府城兩個月了,徐老頭對城東挺熟,城南也差不多熟,城北那邊,倒是還不咋熟,只聽過城北最熱鬧繁華的一條街是走馬街,這染房街在哪兒呢?生意好做嗎?

“染房街自是比不得楊柳巷繁華的,但相對而言,租金這些也要便宜不少。”

見他猶豫,吳員外不由爽快笑道:“左右那鋪子還有好幾天才到租期的,也不著急,到底如何,不如徐掌柜的抽空自己去染房街瞧瞧再做決定吧。”

徐老頭聽著,也覺得行,左右他今兒本來也就是來問問的,沒想過一來就能立馬買到手,所以也沒帶銀子出來的。

還是等哪天去染房街瞧了,再說吧。

徐老頭便點頭應下了。

瞧鋪子的事不急,徐家三房新居燎鍋底的事先排在了前頭,更為重要。

徐老頭對這事,那是比之前買了鋪子還要高興的。

買了宅子,才意味著在這府城里扎了根,跟鋪子的意義大不一樣的。

十八天不亮,鋪子留了徐二郎一個人守著,其余徐家人就都往青云坊去了。

今兒要在這新宅里開火做飯,還要請人吃飯的,自然是要早早過去準備。

到了選定的一個吉時,放了一副炮仗后,由徐春山和張秀蘭打頭,一行人手里都沒空著,扛米的,提油的,抱鍋的,拿掃帚簸箕的……,魚貫而入的進了宅門。

廚房在外東院里,跟內院就隔著一道小門,進出方便。

這里沒有祖宗牌位,所以也不存在上香敬祖先這個儀式,徐老頭帶著徐春山和徐達駿就在正房前燒了一把紙,對著天地磕了一個頭,以告祖宗,老徐家后人,在宜陽府城里買房子了!

張秀蘭則是和徐老太她們直奔廚房,生了火,用油燒新鍋,開了鍋,便就可以做飯了。

就用這鍋,先煮上一大鍋湯圓做為早飯。

燎鍋底的第一頓,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喜交好運。

吃過了早飯,婦人們便即開始忙活著中午的席面了。

今兒方家張家周家的人都要來,聽說還有六郎的同窗,再加上自己家,少說要準備四五桌席面的,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忙活好的,自是得早點開始準備。

徐春河則帶著徐大郎去城門口接應進城來的周家和張家人。


上一章  |  我全家都帶著金手指穿越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