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求著我登基二百六十五章 李家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二百六十五章 李家人

二百六十五章 李家人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周梁梁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周梁梁 |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 


孔康達是孔太常的先人,深受天下讀書人的敬重。

前朝,孔家的一位家主無視孔家家規,扶持幫助當時是庶子的云王爭奪皇位,并且還助紂為虐,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其中就包括迫害一些官員和讀書人的事情。

那個時候,云王不管在讀書人中,還是在民間都有著惡名昭彰的名聲。天下的文人學子極其厭惡云王,并且反對云王上位。孔家的那位家主為了幫云王掃除一切障礙,竟然對讀書人下毒手,弄出文字獄來,坑害冤殺了不少學子。

孔家那位家主為了自己的野心,強逼著讀書人承認接受云王,誰要是反對云王,他就殺誰。當時,京城里文人學子基本上都被抓走了。

那時,孔康達的身子不太好,再加上年齡大,一直在靜養。孔家那位家主下令不允許任何人打擾他修養。不過,后來孔康達還是得知了孔家家主所做的事情。

孔康達不僅救了被冤枉的學子,還洗刷了被誣陷而死的文人。他廢除了孔家的那位家主,扳倒了云王。

如果孔康達不出面,不知道還有多少文人學子們要被云王和孔家那位家主害死。很多人認為孔康達保住了讀書人的種子。因為這事,天下的讀書人始終對孔家抱有一份感激之心,對孔家并沒有徹底失望。

孔康達當時身子不好,如果不是為了救天下讀書人,他不會死。他死后,每年他的生辰,都會有讀書人祭拜。

今年是孔康達的一百歲的冥誕,對孔家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如果不是孔康達,他們孔家就真的毀了。

太子一黨的大臣向皇帝提議,隆重祭奠孔康達先生。

皇帝在早朝上沒有答應。當然也沒有拒絕。

下了朝后,皇帝把何相和劉太師叫到御書房。

“祭奠孔康達一百歲冥誕一事,你們兩個怎么看?”皇帝毫無形象地坐在椅子上,全身像是沒有骨頭一樣。

孫奎和孫豆豆搬來椅子,請何相和劉太師入座。

劉太師坐下來后,發出一聲嗤笑:“孔康達是什么人,有什么好祭奠的。”

“老劉,人家可是說了,孔康達保住了讀書人的種子。”皇帝陰陽怪氣地說道,“人家孔康達可是讀書人的英雄。”

劉太師冷笑一聲道:“他算什么英雄,當年不是他們孔家人坑害了天下學子么,他救學子不是應該的么,怎么就變成了英雄?”

何相贊成劉太師的話:“當時坑害文人學子的就是孔家人,孔康達只不過做了他該做的事情,算什么英雄。”

“保住了讀書人的種子?”劉太師滿臉譏諷,“孔家人不覺得羞恥嗎?”

“老劉,你沒看出來孔家人以孔康達為榮嗎?”皇帝從御桌上拿起一本奏折,在手里把玩著。這本奏折是太子一黨的大臣上奏的,里面寫的是祭奠孔康達的內容。“你們覺得太子提出祭奠孔康達為了什么?”

“皇上,太子一黨提出祭奠孔康達自然是為了得到孔家的支持,得到天下讀書人的擁護。”何相直接說道。

在皇帝面前,何相他們幾個心腹說話不會拐彎抹角。他們一向有什么說什么,不用擔心說話惹怒皇帝。

皇帝望向劉太師:“老劉,你覺得呢?”

“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劉太師這話說的非常粗魯,也非常犀利。

站在一旁當背景板的孫奎聽到劉太師說這話,差點沒有忍住笑出聲。

“哈哈哈哈……”皇帝大笑出聲,他指著劉太師說道,“老劉,你這話說的太對了。”

太子是嫡長子,是皇帝冊封的儲君,他什么都不用做,就會受到孔家的支持,得到天下文人學子們的認同。

雖然孔家沒有明確表現出支持太子,但是太子是他們孔家承認的儲君,他們絕不會做出對太子不利的事情來,除非太子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太子殿下在這個時候提出祭奠孔康達一事,是不是因為四皇子?”以往孔康達的忌日,或者冥誕,也沒有見太子殿下去祭拜過。這次,孔康達的一百歲的冥誕,太子殿下突然提出祭拜一事,太反常了。

劉太師說道:“肯定是因為四皇子。”

“皇上,你把老魯的女兒賜婚給四皇子,讓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害怕了。”何相一邊捋著胡子,一邊說道,“不過,出乎臣的意料的是竟然太子殿下先坐不住了,臣原本以為會是代王殿下先坐不住。”

“你沒想到,朕也沒想到。”皇帝挑了挑眉,面上露出一抹嫌棄的神色,“你們說是太子自己的主意,還是鎮國公的意思?”

劉太師反問道:“有區別嗎?”

何相說道:“就算是太子殿下自己的主意,沒有鎮國公的同意,那些人也不敢提議。”太子一黨的人,表面上看起來是太子是主子,其實真正做主的人是鎮國公。

說到這一點,皇帝的臉色刷的一下沉了下來。不過,很快他又笑了起來。

“這么看來,鎮國公挺怕老四的啊。”

“皇上,鎮國公忌憚的不是四皇子,而是四皇子背后的李家。”何相看了一眼皇帝說,“鎮國公是幫孔家恢復以前的威望,然后力壓李家。”

皇帝輕敲著御桌,神色看不出喜怒。

“力壓李家的目的單單只是為了恢復孔家的威望嗎?”

劉太師答道:“自然不是,鎮國公想要力壓李家的最終目的是對抗皇上您。”

何相道:“鎮國公應該已經知道皇上您對付京城門閥世家一事。”

皇帝自然知道太子提議祭拜孔康達一事的真正意圖。他挑眉問道:“那你們覺得朕是答應他們好,還是不答應他們好?”

劉太師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揚起嘴角笑的非常詭異。

“皇上,既然鎮國公他們想要祭拜孔康達,那就成全他們。不過,在他們祭奠孔康達之前,先讓李家隆重地祭拜李老爺子吧。比起孔康達,李老爺子更應該被祭奠,不是嗎?”

何相贊同劉太師這個提議:“沒錯。”

皇帝指著劉太師笑道:“老劉,還是你鬼主意多啊。”

“孔康達在李老爺子的面前算個屁。”孔康達在世是大儒,但是說他是讀書人的英雄就過了。如果非要論讀書人的英雄,那就是李老爺子。

大周還沒有建立的時候,禮樂崩壞,人倫綱常毀壞,讀書人根本不受重視。當時,世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讀書人,因為百無一用是書生。后來,大周建立,李老爺子率領著李家人和李家學生修復禮樂和人倫綱常,恢復讀書人的地位。

沒有李老爺子,就憑當時被世人唾棄的孔家人,是根本不可能恢復讀書人的地位。也是李老爺子向先帝提議恢復儒家思想。

孔康達當初力保讀書人,主要還是為了給孔家擦屁股。當然,他也是真的想救那些讀書人。不過,他跟李老爺子相比就差得太遠了。

李家為大周做了很多事情,也為百姓和文人學子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李家從不邀功。

李老爺子明明才是那個應該被天下讀書人感激涕零的英雄,可是李家從不提這件事情。而孔家呢,三番兩次提孔康達當年為救天下讀書人一事,再三強調孔康達是天下讀書人的英雄。

“既如此,明日早朝就提出祭奠李老爺子一事。”皇帝說完,忽然不懷好意地笑了起來,“你們說明天鎮國公他們會有什么樣的表情?”

“一定會非常精彩。”劉太師嘲弄地說道,“他們還不敢反對祭奠李老爺子一事。”即使鎮國公忌憚李家,并且想扳倒李家,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對付李家。當然,更不敢反對祭拜李老爺一事。

何相捋著胡子,笑瞇瞇地說道:“他們不僅不敢反對,還要極力贊成祭奠李老爺子一事。”

“你們說朕讓太子替朕去祭拜李老爺子怎么樣?”

劉太師笑道:“皇上,臣甘拜下風。”他的意思是在陰險上,他不如皇帝。

何相一本正經地說道:“皇上英明。”

皇帝笑著說道:“朕也覺得朕非常英明睿智。”

劉太師:“……”論起不要臉,還是皇上厲害。

“不過,”皇帝的話鋒忽然一轉,“以李家人的性子,是不會同意隆重祭奠李老爺子一事的。”如果李家人跟孔家人一樣,就不是李家人了。

“李家人要是不同意,那么孔家人也沒臉答應祭拜孔康達一事。”何相感嘆道,“孔家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劉太師譏笑道:“孔子要是知道他的后代是如此德行,估計會氣的從棺材里蹦出來。”

“絕不能讓孔家超過李家。”何相的臉色變得非常嚴肅,“不然孔家還會做出前朝那樣的事情來。”

“還是老鄭厲害,當年向我爹提出請李家人出山。”

請李家人出山修復禮樂,又請李家人建立太學,還請李家人重修律法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是鄭溪林建議的。

“就目前而已,李家人做的很好,他們沒有變成孔家人那樣。”何相道,“當然以后就說不準了。”

“朕管不了以后的事情,以后要是李家變得跟孔家一樣,那是那個皇帝該做的事情。”皇帝嘆了一口氣道,“朕管不了那么遠,朕把現在的大周管好就行了。”

“對了,朕給你們看一個東西。”皇帝從御桌的抽屜里拿出一封信,然后讓孫奎遞給何相他們。“這是小十寫給老鄭的信,朕讓人謄抄了一份,你們看看。”

每次,趙曜寫給鄭溪林的信,暗衛都會謄抄一份給皇帝。

何相接過信,和劉太師一起看。

當他們看完信后,面上一致地露出震驚的神色。

趙曜在信里,詳細地寫了他認為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的深意。他從軍事和民心兩方面寫的,深刻地闡述這兩方面的重要性。

民心的重要性,何相跟劉太師是明白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軍隊的重要性,何相他們也明白,但是他們并沒有像趙曜這么深刻的理解。

打江山的時候,將士們很重要。但是,等到天下太平,將士們就不用打仗,反而變得沒有那么重要了。再者,每個朝代的開國元勛的后代都會變成紈绔子弟。

在信里,趙曜再三強調,即使是太平時期,將士們也非常重要,而且必須加強對將士們訓練,不然等到以后有外族侵略,卻沒有強大的軍隊驅趕,到時候中原又要變成人間煉獄。

“朕的小十是不是非常聰明?”當初,皇帝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被驚到了。

“皇上,十殿下的這封信寫的真好。”

劉太師手里還拿著信,發出一聲驚嘆:“皇上,十殿下可比您聰明。”他現在終于明白那位老神仙為什么會說十殿下能給大周帶來盛世。

還有一更,不過要晚點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