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求著我登基二百三十七章 恃寵而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二百三十七章 恃寵而驕

二百三十七章 恃寵而驕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周梁梁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周梁梁 |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 


卯時四刻,宮門準時打開,站在門口的大臣們依序地走進宮。

支持太子一黨的人邊走,邊嘲諷代王一黨的人。

這段時日,因為英妃受寵,榮貴妃失寵,再加上代王之前被皇帝訓斥,代王一黨的大臣的氣焰不再像以前那么囂張。

擁護代王的不少大臣對目前的形勢很是擔憂,他們擔心榮貴妃真的會徹底失寵。英妃進宮已有一兩個月了,在這段時間,皇帝基本留宿在長樂宮,沒有去過其他妃嬪的宮殿。別說榮貴妃,就連謝皇后的昭陽宮,皇帝也沒有去。

皇帝平日里很少去昭陽宮,只有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去。可是,英妃進宮后,皇帝好像忘了初一和十五要去昭陽宮一事,這讓謝皇后又嫉妒又氣憤。

如今,皇帝只寵愛英妃一人。

鎮國公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他相信再過段時間,榮貴妃便會徹底失寵,屆時代王也會失寵。

宣平侯看著意氣風發的鎮國公,恨的直咬牙。

他在心里恨恨地說道:不行,英妃必須除去,不然榮貴妃和代王就要……

早朝還沒有開始,大臣們先去承廣殿隔壁的側殿休息。

太子一黨的人又和代王一黨的人爭執了起來。這次,太子一黨的人直接嘲諷代王生不出來孩子,還暗諷代王是不是殺太多人,遭到了報應,所以才生不出來孩子。

自那次在慶功宴上,代王就被質疑不行,鬧了不少笑話。這件事情也被京城老百姓在當做飯后閑談。

這半年時間,不僅大臣們關心代王的子嗣的問題,就連百姓們也非常關注。可是,直到如今,代王府都沒有好消息傳出。

原本代王不行的消息再次在京城里席卷起來,這把代王氣的不輕。

這半年時間,代王自己也非常著急。見代王妃和侍妾的肚子一直沒有消息,他還特意請了民間的神醫。

民間的神醫仔細為代王和代王妃,還有侍妾們把脈,說他們的身子沒有任何問題,至于為什么遲遲沒有身孕,只能說緣分未到。

為了能懷有身孕,代王妃暗地里求生子偏方,并且吃了不少,遲遲也沒有效果。她還特意把京城的寺廟和道觀都拜了,也請了送子觀音,但是仍然沒有用。

宮里的榮貴妃也著急,兒子遲遲沒有子嗣,被滿朝大臣和民間百姓笑話,這換做是誰都接受不了。

代王原本因為榮貴妃失寵,自己又被訓斥一事生氣,如今雪上加霜,又加上被人說不行一事,直接氣“病”了。

這段時日,代王沒有去上朝。

代王是學武之人,又常年在外打仗,他的身子康健的很。這次并不是真的生病,但是他心里不痛快是真的。

他懶得去上朝,被大臣們笑話。索性稱病,在府里休養,順便想想怎么生孩子。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他在跟皇帝鬧脾氣。

代王生病請假不去上朝,皇帝得知后,特意讓孫奎帶著太醫去了代王府,替他看望代王。

太醫說代王沒有什么大問題,只是心情郁結導致睡眠不好、胃口不好。代王需要放寬心,這樣身子才能好。

讓代王放寬心,這對代王很難辦,畢竟他最近的糟心事太多了。既然太醫說他需要靜心修養,那他就老老實實待在府里休養,哪里都不去。

皇帝哪里不知道代王是在跟他鬧脾氣,也知道代王是想通過他生病一事引起他的關心。

“今天代王還是沒有來上朝?”皇帝喝完茶,放下手中的茶盞,拿起巾帕擦了擦嘴。

孫奎剛剛去承廣殿的側殿給各位大臣送茶水,自然注意到有哪些人在不在。

“沒有。”

皇帝聽了,眉頭微微皺了起來,旋即有些嫌棄地說道:“真是一點長進都沒有。”

孫奎低著頭,不敢說話。

皇帝冷笑道:“他這是在跟朕鬧脾氣啊。”

孫奎看出皇帝生氣了,小心翼翼地開口道:“皇上,代王殿下也是想讓您關心關心他。”

皇帝把擦手的巾帕用力地摔在餐桌上,嚇得孫奎和孫豆豆的身子抖了下,接著兩人忙跪在地上。

“他這叫恃寵而驕。”皇帝站起身,冷著臉說道,“他別的本事沒有學到,倒是學會了恃寵而驕,真是太讓朕失望了。”一個小小的英妃就把榮貴妃和代王他們難住了,并且到目前為止,他們沒有想出有力的反擊,這讓皇帝非常失望。

孫奎和孫豆豆跪趴在地上,一句話都不敢說。

皇帝說輕輕地嘆了口氣道:“宣平侯始終不是鎮國公的對手啊。”他走到孫奎的身邊,抬腳踢了下孫奎的屁股,“還趴著做什么,上朝去。”

“是,皇上。”孫奎動作麻溜地爬起身,接著跟在皇帝的身后。

“他們都說老二像朕,你說就他這副熊樣哪里像朕了?”皇帝越想越有氣,“朕可沒有這么蠢。”

孫奎忙討好地說道:“十殿下最像您。”

皇帝聽到這話,斜了一眼孫奎:“你倒是會說。”

孫奎剛剛被皇帝看的心中發緊,現在聽皇帝這么說,他在心中悄悄地松了一口氣。

“奴婢說的是實話。”

“朕沒想到老二蠢到這個地步。”皇帝心中郁悶,“太子也是個蠢的。你說朕這么絕頂聰明,怎么會生出這么多笨兒子?”

孫奎不好回應這句話,只能說道:“皇上,龍生九子各個不同。”

“朕這么多兒子,只有兩個兒子是聰明的,伱說朕該笑,還是該哭啊?”皇帝口中兩個聰明的兒子,一個是四皇子,另一個自然是趙曜了。

“皇上,如果殿下們個個都聰明過人,您不是又該愁了嗎?”

“你這話倒是說的沒錯,如果一個個都太聰明,朕也會頭疼。”皇帝微微擰著眉頭說,“老二這么笨,朕該如何是好啊。”

孫奎安慰皇帝道:“皇上,說不定代王殿下很快就會明白。”

皇帝的語氣有些陰陽怪氣:“那朕還真是期待啊。”

孫奎在心里,默默地同情了一把代王。

此時,大臣們已在承廣殿的正殿,見皇帝走了進來,忙跪下來行禮。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抬了抬手:“都起來吧。”

“謝皇上。”

皇帝靠在右邊的龍椅扶手上,百無聊賴地聽大臣們上奏。

早朝剛開始,大臣們上奏的事情都不是大事,都是一些小事。

過了一會兒,大臣們才會開始上奏大事。

這段時日,朝中倒是沒有什么特別大的事情。沒大事,倒是好事。

不過,上個月差點出事。

江南在上個月差點被洪水淹沒,幸好揚州太守早在幾個月就開始給各條河流加固加高,還清除了河中的淤泥,這才讓整個江南免于洪災。

在開春的時候,江南的雨就一直下個不停,那個時候各條河流的水位就上漲了不少。等到入夏后,江南三天兩頭的下大暴雨。上個月,整整一個月,大暴雨沒有停過,如果不是提前加固加高河堤,只怕整個江南已全被洪水淹沒。

幸好這個月開始,江南的大暴雨終于停了。如果像上個月一樣一直下大暴雨,只怕加固加高的堤壩也抵擋不住了。

雖然江南這次幸免于洪災,但是接連不斷的大暴雨還是毀了不少稻田。幸好江南的米倉沒有出事,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今年只有江南出事。往年經常干旱的西北,今年倒是出奇的下了不少雨,倒沒有像往年那樣干旱。不過,今年不干旱,不代表明年不干旱。皇帝之前下旨讓各地修建水庫。

西北那邊剛挖好水庫,就下了雨。如今,西北各地的水庫里都儲存了不少水,百姓們見了,心中安定不少。

說完江南和西北的事情,劉太師說起南疆附近幾個國家想要來大周恭祝萬壽節。

皇帝的生辰是十一月初十,離他生辰還有兩個月。如果同意安南、柔佛、呂宋等幾個國家來朝賀,那他們現在就能出發了。

“既然他們想來朝賀,就讓他們來吧。”皇帝看向太子,吩咐道,“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辦了。”

太子面上一喜:“是,父皇。”

皇帝交代道:“招待他們的時候不要有失大周的國威。”

太子神色有些激動地說道:“父皇放心,兒臣一定辦好此事。”

皇帝輕點了下頭,沒有再說什么。

何相出列說了些事情,旋即早朝就結束了。

下了朝后,宣平侯急急忙忙趕往代王府。

如果今日代王上朝,招待安南幾個國家的差事就是代王的。

宣平侯這么認為,是因為皇帝在吩咐太子前,特意掃了一眼代王所在的位置,可惜今日代王沒有上朝,皇上只好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差事交給太子。

大周建立二十來年,這是安南和柔佛等國第一次正式地來大周朝賀。所以,招待安南和柔佛等國的使臣來朝賀一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這件事情辦成功了,一定會得到皇帝的嘉賞。還會得到安南和柔佛等國的尊敬,說不定還會得到他們的“孝敬”。

此事,賀蓮芳的宅子里。

趙曜剛和他在沙盤上大戰一場,然后沒有任何意外的他輸得一敗涂地。

跟賀蓮芳對戰,趙曜沒有一次是贏的,只有每次輸得時間長或者時短而已。

經過復盤,趙曜終于弄明白賀蓮芳方才使用的計謀。

賀蓮芳讓趙曜休息一會兒、師徒倆邊喝茶,邊聊天、

自從知道趙曜喜歡吃點心,每次他來,宅子里都會為他準備點心。

“你對朝中如今的局勢如何看?”賀蓮芳放下手中的茶盞,看著正在吃點心的趙曜,忽然問道。

聽到賀蓮芳這個問題,趙曜剛拿起一塊點心的動作不由地頓住,旋即他放下剛剛拿起的點心。

“二叔,你想問什么?”

“如果你是代王,怎么應對現在這個情況?”賀蓮芳這次問的非常詳細。

趙曜想了下說:“老老實實地上朝,老老實實地做事。”

賀蓮芳又問:“你覺得代王稱病這一招,怎么樣?”

“不怎么樣。”趙曜面露鄙夷地說道,“代王這是在恃寵而驕。”

見趙曜看的這么清楚,賀蓮芳心中不意外,但是又有些意外。

“你父皇可是很寵愛代王的,代王稱病這一招說不定對你父皇有用。”

“如果有用,代王不會到現在還沒有去上朝。”在賀蓮芳的面前,趙曜沒有再掩飾自己,“代王稱病已經有好幾天了,父皇就派孫奎去看望過一次,后面就再也沒有了,這說明父皇對代王稱病一事不滿。”

“你方才說如果你是代王,會老老實實的上朝,老老實實的做事,沒有其他的呢?”

“好好做事比什么都強。”趙曜一臉認真地說道,“代王要做的就是穩住,他稱病這一招實在是太低級了。”榮貴妃之前也三天兩頭的稱病,現在代王也病了,這對母子還真是……他們能受寵,靠的不是他們的腦子,而是父皇故意要寵他們。

“你覺得代王什么都不做就能扭轉榮貴妃失寵的局勢?”

“二叔,你錯了,榮貴妃并沒有失寵。”趙曜笑著說,“如果榮貴妃真的失寵,就不是現在這般境地了。”

“自從英妃進宮后,你父皇不是冷落了榮貴妃嗎?”

“父皇冷落榮貴妃,并不是因為英妃進宮,而是因為榮貴妃之前明目張膽地派人刺殺英妃。”趙曜語氣嚴肅道,“榮貴妃再受寵,也不能光天化日之下派人刺殺英妃,這不僅是在挑釁父皇,也是在挑釁大周的律法。”看來,英妃的出現徹底讓榮貴妃失去了理智,所以榮貴妃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來。

“父皇不冷落,只怕榮貴妃以后會做出更加囂張跋扈的事情。”以往榮貴妃做出一些囂張的事情,父皇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榮貴妃沒有觸犯大周的律法。但是,這次榮貴妃觸犯了大周的律法,父皇不可能再容忍她。

“等再過一兩個月,父皇便不會再冷落榮貴妃。當然前提是榮貴妃不會再做出不好的事情來。”他是榮貴妃就乖乖地認錯,對父皇擺出一副認錯的姿態,這樣父皇便不會長久的冷落她。

“你覺得榮貴妃不是真正的失寵?”賀蓮芳饒有興味地問道,“你不認為英妃能取代榮貴妃?”

“英妃憑什么能取代榮貴妃啊,就憑她長了一張和司有英一模一樣的臉?”趙曜嗤笑道,“父皇之所以同意英妃進宮,是想讓代王跟太子斗的更厲害。”

賀蓮芳聽到這話,眼底閃過一抹精光。

“你為什么會這么認為?”

趙曜笑道:“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么。”他說著,右手撐著臉,“父皇又不是傻子,朝中什么局勢,他不知道么。朝中的大臣大多數是支持太子和代王,他們兩方的勢力在朝中很大,父皇為了權衡,一直以來都在利用代王制衡太子,也在利用太子制衡代王。”

賀蓮芳道:“英妃這件事情,明顯太子和鎮國公技高一籌,代王和宣平侯輸了。”

“如果代王不稱病,他們就不會輸給太子和鎮國公。”趙曜說著,小臉上露出嫌棄的表情,“也不知道稱病這個主意是代王自己想的,還是宣平侯出的。”

“宣平侯不是鎮國公的對手。”賀蓮芳說,“宣平侯的手段跟鎮國公相比差遠了。”

“宣平侯自然不是鎮國公的對手,但是宣平侯有鎮國公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宣平侯府不是世家,而且他還是父皇的表弟。”趙曜繼續說道,“而鎮國公一直被父皇忌憚著。”

宣平侯不及鎮國公很正常。鎮國公是頂級門閥世家謝家的嫡子,從小接受的是世家教育。在玩手段和陰謀詭計方面,有誰能玩的過世家。

而宣平侯出身農民,從小別說讀書,就是連飯都吃不飽。宣平侯兄妹倆是到了趙家后,才開始讀書識字的。

“那你覺得接下來會如何?”小十這孩子真的太聰明了。他明明沒有上朝,只是聽說了朝中發生的事情,就能把朝中的局勢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代王再裝病下去,父皇就真的要對他失望了。”趙曜猜測道,“父皇應該會如了太子和鎮國公的愿,繼續寵愛英妃,冷落榮貴妃。”

“如果代王繼續裝病下去呢?”

“那么父皇應該會讓王家出頭了。”趙曜說道,“目前朝中,除了宣平侯府,也只有王家稍微能與鎮國公府抗衡了。還有,王家一直想要取代謝家成為門閥世家之首。”

“不過,就算代王不再裝病,父皇也要讓王家出頭了。”

賀蓮芳問:“換做是你,你會怎么做?”

“二叔,你是問換我是父皇,我會怎么做嗎?”

賀蓮芳微微頷首:“嗯,如果你是皇帝,你會怎么做?”

這個問題,趙曜沒有想過。如今被賀蓮芳這么問,他微微愣了下,旋即說道:“我會讓世家狗咬狗。”

賀蓮芳玩味地問道:“怎么個狗咬狗法?”

昨晚跑去學習去了,沒來得及碼字更第二更。

今晚是有第二更的。

周武帝:我這么聰明,怎么生出太子和老二這么蠢的兒子?對了,老三他們幾個也蠢。

最后還是求月票!求打賞!求留言!求一切!

(本章完)


上一章  |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