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求著我登基一百九十五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九十五章

一百九十五章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周梁梁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周梁梁 |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 


御書房里,周武帝和劉太師他們說完正事,就聊起了閑事。

何相放下手中的茶盞,開口道:“皇上,老鄭的三個兒子這兩日應該會到京城。”

“朕怎么沒聽說這件事情?”周武帝說著,面上露出不滿的神色,“朕給老鄭那個老狐貍寫信,讓他帶著三個兒子回京城,那老狐貍說自己的身子不太好,就不回京城任職。”

“老鄭是不愿意回來。”何相和劉太師他們也經常寫信勸鄭溪林回來繼續做他的太尉,但是鄭溪林一直拒絕回來。

“你們說老鄭那個老狐貍為什么不愿意回來做他的太尉?”對于這件事情,周武帝始終不解,“朕從來沒有虧待過他吧,朕也不是那種疑心病重的皇帝,整天懷疑這個,懷疑那個吧。朕也從來沒有殺過功臣吧,你們說他為什么不愿意繼續輔佐朕?”

不管是先帝,還是周武帝,從來不會無緣無故殺過當初跟著他們一起打江山的功臣。當然,有一些功臣仗著自己立了功就胡作非為,肯定要被嚴懲的。

跟著先帝和周武帝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們,絕大多數可以說是功高震主,但是先帝和周武帝并沒有因為他們立下的功勞大或者多,就疑心忌憚他們。相反,他們還是和以前一樣信任他們。

這就是何相他們一直對周武帝忠心耿耿的原因。

“朕也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吧。”周武帝不明白當初一直盡心輔佐他的鄭溪林,為什么在他登基后卻要離開了。

當年,周武帝還不是皇帝的時候,鄭溪林盡心盡力地輔佐他,并且他們還曾經討論過日后要建立什么樣的國家,制定什么樣的政策。

鄭溪林在那個時候就為周武帝出謀劃策。現在朝廷的很多政策都是鄭溪林之前擬定的。

周武帝真的從來沒有懷疑過當初跟著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鄭溪林和劉太師兩人,他們智謀過人,令很多人心生畏懼和嫉妒,但是周武帝從來沒有因此忌憚他們。

劉太師擅長奇謀詭計,很多人對他的做法不滿,但是周武帝從來沒有懷疑他,還是和以前一樣信任重用他。

鄭溪林的身子是有些不好,但是沒有他自己說的那么不好,周武帝不明白他為什么不愿意繼續幫他?

何相跟劉太師他們大概能猜到鄭溪林為什么不愿意回來,跟周武帝沒關。

“唉,老鄭真的是太傷朕的心了。”周武帝面上露出受傷難過的神色,“朕真心待他,他卻懷疑朕的真心。”

何相看著周武帝這副浮夸的難過模樣,嘴角微微抽搐了下。

“皇上,請您不要擺出一副被始亂終棄的怨婦表情。”

劉太師補刀說:“太浮夸了。”

如果趙曜在,一定會說周武帝的演技太辣眼睛了。

聽到何相和劉太師這么說,周武帝眼神幽怨地看著他們。

何相和劉太師他們滿臉嫌棄:“就是因為您這樣,老鄭才不愿意回來。”

宋德康和沈虎他們四個沒有說話,但是在心里非常贊成何相他們的話。

劉太師的嘴佷毒地說道:“皇上,臣中午還想吃飯。”

周武帝聽到劉太師這句話,拿起桌上的一本奏折朝他砸了過去。

劉太師不慌不忙地側了下身子,躲過了周武帝的襲擊。

周武帝收起方才的怨婦臉,變得正經起來。

“老鄭可沒有跟朕說他的三個兒子要來京城。”

“您不是經常埋怨老鄭不愿意回來幫您嗎,現在他讓他的兒子來幫您了。”

周武帝撇撇嘴說:“他的三個兒子加起來都不如他。”說著,他想起上次何相提過鄭溪林的三個兒子。“朕記得你說過他的小兒子還小。”

何相道:“他小兒子今年十歲。”

“十歲?”周武帝面露驚訝道,“老鄭讓他十歲的小兒子來朝中任職?”

“這倒沒有。”何相說,“老鄭是讓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來朝中任職,至于小兒子,是讓他來京城長見識的。”

“你之前跟朕說過,老鄭的大兒子得到了他幾分真傳,二兒子卻癡心墨家。”周武帝的記憶力還是不錯的,“他想讓你給他兩個兒子安排什么官職?”

“老鄭讓臣看著辦。”何相說道,“臣得見過他的兩個兒子才知道怎么安排他們。”老鄭說他大兒子有幾分像他,但是到底有幾分像,他必須考察一番。至于二兒子,如果真的癡心墨家只做一些機關術之類的東西,那么朝中沒有官職適合他。如果他除了機關術,還喜歡做別的東西,到時候看看能不能安排同意按去尚方令。

周武帝輕點了下頭說:“那就看著辦吧。”對周武帝來說,鄭溪林是沒人能取代,即使是他的兒子。

“老鄭還說等臣給他兩個兒子安排好后,就不讓臣再管他們。”鄭溪林的意思是如果他的兩個兒子要支持某個皇子,讓何相他們不要管他們,至于后面是福是禍,那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周武帝聞言,饒有興味地勾起嘴角:“哦,他這是要讓他的兒子做什么?”

“老鄭的意思,看他們的造化。”何相繼續道,“老鄭還說雛鷹長大了,就該讓他們自由飛翔。”

“他舍得?”周武帝玩味地笑了笑,“他就不怕他的兒子們把自己玩死?”

“老鄭說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是福是禍,是生是死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周武帝嘖了嘖嘴說:“他還真是看得開。”

“皇上,您意下如何?”何相問道。

“老鄭跟你開口,沒有跟朕開口,就是希望朕不要插手他兒子的事情。”周武帝并沒有因為鄭溪林找何相,不找他而生氣。“既如此,那你就安排他的兒子。”

“臣會好好安排的。”雖然鄭溪林跟何相是好友,但是何相也不會冒然地給鄭溪林的兩個兒子安排官職。除了要考察他的兩個兒子,他還要磨煉他的兩個兒子。“皇上,等老鄭的兒子到了,要不要帶他們來見您?”

“見朕做什么。”周武帝說著,面上露出怨懟的神色,“老鄭他又沒有求朕幫忙。再說,朕不因為他,而對他的兒子另眼相看。你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臣還以為您對老鄭的兒子好奇。”

“朕不好奇。”

見周武帝是真的對老鄭的兒子不好奇,何相沒有再說老鄭的兒子的事情,轉移話題說起之前揚州的事情。

說到揚州的事情,劉太師想起一件事情。

“皇上,在臣回京城之前,梁太守對臣說了一件事情。”

聽到“梁太守”三個字,周武帝輕挑了下眉梢,有些好奇地問道:“他說了什么?”

“他說今年夏天揚州有可能會鬧洪災,他想加高加固江南河流的堤壩。”

“鬧洪災?”周武帝一臉驚異,“這話從何說起?”

“他說從今年立春后,揚州就不斷地在下雨。”劉太師道,“今年的雨水要比往年多了很多。根據往年的經驗,如果在開春時,雨水特別多,那么夏天很有可能會鬧洪災。”

宋德康在一旁附和道:“老大,您不知道揚州這幾個月大小雨不斷,下的煩死人。”北方不像江南有那么多雨。

周武帝微微蹙著眉說:“江南那邊一向雨水多,春雨綿綿說的不就是那邊嗎?”

“江南的春雨是多,但是今年尤其多。”劉太師神色嚴肅道,“臣在回京之前,特意去看了看揚州河流的水位,比起往年的確上升了不少。如果揚州那邊的雨一直再下去,過不了多久水就漫出堤壩,梁太守的擔心不無道理。”

何相聽了劉太師這番話后,神色瞬間變得非常凝重。

“皇上,江南絕不能出事,不管夏天會不會真的鬧洪災,我們都必須提前做好防備。”江南每年產的糧食非常多。一旦江南發生洪澇,那么今年江南的糧食將會減產,甚至有可能顆粒不收。

還有江南的糧倉里堆放了不少糧食,如果發生洪水,糧倉說不定會被淹,到時候整個江南的百姓將會面臨沒有糧吃的境況。那個時候說不定江南會亂。

江南絕不能亂!

周武帝微微頷首道:“那就加高加固河堤。”

劉太師又說道:“江南那邊河流的堤壩很多年都沒有修整過,也該修整了。”

“那這次就把所有河流的堤壩修整一番。”

“老大,沒想到您的老丈人還有這個本事啊。”沈虎不正經地調侃道。

楚英附和道:“梁太守能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今年有可能鬧洪災,真是厲害啊,不愧是老大您的老丈人啊。”

“老大,您這個老丈人還真是有幾分本事。”宋德康揶揄道,“他做了太守后,辦揚州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

“是個做實事的人。”劉太師對梁樹仁的觀感很好,并不是因為梁樹仁是周武帝的老丈人,而是因為梁樹仁是真的為民著想的好官。

周武帝微微揚起下巴,滿臉得意地說道:“朕的老丈人怎么可能差。”

見周武帝還一副驕傲的表情,何相他們都忍不住笑了。

“皇上,揚州有您的老丈人坐鎮,將會一片清明。”劉太師認真道,“您可以對揚州放心了。”

周武帝揚起嘴角說道:“不然你們以為朕為什么會讓老丈人做揚州的太守。”

“老大,您這是不是假公濟私啊?”宋德康打趣道。

周武帝挑眉道:“朕假公濟私,怎么了?”

“老大,您的老丈人可是十分想念女兒,和想見見小外孫。”宋德康說道,“我們在揚州的時候,他一直問我們關于昭儀娘娘和十殿下的事情。”

周武帝也知道梁昭儀想見她父親,但是梁樹仁不能來京城。

“老大,您該讓您的老丈人來京城。”

“他不能來。”周武帝收起臉上吊兒郎當的表情,變得非常正經嚴肅,“有他鎮守揚州,朕會十分放心。”揚州非常重要,必須由他信任的人鎮守管理。

“那這樣的話,梁太守豈不是一輩子都見不到了昭儀娘娘了?”

周武帝沉默不語。

何相瞪了一眼宋德康,怪他不該說剛才那句話。

“皇上,韓忠那邊,您打算怎么辦?”劉太師轉移話題問道,“韓忠失去揚州提供的鹽,一定會打其他地方的主意,梁州離蜀地近,韓忠有可能會打梁州的主意。”

沈虎聽到這話,眼前登時一亮,急忙說道:“老大,您讓我去鎮守梁州吧。”

“老大,讓我去。”楚英忙說道,“我比老虎細心,讓我去梁州,我會盯著韓忠的。”

“老楚,你什么意思,什么叫你比我細心?”

楚英沒有搭理沈虎,眼巴巴地望著周武帝。

周武帝神色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他開口道:“你們去了會打草驚蛇。”

一聽這話,劉太師他們的面上露出驚愕的神色。

“皇上,您的意思是?”

周武帝突然揚起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你說呢。”

看到周武帝這個笑容,何相他們頭皮發麻。

皇上又來了!

站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孫奎提前在心里同情一把韓忠。

正說話間,穿著侍衛服的普通男人走了進來。他先向周武帝行了個禮,旋即恭敬地稟告道:“皇上,十殿下去見那位了。”

宋德康和劉太師他們是認為這個穿著侍衛服的普通男人,也知道他口中的那位是誰。

“什么,十殿下去見賀蓮芳呢?!”

宋德康和劉太師并不知道趙曜之前去見過賀蓮芳一事,那個時候他們已經去了揚州。

第二更來了。

賀蓮芳:我終于有了名字。

最后還是卑微的求月票!求留言!求打賞!

(本章完)


上一章  |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