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鳴人瞪大雙眼,癲狂的笑,看的未央心里發毛,總覺得有什么不好的事要發生。
果然,還不等未央想明白怎么改變靈魂,他就猛地伸手抓向自己的眼睛——
“你干什么!!”
未央下意識尖叫出聲,三千情絲立刻就要發動,卻被萇葙喝止:
冷靜!他這是找到自己的道了!
什么玩意兒!悟道需要自殘嗎?!未央不在聯邦長大,根本就不能理解,萇葙卻一句話制止了她:總比殘害別人好吧
未央一愣,救援的時間就被她錯過了,眼前卻驟然一黑。
原來,站在旁邊圍觀的容希下意識捂住了她的眼睛,萇葙沉默片刻,用自己的力量模糊了她的神識,給血腥的地方手動加上了馬賽克。
鼻尖,玫瑰花香霎時間濃郁起來,容希從空間扣里掏出香水噴灑,遮掩血腥氣,一面用靈力把三人所在的地方包圍,不讓游客看到這么血腥暴力的場景。
神識所及,只能看隱隱約約到鳴人身上隱隱的金光。他的丹田里,真實的氣海也已經通通變成了靈液,練氣十層。
他距離筑基,只有一步之遙了。
日落西山,皓月當空,游客們悉數離去,金光終于散盡,一道蓬頭垢面的邋遢身影隨之浮現。
好奇的守在一旁的未央還有些不敢看他的眼睛,幸好鳴人是個善于觀察(用神識)的人,見到容希遮未央眼睛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雙眼最好不要讓普通人看見,因而把頭上的抹額戴到了眼睛上。
雖然有些奇怪,好在不嚇人了。
“對不起,我沒想嚇你們,”鳴人笑容爽朗,顯得正常了很多,“還要謝謝你幫我頓悟。”
他這么認真,未央居然有些不習慣,揚著明媚的笑容說不必,腳下卻跟訂了釘子一樣,根本不敢靠近他。
萬一他再發什么神經,她的小心臟可承受不起。
鳴人見她這么謹慎,不由得哈哈大笑,“你們可真神奇,我挖的自己的眼睛,你們怕什么?”
未央咽了口唾沫,后背起了一片片雞皮疙瘩,表情管理卻半分沒有松懈,仍然端的十分從容,緩聲道:“對別人狠的,是小人,對自己狠的,才是梟雄。”
鳴人把她的話咀嚼了一下,用力點頭,笑容也收斂了一些,“不錯,很有哲理的話。”
他沒有接著這個話題,而是說起了道,“你讓我玩這里的游戲,我還給你們一個變身的承諾,你幫我弄清楚自己的道,我要也幫幫你,算作兩清。”
“哦?”未央不由挑眉,“我自己都沒搞清楚有情道是什么,你怎么幫我?”
“自然是憑借我的觀察,我看到了你對道的部分理解,你認為道是三觀不是嗎?提醒你一下,你有沒有思考過,人的三觀是不斷改變的,道卻是一以貫之的,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未央眉頭微皺,容希已經隱隱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但并不打算走開,他對道也好奇的很。
“道不是一成不變的”萇葙說過,道是會進行微調的,不然哪里來的頓悟和心境升級呢?從悟道到道成之間有老長一段路呢。
“可是.如果道可以很輕松的跟著三觀改變,那就不存在道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這話怎么越聽越玄乎.而且還有點耳熟
是老子《道德經》的開篇。萇葙解釋道。
鳴人也沒有完全理解,只是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給她作為回報。
“練氣明道途,筑基立道臺,金丹化道意,元嬰成領域,大乘悟法則,渡劫建世界。但世上的法則本有定論,說明我們的道雖然是根據自身的經歷,或者你認為的三觀形成的,但終究合乎天地間的某一種法則,卻也不是完全吻合。至于道的名字,更是真假難辨。”
未央有種高中背物理定理的感覺,大腦在嗡嗡的響。
嗯或者可以這么解釋,我們都知道多喝水對身體好,這就是法則,但四季不同,人的老幼性別不同,也不是非要每天規定時間喝規定的水,而個人因為自身經歷,喜好有不同的行動,形成不的生活方式,比如保溫杯里泡枸杞,或者每天起床一杯溫水,但歸根結底,或許可以靠上這個法則。名字就更好說了,它可以是養生之道,也可以是媽媽的嘮叨,也可以是醫療的準則,更加因人而異吧。
這一通下來,未央簡直被徹底繞暈了。
她不是個尖子生,但一直是個乖學生,諸葛信說過,審題要會抓重點。
所以,道不變在哪里呢?在那個法則嗎?但他們大乘以前根本連什么是法則都不知道
生活方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自由度高著呢,這個舉例漏掉了很關鍵的東西
悟道。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三觀,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悟道
尤其是哪些小時候就悟道的人,他們的三觀都還沒有定型呢,到底是憑什么悟道呢?
那.如果倒著推呢?
有沒有悟道之后三觀改變道心破碎的呢?
像火田,但他其實不是自己破碎的,而是被人為毀滅的。
那有沒有悟道之后自己又退回凡人的呢?
修仙界的歷史上,從來沒有。萇葙那么多書不是白看的,很快就給了未央定論。
這樣嗎?
未央突然有了個大膽到令她膽寒的猜測,“會不會,不是悟道之后被道束縛著不可以改變,而是會改變的那些人都悟不了道呢?”
聽說,崖山大師姐仇嵐天生劍心,就是雖然沒有悟道,但與劍有關的道已經在心底形成,只需要一個時機,這個天生,并不是出生的意思,她因為仗義救人,直接悟道有了劍氣,但見義勇為的小孩子雖然少,但絕對不止她一個。
因果關系是錯的.不是她悟道后就只能仗義勇為,一旦怯懦就會變成凡人,而是,她會堅持仗義勇為,因而才能悟道。
這個道,源自三觀,也源自堅持。
是已經形成的,此生不變的執念。
像唐世安,一心做俠客懲奸除惡,像諸葛信,數十年如一日的擔當家國,算無遺策,像她
一直在愛人與被愛嗎
希望看到這里的寶子不要被嚇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理解未央對道的理解,這是一個和日常生活中由因到果完全不同的邏輯,舉個例子,有人發誓說愛你永不變,但他未來很可能會改變,可對道來說,未來會改變的人說不出這樣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