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霞園往事
:18恢復默認
作者:華蘇蘇
“屬下打聽過,洛府最常請的大夫有兩位,一位是保和堂的荊大夫,一位是藥膳堂的莫大夫……”
“不過,荊大夫被請得更多些,倒是莫大夫經常出門采藥,不常在平城。”
賀蘭臨漳的手指一下又一下在腿上敲打著,“仔細查一查莫大夫。”
“王爺是擔心他下毒?”紅明想著要不要去請丁振。
神醫就在他們身邊,沒什么好怕的。
賀蘭臨漳道:“藥膳堂的大夫,對各種能做食材的藥草很擅長不說,什么相克,什么相生,定然也會爛熟于心。”
下毒容易,可也容易被人發現。
若是吃了相沖相克之物呢?
原本都是無毒的食材,放到一起吃,便有了毒。
洛老太太能掌家這么多年,果然不是易與之輩。
只可惜,他和洛夕瑤已有同命蠱在身。
別說只是相沖相克,就是鶴頂紅,也不是同命蠱的對手。
“倘若抓住洛府的把柄,是否按謀逆懲處?若是如此,可是誅族大罪。”紅明道。
賀蘭臨漳道:“他們敢動手,就是找死!洛家收拾園子,定會請九娘去聽戲。提前找人接近莫大夫,哪只手動了,就把哪只手剁了。”
洛夕瑤聽著,無聲笑了笑,翻身繼續睡。
紅明很快離開,按照賀蘭臨漳的吩咐去藥膳堂。
讓人意外的是,藥膳堂只有兩個伙計。
這樣的話,讓人混進洛府更容易些。
紅明想了想,轉頭去找了王嬤嬤和木香。
王嬤嬤皺眉,“你想是說,老太太讓人收拾了旖霞園?”
紅明莫名地看向木香,見木香也一臉懵,不明白為什么王嬤嬤聽到這個名字就如此嚴肅,“可是有什么不對?”
“哪里都不對。”王嬤嬤道。
洛老太太最疼愛的小兒子,就是死在旖霞園里。
“王妃的父親,不就是老太太最小的嫡子?”木香傻眼,她跟著王妃在洛府多年,這么大的事情,她不可能一點兒都沒聽說過啊!
“老太太有四個嫡子,最小的兒子出生那日,漫天霞光,闔府上下都知道四公子出身不凡,來日必成大器。”王嬤嬤嘆息一聲,“可惜……”
可惜那時如夫人要生了,有道士算過,如夫人肚子里的是女娘。
這個消息一出,可把洛老爺高興壞了。
無論是嫡出還是庶出,洛老爺都只有兒子,沒有女兒。
倘若如夫人順利生下女娘,此女在老爺心中,地位定然非比尋常,連如夫人都會雞犬升天。
洛老太太如何能忍?
更何況那時洛老爺還年輕,做事不夠穩妥,情緒也容易上臉。
洛老太太清楚地知道再這樣下去,府中便沒有她和四個兒子的立足之地了。
那時候洛大老爺在書院讀書,二老爺在家學讀書,三老爺還未到開蒙的年歲,整日帶著弟弟出去遛貓逗狗。
不知怎么的,三老爺和四老爺撞到了如夫人身上。
如夫人當夜就去了,一尸兩命。
四公子嚇壞了,夜里經常不敢睡,一天晚上,雷聲很響,他怕得偷偷摸出屋子,去找哥哥去了,一夜未歸。
就在老太太以為四老爺睡在兄長院子的時候,有人來稟,四老爺溺死在旖霞園的小湖里。
洛老爺都悲傷不能自已,更何況是當娘的洛老太太!
她立刻讓人查,就是將洛府翻過來,她也要查出誰害了小四。
四老爺摸去三老爺院子的時候沒找到人,害怕之下,他就朝回跑。
他是偷跑出來的,也沒人跟著,不知怎么就拐進了旖霞園,死在里面。
下人都說是如夫人回來報仇了!
因為那日,正是如夫人的頭七。
“三老爺呢?”木香知道三老爺就是她家九姑娘的親爹,所以很是關心此事的后續。
王嬤嬤嘆道:“奇怪之處就在這里。三老爺說他一直在房中休息,根本沒有離開過。”
木香忽然搓了搓手臂,“可嬤嬤您方才說,四老爺去找三老爺,沒找到人才……”
“你們沒有發現嗎?洛府有好幾個院落布局都很相似。”
紅明道:“所以是四老爺走錯了?可是不對啊!那時候三老爺都未開蒙,四老爺更小,他是怎么在下人的眼皮子底下偷溜出去的?四老爺的院子中有人偷懶,三老爺院子呢?洛府的巡夜婆子呢?總不會這些人竄通好了,給四老爺大開方便之門,誘四老爺去旖霞園,再將人弄死吧?”
他嘖嘖兩聲,“神神鬼鬼,我是不信的!所以以后這種故事你們不用給我講。”
站在門外的洛夕瑤同賀蘭臨漳對視一眼,都想到了地宮。
有時候不一定是神鬼,人的手段,也頗為厲害。
巫族,不就是如此?
“不只是故事。”洛夕瑤推門走了進去,“所以祖母一直對我父親不冷不熱,便是因為小四叔?她認為是我父親害死了小四叔!”
洛府已經有四老爺了,所以她只好稱呼未曾謀面的小叔叔為“小四叔”。
王嬤嬤像是知道她要問什么一樣,道:“當時所有證據都指明三老爺說謊。”
“背后之人不好將四公子帶走,卻能夠將三公子帶走。”
“小孩子能分辨出方向的本就不多,更何況那會兒天在打雷,四老爺越怕越著急,越著急越害怕……那時候我就在想,也許走錯的人是三老爺,所以三老爺沒有說謊。從始至終,他都以為睡在自己的屋子里。”
“從此以后,旖霞園就被封了。”
洛夕瑤挑了挑眉,道:“七歲開蒙,我父親的生辰是……按照王嬤嬤所說,那時父親只有六歲,小四叔比我父親年幼,也就五歲上下。畢竟能避開下人偷跑了,年歲不可能太小。”
“一個六歲的孩子,為什么要撒謊說沒有離開過屋子?那夜雷聲滾滾,有下人陪著,小四叔都不敢在屋子里睡,一個人避開下人,獨自出去找哥哥,他就不怕了嗎?”
“事情一環扣一環,小孩子可做不到。”
“與其懷疑我父親,埋怨我父親;不如怨恨他們自己,埋怨他們自己!”
“祖母說是我父親的錯,在我看來,最大的錯處、最值得懷疑的人……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