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18恢復默認
作者:華蘇蘇
“真的要交給他們?”丁振負手而立,對戚將軍的能力不是很信任。
洛夕瑤臉色蒼白,仿佛風一吹便會倒下。
一直集中精神,不停調動蠱蟲去感受震天雷的正確配方……未成功的時候不覺得如何,成功之后,極致的疲憊席卷而來。
只是她看著一罐罐震天雷,目光無比強悍和明亮。
眼波流轉間甚至帶著幾分嗜血。
洛夕瑤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足夠小心便能全身而退,若是他們不把自己的命當一回事,拉著敵人同歸于盡,也算死得其所。”
“有消息了嗎?”她側目看向賀蘭臨漳。
“一炷香前探子報來消息,那些人已盡數藏在山谷中。他們應該是夜里上的山,附近還好,遠處有樹木被砍伐的痕跡。他們做得很小心,可風過留聲,雁過留痕,只要找,總能找到蛛絲馬跡。”
“胖子找到一條能去對面山的路,可惜中間的橋斷了。”
“若是有人能過去,便能繞過山谷。”
洛夕瑤微微蹙眉,人過去容易,馬車呢?
不過,她還是將震天雷的事情交給老何還有丁振,“戚將軍什么性子,我已同老何說過了,倘若丁大夫不能讓他聽話,就找老何去敲打敲打,實在不行……殺了也不是不可以。危機時刻,提前下手總好過被人背后捅刀。”
“是。”老何抱拳道。
“這里交給老夫。”丁振的目光落在一排排陶罐上,“沒人比老夫更懂它們。”
洛夕瑤點點頭,朝賀蘭臨漳抬了抬下巴,“去看看那條斷橋。”
賀蘭臨漳抱著她用輕功趕路,不到半個時辰,他們就到了靠近山頂之處。
他放下洛夕瑤,隨手撿了根枯枝在地上畫,“我們在這,山谷在這,對面的那座山不出意外的話,背面靠著水。從這里下來這樣走,能繞到這里……”
看著他圈出來的位置,洛夕瑤若有所思,她走到邊緣剛要伸手,就被他攬住了腰。
“小心。”
“我只是想看看繩索的腐爛程度,也好知道吊橋斷了多久了。”
“我已經看過。”賀蘭臨漳握著她的手腕后退兩步,“兩座山之間的距離不算遠,想要過去,只需用強弓將麻繩帶到對面,然后讓人順著繩索爬過去……”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這個距離,弓箭射過去容易,難的是如何讓弓箭嵌入山壁,帶得動一個人過去。”
不知為什么,洛夕瑤忽然想到了,安寧江邊的驚天一箭。
賀蘭臨漳道:“你還記得小柯在冷泉中給我們留下的東西嗎?”
“你不會要說……其中有把強弓吧?不對!”洛夕瑤怔怔地看著他,“也許……還真的有!”
他們兩個都不是拖沓的人,想做就去做。
賀蘭臨漳抄起她就下山去找老何,翻出那堆差點兒扔掉的東西。
一個長匣被卷在錦緞中,里面裝的是鐵。
不過既不是鐵劍,也不是鐵礦石,而是一個個光滑的小東西。
當初沒有扔掉,純粹是鐵也值錢,否則……
如今想想長匣的長度……也不是沒可能。
又是一番折騰,長匣里的東西終于有了弓箭的模樣,可惜只有弓,沒有弦。
老何不就是做管家的,他立刻取了些能做弓弦的東西送來,其中包括洛夕瑤從地宮帶回的東西。
“這是我們在地宮時發現的。”賀蘭臨漳道,“我們猜測過,它可能是某種魚身上的東西。”
洛夕瑤道:“是是。”
反正那些人埋伏在山谷,他們不過去,那些人也不可能出來。
沒人喜歡上趕著去死,大熱天的既然不嫌熱,就讓他們等著好了!
老何真的很厲害,用了一個時辰的工夫,就已經將最適合做弓弦的東西上到弓箭上,“誰去試試?”
“我去。”洛夕瑤單手拿過弓箭,仿佛沒有重量一樣。
這次不只是賀蘭臨漳陪她去,胖子和老何也好奇地跟了上去。
洛夕瑤的臂力那時沒得說。
弓箭做好的時候,胖子都沒拉開弓,還以為是弓弦不對,可老何卻信誓旦旦的說可以。
如今一看,弓箭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
天下間有幾個人能有他家王妃這般臂力?
箭只有三支箭,不能浪費。
胖子幫忙將繩索綁在箭尾,“繩索不輕。”
“不重要。”洛夕瑤笑笑,“我的目的只是將弓箭射到對面的山上固定。”
山大樹多,射中任意就好。
這么大的目標,不可能射不中。
弓箭被慢慢拉開時,弓弦發出讓人牙酸的聲音。
可怕的破空聲傳來,洛夕瑤雷霆一箭,竟將對面的樹給射斷了。
這……
好在還有繩索。
可惜他們只拉回了繩索,箭沒有拉回來。
“怪我沒有掌控好力度。”洛夕瑤長出一口氣,道:“好在人過去了,還能把落下的箭撿回來。”
別說老何和胖子了,就是賀蘭臨漳面對這樣可怕的一箭也忍不住喉頭一動。
可怕,強悍,危險。
此箭若是射在人身上,那人必死無全尸。
洛夕瑤這一箭極為兇悍,確實讓人害怕之余,也贊嘆不已。
賀蘭臨漳恨不得親自過去看看情況。
“我這次,盡量輕一些。”洛夕瑤把黑色的長箭搭在弓上,正要舉臂開弓,卻發現右肩膀疼得離開。
她若有所思地斂下眼,對幾人道:“讓開。”
幾人立刻后退。
只見她左手執弓,將弓箭微微一側,右腿倏然折到身側,勾開弓弦,向后——
洛夕瑤的身體拉成一道彎月時,箭“嗖”的一些射向對面。
只聽一聲悶響,洛夕瑤撿起被踩在腳下的繩子拉扯,繩子竟然沒有寸進,她驚喜道:“成功了!”
“我過去!”
賀蘭臨漳和洛夕瑤同時開口。
“對面不知什么情況,萬一有為躲避戰亂而去山間生活的高人,你要如何?”洛夕瑤淡淡道,“我們檢查過吊橋上的繩索,雖然年代久遠,可斷口卻整齊,一看便知有人故意為之,就是不想讓人通過兩座山的距離來往。”
“以上,是正經理由。”
賀蘭臨漳嘆息道:“不正經的理由呢?”
“不正經的理由是……我個子矮小,體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