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恩公夫人見兒子如此,問道:“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楊盛翻了個白眼,“我倘若說謊,天打雷劈!”
真是的,母親也不想想,他醒來面對一對綠油油的眼珠子時,魂兒都要嚇飛了,他就算真要做些什么,也不可能把自己和老虎鎖一起。
又不是嫌命長!
楊盛趴著得不舒服,剛一動,就把發套扯了下來,頭皮涼颼颼的感覺讓他輕輕“咦”了一聲,“這個洛九娘……是不是真會些什么啊?要不讓人去她住的地方查一查?”
淑云軒的血祭一時,外面是沒什么風聲,可如承恩公府這樣的關系,還是能探聽一二的。
只不過被砍頭的都是宮里的奴才,又是東齊帝和皇后默許,就是楊太后聽說了也不過是斥責洛九娘不像話。
而且死的六個人分屬不同宮殿,又涉及陷害榮慧大長公主,真要查下去,哪個都得不到好。
宮中一向少不了陰私之事,只不過無人查罷了。
東齊帝要是真發怒,可就不是死六個宮人的事。
也正是如此,洛九娘如此行事,就連跋扈的寧馨公主和受寵的貴妃娘娘都沒有問過一聲。
承恩公府就是有心給洛九娘找麻煩,也不能去得罪六宮的人。
若是一個還好說,一下得罪六個……就是背后有楊太后撐腰,可到底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有人想找他們麻煩,總能找到機會。
都是千年狐貍,誰還沒個尾巴?
“你想做什么?”承恩公府人皺眉按住一邊疼得嘶嘶叫一邊不老實的兒子,“你都這樣了,就不能好好養傷?你要真不想活了,不如我親手打死你,也好過你如此折騰得我和你父親心累。”
“親娘、親娘喲!您怎么就沒明白呢?當初我們都以為洛九娘在淑云軒殺人是為了殺雞儆猴,可您想過沒有,會不會她真有什么手段?我昨兒雖然被人下了藥,神智昏沉,可也不是記憶全無。兒子清楚地記得玉梨宮的宮門是上了門閂的,那聲響動如今想來,是有人硬生生踢斷了門閂。”
“什么?”
“是真的!”楊盛越想越覺得他是對的,“雖然洛九娘和她丫頭都是一身黑衣,可她們身高不一樣,洛九娘更高挑一些。”
他那會兒好不容易攢了些力氣想要遠離撕咬繩索的老虎,結果剛跑出月亮門,就被絆了一下,摔進草叢里。
隨后一聲巨響,玉梨宮的宮門就開了。
一個人放下腿,漫不經心地理了理褲子才走進來,接著他想跑,后面竄出一個人來踢了他一腳,那個人是洛九娘身邊的丫頭,那豈不是說,踢斷門閂的人是洛九娘?
當初洛九娘打斷他的腿是讓人將他按住之后,她用刀鞘打的他。
楊盛那會兒只有怒火和恨意,并未多想。
可如今仔細思索,這真是一個平凡女娘能做出的事兒?
血祭……說不定是真的。
“她同賀蘭臨漳走得那樣近,真是因為賀蘭臨漳去平城接她?他們會不會原本就認識?賀蘭臨漳在東齊可以隨處走動,陛下很欣賞信任他的。”楊盛道,“她離開平城,又同平城洛府鬧得不愉快,離開時連母親的陪嫁都帶了出來,就像一去不回一樣。若有什么,她要么交給賀蘭臨漳,要么隨身放著。”
承恩公夫人道:“盛兒不要犯傻。你不要看陛下給賀蘭臨漳封王,又賜了王府,可他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陛下派過去的。倘是探探尚書府還罷了,賀蘭臨漳的王府你想也不要想!”
楊盛無奈,“兒子也沒想去探賀蘭臨漳王府啊!您想想,洛九娘就是再惡毒,她也得在賀蘭臨漳面前收著些吧?真有什么事,肯定是她身邊信任的人做。血祭……您想到了什么?”
這話一出口,承恩公夫人心下一驚,“盛兒!你不會是說……”
楊盛點頭,壓低聲音道:“厭勝之術。”
承恩公夫人倒吸一口涼氣,“她進京之后,寧馨公主屢次為難她,太后娘娘也……可是,沒有由頭,如何翻找?她真做了什么,也定然十分隱秘,這又不是找個貓兒狗兒,若不大動干戈,如何能找到?”
“有個人……應該知道。”楊盛沉著臉道。
承恩公夫人立刻問:“是誰?”
“二皇子……”
“什么?”
“您小聲些!”楊盛鬼鬼祟祟地朝外面看了看。
承恩公夫人撇嘴,“有人在外面守著呢!何況太后娘娘擔心陛下,擺駕御書房了,這會兒定是在同陛下噓寒問暖,陛下一時半刻的,顧不上你。”
除了東齊帝,誰會不給承恩公府面子?
就是皇后來了,嬤嬤也會攔下的。
“洛尚書是支持二皇子的?”承恩公府人很是驚訝,她一直以為洛尚書是保皇派的。
“不是。”楊盛搖頭,“我是說二皇子身邊小妾的侍女同尚書府的一個雜役有關系。”
承恩公夫人沉默,這都什么和什么?
“母親別不信,有時候,這些不起眼的人知道的可不少。”
“你是如何得知此事?”
“兒子在花樓時,曾……”
承恩公夫人搖頭,“這樣的人如何可信?不過……也不是不能用。你在太醫院好好休養,沒有陛下開口,母親也無法接你回去。待我回去安排一番,找個熱鬧引開陛下的目光,再同太后娘娘說些好話,陛下應該就不會追究你的事了!玉梨宮之事疑點頗多,陛下若沒有快刀斬亂麻,就定然會虎頭蛇尾,輕輕抬手。”
“若洛九娘那邊什么都沒有查到?”
“查不到就給她弄一個!”
洛夕瑤很快就收到有人窺探陶然居的消息。
茯苓道:“姑娘,這人要如何處置?”
“不處置,等他來。”洛夕瑤挑眉道,“只是來的人到底是不是我要等的,就不知道了!不過沒所謂,大魚小魚都是魚,我不嫌棄。”
承恩公府動作很快,新仇舊恨,眼下又要為兒子脫困,趁著洛九娘還在宮中,陶然居是最好下手的時候。
不過在朝堂上出面的人不是承恩公府,而是御史中丞林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