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正直,善良,心里始終向著喬家,不然也不會用她的嫁妝和聘禮頂了欠喬家的帳。
要是他,肯定不會給喬家那么多銀子的。
他對慕蓉有意見,但她是郡主,自己只是個四品官,在她面前還是要注意一些,不能什么話都說。
還有弟妹,他也她的生氣,自己媳婦范傻吧,她也跟著犯傻,把聘禮和嫁妝都頂了,也不說留點,真是敗家呀。
要是有這些家底,那他朝上面使點銀子,說不定他的官職還會再提提。
想到皇帝那一關,他只能無奈的嘆口氣。
好好的提什么回家給親生父母掃墓呀,悄悄回去就是了,為什么要告訴她呀。
蔣元鵬沒事的時候就坐著發呆,懊惱自己太傻。
蔣元笙跟他不一樣,他安心踏實的繼續生活,他很感謝養父養母,沒有他們,就沒有他現在,所以對蕭清凌把嫁妝和聘禮都給養母的事很是支持。
如今妻子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守著老婆孩子他過的很滿足,一點別的想法也沒有。
兄弟倆的想法截然不同,一個懊惱,一個平靜。
喬麥這人就是這樣,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皇帝封了女兒郡主的稱號,那她也不會虧待皇帝。
她在袁家起上朝的早清,給了他一袋稻種,平靜的說道。
“這是新型稻種,北方有了麥子,那南方的糧食也得改良一下吧!”
袁家起看著這一袋兒稻種,眼睛閃閃發光,他早就想請娘子也為南方的百姓想想法子。
他不敢催促娘子,現在娘子終于出手了,他非常的高興。
“太好了,這稻種一畝產多少?”
“南方的土質肥沃,怎么也得一千斤往上吧。”
隨手她還附上了一個小冊子,“這里是怎么種植新型水稻的方法,一起給皇上吧。”
“娘子,為夫信你。”
袁家起在早朝上,等皇上和朝臣們議完國事,這才把手里這袋稻種雙手抱著站了出來。
“皇上,為臣的夫人從海外商人的手里搞到一袋稻種,在家里種過一季,每畝產量約一千斤往上,特地讓為臣獻給皇上。”
皇帝瞪大眼睛趕緊沖他招手,“快,給朕拿來瞧瞧。”
小太監從袁大人手里接過來,還帶著討好的表情,現在滿朝文武,包括皇室成員,哪個不對他示好的。
即便這樣,他始終如一,和從前一模一樣。
背地里人家都叫他鐵公雞,茅房的石頭,又臭又硬又扣,哈哈!
他們就是不服氣,他有那么多錢,從不請客吃飯,誰家紅白喜事,他都不去參加。
除非有皇帝旨意,去了也不拿什么好東西,你說氣人不氣人。
以前他職位低的時候,還敢明里暗里挖苦他幾句,現在成了王爺,誰還敢呀?
你說他家哪來那么多方子,從前弄個新麥種的方子就算了,后來又出了一個鋼鐵的方子,如今又弄了一個稻種的方子。
沒完沒了了還,不然自己也派人去海外,看看能不能弄些方子回來?
他這個異姓爺,就是靠著方子得來的,瞧不起他,哼!
皇帝得了新稻種,趕緊把農署的署長喊出來。
“趕緊派人去種,若是可行,三年之內讓南方的百姓都用上新稻種。”
“是,皇上!”
這位署長可是種田達人,有學問愛種田,對農業非常上心,是皇帝親自選出來的。
對老皇帝非常忠心,接過稻種就破不及待的走了。
老皇帝笑咪咪的看著袁家起,“你們一家為國出錢出力,朕非常欣慰,這次你夫人立了大功,要朕怎么賞你們啊?”
“皇上,我夫人說了,不用賞,身為大明皇朝的百姓,理應為國為百姓著想。”
“哈哈,那你回去替朕謝謝你夫人吧?”
“是,皇上!”
眾朝臣這才長松一口氣,沒賞就好,不然的話,都要嫉妒死了。
散了朝,各司其職,讓人沒想到的是,圣旨下午又去了喬家,這才多長時間呀,喬家就接了那么多道圣旨,全是封賞的。
皇帝得了新稻種,心下高興,想到喬夫人只是一品誥命夫人,跟異姓王好象不般配,于是下旨,升喬麥為一品王妃。
晚上就讓好些人都睡不著覺了,這都什么事呀,這吉祥苑的風水真那么好?
只要進了喬家的門,男的高官,女的高封,憑什么呀?
老爺子和老太太初六回了吉祥苑,回來后還是象以前那樣生活,對于王家的事,他們只字未說。
對于吉祥苑接二連三的喜事,兩老人都非常高興。
知道喬麥不喜應酬,吩咐廚房做了一大桌好菜,擺了好酒,一家人坐在一起慶祝了一下。
倒是宮里的貴妃娘娘,佳美公主和皇帝都送來了禮品。
別人想送,可是喬家不收,只有那三位送的,喬家才會不得不收。
收了禮,老皇帝就有理由來她家蹭飯了。
袁家起把這話跟喬麥一提,她就頭疼的皺起眉頭。
“老來蹭飯這誰受得了?”
“叫廚娘做,你給他弄幾樣現成的就行,不用那么麻煩。”
“就他自己?”
“這次有貴妃娘娘,還有佳美公主。”
“行吧,看在她倆的面子上,就好好招待他一回吧。”
這次喬麥專門去問了老爺子二人,要不要一起,二人聽了直搖頭。
“不去了,你們招待好就行,我們都這么大歲數了,無拘無束慣了。”
再一次拒絕了,連他們都知道招待貴客麻煩,更不要說喬麥了。
“那丫頭就是個勞碌命,早前為那兩孩子操心,大了當了官娶了媳婦,就想認祖歸宗,現在好了,跟皇帝做親家,他還是個吃貨,自己吃不算,還帶著一家子來蹭吃蹭喝,喬丫頭是個講究的人,絕對不會讓家起丟了面子,肯定要整得象模象樣的。”
“是啊,把川兒和靈兒的婚事忙完,還有他們的媳婦,孫子,外孫什么又是一堆事,她就不得閑,有個空子還要去義診。”
“對了,說起這事,你知道不知道外面的傳言?”
“老了,不想操心外面的事了,什么傳言?”
“聽說京城有一位神出鬼沒的神醫,經常在名仁醫館那條街上義診,連醫館都治不了的病,那位大夫手到病除,你說會不會是喬丫頭?”
老頭子倒吸一口涼氣,“她的醫術已經出神入到這種程度?”
“不知道,我只是懷疑,聽說那人是個中年男人。”
“丫頭好象會易容術吧?”
“那就差不了,就是喬丫頭,你說她操持著家里,還要在外面義診,這么多事多累呀?”
“能者多勞,她會武功,若是累了,她不會量力而行的,咱們就不要操心那么多,歲數大了,有心無力,也幫不了她什么,給她看好家就行了。”
“兒媳婦對咱倆也有意見,守著自己家不待,到人家住著。”
“她應該謝謝喬丫頭,咱們不在那邊,她沒有壓力不是更自由嘛,還不吃她的飯,丫頭在替她給咱們養老,不知足的東西,再不改,我真讓宗盛休了她。”
“看這次吧,還有一個多月就是子含的大婚,我給了她二十萬兩銀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