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枝寒第六百三十章·捕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北枝寒 >>北枝寒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章·捕蛇

第六百三十章·捕蛇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2日  作者:湊湊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清穿民國 | 湊湊 | 北枝寒 


即便是吳媽這樣的好性子,等的久了也有些不耐煩起來。

老農見過了這么久,她還在原地等著,又是感激又是愧疚,快步走上前道,“實在對不住,路上耽誤了些功夫,讓您久等了。您看看都要什么,我給您算便宜些。”

吳媽見這對父子心急趕路,走得一頭大汗不說,衣襟都被汗水浸濕了。

善良的吳媽到了嘴邊的怨言便縮了回去。

老農和兒子卸下背上的籮筐,里面除了山上的野果子之外,還有一些野菜和野山菇。

吳媽見果子不但新鮮,而且個頭都很大,看著就很有食欲。野菜更是還帶著水珠,一看就是今天新摘下來的。她滿意地點了點頭,卻不敢擅自做主,對老農道,“這果子我是肯定要的,至于野菜什么的,我要回去跟夫人商量一下,你稍等片刻,我馬上就回來。”

老農點了點頭,“成,不論多久我都等著。”

吳媽這才從后門快步進了寺院。

唐老夫人和唐氏轉了一圈,剛好與出來散步的張太太和丁夫人碰上了,幾個人干脆走在了一起,找了個陰涼的地方說話。張太太這些日子和丁夫人住在一起,關系又親近了不少。何況張太太求唐老夫人給丁小姐做媒,丁夫人心里好生感激,對她奉承的話少了些,相處得更加真誠實在了。張太太也是個人精,是虛情假意還是真心實意又怎么會感覺不到?她發現了丁夫人的變化,心里也十分高興,拿丁夫人當朋友看待。

幾個人在回廊的陰涼里坐著說話,也不知丁夫人說了什么,逗得唐老夫人和張太太哈哈大笑,就連唐氏也用帕子擋著嘴輕聲笑了起來。

吳媽猶豫著該不該上前請示。

張太太眼尖,見她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樣子,就知道她這個老實人肯定是有話要說。張太太沖她招了招手,“快過來,你這是做什么去了?大熱天的,也不陪在你家夫人跟前兒,是不是跑到山里玩去了?”

吳媽自然知道張太太是在幫自己說話,她快步走到回廊前,恭敬地說道,“親家太太真會說笑話,我是個不常出門的,東南西北都分不清,這要是進了山里,八成只有喂狼的份兒了。”

“別胡說。”張太太笑著道,“普陀山這邊幾十年都沒有狼了,倒是蛇蟲特別多。據說還有專門的捕蛇人呢……”

丁夫人好奇地插話道,“好端端的補蛇做什么用?泡藥酒嗎?”

張太太道,“這山上有多少蛇,什么酒能泡得干凈?聽說有專門收蛇的商販,蛇皮和蛇膽都有用,而且報酬不菲,有很多人一到夏天就往山林里鉆,為此不知多少人丟掉了性命呢。”

“性命?”丁夫人一臉不解,顯得十分震驚。

張太太道,“有些蛇可是有毒的,你以為它們會乖乖趴在那里等著你去抓啊?一旦受到驚嚇是會反撲傷人的,可不是鬧著玩的。”

唐老夫人聽她們你一句我一句的,把話扯遠了,便笑著道,“頭些年捕蛇的行當還有人做,近些年也少有人干了。聽說那些擅長捕蛇的老人都會在手上涂抹一些蛇藥,免得遭遇不測。”

張太太和丁夫人連連點頭。

唐老夫人趁機向吳媽問道,“你來可是有什么要緊的事兒?”

吳媽每次面對唐老夫人的時候都覺得緊張,有些磕磕巴巴地說道,“不是……不是要緊的事兒,夫人頭前兒讓我去后山門買野果子,除了果子之外,我看山野菜和山蘑菇也都不錯,想問問夫人要不要買一些。”

沒等唐老夫人開口,張太太就心急地問道,“新鮮嗎?”

吳媽老實巴交地點了點頭,“新鮮,上頭還掛著露水呢,一看就是上午現摘下來的,綠油油的,看著就有食欲。”

“買回來,買回來!”張太太立刻拍板做主道,“正好晚上我們做素包子吃。普濟寺哪兒哪都好,就是廚房的和尚太不走心,做什么都清湯寡水得一點兒滋味都沒有,還不如喝白開水來得自在呢。”她話一說完,這才不好意思地對唐老夫人道,“您瞧瞧我,這一激動就得意忘形,居然都敢搶您的話了。您可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我以后也得改改這個毛病。”末了又問,“您說我的想法怎么樣?”

“自然是不錯。”唐老夫人也覺得普濟寺的齋菜十分一般,不過她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有得吃就已經非常得感恩知足了,所以什么都沒有說。既然張太太想做素包子,她自然沒有意見,就對吳媽吩咐道,“你去多買些回來,也不能就我們自己吃小灶,寺里的和尚和其他的香客也都備下一些,左右又沒多少錢,犯不著小心算計地給人笑話。”完整內容

吳媽點頭答應道,“是。”

張太太知道她的為人,是個心里沒有一點兒歹念的老好人,生怕她出門在外被人給騙了,“我讓貼身媽媽過去給你打個下手,免得你一個人拿不動。”說著便向身后的貼身媽媽使了個眼色,示意她把錢付了。

提議是她出的,沒有讓別人花錢的道理。

貼身媽媽立刻會意,暗暗點了點頭。

可這小動作又怎么能瞞得過唐老夫人的眼睛,她笑著道,“不用,我讓李嬤嬤過去就行了。”

李嬤嬤自然是明白的,立刻道,“是,我正好也瞧瞧熱鬧去。”

張太太便不好再說,只能道,“那我就張著嘴請等著吃現成的了。”

李嬤嬤陪著吳媽去了后門,見那老農和兒子正縮在角落的陰涼里,不知從哪里揪了片大樹葉,正在不斷的扇風。一見到吳媽回來,兩個人急忙迎上前來。

李嬤嬤看了看籮筐里的野果和野菜,滿意地點了點頭,“的確是好東西,你稱一稱算好了多少錢,再幫我們搬進去就行了。”

老農沒想到對方這么好說話,兩籮筐山貨居然都留下了。他又驚又喜,不住地點多,“多謝貴人,我一定稱仔細了,不會缺斤少兩,更不會坑你們的錢。”

他算好了價格,李嬤嬤付了錢,老農和兒子幫著把東西送去了普濟寺后頭的廚房。他久在這邊做買賣,和寺里的和尚也相熟,大家都沒有為難他。

等出了門,老農收好了錢,一臉喜色地和兒子踏上了回家的路。那些仍舊等著做生意的人不免露出一副羨慕的神色,老農的兒子卻一路皺著眉頭。老農問道,“山貨都換成了錢,可以買米買面,你怎么還不高興?”

兒子道,“早知道這樣,就該把家里那兩筐也背來的……”

老農聽了哈哈大笑,“傻小子,你也太貪心了。這就不錯了,你還想賣多少?走,跟爹買米去。”

兒子這才露出一臉喜色,父子二人一邊說話一邊走向遠處。


上一章  |  北枝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