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枝寒第五百八十一章·眼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北枝寒 >>北枝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一章·眼界

第五百八十一章·眼界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2日  作者:湊湊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清穿民國 | 湊湊 | 北枝寒 


第二天一早,唐崧舟帶著唐學蕘出門前來給母親辭行,唐老夫人便說起了這件事。不過她并沒有提及白蓉萱的噩夢,而是道,“認真算起來,治哥出門求學也有三年多了,除了幾封書信之外,連影子也見不著。我這心里總是惦記著他,最近更是時常夢到他,又是想念又是不安,不見到他本人肯定是不行的。我上了年紀不能出遠門,就讓嚴管事和吳介代我走一趟程吧,只要知道治哥的情況,我也就可以放下心了。”

唐崧舟能夠理解母親的心情,他又何嘗不惦記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外甥呢?

說到底還是計劃沒有變化快,要是這次去徐州的時候能夠在南京停上一腳就好了。唐崧舟后悔地道,“原本應該我走這一趟的,但鋪子里的事情太多,雜七雜八的伴著讓人實在走不開。不過嚴管事的年紀也不適合舟車勞頓了,何況這一路又不太平,要不就讓蕘哥和吳介走一趟吧。蕘哥也老大不小了,再過兩年就要成親了,也該獨自經歷一些事情了,不然我怎么放心把祖宗留下來的基業全都交給他?”

唐學蕘有些詫異地看了父親一眼。

唐老夫人的目光落在孫子的身上,微笑著道,“你的考慮也不無道理,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踐出真章,趁著年輕多經歷一些事,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哪怕走了彎路跌了跟頭,就還有爬起來的機會,真等到你這個年紀,可就容不得一點兒錯了,否則就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情。”

唐崧舟很高興母親能夠理解自己的用心,“正是您說的這個道理。”

唐老夫人道,“這樣也好,家里也離不開嚴管事,就讓他們兩個小年輕的結伴上路吧。”她怕唐學蕘膽怯不安,輕聲安慰道,“蕘哥,你父親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能一個人走西口和人談買賣了,當時家里的情況不好,我又是個女人家,這些拋頭露面的事情總是不好應付。幸好你父親早熟,替我分擔了不少。如今家里的日子已經步入正軌,再不像當年那般艱難了。不過你既是唐家的子孫,也該學你父親一樣,有這個擔當和膽魄才行。居安思危,誰又敢說自己的這一生一定會順風順水什么波瀾也沒有?把你保護得太好,不讓你一個人面對風雨,那不是對你好,而是在害你。希望你能理解祖母和你父親的用心,用心多學些東西,哪怕只從一人身上學到一兩點,等你遇到的人多了,積少成多,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唐學蕘被唐老夫人的一番話說得熱血沸騰,恨不得拍著胸脯保證,“祖母您只管放心,我一定不會給您丟臉的。”

唐老夫人點了點頭,對唐崧舟道,“回頭你讓鋪子里的伙計去渡頭那邊打聽打聽,看看最近有沒有相熟的人家要去南京辦事,讓他們兩個跟船過去,路上也有個照應,省得我們惦記擔心。如今陸路實在不太平,相比之下,水路還算可靠,他們兩個到南京見到治哥平安無事之后就隨船返回,路上雖然顛簸辛苦了一些,卻不耽誤工夫,你說呢?”

唐崧舟覺得母親這樣的安排十分合理,立刻答應道,“我一會兒去店里就命人打聽,晚上就有消息了。”

唐老夫人嗯了一聲,對唐學蕘道,“蕘哥也把東西都收拾出來,別等到上路的時候現收拾,到時候丟了這個少了那個的,路上可沒地方買去。”

唐學蕘撓著頭笑道,“祖母,我又不是兩三歲的小孩子,出門難道是去玩嗎?辦正經是要緊,帶那么多東西做什么?回頭我告訴吳介一聲,最好就是輕裝上陣,趕起路來也方便。您也跟姑姑說一聲,我們這次去可不是游山玩水的,她要是有什么東西要捎帶給治哥,還是等回頭拖船拜托人送去,我們兩個就不代勞了。”

“好!”唐老夫人高興地答應下來,“這個不用你費心,我自會跟你姑姑說一聲的。”

唐學蕘連忙補充道,“還有蓉萱!她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隔三差五就寫信過去,我都往渡頭跑好幾次了。”

當然是因為她擔心自己的哥哥。

唐老夫人不想對他們說起這些,只是笑了笑,沒有接口。

唐崧舟眼見著時候不早了,帶著唐學蕘出了門。臨行之前,他把母親和自己的決定告訴給了黃氏。黃氏聽得十分意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兒?好端端地怎么要去南京?難道是治哥……”

唐崧舟搖了搖頭,“你別胡思亂想自己嚇唬自己了,什么事兒也沒有,媽這是想治哥了。”

黃氏聽著松了口氣,“這也難怪,治哥這一走都好幾年了。他一個人遠在南京,也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怎么能不讓人惦記呢?讓蕘哥去看一看也好,這樣家里人也能放心。阿姝嘴上不說,心里可關心得很呢。”

唐崧舟嘆息著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好男兒志在四方,總不能一直把他關在家里過日子。治哥是鴻鵠,將來是要有大作為的人,不能因為你們的婦人之仁就斷了他的前程,將來后悔的時候,哭都找不著調。”又道,“你去跟后灶的馬婆子說一聲,讓她給蕘哥和吳介準備一些路上吃的干糧,最近渡頭的貨船走得勤,我約莫著要是快的話,說不定這兩天就得出發了。”

“這么急?”黃氏擔心地看了兒子一眼,“蕘哥也才從徐州回來,精神還沒養好呢,這就去南京,身子能受得了嗎?”

唐學蕘在一旁嘻嘻哈哈地道,“媽,您就不用緊張我了。您兒子又不是紙糊的,可沒那么嬌貴,何況我還年輕,哪就那么不抗折騰了。從徐州回來睡了兩天我就恢復了精神,生龍活虎得就算爬泰山也準能一口氣到山頂。”

黃氏當然知道兒子這么說是為了讓自己寬心,她雖然舍不得,但也相信丈夫的話很有道理。兒子大了,總要自己出去闖蕩一番才行,總在這四四方方的院子里生活,就如同坐井觀天的青蛙一般,見識和眼界永遠都這么大。

這又怎么能行呢?

黃氏道,“你們路上想吃什么?要不我讓馬婆子給你們蒸兩鍋包子帶上吧?”

唐學蕘立刻搖了搖頭,“不好,不好!從杭州去南京,水路少說也要走七八天,這包子半路上就得餿了,到時候您讓我和吳介喝西北風去啊?”

唐崧舟也道,“烙些厚面餅帶著,扛餓又不容易壞。”

黃氏無奈地道,“那餅干巴巴的,怎么吃啊?”

唐崧舟道,“船上又不是沒有水。你這個人啊,也太厚此薄彼了,想當初我出門的時候,你可沒這么細心,怎么輪到兒子這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黃氏懶得搭理他,推著把他們請出了門。


上一章  |  北枝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