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枝寒第三十七章·回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北枝寒 >>北枝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回憶

第三十七章·回憶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2日  作者:湊湊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清穿民國 | 湊湊 | 北枝寒 


白蓉萱想到了吳媽的兒子吳介。

她正準備說什么,卻被門外傳來的一陣急促腳步聲打斷。崔媽媽快步走了進來稟告道,“夫人,表小姐身邊那兩位媽媽是個麻利的性格,做事一點兒不拖泥帶水,這么會兒的功夫已經把下頭的人都安排清楚了,是不是讓家里人護送他們到劉府去。正好大門口還有幾輛馬車沒走,讓他們把不用的行李一并帶過去。”

“那是肯定的,他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知道哪里是哪里呀?”黃氏自然地答道,“去把阿順叫過來,我囑咐他幾句話。”

“阿順在老夫人院里伺候老爺他們用午飯呢。”崔媽媽笑道,“那個小十四看著年紀不大,但天生長了一張討人喜歡的嘴,說出來的話特別招人待見,把咱們家老爺和少爺說得笑聲不斷,一頓飯吃到現在還沒散呢。我剛從那邊路過來時,見老爺正答應著他去茶園游玩,我來到唐家這么多年,還沒見老爺什么時候這樣呢。”

唐崧舟在唐家下人的眼中向來是個古板又不茍言笑的人。

“他這是久也不見玉濼外甥女,心里頭高興呢。”當著白蓉萱的面,黃氏說話特別謹慎,就怕哪句話說不對傷了她的自尊,讓她胡思亂想。

如果這事換做在前世的白蓉萱身上,只怕聽了這話要有幾夜睡不安生,不過重活一次的她不但心智成熟了很多,更知道什么對自己才更加重要。她當然不會再自傷身世,而是非常恬淡自然地笑著。

落在黃氏眼里,就覺得她明白事理,更加喜歡她了。

崔媽媽知道內情,順著黃氏的話道,“我倒覺得老爺是喜歡孩子,那董家的小十四爺談吐得體又聰明,誰見了會不喜歡呀。等大小姐出了閣,大少爺也娶親生子,老爺有了外孫和孫子在膝前,肯定會更高興的。”

黃氏溫柔地笑道,“可不是嘛,我剛才還念叨著家里就是人太少了。”

“可咱們家的人都是一個頂兩個用的。”崔媽媽見到董家的陣仗雖然也有些吃驚,但并沒有往心里去。她一心為黃氏打算,怕她自愧不如輸了陣勢。

黃氏心寬得很,何況董家富庶她那苦命的外甥女日子才能好過,她根本沒想過要去攀比,笑著對白蓉萱道,“舅母過去看看那邊什么情況,你帶著學茹老實在房里說話,要是累了就瞇一會兒,回頭有事兒就去找我。”

也不等白蓉萱答話,腳不沾地地拉著崔媽媽出了門。

白蓉萱還來不及開口說吳介的事情,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

唐學茹見狀好奇地問道,“你為什么嘆氣,是有心事嗎?”在她的印象中白蓉萱是個心事重重又不喜歡吐露的人,她母親經常偷偷交代她經常來找白蓉萱說說話逗她高興,就怕白蓉萱總把事情積壓在心里,回頭要憋出毛病來。

白蓉萱抬頭望了她一眼,只見她眼睛亮得出奇,像是黑幕中寶石,滿眼都是關心。

白蓉萱柔聲道,“沒什么心事呀,就是有些累了。玉濼表姐來之前我一直陪著你寫大字,根本就沒休息好,今天為了接她又起了個大早,這會兒有點兒沒精神。”

“那你睡一會兒吧,我不吵你。”唐學茹認真保證道。完整內容

通常這樣的保證都沒什么用,白蓉萱不大相信她。但她還是老老實實地躺在床上松了口氣,剛閉上眼養了會神,就聽唐學茹小聲道,“你說玉濼表姐這次來會在家里住多久?”

“她才剛來你就惦記她什么時候走了呀……”

上一世董玉濼并沒有在這個時間到過杭州,所以白蓉萱一點兒記憶也沒有,并不知道結果,“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不過你看她帶了這么多下人,可不像短居,倒像要常住的樣子,也不知道董家老夫人會不會想她……”白蓉萱說到這里,忽然‘哎喲’了一聲,直接從床上坐了起來。

她這副樣子把唐學茹嚇了一跳,“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你別嚇唬我,我去讓人找大夫過來吧。”

自從除夕之夜那一檔子事兒后,白蓉萱已經成了唐家人眼中的‘病秧子’,稍有個不對勁兒就覺得她是舊疾復發,唯恐出什么新的狀況。

白蓉萱見唐學茹一張粉嫩的小臉嚇得雪白,連忙握住她的手安撫道,“我什么事兒也沒有,好得很呢,你找什么大夫?”

“那你一驚一乍的干什么?”唐學茹皺起了眉頭,湊到近處認真打量著白蓉萱的臉色,似乎想確認一下是否真的沒事。

白蓉萱嘆了口氣,“我只是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兒來。”

“什么事兒?”唐學茹更感興趣,眼睛瞪得老大。

如果董玉濼的婚事會按照上一世的情況發展,那么她很快就會和天津的邱家聯姻定親,翻過年的中秋節后就會出嫁,那時候她哥哥白修治已經在南京病死,接到消息的唐氏一病不起,她又張羅著去上海,唐家為了她們母女對董玉濼的婚事顧及不暇,只讓唐學蕘出面去送親,舅舅和舅母都留在家里沒有出席,董家人對此意見很大,尤其是董玉濼的父親發了一頓脾氣,還是董老夫人出面安撫了一番才沒有鬧起來。不過自那之后董家對唐家就冷淡了許多,年節走動也不像往年那么勤快了。

白蓉萱清楚地記得董玉濼在和邱家定親之前,董家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消息傳到杭州來時,唐家也都懵住了,唐老夫人還特意派舅舅唐崧舟出去打聽消息,最終確定董家分家了。

董家當時正值鼎盛時期,正是擰成一股繩的時候,此刻分家特別奇怪,外邊眾說紛紜,說什么的都有。

舅舅打聽回來的消息是董老夫人不但將外二房徹底分了出去,把膝下的四個兒子也全都分了,家業一分為四,每個兒子都占了一份。但家業這東西畢竟不是真金白銀,無法準確衡量只能估算,不過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幾個兒子的輕重也就顯現了出來。不過仗著董老夫人的余威,四個兒子無論滿不滿意都不敢有什么意見。

舅舅說四房之中最高興的應該就是三房了。三房原本住的地方最小,一家人憋憋屈屈的擠在一起,如今分了家,三房立刻就在蘇州閶門附近買了一間三進的宅子。而且三老爺在外面頗有名聲,分到手的織造鋪子還沒捂熱乎,廣西那一帶的客商就已經找過來了。

而其中最不利的大概就是四房,也就是董玉濼的父親了。董玉濼的父親因是董老夫人最小的兒子,所以自小受到的寵愛關注最多,董老夫人對他的管教不如上頭三個哥哥那般嚴厲,也就養成了他得過且過、貪圖享樂的性格。自己對生意上的事情不上心,有幾間鋪子門向哪邊開都不知道,完全就是個甩手掌柜。如今分了家,沒有董老夫人和三個哥哥的扶持照顧,生意只怕不好做。更何況他的續弦梁夫人是個很顧娘家的人,從前上頭有董老夫人震著還不敢太造次,如今分了家,豈不明目張膽的往娘家送東西?用不了多久就得把家搬空了。

舅舅把打聽到的消息說完,唐老夫人愁眉苦臉地嘆起了氣。

她心疼得自然是董玉濼了,就怕受到那不成器的父親波及連累。


上一章  |  北枝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