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妃她會抓鬼第102章 李丹臣之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世子妃她會抓鬼 >>世子妃她會抓鬼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章 李丹臣之罪

第102章 李丹臣之罪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4日  作者:打王者總輸  分類: 言情 | 玄幻言情 | 東方玄幻 | 打王者總輸 | 世子妃她會抓鬼 
»


世子自然知曉點蘇的意思。

她是想將李丹臣的事情交由官府審理,讓世人知道李丹臣是個怎樣的人。

而不是自己動手懲罰李丹臣,卻讓他在世間留下個好名聲。

只是點蘇并不著急請沈同知來。

一來是現在天色已晚,沈同知今日已經來過兩趟,這會兒又把人叫來,沈同知心中只怕要有怨言。

二來便是,李丹臣的事情點蘇還沒梳理清楚,如今便請同知大人來清算他的罪孽,只怕還為時尚早。

點蘇抬手一翻,手中靈光流轉,綠色的陽卷便靜靜躺在她掌心。

這陽卷先前給點蘇渡了那樣多的靈力,此刻仍舊靈力環繞,華光四溢,不見有半點削弱,不愧為與冥界大道相系的神器。

點蘇一拿出來,整個定山鎮的鬼物都有所感知,開始瑟瑟發抖。

雖然他們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可那種骨子里的害怕卻是抑制不住的。

也虧得點蘇是執卷人,能斂了陰陽卷的威力和氣息,否則這般神器在凡界現世,那樣龐大的靈力一散出來,只怕又要掀起一陣血雨腥風,使得凡界大亂。

世子是不會插手點蘇這些事情的,便只坐在一旁靜靜地陪著她。

點蘇見了,便道:“世子坐那么遠做什么,不是想知道我想如何處置李丹臣么?一同過來看罷。”

世子微怔,他想著這陰陽卷并非凡物,查閱李丹臣生平這樣的事情他也不必要沾邊。

可點蘇都開了口,就說明他也可看得,如此,世子自是不會推拒的。

“好。”

世子應下,便坐在了點蘇身側。

點蘇雙手展開陽卷,心中默念李丹臣的名字,那陽卷上頭便出現了一行行金色的冥府文字。

從李丹臣出生起,事無巨細,皆有記錄,比之前王府之人查出來的更要詳盡。

陽卷上頭所書的文字,積累福報之事則帶著金光,造孽之事則染著血色,一眼便可分辨。

而最后一行是李丹臣如今的情況,文字顏色便又淡些,像是尚未落實一般。

恢復了記憶之后,點蘇已經能夠認得這些字了,自是暢讀無阻。

而這卷宗在世子眼中便是只是尋常的黑色文書,他雖看不見那些金光和血色,卻也一樣可以看見李丹臣做的那些事情。

二人便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

原來,這李丹臣本就不是普通人。

他乃是鬼王無澈的胎光一魂投入養魂池中,漸漸養出來的魂魄,然后被無澈設法投入輪回,轉世為人。

點蘇若有所思,道:“難怪我拆分他二魂七魄,想搜尋記憶之時覺得他的魂魄有些不對勁,原來確實與普通人不同。”

世子道:“這樣說來,李丹臣豈不是無澈的轉世?”

“非也。”

點蘇搖搖頭,“養魂池養出來的魂魄沒有靈氣,與正常的魂魄是不同的。這李丹臣其實就是無澈的另一個身份,他們二人甚至記憶、五感都可共享。”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她拿了無澈入地獄之后,李丹臣就會出現各種病癥了。

一是因為李丹臣的魂體本就比正常人的魂魄虛弱,此前一直是靠無澈的胎光一魂養著的,無澈沒了,李丹臣自然也活不長。

二是因為他與無澈相通,無澈如今在地獄受苦,他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丹臣之所以能準確無誤地找上她和世子,也是因為李丹臣知道無澈是去了定山鎮奪世子魂魄后才出事的。

世子道:“既如此,無澈這樣做卻是為何?莫不是做慣了鬼,想嘗一嘗當人的滋味,卻又舍不得那一身修為,才想出了這樣的法子罷?”

點蘇搖頭,“無澈若真這樣覺得,又怎會犯下那樣多的殺孽?你見哪個人生來便知道作惡的?說到底,轉世成為李丹臣也只是無澈的一步棋,一步助他增進修為的棋。”

“他只是為了利用李丹臣這個凡人的身份給自己上供,同時借助他的軀殼長存人世,方便奪取活人魂魄來練功罷了。”

說完,二人便又繼續看卷宗。

因為無澈是鬼王,連胎光一魂也至陰至邪,根本不是凡胎可以承受的。

所以,李丹臣尚未出生,他的母親便離世了,他是名副其實的尸生子。

一開始,所有人都不喜歡李丹臣,就連他的父親也覺得他不吉利,幾度想掐死他。

無澈本想將李家的人全都殺了,但這樣不僅會讓李丹臣坐實不詳的名聲,還會讓李丹臣被陰差注意到,導致他的謀劃失敗。

所以,最后無澈還是忍耐下來,只暗中護著李丹臣,讓李家人無法得手。

隨著李丹臣一日日長大,展現出了驚人的經商之才,才漸漸被李家所認同,也逐漸將李家之權掌握在了手中。

而這,便是無澈濫殺的開始。

先是那些想對李丹臣不利的一個個都死了,然后便是與李丹臣生意場上不對付的人因為各種意外身亡,保證了李丹臣這一生的順遂。

表面上看來,他們那些人都是不小心喪命,可實際上卻是被無澈一口吞了魂魄,連輪回轉世的機會都沒有。

卷宗上泛著血色的“一百六十八”刺痛了點蘇的雙目。

難怪無澈身為鬼王卻不懼冥火,原來是吞了那么多生魂!

而且,無澈不僅用他們的魂魄拿來練功,還用那些人的壽運來養著李丹臣。

這也是為什么無澈出事后,李丹臣就失了生機,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另一個原因。

因為李丹臣本來不該降世,是無澈用修為強行保下了他的性命,算是逆天而為,李丹臣要想活著,就需要竊取別人的壽運。

點蘇和世子到府城后,李丹臣一次又一次放下身段來求點蘇也只不過是在做戲想,那些所謂的上供和救命之恩自然也是編出來的。

李丹臣從一開始就是在打世子的注意,而不是想求點蘇救他性命。

因為李丹臣知道自己根本活不長,只有用邪術逆天改命,轉了世子的壽運才能活下去。

奈何那些被無澈所害的人死因看來皆合情合理,除了突兀些,旁的別人也瞧不出什么來,便是官府查案時,仵作都只斷定是意外。

畢竟無澈是鬼王,要想殺個人,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

隨著李丹臣生意越做越大,他也開始有能力給無澈收集各種污穢之物,替無澈增進修為,助他修煉邪術。

而李丹臣之所以會娶戚如玉為妻,并不是因為戚家的家世,更不是因為所謂的一見鐘情。

戚如玉乃是十分難得的極陰之命,拿來做爐鼎最是合適。

連世子這種四柱三陰的命格都招鬼,何況戚如玉不僅四柱全陰,還是女子之身,在鬼物和邪修眼中簡直就是極品靈寶。

這也是無澈第一次從桃止山鬼市取來桃木煉制異魂。

他以鬼市桃木的陰邪之氣為引,以活人為祭,煉制魂魄為自己所用。

奈何不得其中法門,只能一次次重新嘗試。

那從于半仙手中買了鬼市桃木的七人也是帶陰的命數,是無澈選中的煉制異魂的材料。

看到這里,點蘇也就徹底明白了這桃木簪一事的緣起了。

無非是無澈貪心不足,想用活人練功,又怕被冥府察覺,為了避開陰差的查探,才想到了分離自己的一魂,讓這一魂入輪回的主意。

點蘇細思極恐。

若不是無澈對世子出手,因而被她擒入地獄扣押,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慘遭他的毒害!

想起那個身負功德金光的老者,點蘇又壓著性子繼續往下看,臉色卻越發難看起來。

那老者正是前任知府戚文遠,也就是戚如玉和戚少虞的父親。

戚文遠勤政愛民,擔任淮安府知府期間頗有建樹,所謂的濫用職權也是無澈搞的鬼。

當初邊城遭遇敵襲,身為知府的戚文遠得到戰報之后,為了支援邊城,給邊防將士送去御寒的衣物和糧食,幾乎搬空了整個淮安府的府庫。

最后,連自己的俸祿也全部拿了出來,身為知府,卻吃糠咽菜數月。

正是因為糧草充足,那年冬日邊城才沒有失守,救下了數十萬人的性命。

這也是戚文遠身上那些功德金光的由來,都是一條條的人命攢下來的功德。

可當無澈發現戚文遠身上有了功德金光后,想據為己有,便施法讓他上報的三道折子不翼而飛,那原本該屬于他的功績變成了濫用職權,瞞報上官,私挪府庫。

而支援邊城的糧草則成了李家的捐贈。

一時間,戚文遠被罷官,李家卻成了大義之家,還因此得了郡守和州牧的賞識。

也是看在李家和戚家的姻親關系上,戚文遠被從輕處罰,僅僅是罷官,并沒有追究其他的罪過。

而李家此后卻得了官府大力扶持,一路扶搖直上,從小小的商戶成了臨安郡首富,淮安府巨賈。

反觀,真正的大義之人卻被無澈囚于淮安府中整整三年!

若不是無澈無法強行奪取功德金光,只能通過改命的法慢慢轉移金光,戚文遠早就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甚至就連當初告訴戚少虞桃木簪有問題的那個天師也是無澈安排的,目的就是要逼得戚少虞分寸大亂,做下錯事。

當時戚文遠憤然離家,戚如玉又病故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戚少虞正是迷茫之際,被這樣一攛掇,無澈再給他施個法術,也就有了戚少虞帶人殺入李家的事。

一開始,戚少虞本來是想上門討個說法的,畢竟在他眼中,身為丈夫的李丹臣對妻子戚如玉關懷備至,不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可在無澈的法術控制下,卻成了買兇殺人。

這也是為什么戚少虞雖然殺了人,但他身上卻沒有因果的緣故。

畢竟殺人并非戚少虞本意,當時他被無澈操控失了神智,這份孽債自然算不到他的身上來。

說起來,若非戚少虞命大,逃出去后被桃止山鬼市主所救,只怕也會落得個被無澈一口吞了的下場。

這無澈還真是將戚家利用了個徹徹底底。

戚氏嫡系的一家三口,一個都沒落下。

點蘇看完之后,只覺得心中郁氣難消。

本該受到世人敬仰的戚文遠不僅被罷官,還差點丟了性命,一雙兒女更是慘遭毒害。

可罪魁禍首卻成了功臣,成了為岳父求情的大孝之輩、百姓眼中的大善人!

何其可笑!

她看向世子,沉聲道:“明日請沈同知來府上一趟罷,這李家的虛偽妝扮,也該扯下來了。”

世子頷首,“好。”

他也覺得,就讓李丹臣這樣死了,實在是太便宜了。

如今李家在淮安府的名聲十分之高,但凡在街上隨便找個人提一提李家、李丹臣,得到的都是一片贊嘆之聲。

若是讓李丹臣頂著這樣的美譽去死,如何對得住那些被他害了的人?

如何對得住那些被無澈吞了魂魄、奪了壽運的人?

次日,世子便讓人將沈同知請到了府中。

點蘇如今有冥府陰陽卷在手,要查那些人的死因和線索自是不難。

昨夜她就已經和世子一同翻閱了陰卷,將被害之人的死因和線索都記錄在冊。

沈同知來了之后,便直接將冊子交給了他。

李丹臣身上的四十條人命是板上釘釘的,其余八人雖不是他親手所殺,卻也是因此而死,自然也被沈同知算在了李丹臣頭上。

至于那被無澈吞了的一百六十八人,身處地獄的無澈自該為此付出代價。

只是,李丹臣用的手段大多不光彩,不僅涉及一些攝魂之類的邪術,還煉制污穢之物進奉鬼物。

若是將案子原原本本呈報上去,別說是杜知府,連臨安郡守和銀州州牧也要受牽連。

業國雖然興鬼神之說,宮中也有國師掌占卜、卦算,可這都是在鬼神之事不曾危及社稷的情況下。

歷代帝王早有政令,倘若有人借此謀財害命,便是株連九族的罪過。

雖然這與業國民風所相悖,可也最大程度地在保護著那些普通的百姓。

試想,如果業國君主果真放任不管,且連自己都推崇鬼神之說的話,那下面的官員、百姓自然紛紛效仿,整個業國就會陷入一種可怕的境地。

到最后,連皇室都要被所謂的鬼神壓制,帝王的威嚴難以維持,王權被鬼神踩在腳下,百姓們只會深受此害。

以無澈為例。

若是沒有這條律令,無澈只需稍用手段,就會有無數人信奉他,無澈要拿活人來練邪功,就成了易如反掌之事。

被他害死的人只會更多!

所以,在察覺到民間興起鬼神之說的時候,皇室便已經做出了最好的決斷。

他們不會阻止百姓信奉鬼神,也不會抹殺天師和走陰人的存在。

但前提是,這所有的一切背后沒有涉及人命,沒有危害百姓的利益。

說白了就是,你求神也好,拜鬼也罷,我都不管,但你要是打著鬼神的旗號謀財害命、殺人越貨,那我不僅要誅你九族,往后三代都不能入仕!

看完冊子之后,沈同知震驚萬分,完全不敢相信這背后竟然涉及這么多怪力亂神之事。

他考量良久,實在是拿不定主意,還是請來了知府和懷王一同商議此事。


上一章  |  世子妃她會抓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