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泡書吧!
主題模式:
恢復默認
作者:匆匆夫人
更新時間:23022513:11
喜寶卻把文中君的手一甩,冷著臉說道:“我只知道命比面子重要,我師父是我身邊唯一的親人了,我要他好好地活著,長長久久地留在我身邊!”
喜寶說完就上車走了。
文中君卻愣在了原地。
唯一的——親人?
親人?
是啊,不只有血緣關系才是界定親人的標準,養恩更大于生恩啊。
可是,為什么是唯一?
難道他這個做師兄的,就不算親人了嗎?
“臭丫頭!真是知道怎么叫人寒心。”
宋有貞是真的怕了喜寶了。
小的時候還不覺得,孩子越發大了之后,身上就有些娘味兒。
不光他的飲食起居要管,還要擔心他孤單太久,身邊每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總跟認識的人打聽未婚女子妄圖介紹給他。
現在連他喝酒吃藥都要管。
喜寶一出現在田無際的壽宴上,還沒給田無際拜完壽呢,宋有貞就已經開溜了。
“師父,門在這邊兒呢,車都在門外等著呢,您往哪去?”喜寶踮著腳問。
結果宋有貞當沒聽見,繼續貓著腰往前走。
在場的班頭還幫他攔著喜寶,打哈哈說他沒來。
喜寶氣急,徑直走過去,拉著宋有貞就走。
“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沒個正行,醫生說您現在只是度過了危險期,要想真的好起來,還得繼續住院觀察倆星期呢。而且尤其不能喝酒,您現在竟然還偷偷跑出來!您真是不要命了,還不快跟我回醫院去?”
宋有貞幾次想解釋都插不上嘴,又被其他班頭看了許多笑話去,干脆把喜寶手一甩,坐在一邊椅子上道:“我又沒說我不回去,但是你能不能就讓我在家里待一晚上?
我成天在醫院里,那些洋人說什么我都聽不懂,身邊也沒個聊天的,我要聽戲,還有人嫌我吵!
今天是無際的壽辰,我和他幾十年交情了,我不能來給他賀個壽?”
喜寶一心只想著宋有貞的健康,她是經不起再一次的生離死別了,可她卻沒想到要顧及宋有貞的情緒。
這會兒其他班頭也跟著勸她道:“是啊,喜寶,那洋人的醫院哪是人待的地方?
到處都是白不刺啦的,連人身上穿的衣裳都是純白色的。這在咱們這兒都是家里死人了才這樣穿,活人在里頭躺著,晚上睡覺都要被嚇死的。
再說你師父說那醫院里到處都是難聞的藥水兒味兒,比中藥還難聞,你師父在里頭都待了這么些天了,你就讓他在家里待一晚上,透透氣吧。”
“就是,也不多待,就待一晚上,明兒早上我讓文中君陪你送你師父去醫院。”
蕭永華也跟著做和事佬,喜寶只好答應。
她心里也是心疼師父的,便蹲下去,哄著宋有貞說道:“那你要答應我,不能喝酒,更不能抽煙。”
宋有貞還是說話算話的,第二天一早不用喜寶催促,就自己準備好了東西和喜寶一道往醫院去。
從石灰窯出來,還要走一段路才能打到人力車,師徒倆便閑聊起來。
喜寶看宋有貞臉色憔悴,下意識問道:“睡了好幾天的單人床,這會兒要和幾位班頭擠在一處,肯定不舒服吧。”
宋有貞抻著懶腰,打哈欠道:“別說,洋人的醫院就是這點好,地方倒是寬敞些。”
喜寶甜笑,道:“醫院的大夫跟我說,您這個病就是住宿環境和飲食習慣不好引起的,就算以后出了院,也還要小心養著。這兩天我就叫文中君去看宅子,咱們如今條件好了,可以換間大點的宅子,起碼要叫幾位班頭能夠分別有各自的屋才行。”
宋有貞心里何嘗不想讓孩子們住得好些?
孩子們都日漸大了,擠在那么多人擠在一間屋子里睡覺,本來就不方便。
而且喜寶畢竟是個女孩子,石灰窯的宅子里連多余的茅房都沒有,洗漱條件也很差,她如今又這樣紅了,每天上門的戲迷那么多,能換間好點的宅子,對她的安全也有幫助。
可是這畢竟不是他們幾個人自己的事兒。
“再等等吧,葉社長前幾日來信,說連子科又收了一批學生,正是用錢的時候。喜君紅了這些時日,不也沒提給自己換間大宅子的事兒?掙的錢全拿出來寄回去了。咱們也不好開這個頭。”
“可您的身體——”
“師父的身體,師父自己清楚。我也不圖能有什么大富大貴,就圖你能出人頭地,達成心愿。要是再多一點——”
宋有貞說著,忽然頓住了腳。
這會兒兩個人已經走上了大路,這里是公共租界和華人區的邊界,路上有兩隊巡捕在巡邏,一隊是洋人的巡捕,一隊是國人的巡捕。
洋人的巡捕走過去時,身姿總是那么挺拔,而國人的則正好相反。
宋有貞的眼眶不禁濕潤了一些,繼續說道:“如果可以再多一點,我希望能夠出人頭地的不只有你,還有我們的國家,希望所有的國人,以后見到洋人時,不必再卑躬屈膝,點頭哈腰。”
宋有貞說著,自己都覺得這像個笑話,下意識沖著喜寶靦腆一笑,道:“你會不會覺得師父是有些癡人說夢?”
喜寶則搖頭,也看向那些走遠的洋人巡捕,道:“會的,一定會實現的。因為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從哪跌倒的,就從哪兒爬起來!”
宋有貞住的洋人醫院,在公共租界的一條繁華街市上,名叫濟慈醫院。
喜寶與宋有貞共乘一輛人力車往醫院走,要穿過一個很大的廣場,每天都有人在這里經過,購物,約會,談生意。
因此這里也是一個很大的交通樞紐,聚集著各個車行的人力車,火力車,甚至是馬車。
喜寶他們才剛走到路口正要進廣場,卻被一輛火力車攔住了去路,因為司機正和打車的客人在路邊吵架,而那位客人是一個洋人。
喜寶坐在車上聽了個大概,大概是那位客人坐車不給錢,司機便揪住他不讓走。客人不依不饒,于是有司機的同行走過來,一起逼著那個洋人給錢。
洋人聽不懂他們的言語,面容顯得有些慌張,正好一個路人從那里經過,似乎會一些洋文,便主動過來給那人做翻譯。
喜寶擔心繼續這樣擁堵下去,會引來巡捕房的人,耽誤了宋有貞的救治,于是便與車夫商量,讓他繞道。
不想就在這時,那個洋人竟然從邊上賣肉的小販那里搶走一把斧頭,砍傷了那個翻譯……
該事件化用了歷史真實事件亞齊夫事件,是中國人民全民反帝的一次大事件,有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的是,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在國際關系上談情感就太幼稚了,大國之間沒有永恒的友誼,同樣也不應有永恒的仇恨,歷史是用來借鑒的,卻不應被當成是阻礙國家發展和建立良好國際關系的枷鎖。
嗯嗯,其實我在想,到底應該日更八千還是一萬,算了,看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