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泡書吧!
主題模式:
恢復默認
作者:匆匆夫人
更新時間:23011119:05
喜梅一眼瞧見了宋有貞的眼神,偏頭沖著喜寶“噼噼”兩聲,示意她跟他們一道跪下。
喜寶很是冤枉,但轉念一想,她也確實有不對的地方。
她如今在喜聯社自身都難保,怎么還有心思聽別人說是非?
于是她也乖乖跪下道:“徒兒知錯了,日后不會再犯。”
宋有貞這才欣慰點頭。
語氣和緩了許多,令幾個人起身落座之后,就開始了今日的課程。
“旦角是個大行當,下面還有許多分支,老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彩旦等。自古唱青衣的不演花旦,反之亦然。
可如今情況不同了,我們開戲班教戲,總不能耽擱了好學的學生。
我這里主要教青衣和刀馬旦的戲,你們中若有要學花旦和彩旦的,蕭班頭每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各開一門課,你們可以去找他學。
若有想學武旦的,隔壁大宋班頭每個星期四下午開一門課,你們可以去學。
但既然你們今日進了我的教室,以后無論去學了什么旁的課,都仍舊算作我的門生。
戲班里還是戲班外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找我來解決。
聽懂了嗎?”
眾學生齊齊應“是”。
宋有貞便開始上課。
但他自己不講什么,而是挨個給學生提問,想要探探他們的底。
喜寶的程度他是早了解了,就沒有問,主要是考察了喜梅他們四個。
可這一圈問下來,喜寶總算知道其余幾個班頭為什么不要他們了。
都是些從前連戲都沒看過的小娃娃,能完整說出的戲名都沒一個,有基本功的就更沒有了。
一切都得從頭教起。
尤其喜竹,年紀還比喜菊大一歲,膽子卻比喜菊還小,宋有貞問他問得稍微大聲一點,他就給嚇哭了。
還不敢哭出聲,呆在原地渾身抖,眼淚鼻涕都不曉得擦。
喜寶都替宋有貞有點頭疼。
這哪是教戲啊?
純純哄孩子的。
不過她還是要感激這四個小蘿卜頭,徒弟難教總比沒徒弟教要好些。
起碼宋有貞不至于因為帶不到徒弟而被辭退了。
喜寶覺得自己有責任幫助宋有貞帶好這幾個小娃娃,不叫他們因為考核不合格被趕出戲班,再叫宋有貞成了孤家寡人。
上午的課從辰時二刻開始,一直要上到巳時二刻,總共一個半時辰。
頭半個時辰宋有貞講些戲曲理論知識,比如京戲的發展由來,和京劇的聲韻體系。
“京戲的聲韻體系是以中州韻為基礎,混入京音和湖廣韻而成的。
中州韻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尖團字和上口字的區分。
比如刀劍的‘劍’和射箭的‘箭’二字,在京音中的讀音雖是一樣的,卻一個是團字,一個則是尖字。刀劍的劍可以讀作jiàn,而射箭的箭就要讀作ziàn。
再比如牽牛的牽和千百萬的千在京音里也是同一個發音,可在京戲中,牽牛的牽便是團字,仍讀原音,而千百萬的千卻是尖字,要讀成ciān。
吃酒的酒字,要讀成ziu,心肝肺的心要讀成sin之類的。
這些是尖團字的區分。
至于上口字,就是指一些朗朗上口的古音字,京戲中之所以一直采用,是因為這些字便于歸韻,發音時口型也美。
最典型的要數逛大街的街,在京戲里往往要讀成jiāi,藥罐子的藥讀成yuo,白吃白喝的白和千百萬的百要讀成bo,日要讀成riyi。。
這個目前我手上沒有系統總結的典籍,沒法一口氣與你們說完。以后開始教唱詞兒了,你們自己多留心記著便是。
你們中有誰是中州籍,會講中州話的,站起來給大伙說兩句?”
宋有貞洋洋灑灑舉了幾個例子,低頭一掃,才發現除了喜寶之外,其余四人皆是一臉懵,完全聽不懂他在講什么似的,他不禁又在心底感慨喜寶的好處,收徒的不易。
于是他搖搖頭,又繼續往下講道:“不會講也沒關系,后面慢慢學,總能學會的。我接著往下講,你們不懂的聽仔細些。
都是京城地區的孩子,京音是什么,為師就不與你們講了。
接下來講講湖廣韻……”
宋有貞口中念念有詞,一一給學生講解,待講完了湖廣韻,宋有貞又犯了要找人提問祖籍的癮,可經過方才的教訓,他長了記性,忽然看向一直在一邊認真記錄的喜寶說道:“喜寶,為師教過你一出《鎖麟囊》的戲,你來把第三場青衣趙守貞上臺后唱的第一段唱詞兒唱一遍,讓大家感受一下。”
《鎖麟囊》第三場,講的是貧家女趙守貞即將出嫁,其父趙祿寒為籌不到嫁妝犯愁,欲與趙守貞講明,又不好意思開口,內疚而哭,趙守貞深明大義,反來安慰趙祿寒,表示即便一無所有也會出嫁。
這場戲是為了與前面兩場戲里,富家女薛湘靈不知人間疾苦,因為對家人精心準備的嫁妝不滿意,百般刁難下人之舉形成對比。
趙守貞一上場,唱的是一段西皮搖板。
京戲曲調無論是西皮還是二黃,都是以原板為基礎,配合節奏的快慢加以改動的。
是以一般師父教戲,也是先教原板。
但喜寶是票友出身,自小學得雜,宋有貞教她的時候,她這些都已經接觸到了。
因著這會兒也只是讓學生們先感受一下京戲的韻律,宋有貞便想到什么戲就叫喜寶唱什么了。
喜寶也不含糊,站起來清了清嗓子,開口唱了起來。
“薄命人豈敢怨窮居陋巷,
為出嫁累老父終日奔忙。
可憐他父母心去借銀兩……”
喜寶的戲腔婉轉多音,脆亮清新,極甜美又帶著點凄楚,一開口就把人帶進了戲里,想要繼續聽下去。
他們這間教室人不多,便顯得空曠,她這一開嗓,更有余音繞梁之勢,極具穿透力。
連隔壁正在宋啟文教室里聽課的學生都驚著了,忍不住頻頻往窗外看。
喜聯社統共三間教室加一間練功場。
這會兒在上旦角課的,只有宋啟文和宋有貞。
聽到這個聲音,學生們都忍不住私下議論:“原來小宋班頭的嗓子這般好,難怪他能當上內廷供奉啊。”
獨獨暫時教不了戲,在宋啟文的課堂上監督自己徒弟的蘇云卿不淡定了,一口氣沖到門外去道:“不對,宋有貞唱得最風光時,也沒有這樣好的,再說他的嗓子早就完了!”
他倒要去看看,到底是哪棵好苗子被他給看漏了,得趁著那邊課還沒上完,選徒弟的事兒不算塵埃落定,把人搶過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