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泡書吧!
主題模式:
恢復默認
作者:匆匆夫人
更新時間:23011119:05
“她登不登臺這事兒自有我這個做師父的操辦,到時候準保不連累咱們喜聯社就是。如今咱們要討論的,是喜丫頭到底能不能進班學戲的問題,你不要總扯些沒用的!”
宋有貞把手在胸前一劃拉,已然不耐煩了。
喜寶勸不住他,只得無奈嘆息,難怪唐叢山說他師父是個刺兒頭,這是一不小心,又要落人話柄了。
果然,宋啟文登時樂了,扭身看向葉榮臻問道:“社長,我沒聽錯吧,他宋有貞這意思是,要給這丫頭另找戲班唱戲?咱戲班里可有規矩,在班思班,永不敘用,他宋有貞身為班頭,這是要帶頭犯錯啊。”
“這——!”
宋有貞也沒想到自己一時氣話竟給人這樣理解,直接語塞了。
“不登臺。”
喜寶清脆的嗓音立時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就見她抬起頭,掃視了眾人一圈,淡然自若地說道:“我若為登臺,就不會放著哈拉賓大好的條件不待,專門回京城來入戲班受訓了。諸位班頭難道不知,如今京城里,該是好長時間沒人愿意請戲班唱戲的?”
一聽這話,屋子里原本高漲的情緒一下子沉寂了下來。
可不就是這個情況么?
現在沒哪個戲班有戲唱。
而且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
你想啊,家里死個人,嫡親還得守孝三年,禁止娛樂呢。
如今朝廷都叫洋人打進姥姥家來了,誰要是敢搭臺唱戲,張燈結彩,朝廷非抄他的家,扒他的皮不可。
見眾人不語,喜寶于是繼續說道:“葉社長給牛公子的書信中,說的是要趁這個時機韜光養晦,我很是贊同,是以才會催著我師父回來,好多多與同門切磋。
左右我是沒機會登臺的,難道進戲班學戲也不成?”
葉榮臻聽到喜寶提到“韜光養晦”四個字,不禁動了動眉,他信里可不是這樣寫的,為了表達這個意思,他用了很多筆墨,結果喜寶僅用四個字就給概括了,可見宋有貞說她學識不淺,并非虛言。
而對于女子學戲的態度,他倒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針對性。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老祖宗對戲曲的喜愛程度非同小可,若非眼下國情不許,繼續發展下去,女子到底能不能登臺唱戲,誰都說不準。
但他確實喜愛悟性高、又肯學的弟子,所以這會兒他心中的秤桿,已經開始傾向喜寶了。
額,如果喜寶沒有說接下來這句話的話……
“還是諸位班頭根本不是忌憚朝廷的法令,而是怕自己的徒弟才疏學淺,到時被我一個女娃娃比下去,打了諸位的臉?”
“狂妄至極!”
許久沒說話的蘇云卿直接站了起來。
到這會兒他總算明白了向來挑剔的宋有貞為什么千挑萬選,選了喜寶一個女娃娃當徒弟,此人的狂妄真的與她師父有的一拼!
“呵!”
宋啟文也跟著被氣到了,喜寶明面上說的是自己比他們的徒弟強,實際上哪里說的是徒弟之間的比試,分明是在暗諷他們沒有宋有貞厲害,教不出更好的徒弟啊。
“社長,此女如此狂悖,不服管教,不可留,不可留啊!”
“哈哈哈!”
眾人爭斗不休之時,一直坐在葉榮臻左邊的蕭永華忽然捋著山羊胡大笑,看向葉榮臻說道:“這孩子真是有趣,好像一條落入泥鰍筐的大鯰魚!”
從蕭永華的座次上就能看出,他是相當于喜聯社的二把手的,地位極高。
而且從名氣上講,他也是整個戲班里最有名的角兒,以后等外頭環境好了,戲班若要出去唱戲,恐怕還要靠他的關系。
所以他的話在戲班里極有分量,估計還要在唐叢山之上。
尤其他方才說的那句話,一下子點醒了葉榮臻。
對啊,此女若能進戲班,好處定會比壞處多。
若是之前他們還在為徒弟年幼頑劣不服管教一事頭疼,如今有了喜寶這個口出狂言的女門生做了對比。
那些皮娃子為了不被比下去,自然也要收斂好學一些。
而這些皮娃子的師父為了不被人嘲笑教得不如宋有貞,自然也會倍加努力,不敢懈怠。
在這樣的環境中,門生的進步便有了保障。
況且這會兒所有人都不能登臺,自然也不會有官府的人來找麻煩。
收下喜寶進戲班又有何妨呢?
似乎是瞧出葉榮臻的神色松動了,唐叢山忙一鼓作氣,出面調和道:“依我看哪,大家都多慮了。可別忘了咱們戲班收徒都是有考核的,她要不是唱戲的料,也還進不來呢。
大家繼續這么吵下去也沒有多大意義,作為初考核的領班頭,我就替社長做個主。
既然相姑巷子出身的子瀾咱們都能留下,公平起見,喜寶也先收下。咱們初考核時見真章,到那時候她要是撐不下去,不用咱們轟,她自己也便走了。”
學生入戲班的初考核本就是由鼓師和琴師來做,唐叢山倒是有這個做主的權利,眾人也不好說什么的。
若是他們非要說話,宋有貞也會回上一句:“怎的?這還沒考核你就怕了?是信不過你徒弟,還是信不過你自己?”
早能預料到的沒臉,何必自討沒趣?
葉榮臻便當真賣了唐叢山一個臉面,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兩個都收下,先由我、永華和叢山觀察一陣子再說吧。”
不等宋啟文和蘇云卿再說點什么,葉榮臻便轉移話題道:“月仙,你領著他倆和外面那幾個,先認認規矩好了。”
他說完,就背著手起身離席,蕭永華緊跟在后,待經過喜寶身邊時,才瞇起眼睛笑道:“娃娃,臉都是自己掙的,你可得爭氣,別再叫人給看扁了。”
喜寶微笑,道:“蕭班頭放心,我骨頭硬得很,看是看不扁的。”
蕭永華揚眉,大笑而去。
喜寶很會看人眼色,與喜聯社幾位班頭的交涉之中,她便對七個人對她的感官有了大概的了解。
她師父宋有貞自不必說,是待她最親近的。
唐叢山也不必說,他雖嘴上不贊成她的做法,但與她相處兩個多月,心理上還是偏向她的,不然方才也不會為她說話。
宋啟文和蘇云卿想來與宋有貞的隔閡太深,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待見她的,她倒也沒必要非要巴結,有那個時間,不如好好學戲,讓自己更強大些。
蕭永華一定是看好她的,不然如他那樣精明之人,不會特意賣面子給她,為她說話。
至于社長葉榮臻,她一時還沒有摸透,可以確認的是此人很是公正,也很聽的進人言。
這是優點,卻也可以成為缺點。
他好像那個公堂上的判官,誰說的有理有據,就聽誰的話,要想得到他的青睞,就不能給人抓到一丁點錯處,不然別想從他那拿到贊成票了。
至于最后一位班頭吳月仙,喜寶扭頭看向此人,從剛剛開始,他就一直沒說話,好像消失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