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的時候,顧賢提前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和后宮的妃嬪,他一身莊嚴的坐在龍椅之上。
用自己所剩下的最后時間,給他的九兒鋪路,連下三道圣旨,都是對顧沄的保護。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蘇青鳶一開始對顧賢強逼著自己來管控大渝的朝局是很不滿意的,但現在一個將死之人,還在為顧沄和她想了萬全之策。
就這一瞬間,她好像對他也生不起氣來了。
可能是即將要做母親了,這人也感性了許多。
就在他說完所有的話,把顧沄叫到自己身邊,才握著顧沄的手,他就斷了氣。
他沒有遺憾,沒有那種想說卻沒說完的遺憾,他死的時候身邊有他最疼愛的兒子。
她想他應該是開心的吧。
大渝皇帝駕崩,國喪四十九日,國喪期間,一切政事簡便,顧沄這剛冊立成的太子,連太子的冊封大典都沒有舉行,就直接要舉行登基大典了。
蘇青鳶和那些老臣商量的結果是,國喪之后就立即登基,至于登基儀式能簡單就盡量的簡單。
而且登基一事最好保密,不然顧沄太小,容易生變故。
國喪期間,蘇青鳶也沒有閑著,趁現在自己肚子還不是太大,這身體狀況也還良好,她就盡可能的幫著顧沄把大渝的情況弄清楚。
顧沄也似乎在一夜之間長大一般,雖然他不想要這個位置,但他知道現在這大渝的重擔已經是落在他身上了,他不想要也沒有法子。
他很認真的學習各種政事,學習各種律法。
有蘇青鳶和幾個忠心的老臣在邊上提點,再加上顧沄人聰明,很多東西一點就透。
在國喪的這段時間里,倒是讓那幾個迂腐的老臣對他有了很大的改觀。
他們在日常的輔佐中發現,這樂安公主也不是一個普通之人。
她提出了很多的解決大渝燃眉之急的法子。
為了大渝皇帝逝世不掀起大波浪,蘇青鳶先后提議,減免賦稅,減少服兵役。
賦稅倒是可以理解,只是這服兵役是不是不能減免啊,現在大渝幼童當政,這真是外人趁虛而入的時候。
就在這時,蘇青鳶拿出了祁嶼的親筆書信,上面蓋上了晉朝的大印。
上面簡潔明了的說明,顧沄乃是他祁嶼的弟弟,雖不是一母同胞,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娘。
娘曾經教導過他們,團結友愛,相互幫助是一個家里最基本的東西。
現在他的弟弟有了困難,作為哥哥,他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他宣布晉朝永遠不會對大渝主動出兵,而且還會對大渝伸出援手。
現在他們晉朝因為有了新的種子,產量極高,一年創收兩季,他已經命人送來了種子,正好是播種的時候。
有了祁嶼這話,大渝的幾個老臣對于免去兵役兩年這話,就自然的得到了同意。
蘇青鳶知道這群人不相信她,也不相信顧沄。
她挺著孕肚起身,“各位大人,在東鎮的時候,家里不富裕,但我和侯爺都未曾讓幾個孩子受凍受餓,你們覺得,現在我乃晉朝公主,他是晉朝擁兵的武侯爺,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身處逆境嗎?”
顧沄看著娘,眼眶突然就熱熱的,幸好,幸好有娘在,只要有她在,他就算是面對多大的困難他都不害怕。
顧沄這段時間也成長了許多,知道自己現在身為大渝的皇上該做什么。
有些事情就算心里不喜歡,但身不由己的時候,他也會要求自己做好的。
不僅是不能辜負了大渝的百姓和朝臣,還不能讓娘親失望。
國喪期間,蘇青鳶收到了祁嶼再次送來的信。
大渝習俗國喪滿了才會下葬,所以在下葬的時候,會舉行大禮。
祁嶼來信說他現在已經啟程,會帶著弟弟妹妹一起來大渝。
秦老也會一同出席。
而她同樣也得到晏南岑的信,他也會盡快安頓好,然后趕來大渝。
蘇青鳶輕聲的進入議事大殿,顧沄正在專心的聽著大臣的授課。
見到蘇青鳶手里提著一個小食盒,顧沄眼里閃過一抹亮光。
“娘,你怎么來了?”
顧沄自從熟悉了一些朝政之后,就不許蘇青鳶一直陪著了,她必須休息,現在她可不是一個人了。
更何況娘的身體一直也不是太好的那一種。
蘇青鳶輕笑,一臉的溫柔,“這都晌午了,聽說你還沒吃飯?”
顧沄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剛才沒餓,所以就沒吃。”
蘇青鳶佯裝生氣,“你自己的身子不清楚嗎?要是抵抗力下降了,就容易復發,不想吃也得給我按時吃飯。”
顧沄非但不生氣,反而一臉受用,很是聽話的開口,“好的娘,沄兒馬上就吃。”
幾個大臣見狀也不敢說什么,只能站在一邊,蘇青鳶對幾人道,“各位大人也出去吃點吧,御膳房準備好了吃食。”
幾人趕緊道謝出去,
這些老迂腐對于蘇青鳶的態度雖然改觀了一些,但還是擔心她會對大渝的江山有什么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