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沉沉,水榭外的池塘泛出了銀色的清輝,晚風拂過,周圍的的灌木叢沙沙作響。
葉泠霧坐在軟榻上,用拇指捻著杯盞的邊沿,怔怔出著神。
她很不安。
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串聯起來,不禁令她膽寒。
百里主君出事,樓太傅入獄,江苑身負重傷,如今沈湛也是生死未卜,這一切好似安排好的。
明天呢?
明天又會發生什么。
百里主君出事第八日。
卯時一刻,沈老太太免了請安,也免了伺候。葉泠霧披著厚厚大氅,手提著燈籠,出現在青竹閣。
這座院子內外守著不少黑旗衛,葉泠霧本以為進去時會被攔下,誰知一路上的黑旗衛都像沒看見她似的,任由她徑直往沈湛寢屋去。
葉泠霧將將踏上臺階,就看見鄭兒端著湯藥從另一邊長廊來。
“泠霧姑娘?”鄭兒喚了一聲,疾步走過去,“你這么早就來替沈老太太看望侯爺了?”
葉泠霧側身看向她,神色不自然地笑道:“老太太很關心侯爺,就讓我多來看看,這是大夫讓熬的藥?”
鄭兒道:“是啊,昨夜那位余大夫一直守在屋里,奴婢熬好藥都是送到門口就被秦校尉攔下來,秦校尉還說了侯爺寢屋任何人都不得出入,泠霧姑娘這趟怕也是白來。”
葉泠霧愣了一下,莞爾道:“既然都來了,總是要去看看,我不進去也行,正好找余大夫聊聊。”
鄭兒道:“那我們一起過去吧。”
青竹閣正屋外排了整整兩列黑旗衛,岳揚站在其中,來回慢慢踱步,許是處理好的傷口還在作痛,臉色算不上好看。
他聽見院口傳來動靜,轉身看去,混沌的瞳孔頓時清明不少。
“岳揚小將軍,侯爺的藥.”鄭兒先一步走上前,誰知話還沒完岳揚就從她身側走過,好似沒看見她這個人一般徑直朝葉泠霧走去。
鄭兒怔了怔,回頭看去,就見岳揚頹然的臉上終于見得一絲光明,兩人也不知低著聲說了什么,岳揚拉著人就往寢屋走。
葉泠霧還想掙扎,奈何岳揚的手一如既往拽得人生疼,她也只能被迫跟著他進屋。
鄭兒見狀,連忙跟上去,就快跨進屋時,卻被岳揚擋了下來。
“你跟著進來干什么?”岳揚沒好氣道。
鄭兒臉頰浮現一抹尷尬,她輕掃了一眼葉泠霧,好似在說他“她都可以進去,憑什么自己不禁”。
但這句話鄭兒沒敢說出口,只能曬然道:“小將軍,侯爺的藥奴婢熬好了,奴婢總得進去服侍侯爺喝下啊。”
岳揚聞言這才注意到鄭兒手里還端著藥,他遲疑了半秒一把奪過鄭兒手里的湯藥,然而塞進身側的葉泠霧手中,說道:“還是表姑娘去服侍侯爺用藥吧,其他閑雜人等就別進去,我也不進去,余大夫說了侯爺現在還在危險期,不能被打擾。”
鄭兒渾身僵直,神色難堪道:“可是、可是幕后是主母親自挑選來伺候侯爺的,喂藥這種事也應該是奴婢來做,不該麻煩泠霧姑娘的。”
岳揚有些許不耐煩,“那你就在門外候著,若是表姑娘和余大夫有需要,你就去做。”
鄭兒又看了一眼葉泠霧,不著痕跡的將眼底的不甘心淹沒,勉強微笑道:“是。”
屋內燒著地龍,葉泠霧端著湯藥往里去,就看見余大夫坐在軟榻上打盹兒,她沒敢去打攪,輕手輕腳的往里屋去。
靠近床榻,葉泠霧猶豫了一下才撩開帷幔。
沈湛微露著肩膀,肌膚白皙,肩膀上纏了厚厚的,滲著點點血的繃帶,更別提被褥下那些傷口有多嚴重。
葉泠霧心底泛起漣漪,不由自主的坐在床沿,一只手輕輕撫摸上沈湛那沒有一絲血色和生氣的臉。
直到摸到他下頜角的傷口時,她才反應過來收回那只手,將湯碗里的藥用勺子一口一口的給沈湛喂下。
好在人雖然不省人事,但這藥還是能喝下去,從嘴角溢出來的藥也別葉泠霧及時用絲絹擦去。
一碗湯藥慢慢見底,葉泠霧也是松了一口氣,提唇輕語道:“侯爺,你可一定要挺過來,寧北侯府不能沒有你。”
沒有回應,整個里屋安靜的一根針掉地上都能清楚聽見。
葉泠霧凝視著男人脆弱的模樣。
猶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樓船上,她也不知怎的,突然就想往背后看,這一看,就看見了沈湛,那時他戴著面具,可渾身散發的氣場卻讓她良久也回不過神。
大抵是命運,就在初遇那晚,她就做了一個直到現在都存于心中的噩夢。
在京城的這一年里,她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遠離沈辭,遠離沈湛,遠離任何可以傷害她的人。
若成全沈辭和程故鳶是為了解心里的結,那沈湛如果真的死了,才是讓她真正的高枕無憂。
可現在,她卻萬分不舍。
甚至心里還祈求,沈湛能平安無事。
葉泠霧伸手替床榻上的男人掖了掖被子,小聲喃喃道:“侯爺昨日還讓我等你,我等了一個晚上,結果回來的你卻是身負重傷。”
“侯爺,我還欠你一個人情呢,你不醒過來,這個人情我該怎么還?還有下棋,你南下之前說讓我陪你下一盤棋,我可都記著呢。”
從青竹閣出來,葉泠霧整個人都是魂不守舍的,直到聽見外院小廝傳來消失,說是宣知州還有吳大人想來看望沈小侯爺。
這兩人都是知州府的大人物,不能像昨日那般直接攆人,是以葉泠霧只能趕去問沈老太太意見。
沈老太太半靠在軟枕上,手里捧著半碗沒喝完的安神藥,思忖道:“這個時候登門,怕不是什么好事啊。”
葉泠霧道:“宣知州為人看著倒是和善,但是那人我與江大學士遇刺的事還不知是知州府誰人指使的,若是貿然讓他們見到侯爺的話,余蘇城指不定要翻天了。”
沈老太太蹙眉道:“你說的不錯,既然如此,那我老婆子就親自走一趟,應付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