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快步沖到李治面前,將還熱乎的奏章遞到了李治的面前。
李治翻開了奏章,看完之后整個人也是興奮的站了起來。
“瑞安,馬上召集群臣,開朝!”
“喏!”
看了眼興奮的李治,瑞安也是似曾相識,就好像上次吐蕃被平復,難道說李績和劉仁軌上書,是因為高句麗被平了?
不敢怠慢,瑞安馬上將隨行出宮的官吏全都叫了過來。
一眾文武也不知道這皇帝又抽什么瘋呢,只有任雅相幾人知道,能讓皇帝如此大動干戈的可能只有高句麗那邊的事了。
要知道上次吐蕃被蘇定方平復皇帝就是臨時開朝嗎,現在應該也差不多。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眾文武進殿,全都沖著李治行禮。
“眾位卿家,朕剛剛收到英國公和水師大都督的聯合奏章,高句麗全境已經被我大唐拿下,甚至包括北面的靺鞨部和烏羅渾部也已經全部歸順我大唐。”
李治直接將高句麗被拿下的消息說了出來。
任雅相聽到之后也是第一個站了出來,歌頌李治的功德。
一眾文武也是一起向李治行禮,同時跟著任雅相歌功頌德。
“我大唐自從立國四征高句麗,現在終于將之平復。
朕決定將高句麗全境分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設置安東都護府在平壤城。
然后遷徙百姓入高句麗,豐富地產,六部調配官員準備接收。
同時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李治沖著眾人擺手,早在之前他的老爹就跟官員商議過拿下高句麗后的統治政策。
九大都督府,再配上安東都護府,足以保證高句麗全境安全。
現在老爹的夙愿終于是達成了,高句麗這一東方大害終于是被大唐平定了。
現在大唐東平高句麗,西南拿下吐蕃,可以說是再無威脅可言。
大唐經過兩代人的進攻,終于是將大唐徹底穩固了下來。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百官再次行禮,他們也都知道拿下高句麗的意義,現在大唐終于是能好好休養一段時間了。
“陛下,這安東都護府大都督可有人選?”
恭維之后,任雅相也是想起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安東都護府大都督的人選。
此人必須有足夠的武力和智謀還有威信,才能徹底彈壓住高句麗的形勢。
按理說最合適的人選應該是英國公李績,但是他到底年事已高,而且威信很高,如果他在高句麗境內恐怕尾大不掉。
所以他絕對不會允許這件事的發生。
“任雅相,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李治自然明白任雅相的想法,他也不想讓李績待在高句麗,就好像當初不能讓蘇地方在吐蕃鎮守一樣。
這些統兵大將,還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待著的好。
“臣以為最合適人選便是英國公,但是英國公年事已高,不宜在高句麗這等苦寒之地逗留。
所以臣舉薦右威衛大將軍薛禮薛仁貴為安東都護府大都督,鎮守高句麗全境。”
任雅相想了一下,現在的人選除了李績,最合適的就是跟著他一起平定高句麗的薛仁貴了。
此人到底年輕,雖然屢立戰功,但是跟李績還是不能同日而語。
如果由薛禮鎮守,應該也不會出現問題的。
“好,那就委任右威衛大將軍薛禮任安東都護府大都督,鎮守高句麗全境。
同時著令英國公李績,班師回朝,以令嘉獎。”
李治點了點頭,這任雅相雖然有些討厭,但是不得不說他一切都是為了大唐。
當初針對蘇定方,現在針對李績,都是為了大唐。
而這任雅相的想法跟他一樣,他也是傾向于將薛禮薛仁貴放在安東都護府鎮守。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一眾文武看著這君臣兩人一唱一和,也是沒什么異議。
很快圣旨出洛陽,朝著高句麗邊境狂奔。
“薛禮,這里的事情老夫已經全都告知你了,只要你不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不出十年高句麗就能徹底成為我大唐的疆土!”
李績看著身邊的薛仁貴,眼中滿是欣賞之意。
薛禮跟著他這么長時間,每天的成長都被李績看在眼里。
這家伙還真是個當將軍的好料子,只要多加琢磨,必然能成大事。
“將軍,您這是何意?”
薛禮沖著李績行禮,眼中滿是疑惑之色。
這李績突然跟他說這些,他還真的有點莫名其妙。
“咱們的奏章現在應該到洛陽了,陛下收到奏章之后必然會令我班師回朝,而坐鎮這高句麗的人選應該就是你了。”
李績沖著薛仁貴笑了一下,也是將緣由全都說了出來。
“將軍,分明鎮守高句麗的最佳人選就是您啊,陛下為何會讓您班師回朝?”
薛仁貴傻了,他怎么也想不通,這鎮守高句麗的分明是李績才對,怎么就要落在自己頭上了。
“老夫年歲已高,高句麗苦寒,我在這里待得時間長了,這把老骨頭可能就要丟在這里了。
想必陛下肯定會體恤我這等老人,讓我回大唐休養的。
你年輕力壯,鎮守這高句麗正好合適。”
李績沒說什么,他很清楚以皇帝的帝王心術,斷然不會讓他這么一個威望深重的國公在外面逗留的。
但凡自己稍微生出反叛之心,那對大唐來說可是比那高句麗要嚴重的多。
薛仁貴就不一樣了,年輕有為,身強體健,最關鍵的是根基淺薄,鎮守高句麗正好合適。
“將軍,恐怕不是這個原因吧!”
薛禮也不是傻子,看著李績的表情,差不多也能想到些東西。
“莫要想那么多,也莫要說那么多,一切你自己明了就行。”
李績又看了眼薛仁貴,自己能悟到多少那就是多少,反正還年輕嘛,以后有的是機會。
“薛禮明白,如果沒什么事的話,我就先去準備了!”
薛禮行禮,直接退了出去。
沒過多少時間,李治的旨意也是到了三軍之中,李績接旨班師回朝,薛仁貴則是啟程前往平壤城,準備梳理安東都護府的事宜。
從百濟出發的船只終于還是到了倭國之中,當聽到倭國水師被大唐水師全滅,登陸的兵馬也是盡數被俘虜之后,整個倭國全都炸了。
倭國上下現在最害怕的就是大唐水師跨海進攻本土,將他們覆滅。
所以他們一致決定派人前往大唐,向大唐遞交國書,愿意歸屬大唐。
同時積極布置防線,預防大唐進攻。
至于那兩萬俘虜,天皇根本就不在意,反正都是地方豪族的兵馬,死一個就少一個。
但是各方豪強卻是不同意,既然皇室不出錢,他們自己也是湊足了二十萬兩黃金,乘坐海船朝百濟方向行去。
在認識到了大唐的強悍之后,倭國天皇也是開始師從大唐,從政務到律法全部照抄大唐。
另外派遣學徒前往大唐,學習大唐的先進技術。
“父皇,現在四方已定,您準備什么時候進攻倭國呢!”
李嫣然來到老爹身邊,現在吐蕃和高句麗都已經被拿下了,是時候對付倭國了。
拿下他們大唐就等于有了一個海外基地,下一步就能以倭國向外延伸,看看能不能到達美洲。
“你怎么這么熱衷于拿下倭國呢?”
李治郁悶了,這個倭國怕不是上輩子惹上自己這寶貝女兒了。
否則怎么能被她這么惦記。
好像不滅了倭國,她死不瞑目一樣。
“父皇,之前的海戰難道您還沒看出來嗎?這倭國簡直就是一條餓狼,如果不把他們拿下,嫣然寢食難安啊!”
李嫣然還能怎么說?為了防止以后被他們侵略?
自己老爹根本就不會相信。
“嗯,朕不是已經下令海部研制遠洋海船了嗎?相信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成功。
屆時就讓水師向東,直接將倭國覆滅。”
李治總感覺自己這女兒對倭國有些異樣的感情在內,反正對吐蕃和高句麗的時候她可沒有過這樣。
但是經歷了之前的戰斗,國內也是見識到了倭國的實力和野心。
等到海船完備,揮師向東,應該沒什么問題。
“嫣然也派人在研究遠洋貨船,現在差不多有幾十艘的規模了,如果父皇需要我愿意讓他們隨水師出征,幫忙運輸糧草補給!”
李嫣然這兩年可謂是一直在爆兵爆船,遠洋海船從一開始的十來艘,到現在的數十艘,可都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
還好跟倭國的貿易早就將這些虧空彌補了出來,這也是她哪個說的起這話的根本原因。
主打了一個有錢任性,隨便造。
“你竟然造了這么多海船?”
聽到李嫣然這話,李治也是愣了。
他實在不知道自己女兒這兩年做了這么些事情。
數十艘遠洋海船,每一艘都是價值不菲,當真是突出一個有錢。
“父皇放心,這些海船可都是我用自己的錢造的,您的一分都沒用!”
看了眼老爹,李嫣然趕忙解釋,我花的都是我的錢,你這總不能說我什么吧。
“朕是哪種人嗎?但是這數十艘海船可都是你的心血,你當真要拿出來,讓他們隨水師出征?”
李治郁悶了,在你眼中你老子就這么不堪嗎?
整天就看著那點蠅頭小利?
要是他真的在乎的話,還能把錢全都在李嫣然那存著?
“嫣然身為大唐公主,既然享受了大唐賦予的權利,自然要擔負起相應的責任來。
幾十艘海船罷了,只要能一舉將倭國平復,嫣然全都拿出來又能如何?”
只要能把小倭國拿下,滅了這狼子野心之地,別說幾十艘海船了。
在讓她拿幾十艘出來也無所謂。
錢是用來干嘛的,不就是用來花的?
花完了再賺不就得了。
她又不是那些皇室子弟,只能花錢,不能賺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