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86.建安十年,長沙時疫,襄陽分歧(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86.建安十年,長沙時疫,襄陽分歧(求訂閱月票)

386.建安十年,長沙時疫,襄陽分歧(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88章386建安十年,長沙時疫,襄陽分歧(

第388章386建安十年,長沙時疫,襄陽分歧(

與劉備的合作,總算是能不用過于避諱了。

如今,劉備也算是興漢會的核心成員了,以百姓為重的很多事,就可以進一步展開。

不然,僅僅是商行合伙人的身份,還不足以讓黃月英真正完全信任。

而劉備幾人,在回去路上,也是唏噓不已。

今次來楚安,不僅新弄了個賺錢的路子,還加入了一個組織。

這個組織,其目標之崇高遠大,生平未見,令他們心潮澎湃。

“大哥,俺總覺得……這次之后,似乎有甚東西不同了。”張飛看著旁邊的劉備。

劉備點頭,“是不同了啊。”

“阿楚他們,幫著主公找到了可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麋竺笑著道,“與此同時,竺覺得,此次之后,興漢商行才是真的愿與主公成為了自己人。”

劉備點頭,面色復雜。

他原以為,他以往匡扶漢室的目標已經很是遠大。

直至這次從黃月英嘴里聽到的那些話,他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任重而道遠。

何其有幸啊。

十二月,天氣愈發寒冷。

黃月英這邊收到了各處派人送來的定金,又回復了各處大約的交付日期,一時間,家中庫房又是裝滿了錢糧。

而在劉備那邊派人送來定金后,黃月英則令侍從帶回信件與信物,算是給新的這三個會員一個身份憑證,并且,叮囑他們各司其職,以安穩葉縣以及南陽各縣百姓民生為要,暫不必推介新成員入會。

至于楚安其他人,則是檢查著老百姓們的房子,有一些實在破舊的,便幫著一起修繕,好過這個冬日。

與此同時,春節的活動,也是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建安十年……就快到了。

益州那邊,張松與荊州討價還價的信件再一次到了劉璋手中。

見著荊州愿意將冬麥夏稻之法交出作為交換,他臉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哪怕張松在后頭列了一些青灰路段的收費權,他也全然不在意。

對他而言,冬麥夏稻才是真正的大利益。

至于青灰路的收費權……誰還敢在他身上收錢不成?

其他各世家的利益,又與他何干?

而且,他相信,有著冬麥夏稻這法子,那什么青灰路的收費權……他們也是肯讓的。

劉表果然不愧是心向漢室的宗親,竟真的如此大方啊。

這樣一來,劉璋對于荊州兵入益州,那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建安十年,終于還是在一片風雪呼嘯中到了。

“這般大雪,倒是許多年不得見了。”諸葛亮穿著毛裘衣裳,站在屋檐下,感嘆了一句。

“是。”黃月英點頭,自她穿越過來這么多年,這風雪也還是第一次這么大,“估計,要有不少地方受災了。”

“楚安境內,阿楚大可放心,姊兄會處理好的。”諸葛亮答道。

“那,楚安之外呢?”黃月英望向遠處。

她相信龐山民會處理好楚安縣內的事務,畢竟,這么些年的發展,也是讓楚安的百姓多了不少積蓄。

而龐山民,辦事素來穩妥,當了這么些年的縣令,當然清楚要如何布置。

可是,楚安之外……那就不好說了。

諸葛亮聞言,內心也是嘆氣,“但凡有向州府匯報災情的官員,或許……便算得好官了。”

黃月英眼神一暗。

這時代,真正能管老百姓死活的官員,那可不多,于是,便令各地商行匯報災情,統一至楚安。

魯肅站在兩人身后,自然是領命而去,他發現了,這兩人都是他的老板,可以動口不動手。

如今,他也算是在楚安安了家,他家人被送至荊州后,他又在月前把他們接到了楚安,心里松口氣的同時,便越發努力的工作。

“商行的作用,倒是凸顯出來了。”諸葛亮感嘆。

若無商行,許多時候,他和黃月英都會是兩眼一抹黑。

黃月英也嘆氣,“幸好,荊州這兩年糧食足夠,境內還算風調雨順,若不然……”

若不然會凍死多少人,餓死多少人,誰都不敢想。

春節。

因著風雪太大,龐山民在黃月英的授意下告知各家,今歲祭祀典禮因風雪之故暫時取消。

春節活動也暫時往后延了延。

在黃月英看來,錢也好,什么活動也好,都不如老百姓的安全來得重要。一時間,百姓們對封地中的這位女君,便更是敬重。

半個月后。

黃月英坐在家中,看著各地商行匯總過來的消息。

武陵、長沙、零陵受災皆重,其中又以長沙為甚,似乎……爆發了時疫。

她記得,長沙郡是會爆發一次瘟疫,那個時候,張仲景恰巧在當長沙太守。

如今歷史被她改變,可這時疫,倒是沒跑。

于是,黃月英便頂著風雪,去醫署拜訪了張仲景。

張仲景見到黃月英頗為驚訝,“阿楚都令人少出門活動,自己何故又來醫署了?”

“長沙時疫。”黃月英把手中的信件遞給張仲景。

張仲景一聽,面色嚴肅起來,接過看了一眼,“看此形容,時疫可能性極大……但……官府難道不作為?”

“仲宣兄長留守長沙,應已上報災情,可……這遠遠不夠。”黃月英搖頭,“或許,還得先生走上一趟。”

張仲景笑了笑,“也好。”

“我會令商行調用所有藥品,優先運往長沙。”

“好。”

“還請先生保重。”

“阿楚放心。”張仲景無奈,眼前這女郎君,叮囑起他來倒是一堆一堆的,“這些年,醫署靠著玉肌散,賺了不少,便是連楚安百姓的醫藥費都足夠了,此去長沙……老夫倒是想試一試心中所得,包括這些年來,與阿楚討論的那些。”

黃月英點頭,“辛苦先生了。”

張仲景只是笑著搖頭,便開始去做準備了。

襄陽。

劉琮看著王璨的奏報,眉頭緊皺,“長沙時疫?”

蒯越與蔡瑁也是面色嚴肅。

在這時代,最讓人害怕是便是瘟疫。

它能做到……十室九空,甚至,十室十空。

長沙郡到底是荊州的一大郡國,他們不可能放任不管,加上如今兼任長沙太守的,乃是跟著關羽一起去的王璨。

“這邊還有一封信。”蔡瑁拿了一封信出來,“是阿楚那邊,說聽聞了長沙的事兒,已請仲景先生帶人去了。”

“這……時疫如此危險,仲景先生怎能如此冒險!”劉琮瞪大眼睛。

在他看來,張仲景的醫術很好,之前救治他父親有功。

第二,張仲景到底也上了些年紀,這一路風雪如此之大,過于危險了。

第三,他父親如今仍癱著呢,他還聽聞……這卒中之癥,父傳子的可能性,著實是很高的,他很怕自己有一日也會如同劉表一般。

所以他希望張仲景能隨時為他們父子保駕護航。

可惜,張仲景早就婉拒了他們父子的橄欖枝。

蒯越微微皺了皺眉,隨后道,“仲景先生醫術無雙,此去,也是為了長沙郡的百姓,不過,公子倒是可以去信,請仲景先生保重自己,此為其一。其二,盡可能的調運各式各樣的藥材往長沙郡。其三,錢糧也得往長沙郡撥出。”

劉琮呼出一口氣,“也是,阿楚那邊……可有其他動作?”

“也僅僅是令商行多多配合物資轉運罷了。”蔡瑁開口,這種天氣下,物資轉運,其實才是最難的。

“去歲十一月中,各世家如此多數額的錢糧運往楚安,阿楚便無其他反應?”劉琮略有不滿。

蒯越與蔡瑁也是一愣。

什么叫如此多數額的錢糧?

那是他們給的蒸汽艦和快舟的定金好吧!

他們兩家,話事人也是把各種事情說清楚了的,他們當然清楚……黃月英的目標在何處。

那種船只與機器,耗工耗時極大,錢糧費更是不少。

劉琮的話,明顯就是想讓黃月英出一部分的錢糧。

他們理解黃月英為何沒把劉表父子拉到這局生意之中,因為……劉表父子是上位者,真讓他們這幾千萬錢幾千萬錢的往外掏,定是要鬧不愉快的。

可是要知道,襄陽這邊的青灰作坊,可都是黃月英幫著劉表弄的,其他世家……皆未染指!

楚紙、書籍、鹽利等,黃月英可都是給劉表分成了的。

他們還時常覺得,黃月英對劉表父子有些太好了。

如今,僅僅是一次不合作,劉琮就已是這副反應,還是讓他們有些不滿。

“那些錢糧,為的是造蒸汽艦與快舟。”蒯越勸諫,“已定好了交付時間的,阿楚那邊不可能擅自挪用這一批款項。”

劉琮看了蒯越一眼,壓著語氣,點頭,“叔父說的是。”

隨后,他便簽發了文書,從州牧府撥糧撥錢,讓軍隊往長沙郡開出。

又令其他受災各地,郡守優先救治百姓,謹防時疫。

議了事,劉琮回到了后堂。

見到張允正在逗弄自己的兒子,便笑了笑,“允外兄來了?”

“琮公子。”張允抬頭,見著眉目不算和善的劉琮,“這是……與主簿和軍師起爭執了?”

劉琮擺擺手,從張允手中接過了自己的兒子,抱著,“長沙時疫,心里難免憂心。”

張允點頭,“也為難琮公子了。”

如今劉表幾乎做不了什么,荊州大權也全部落在了劉琮手中,說是劉琮手中……其實,還是以蒯越與蔡瑁的意見為主。

劉琮的作用,其實就是個吉祥物。

劉琮瞇了瞇眼睛。

他現在手里的這些可用之人,都是劉表留給他的,他們對劉表、對荊州是忠心,可有一點……他們對自己的家族更忠心,時常以他年紀尚小為理由,勸誡他要如何如何處理事務。

可許多事,他覺得無需那般麻煩。

可偏生,蒯越與蔡瑁都不同意。

他反駁不得。

他這未來的荊州牧,看似大權在握,其實……不過是個傀儡。

“外兄可愿幫琮?”劉琮看向張允。

劉表留下來的那些人,一個個輩分都比他大,可張允不同。

張允是他姑母的的兒子,與他是同輩。

荊州牧的位置,總有一日要落到他頭上的,他可不想到時候還都是劉表的老臣在輔佐他,而自己沒有可用的人。

張允一愣,隨后笑笑,“自然。”

劉琮于是滿意點頭,“那還請外兄,靜候佳音。”

“好。”

今日第一章,

如題,求各種。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