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67.益州賢才(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67.益州賢才(求訂閱月票)

367.益州賢才(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69章367益州賢才(求訂閱月票)

第369章367益州賢才(求訂閱月票)

第369章

蔡夫人聽了劉琮的話,隨后就去看了劉表,而后又出來對劉琮道,

“你父親已經休息了。”

劉琮啊了一聲。

“近些時日來,你父親精力……是越發不濟了。”蔡夫人嘆氣,“琮兒方才所言,他先喜后怒,喜怒交加之下,身心俱疲。”

劉琮微愣。

“無妨,按你阿舅與叔父的意思去做,也按你本心去做。”蔡夫人給了劉琮支持。

劉表的狀態,早已大不如前了。

荊州的事務,當然只能交給劉琮等人。

有著蒯越與蔡瑁在,也不會有其他風浪。

只是,她也聽劉琮說了劉表那句話,心中……也有些寒心。

黃月英的身份擺在這兒,幾乎是處處想著荊州,也想著劉表的。

益州那邊,是早晚有一天都要拿下的,唯有這樣,荊州才能合四州之力,與曹操對抗。

曹操那邊的消息,她也聽說了,一路高歌挺進,袁紹的那幾個兒子,壓根不是曹操的對手啊。

若荊州再不發展起來,到時候又該如何?

“好。”劉琮自然應下。

前線將士大勝,為荊州開疆拓土,難道他們這邊還要寒了他們的心不成?

黃月英也知曉了漢中和巴中被拿下的消息,心中自然是歡喜的。

想了想,分別給文聘和關羽寫了信,讓他們仔細籌謀,多探地形。

又直接給成都的商行負責人去信,讓他多注意益州的賢才,好好結交一番,還列上了幾個名字。

至于劉璋那邊想拿回漢中和巴中……那是不可能的,曹操不會放任不管,搞不好……她這會兒拿到信的時候,曹操的援兵已經到漢中了。

但,曹操主力在北,即便出兵救援,也得鎩羽而歸了。

關羽看著城下的曹軍,無奈搖頭。

他們都已經拿了漢中和巴中了,曹操的援兵來了,又有什么意義呢?

而文聘那邊,也正巧能用這個借口拖一拖益州的人。

再者,只要他和文聘不撤兵,益州那邊……又能如何?

成都。

劉璋的心情很不好,張魯是被拿下了,可卻是被城內世家綁了獻給關羽的!

巴中也是文聘派人接收的,和益州一點關系都沒有。

這也就意味著,他白白跑了那么一趟。

荊州明明說,會退軍的。

可現在呢……又說劉表受天子命,并督交、揚、荊、益,漢中與巴中,自然也在荊州牧的都督之下。

氣得他想摔東西。

“如今之勢,當如何啊!”看著自己手下的這些屬臣,他暗沉沉的問。

張松嘆氣,站了起來,“松,愿為州牧使者,再去荊州,勸荊州牧歸還漢中與巴郡。”

劉璋微愣,“也可,去吧。”

“諾。”張松便是點頭應下了。

其他人見張松已經出頭,也就沒有什么想法了。

成都某院落中。

張松與另一青年對坐小酌。

“子喬此次去荊州,需好好探一探……那位荊州牧的意思。”青年開口。

“荊州牧,老了。”張松笑著,“孝直可知,如今荊州大小事務,皆決于其次子琮?”

法正微微皺眉,“這倒是知曉,不過,子喬可聞興漢商行?”

張松點了點頭,“嗯,聽聞是那楚安君和荊州牧的產業。”

“這興漢商行……今歲動作不小。”法正皺眉。

“哦?”張松微愣,隨即失笑,“左右不過一個商行罷了,怎的?又有赤了?”

“他們如今收了不少蜀錦的貨,至少是成都城內蜀錦總量的一半了。”法正手指敲擊著桌案,這是他在官衙里聽同僚說的。

“如此多?”張松一喜,這樣一來,他或許又能收到不少錢財。

法正看了張松一眼,“子喬何故欣喜?”

“咳咳,家中有蜀錦作坊,那自然是欣喜的。”張松于是笑著道。

法正也沒有追問,而是道,“看來,荊州對益州,是早有圖謀了。”

張松點頭,“的確。”

“子喬見過荊州使者,又出使過荊州,可覺得劉琮有明主之象?”法正問道。

張松想了想,道,“琮公子吧,不過弱冠之年,但自有氣度,只是……荊州事務多是請教蒯越與蔡瑁。”

這么一說,法正心中就有數了。

在他看來,劉琮與劉表一樣,都是荊州世家的棋子罷了。

這會兒劉表還在呢,劉琮就對蒯越和蔡瑁言聽計從,一旦劉表沒了呢?那荊州不是直接就被各世家掌控了?

一下子,他又把劉琮給排除在明君的序列之外了。

內心嘆氣,想了想,又道,“子喬回來時,可去葉縣拜訪劉豫州?”

“葉縣?”張松一愣,“聽聞那縣城皆為青灰所造,乃是天下第一堅城,去一趟,倒也無妨,孝直有何吩咐?”

“幫我看一看劉豫州。”

張松自是應下,“辛苦孝直大才被埋沒,松此去,自為孝直辦到。”

“多謝子喬了。”法正笑了笑。

告別了張松,法正到了成都城外。

遠處,似乎新建了作坊,不斷有人在忙碌,隱隱的,他瞧見了一面旗子,上面寫著興漢商行。

微愣,便騎著馬走了過去。

“這位管事,此處緣何起了作坊?”于是,他找了一個管事模樣的人,問了一下。

“哦,”管事笑了笑,“今歲益州糧食豐收嘛,蜀錦產量也高,上頭命我等多采購一些益州特產,可城內租金又貴些……不得已,買了偏遠些的地,起個倉庫。”

法正點了點頭。

如今還未秋收,百姓們也恰好有空,幫著蓋倉庫或者作坊什么的,還能那些工錢,倒是不錯。

“這位先生,可有何要事?”管事見法正先問他問題,他也就問了一下法正。

“無甚要事,只是覺得……近段時期,貴商行可要稍稍低調一些。”法正想起漢中與巴中的事兒,提醒了一句。

興漢商行既是荊州的產業,這段時間一定不為劉璋所喜。

管事笑著,“多謝提醒,不過,益州之地物種豐產,是個好地方啊。”

法正瞇了瞇眼睛,他總覺得,這個管事……話里有話。

益州沃野千里,當然是個好地方,他很清楚。

不過,他也不好追問。

商人求利。

可荊州已經夠富有了。

他總覺得,這個商行不簡單,或許……不僅僅是商行。

待得他見到不少護衛,心中一凜,這荊州……早有謀益州的意思啊!

就不知道,到底是誰主導的了!

劉表……似乎不可能,他與張松談過很多次,張松都說劉表是個寬仁的長者,對同為宗親的劉璋,還是有幾分情面的。

這興漢商行……背后到底是何人呢?

法正沉思了起來,想了想,難道……是楚安君?

看向那位管事,問,“這位管事,這商行,到底是楚安君的產業,還是荊州牧的產業?”

管事失笑,“是楚安君以及楚安黃氏之產業,我們自荊州而來,也并不一定就是荊州牧的產業啊!”

法正一愣,隨后也笑,“吾也有聽聞,楚安黃氏,可謂是一門多杰啊!前有承彥公,后有小先生以及黃叔虎,又有天子親封的楚安君……”

管事笑著點頭,“不敢當不敢當。”

法正便明了了,這商行……的確就是黃氏的產業,和劉表……那是一點關系都沒有。

只不過他們從荊州來,借了點勢力罷了。

嘖……楚安黃氏?

法正瞇了瞇眼睛。

今日第三章。如題哦

求各種,求票啊!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