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57.張松:此乃天賜良機!(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57.張松:此乃天賜良機!(求訂閱月票)

357.張松:此乃天賜良機!(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59章357張松:此乃天賜良機!(求訂閱月

第359章357張松:此乃天賜良機!(求訂閱月

張昭與周瑜見著孫權的表情,便知道,他們近些日子,又有得忙了。

江東被荊州算計到這個地步,著實是……少見。

又出了魯肅這檔子事兒,說句實話,只要荊州那邊稍稍吹些風,他們就得疲于奔命。

“全府上下,能省則省,多多募兵,此為其一。”周瑜看向孫權,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若只有三萬可調動的兵士,不足以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是以,需要募兵。”

孫權臉色一沉,于是點頭,“好。”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唄,那就過吧。

“其二,加重市稅。”張昭開口,“許昌那頭,已經對南面去的商賈,加重收取市稅,此舉……可補貼一些錢糧。”

孫權皺眉,“若加重市稅……這些個士族,又得嘀嘀咕咕了。”

“此乃無奈之舉,至于加多少,昭會與公瑾再商量,最后請將軍定奪。”張昭表情嚴肅。

“只得如此了。”

“將軍的婚事……還恕昭僭越了。”

“無妨,皆由子布做主便可。”孫權擺擺手,如今江東這境地,他也沒什么好挑的。

只要能穩定江東,就算是讓他取個特別丑的,他都認了。

“其三,冬麥夏稻之法,今歲秋收后,瑜便會著手推廣。”周瑜又道,“如此一來,便能安穩上幾年。”

孫權沉默,“這法子……確定可用嗎?無須實驗?”

周瑜嘆氣,“我信子敬。”

再者,他為了這法子試了這么多年,僅一眼……就知這法子是真的了。

孫權閉上眼睛,點頭,“既如此,便去吧。”

他雖然也相信魯肅,但魯肅同樣也有被荊州人欺騙的可能,若是這法子有錯……明年的收成就會泡湯。

只是,周瑜有這般決斷,他總不能拖后腿。

而后,張昭與周瑜退走,留得孫權一人在房內,他隨即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感嘆著世事無常。

陸家。

陸遜回到家中,找了陸績,又見著了旁邊那葛明,很是無奈的對著自家叔父行禮,“叔父,州牧問,您可愿出仕?”

陸績眨了眨眼睛,失笑,“你家州牧莫不是腦子壞了?我如今不過十六歲,出什么仕?”

一旁,諸葛亮也笑,孫權這是……要再度向江東世家示好啊。

益州。

劉璋見著荊州的使者,聽了對方的意思,“你家州牧要伐漢中?”

“是,此前州牧得天子手書,要勤王討賊,張魯之流,方發檄文響應,后腳又接受了反賊曹操的冊封,今歲州牧遣人去問其緣由,張賊卻又矢口否認,言他只是奉天子詔。”

劉璋哼了一聲,誰不知道,現在所謂的天子詔,壓根就是曹操的意思呢?

“漢室衰微,州牧為漢室宗親,總想著匡佐漢室,可在那之前,要令其他人臣服,便需清理如此背信棄義之人。”荊州使者又道,“是以,州牧想問將軍,若荊州伐漢中,將軍可否一道出兵?”

劉璋瞇了瞇眼睛,“那是攻下漢中,貴軍可是要回去?”

“荊州軍,自是要待在荊州的。”

劉璋點頭,“既如此,使者便在此多休息幾日,待本將與眾屬官商議一番。”

“諾。”

待得荊州使者被侍從領出去,劉璋才把自己的謀臣都喊了進來。

“荊州欲與我結盟,共討漢中,諸君覺得如何?”

“此乃天賜良機,將軍當好生把握。”眾謀臣中,一名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男子率先開口。

劉璋微微皺眉,這是他的別駕張松,雖然為人放蕩不羈,但才干還是有的。再者,他的兄長是廣漢太守,也算是益州當地豪族了。

“此乃是荊州謀求我益州!萬不可答應!”有人贊同,當然也就有人反對,“漢中乃是益州之門戶……”

“呵,若是北面興兵要攻益州,莫不成張魯會替益州守著?”張松嘲諷道。

劉璋心里也一沉。

他與荊州,是沒有太大的利益糾葛的,再說,劉表與他同為漢室宗親,他覺得劉表是能信任的。

至于為什么打漢中他覺得荊州的使者說得也很有道理。

劉表得了天子手書,要勤王討賊,總得清理一下隊伍里這種……不聽指令,兩面三刀的人。

張魯,便是其中之一。與其把漢中留給張魯,還不如與荊州合作,哪怕荊州之后會分走一部分地方。

“此事,便由子喬負責,可答應與荊州聯盟,但攻下漢中后,巴中與漢中當仍需歸我益州管轄。”劉璋開口。

“諾,松必不負將軍所托。”張松自然應下。

荊州打的算盤,他當然清楚,畢竟……已經收了荊州不少東西了。

荊州那邊,兵強馬壯不說,還有劉豫州三兄弟這樣的打手,又有兩次迎天子,此時又得天子手書,可謂是除了許昌之外,真正名正言順勤王討賊的一個勢力。

益州之地,沃野千里。

劉焉雖然把益州牧留給了劉璋,但……民心卻是不足。

張魯割據了巴中與漢中,極大的打了益州牧的面皮。

而今荊州出手幫忙,若迎王師,那是再好不過。

見此,劉璋也就擺擺手,讓眾人散了。

荊州愿意出兵,那就讓荊州出兵好了,反正,自己才是益州牧,想來,劉表也不好意思占著漢中的啊。

畢竟,人家使者也說了,荊州軍……還是要回荊州的。

總之,能把漢中拿回來,也算對得起祖宗基業了。

益州某處別院。

張松與荊州使者對酌。

“聽聞荊州商事繁茂,楚紙價低,書籍繁多,如此繁華盛景,松倒是想去看看。”張松感嘆著。

“別駕莫急,定是有機會的。”使者也是笑笑,“荊州與益州聯盟若成,劉益州也總得派人去荊州簽署盟約的。”

張松笑著點頭,“是啊,此事,非松不讓。”

兩人于是大笑。

“若成,在下愿在琮公子面前,替張別駕引薦。”

“那松,便先在此謝過了。”張松心中一喜。

荊州的情況他也知道,這兩年來,劉琮已經代替劉表處理荊州事務,而劉琦之前棄城而逃,很不得人望,已有好些年未曾回過荊州了。

但那位琮公子,卻是還沒有自己的班底。

若荊州真可光復漢室,劉表或許就是下一個光武,而劉琮……自是下一代君主。他早些投奔,便能早些在更大的舞臺展現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縮在益州。

襄陽。

在黃月英的引導下,魯肅很快開始上手商行的事務,不僅把商行去年的賬冊核算了一遍,又開始準備核算今年的賬冊。

同時,還走訪了襄陽周邊農戶,實地探訪了百姓,明白了商行是如何助的農,又從各個方面,開始為當地的百姓找一些生財之道。

而黃月英,見著魯肅如此快就上手了,欣喜不已,這樣一來,她能空出不少時間了。

今日第三章,如題,求各種。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