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44.憋屈的孫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44.憋屈的孫權

344.憋屈的孫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46章344憋屈的孫權

第346章344憋屈的孫權

消息一出,天下嘩然。

孫權卻是臉色陰沉的可以滴出水來。

接連幾個月來,江東不太平的地方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鎮壓這頭,那頭起來了,鎮壓那頭……另一頭又起來了。

結果,整個會稽郡就脫離了掌控。

雖說會稽郡是魯肅去荊州談判的底牌,但若談成,好歹有冬麥夏稻的法子拿回來,可如今,魯肅還未回來,之前傳回的信中,也沒說已經談判成了。

他知道魯肅在拖什么。

魯肅想窺探荊州冬麥夏稻的秘密。

結果……一整年了,都沒回來!這就意味著……魯肅現在也不可能回來!荊州,極有可能直接扣下魯肅了!

周瑜急忙趕回來,此時,山越的叛亂已經平息,其余幾個地方的百姓卻仍在叛亂中,會稽,已是失了。

黃蓋等一眾老部將,全都派出去忙著平叛,如今正在會稽郡北部與交州的部隊對峙。

是以,這一次的應對會議,多數只有一群更核心的人員參與。

孫權坐于首位上,看著下方趕回來的人,此刻臉上不見喜怒。

當了一年多的揚州牧,做了一年多的主君,多數時候,他已經能極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廳中,眾人表情嚴肅。

“都說說吧,如今……當如何應對?”孫權還是開啟了話題。

作為州牧,自己手中最大的兩個郡:豫章與會稽,都在別人勢力范圍,他可謂是最丟臉的州牧了。

豫章還好,便是他大哥也沒拿回來。

可會稽,卻是在他手中丟掉的,若不拿回來,他無臉祭祀孫策。

周瑜見眾人皆不語,想了想,率先開口,“休養生息,強大自身。”

“休養生息?”上首的孫權,只是重復了一遍這幾個字,沒有給意見。

他已經休養生息一年多了,可如今呢?

他手中依然沒錢。

世家們吃得滿嘴流油。

百姓們過的還是不好。

甚至,會稽還直接反了,宣稱脫離揚州,投入交州。

交州牧是甘寧,那是荊州的人,這也就意味著,會稽入了荊州之手。

張昭見著周瑜的話,于是嘆口氣,坐直身體,對著孫權拱手,“公瑾說的極是,如今將軍兵力在外,與交州軍隊對峙。且有會稽的先例在,不得不防……其余各郡……”

“其余各郡?!”孫權是又驚又怒。

他知道這一年來交州的赤風靡江東,也知道世家賺了不少,如今……他也知道,這赤分明是荊州那邊丟出來的籌碼。

要的,就是這些世家的效忠。

現在是會稽,那日后是不是就是丹陽?是不是就是廬江?

他不敢賭。

一旦賭了,在這大漢朝歷史上,他怕是丟臉丟的千古留名了。

“子布說的是,如今,不可不防。”周瑜表情亦是嚴肅。

這一年多來,赤的事兒他也知道,他原以為,各世家只是走了交州的路子來賺錢罷了。

卻沒有想,這個路子是荊州給他們的橄欖枝。

如今其他各郡還不敢反的原因,無非是這時候還有孫氏心腹帶兵駐扎罷了。

一時間,各郡風聲鶴唳,世家與孫氏勢力,稍有不慎,便是要大打出手的。

雖然他有信心,在沒有外力的參與下,各郡世家翻不了,但……卻讓人頭疼不已。

當年他贊同孫策以殺止殺,是因為孫策能壓得住。

可沒有想到,孫策戰死,孫權上位,荊州更不肯讓他們安穩過度。

安排了這么一出,讓他們那是動都不敢動。

“公瑾與子布的意思是,放棄會稽?”上首,孫權咬牙切齒。

會稽本是他愿意丟出去的,但卻不是這樣丟!

“是。”良久,周瑜點了點頭。

張昭也閉上眼睛,點頭贊同。

下方,陸遜見到這種討論,就知道此時的孫權,心中怕是怒火中燒了。

但他也得承認,周瑜與張昭的觀點,在此時是最合適的。

第一,孫權手中的可調用的兵力多數是派出去平叛了。

第二,此時要留著兵力以防其他各郡效仿會稽。

斷臂求生,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雖然痛,但是卻能在這時候壓住其他各郡,安穩局勢。

“子敬,到如今還未回來。”周瑜提起了魯肅,眉頭更是緊鎖。

眾人心中也是一沉。

魯肅的情況,他們知曉。

在這情況下,搞不好以后也很難回來了。

孫權更是心痛,丟了會稽不說,連能信任的人才都要被荊州扣押,簡直……是要氣死他了。

“冬麥夏稻之法,瑜已經試驗了三年。”周瑜沉聲,“今年,總算是有了一些眉目。”

上方,孫權期待的看著周瑜。

會稽的話題,也只能到此為止。

若比斷臂求生,江東怕是要不安穩許久。

后者道,“旱田翻為水田后,荊州那邊是移栽的稻苗,在下想了好幾年,卻仍不知這些移栽的稻苗該出自何處。”

“若是直接從其他水稻田移栽,則那水稻田便空了一塊。”

“可謂是拆東墻,補西墻,但瑜卻發現……被挖走稻苗的那塊稻田,旁邊空出了一塊地,可那空地旁的稻苗,長得卻比中間的更為茂盛,谷粒也更爆滿,稻子也更粗壯。”

其余幾人,皆是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在這時代,稻谷是播種的,到了播種時間,把種子撒下去,就會慢慢的生根發芽成長。

沒有人去做過移栽和插秧的事兒。

周瑜試了一小塊,發現空間稍大一些,稻苗卻長得更好。

“后來,瑜請教了老農,老農說,禾稻種植,種子不宜過密,否則便長不好。”

這道理,廳中這群人是不知道的。

作為世家子,誰會知道這些?

“所以,瑜猜測,荊州種的禾稻苗,是從一早就準備好的稻田中來的,只不過,種植的沒那般密集。”

“只是,需要來年再試驗了。”

“公瑾說的,不無道理。”張昭點了點頭,他年紀最長,這些事情比他們更清楚一些。

禾稻播種的太密集,確實是長不好的。

如果荊州的稻苗真是這么來的,他們江東,也就知道了冬麥夏稻之法,更是能安然的度過這次危機。

孫權聽完,點了點頭,好在……這方面周瑜有了些進展,若不然,他今天怕是要被氣吐血。

若是此法可成,江東各世家,應該是能安穩了。

江東日后,也才有爭天下的實力。

“既如此,此事,便辛苦公瑾再試上一次了。”孫權仍把此事交給了周瑜。

周瑜自然應下,看著孫權那疲憊卻與孫策有著幾分相似的面容,心中不忍,“阿權……也當多休息一番,莫要太過擔心。”

孫權一愣,差點兒要哭出來。

自他當了州牧,早就沒人這樣喊他了。

孫策在時,孫策和周瑜都是把他當弟弟的。

于是高冷的嗯了一聲,心中又寬慰了不少。

良久,又嘆出一口氣,“會稽之事,便按方才所議。”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