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275.許昌反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275.許昌反應

275.許昌反應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277章275許昌反應

第277章275許昌反應

廳中。

無人說話。

靜可聞針。

便是荀彧,也不知該說什么。

荊州這一年,在農事方面,風調雨順不說,冬麥夏稻更是種成了,這……對此時的大漢朝來說,無異于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本來覺得大漢氣數已盡的人,內心也都琢磨著,這莫非是第二個光武?

幾束谷麥帶來的壓迫感,讓曹操都有些窒息,漢室……真的還有希望嗎?

年輕的時候,他是這么覺得的。

那時,朝堂之上,董卓當道,是以天下大亂,董卓舉他為官,他不屑于與董卓為伍,跑了,卻被人發現……扭送至縣衙。

后來,董卓殺了太后與弘農王(劉辯),他便賣光了家產,拉起了一支隊伍。

于是,和袁紹、袁術以及其他義軍,共討董賊。

可其他人呢?

那是生怕折損兵力,都縮著不動!

他出兵的時候,其他人在后方天天大擺宴席!

看得他是惡心得不行。

那時候,袁紹還和韓馥計劃著擁立幽州牧劉虞為王呢!

天子在長安,哪里輪得到袁紹來擁立其他宗室上位!

可到了后來,董卓還是死了,死在了呂布手中,這大漢朝……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更亂了。

他打了這么些年,也明白,這天下如果不能大定,大漢朝便是氣數已盡。

他如今侍奉著天子,盡力支撐著大漢……可其他人呢,哪兒見漢室忠臣?

木盒里的五谷,對他而言,當真是刺眼。

“荊州,倒真是風調雨順了。”郭嘉笑著感嘆,打破了這一份沉默,又想起了那名少年,似乎……他算計了對方,但對方,也在醞釀著更大的陰謀啊。

他,嗅到氣味了。

“主公,文書上說的什么?”于是,郭嘉問著曹操。

曹操看完,又遞給了郭嘉,道,“劉表想要將冬麥夏稻之事,上稟天子,祭祀宗廟,并且……想要推廣整個大漢。”

廳里,其他人全是愕然。

荊州這是……這么大方?

看向郭嘉手中的文書,眼神中全是炙熱,他們覺得……這文書之中說不得就記載著冬麥夏稻成功的關鍵。

“切。”郭嘉看完,笑了一聲,“這文書之中,看似言辭懇切,卻是什么重點都未曾說。”

“這般重要的法子,劉表如何會在文書上說?”荀彧看了一眼,淡淡的道。

于是,一部分人也壓住了自己的眼神。

“既如此,便遣人去問清楚。”曹操也不在意的道,如果劉表能這么順利的交出這法子,他還真得高看對方一眼。

“就怕,這只是個引子。”郭嘉卻是搖頭,“近些時日,世家之間信件往來不斷,不斷有世家派人去荊州探查情況……”

曹操點頭,他……當然也派了人去。

“也有人回來了。”郭嘉笑著,“禾稻成熟之事,為真,荊州那邊,很是歡迎我們。”

曹操失笑,劉表歡迎的是各大世家,才不是他們呢,“奉孝以為如何?”

“靜觀其變。”

旁邊,荀彧也是贊同。

曹操點了點頭,便說今日到此為止,于是,便有一部分人退了出去,卻也還有真正的核心,留在了這里。

郭嘉表情嚴肅,“主公,荊州……怕是不安好心。”

“五谷之意,堪比社稷,荊州此次冬麥夏稻兩季作物成功,上奏天子,確為應有之意。”荀彧嘆氣,“只是,此事之沖擊,遠比我等想象的要大。”

曹操點頭,“是啊。”

“此前,奉孝設計逼走了那位小先生……”賈詡想了想,提醒。

郭嘉失笑,“說不得,那小先生便記仇的很,要給我等一個大大的驚喜呢。”

“驚喜應該沒有,驚嚇還差不多吧。”曹操也笑,“冬麥夏稻,既然荊州能成,許昌當然也行,此事,便交由文若你去安排,一年之內,吾要見到結果。”

“諾。”荀彧點頭應下,不過是找些人試驗一番。

“對此,嘉是有些建議,屆時再與文若相談可好?”

“好。”荀彧繼續點頭,畢竟……郭嘉是去過荊州一趟的,說不定,有著其他發現。

“這奏表……”曹操看著文書,“便派人交由天子吧,明日早朝時,可議一議。”

次日。

許昌宮。

劉協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著雞毛蒜皮般的小事,面色不帶喜怒。

見著下一人出列的,是荀彧,便略皺了皺眉,但他也沒有出聲。

“陛下,荊州牧有奏。”

劉協疑惑,荊州?冬麥夏稻之事嗎?

待得聽完奏報,又看到那木盒之中的五谷,劉協心中也欣慰了許多,眼眸垂了垂,大漢朝……最后的希望,或許便在荊州。

“荀卿以為如何?”于是,劉協問著。

“荊州冬麥夏稻種植成功,乃是天賜之祥瑞,陛下應大力嘉獎,并應同意荊州牧祭祀宗廟之請……著荊州牧入朝準備此事。”荀彧開口,“今歲之荊州,糧食充足,但許昌附近仍有不少百姓食不果腹……可令荊州牧帶上十萬石糧食,救濟災民。”

劉協瞇了瞇眼睛。

原來,以往正直無私的荀卿,也會在曹操的影響下,變成現今這般模樣啊。

“朕倒是覺得,荊州牧年事已高,路途遙遠,來許昌一趟,并不合適,萬一……”劉協笑笑,“不若,就令荊州牧就地祭祀天地,告知宗祖吧。”

“至于糧食,荊州那邊,襄陽附近冬麥夏稻種成了,還有諸多地方未曾成功呢,便令荊州牧研究出一個穩妥的,適合整個大漢朝的法子再說吧。”

荀彧一愣。

天子倒是對荊州的消息很關心啊,冬麥夏稻,的確是襄陽附近推廣得最為成功。

且,即便令劉表進許昌……對方也是不會來的,這一點,荀彧也清楚。

“諾。”荀彧沒有反對。

劉協點頭,又笑問,“荊州出了此等祥瑞之事,荊州牧可謂勞苦功高,不知該如何封賞呢?”

荀彧一噎。

荊州牧還得封賞?

封賞什么?

劉表的官職已經夠高了,難道,還得封王?真要這樣下去,這漢室……就要更亂了!

“不如,舉其次子劉琮為茂才,封侍中?”荀彧想了想,道。

給劉表賞賜,那是不可能的。

但劉表的兒子,就沒什么壓力了。

“這……”

“陛下,據臣所知,這冬麥夏稻之法,亦是荊州民間人士所創,而非荊州牧。”荀彧勸解道,“不如令荊州牧封賞于真正有功之人。”

劉協只得點頭。

他清楚,曹操這邊不會再給劉表加官職了,不然……微弱的平衡便會被打破。

但他得想個法子,往荊州那邊傳個消息。

或許,唯有聯合荊州,才能拯救大漢吧。

第二章。

如題,求各種哈。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