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232.宿麥將收(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232.宿麥將收(求訂閱月票)

232.宿麥將收(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3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


劉備的未來幾年發展方向,是徐庶思考良久后,又與諸葛亮討論了一番定下的。

往南,荊州的勢力范圍是不能明目張膽的侵占的,但是往北,侵吞一些…不在荊州掌控范圍內的地盤,并沒有德道方面的沖突,是可行的。

因此,除了在堵陽大力發展民生之外,徐庶也建議劉備多從曹操地盤上搶些百姓過來,因為,任何事情,百姓…才是基礎中的基礎。

“防線北推?”文聘略愣。

荊州北面的這些個縣城,因十分靠近中原,本就歷經了多次戰亂,即便是劉表想掌控…也沒有什么太大意義,因此那時候便把宛城借給了張繡。

結果張繡一投曹,宛城以北的區域,幾乎都被曹兵把控。

如今,哪怕拿回了宛城,那幾個地方仍是一片雙方勢力交錯的地帶,實際掌控那片地方的,仍是曹操。

所以,文聘才愣了。

顯然,徐庶的建議…簡單來說,就是要劉備借著荊州的力量發展起來。

這對劉表來說,不一定是好事…但似乎,也不是壞事?

劉備這邊的戰斗力,他是有過分析的。

不說劉備自己,光是劉備那三弟以及身后那銀甲將領…便是十分難對付的。

如今漢家天下到了這般地步,劉備作為漢室宗親,又有著左將軍、豫州牧的名頭,發展起來了…便能與劉表一道努力,似乎也不是壞事。

文聘糾結了一番,但還是在大義上說服了自己。

“是。”徐庶點頭,而后分析,“堵陽、宛城以北區域,如今多數為曹軍之掌控,但這些地方實則是荊州之境。”

文聘點頭。

“吾主受荊州牧收留,自是要為荊州出一份力的。”徐庶笑著,接著道,“最重要的是,能削弱曹賊實力,進一步將荊州的兵力,推向許昌。”

“當然,若有機會能迎回天子…那是再好不過了。”

眾人都是點頭。

“只是…那些地方,并無高城可守。”文聘還是有所疑慮。

那些地方會被荊州放棄的另一個原因,其實是因為那邊無法堅守,若能建立穩固的防線,荊州這邊是不會放棄的。

以劉備目前的兵力…要把北面一帶都守住,那幾乎是癡人說夢。

“此次,曹賊北擊,定然會對許昌多有防御。”徐庶解釋,“但兵力就那么些,曹軍不會費心去守這塊區域,一旦我等進攻…對方定然直接放棄這幾個小縣城,把兵力留回許昌。”

文聘嘆服,“先生高才。”

是啊,有著去年那次的榜樣,天下人都知道荊州也有迎天子的心思。

一旦荊州出兵,對方的防御重點一定是許昌,而不是這些個無關緊要的地盤。

“元直所言,亦是備心中所想。”劉備感嘆著,“這些地方,本為荊州之地,自然該在景升兄的掌控之內。”

“備受景升兄恩德,還不知何以為報呢。”

又幾日后,劉備與文聘這邊接到了襄陽的消息,內心皆喜。

宛城成門外。

“既然蔡軍師要領軍北上,那備便令吾三弟為先鋒,先行往北打點一番,備這便回堵陽,靜候蔡將軍。”

“那老夫,便預祝左將軍,一路高歌,得以凱旋!”文聘拱手,認真的祝愿。

“多謝文將軍!”

于是,劉備一行人便與文聘分別,往堵陽而去。

襄陽這邊,黃月英在知道劉表那邊定了大方向后,也就沒有過多關注了。

曹老板運氣很好,劉老板…在這個時期,運氣好像是沒有那么好的,所以…萬事盡力便可。

冬小麥的長勢,隨著時間推移,麥穗已沉甸甸的掛滿了枝頭。

“聽說這宿麥可以打出白面粉,做成的湯餅,味道不錯!”

“俺老漢還是第一次種這宿麥呢,以前也沒吃過湯餅…”

田間,不斷有老農查看著地里莊稼的長勢,也不斷的討論。

在這時代,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到面食的。

北方或者是中原地區,吃面食的機會多,但在荊州這些地方…稻米才是老百姓推崇的頂級作物,因為…口感香甜,又不剌口,比粟米好吃多了。

“嘿嘿,現在襄陽城里不就有賣湯餅的攤子嗎?一碗也不過是兩錢…”

“兩錢都能買一斤粟米了!”

“俺那大兒去吃了一次,說是味道有些寡淡,其他的比粟米好入口多了!”

“是吧?這些宿麥,交了主家的租子后,咱們再留些種子,到時候后也能嘗嘗鮮。”

黃月英也帶著人走在田間,聽見的,多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內心很是滿足。

“可…待得下個月真收了宿麥,再翻整田地,播種禾稻…時間怕真是來不及啊!”也有人擔心。

“擔心這般多做甚?反正有一季糧食種成了,再差,還能差過荒年去?”

有人反駁著。

黃月英無奈搖頭,當然,沒有試過一年兩季作物的百姓會擔心也實在正常,等到時候給水稻插秧了…這份擔心,便都會一一消失。

是以,她不在意這些個議論。

但她不在意,不代表她手下的人不在意。

黃武就是在意的人之一。

“這幾位老丈,這冬麥夏稻的法子在楚安都已經種成了,為何還這般擔憂?”于是,他蹲下身子,問道。

“這位郎君倒是好生勇武。”一名老農笑著,而后答,“雖說我等也信楚安君與荊州牧…但,我等到底是沒有種過,心里沒底,才會有這些疑慮。”

“可官府已經說了啊。”黃武還是不解。

這老農便只是笑著搖頭,不再答話。

旁邊另外的人才道,“這位郎君,說句不好聽的,這官府的話…能信幾分?”

黃武一愣。

黃月英則是沉默。

這時代,連荊州這地方的百姓都有這想法…那其他地方呢?

眾人都是過苦日子的,當然知道…真想吃飽,都得靠自己,靠老天爺…而不是,靠官府。

這所謂的公信力…還真是堪憂啊。黃月英這么想著。

卻見不遠處,幾名青年士子正與一堆老農交談,其中…還有好幾個比較眼熟之人,比方說…程松與呂登。

“幾位兄長緣何在此?”走過去,黃月英問道。

“還不是策論之故?”程松隨口就回了,而后才反應過來,問的人…是阿楚,于是笑著,“還不是阿楚之故?”

黃月英眨著眼睛。

和她,有啥關系。

“阿楚要我們盡快結業,未來出仕的方向,也有了定計。”呂登在一旁解釋,“吾等自然是要來了解了解如今的農事。”

“為了對比宿麥的畝產,除了學宮附近那些田地,我們好些人都找了其他地方的田地,以獲得不同地方宿麥的畝產數量,分析后,可進一步了解。”程松于是接著話茬。

黃月英笑著,便是理解了。

這群人…腦子倒是不僵硬。

再然后…她就見到了還在田里指導這些學子把雜草的黃琮與諸葛均…

很好,黃琮在襄陽學宮,看起來混的也很是不錯啊!

今日份的,寶子們。

最近因為五一假期的事兒,所以更新的晚和少。

之后穩定起來都會補上。

謝謝寶子們的票票,想要更多些!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