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217.黃月英:天下那么大,總不能只有一家楚紙啊!(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217.黃月英:天下那么大,總不能只有一家楚紙啊!(求訂閱月票)

217.黃月英:天下那么大,總不能只有一家楚紙啊!(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20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得了劉表的命令,蒯越隨后便開始寫公文,掛上他主簿的印章后,又加上了劉表的印章。

直接調黃忠為江夏太守,劉磐為長史,再征黃祖之子黃射為郡丞,把所有調令都發去了黃忠那邊,令他們帶兵前去接受江夏,若黃祖有反抗,則就地格殺。

做完這些,蒯越才離開了州牧府。

見得蒯越離去,劉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呆了很久。

昨天接到那些消息,他壓根不覺得黃祖那邊會有事,結過昨天晚上蔡夫人那個夢,卻無端的把他嚇出了一身汗。

他沒有告訴過蔡夫人這些事情。

他遣人問了府中管事,可有人在夫人面前嚼舌根,得到的結果都是沒有。

他已年過半百,對這些玄而又玄的事情,有著八九分信,所以一早起來,他自己十分生疏的卜了一卦,見兇。

再趕緊把蒯越喊了過來,讓蒯越給他占上一卦,依然……為兇。

兩兩驗證,再結合蔡夫人昨夜的夢境以及昨天得知的那些消息,他便信了十分,也幸好,阿楚那邊給了替代黃祖的人選,蒯越這邊也給了與黃氏繼續結交的方案。

若不然,他真不知要怎么辦才好。

想到這里,便把蔡夫人昨夜夢境寫信給了黃月英,又問黃月英什么時候能回襄陽,這才讓人把信送去,隨后回了房,補覺去了。

正月十五,楚安。

黃月英定這日為元宵。

莊上其他人雖不理解何為元宵,但卻很喜歡今夜那舞龍燈與舞獅子的表演。

長約近三百米的龍燈,氣勢非凡,自黃家莊子而出,一路繞過楚安各村子,最后進了縣城,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還有舞獅隊,時不時與那龍燈嬉戲,上演個龍爭虎斗……

惹的孩子們和大人們都放聲叫好。

最后,燈隊停在了縣城內楚安君府前,一段耍,討了個好彩頭。

周遭又是一陣叫好。

熱鬧至極。

“未曾想,這小小的楚安,竟有這般風頭。”孫權也是看了個熱鬧。

“是不錯。”魯肅也點頭,摸著胡子,“今日燈也看了,明日便該走了。”

“走嗎?”孫權瞧著對面那楚安君府,戴著面紗的女子才轉過身回去,眼睛瞇了瞇。

看起來,這楚安君住在楚安君府的消息,是沒有錯的。

“我們該回江東了。”魯肅點頭。

孫權嘆氣,“也好。”

心中卻是暗下決心,總有一日,他要帶兵馬掃平這里。

熱鬧一直鬧過了子時,才慢慢冷卻下來,楚安縣近百年來,也從未有過這般的活動,是以,百姓們都很激動。

回家途中,還一直在討論。

唯有縣兵與莊上的護衛連連叫苦,但今日一過,明日多數人也會有休息時間。

黃月英倒是沒有非要在這么晚回莊子上去,便令人打掃了幾個房間,讓老父親、大佬幾人將就睡一夜。

過完元宵,估摸著,過兩天就該啟程回襄陽了。這次去,還得帶上黃琮,作為那一日猜燈謎的獎勵。

已經是,建安六年了啊。

次日,黃月英收到黃武那邊的消息,說是監視的那兩個江東人今日一早便帶著十架織布機離去了。

“可有留人下來?”

“有,留了三個人在咱們縣中,說是縣中若有些稀奇的玩意兒,則他們可以直接得到消息。”

黃月英點了點頭,理由倒是找得不錯,可惜,白白留下這幾個人了,“兄長,繼續安排人盯著,另外,過兩天帶上兩架織布機,一起運去襄陽。”

“好。”黃武應下。

“亮原以為,織布機這事兒,阿楚便打算讓李管事他們自行處理的呢。”見著黃武離去,諸葛亮笑著道,“未曾想,阿楚還是要打理一番啊。”

“如果江東那兩人此次沒有帶這十架織布機回去……”黃月英笑著,“我便不管了,可惜,他們帶回去了。”

“你怕他們出爾反爾?”

“是啊,防人之心不可無。”黃月英點頭,“再者,多為仲牛兄長他們拉些生意,也很好啊。”

如果魯肅他們打算自己仿制,那也行……她這邊就直接把織布機甩給江東地區的代理商唄,再者,也要拉動內需。

諸葛亮笑著,點頭同意。

一件事,不可能只指望著一個人,多一些選擇,才會更有底氣。

“兄長呢,之后如何打算?”

“繼續游學。”諸葛亮笑笑,“荊州,亮亦不過走了還不到一半呢。”

黃月英想了想,“可需要護衛?”

“護衛倒是不必,只不過……那興漢商行……”

“什么?”

“亮看阿楚在許多地方設了興漢商行的分行,”諸葛亮開口,“例如,楚安縣內,縣城四處城門處、莊上集市外,皆有幾個兩三人的分行,是做何用?”

“通過商行的生意,尋找一條最適合給百姓、庶民派送信件與物品的道路。”黃月英開口道,“或者說,類似于民間驛站之用。”

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

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

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注明時間,以明責任。

傳統的郵驛僅用來傳達政令及軍情,民間通信無法利用,漢朝每三十里置驛,由太尉執掌。

但如今世道崩壞,特別是州和州之間的驛站,多不能用。

“民間驛站?”諸葛亮皺了皺眉,“阿楚的意思是,這些設置,多為民用?”

“是。”黃月英點頭,“商行的發展,除去生意這些收入項,當然也得有支出,之前麋子仲買了一年的果干這些產品的代理權,暫時夠這些站點的鋪設了。”

她既然要另外想辦法走一條路出來,就得利用好驛站的形式,再者,有著商行做名頭,在她手中,會比較好操作。

如此一來,通過驛站,她能做的事情,就會有很多。

“平日里這些驛站何以為生?”

“興漢商行的商品貨運、百姓的書信傳遞、包裹運輸等等。”黃月英開口,“雖說如今老百姓們或許還用不到這些,但是等其他商人們來了以后,我們會推薦他們通過商行的驛站來運輸貨物。”

“如此,驛站的收益也就穩妥了。”諸葛亮感嘆,“但這樣一來,就得保證楚安縣在未來數十年乃至百年內,都能一直保持現在的形勢。”

“是啊。”黃月英點頭,她有著整本穿越寶典背書,難不成還不能慢慢發展嗎?

“可是……亮聽聞,”諸葛亮思索了一番,開口,“在其他地方,有人在改進蔡侯紙的造紙工藝。”

黃月英眼神一亮,“當真?”

“自然。”諸葛亮點頭,見到黃月英那表情,不由得失笑,阿楚這反應……與他意料的很是不同啊,“阿楚為何如此開心的模樣?”

“因為,從兄長的消息中,阿楚知道了楚安縣的事物對其他地方也是有影響的。”黃月英樂呵呵的道,“若其他地方那些本有著這些技藝的人不思進取,那才是對不起他們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呢。”

“阿楚似乎不擔心?”

“為何擔心?”

“若他們改良成功,楚紙之利……”

“那又如何?天下這么大,總不能只有一家楚紙啊!”

諸葛亮隨即哈哈大笑,阿楚之格局,他從未在其他人身上見過啊!

今日第一章。

如題,求各種哈寶子們!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