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204.年三十的集市(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204.年三十的集市(求訂閱月票)

204.年三十的集市(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1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


是的,黃月英不是劉表,沒有那么多的瞻前顧后,給她兩三年的時間……荊州怕是能比其他勢力領先一大截。

畢竟,如今糧食的基礎,慢慢鋪開了,輕手工業,也在迅速成長。

再者,再有兩三年時間,現在學宮里那一批甲字班的學生,還有族學之中這最早的一批實用人才,都該出來干活兒了。

這么一想,黃月英就覺得心里舒暢多了。

像極了在春天種下一顆種子,秋天能收獲萬顆糧的感覺了。

至少,再有個兩三年,手中就不會出現無人可用的狀態了。

“小先生……”穿著護衛打扮的沙文野,正領著手下人巡邏,見到了兩位先生談話,便打了個招呼。

“沙精夫。”黃月英笑著道了一句,見著沙文野的模樣,還是挺唬人的。

“見過二位先生。”沙文野也是客氣的很。

他來黃家莊子上有幾個月時間了。

這里吃的飯,穿的衣服,生活的方式……都比他們那兒厲害得多了。他雖然勇猛,但也很難一個人挑戰這邊護衛會的鴛鴦陣。

再加上,這邊的飯菜好好吃啊!

他每天跟著訓練完,最期待的就是吃飯了。

吃完飯再睡覺……那可比在山中舒服多了。

“沙精夫近段時間如何?”黃月英還是關心了一下。

她把人家帶到莊子上,結果還沒待上兩天,就被劉表喊去襄陽了。

“多謝小先生關心,俺……很好。”沙精夫的漢語,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那就行。”黃月英笑著。

沙文野和柯葉兩人及他們帶來的部曲,是她計劃中的一部分。

要讓蠻人們感受到生活幸福的重要性,才能吸引其他蠻人不斷前來,這是其一;其二,唯有這些蠻人們學得了技術,那么……蠻山之中的蠻人們生活也才能慢慢改善。

“過幾日,莊上會有燈會,到時候沙精夫還得辛苦一番。”

“不辛苦,不辛苦。”沙文野趕緊道。

黃月英隨后笑笑,便與沙文野告辭,人家還得巡邏呢。

“看得出來,沙精夫這些日子過得還算舒心,比此前在蠻山之中,又壯碩了一圈。”旁邊,諸葛亮點了點頭,笑著道。

黃月英失笑,“兄長說的是。”

建安五年最后一天,也就是后世俗稱的大年三十。

黃家莊子外,原本的市集已經被莊子里的人家接管,人流如織。

放了假,又領了工錢和年貨的工人們,卻是難得的享受了一番逛街的樂趣。

糧食、布匹、豬肉、羊肉、果干以及特色小吃等貨品,引得大家都起了購買的欲望。

但最吸引人目光的,唯有黃亥改進的一臺紡織機。

這些機器,本來是提供給莊上紡織作坊的。

可經過一年多的生產,莊上的紡織作坊也無法再擴能了,在請教過黃月英后,黃月英便指出,可以將紡織機售賣給普通百姓或其他世家家族。

黃亥、李木等人一臉驚訝。

黃月英的話,卻打消了他們的顧慮,“仲牛兄長、李木你們可以繼續改進新的織布機,讓咱們自己的作坊用上更好的織布機,再把不用的賣給別人。”

幾名喜好研發的工匠便覺得此事兒可行。

于是,黃家莊子織布作坊中的紡織機,便出現在了年三十這一天的集會上。

他們不指望誰能真的買走,卻是想要吸引一下縣里其他一些商人或者是世家的目光。

“阿楚這便不怕其他世家搶了作坊生意?”諸葛亮站在黃月英身邊,看著那一頭鬧哄哄的人群,笑問。

“有何可怕的?”黃月英不解,“仲牛兄長他們,還會繼續研發更好的紡織機啊。”

諸葛亮失笑,好像,也是如此。

這樣一來……這織布機若能大量賣出,那……布匹的價格一定是會打下來的。

但荊州之內,仍無人可以與楚安競爭。

在他這么些年看過的事情下來,如今天下的諸侯……重視民生的,多只是重視糧食,而重視糧食,也只是為了外出征戰時軍糧夠用罷了。

“這織布機,是咱們作坊里用的,是黃管事改進的,比以前那織布機好用多了!”有一名婦人,扯著自己的孩子,對著身邊的丈夫道。

“好用在哪兒?”旁邊的男子不解。

婦人也不廢話,直接問一旁的李木能不能上手,李木自然笑著應下,婦人便不啰嗦的直接開動。

“哦!俺知道了,以前那織布機只能織一根線呢!”

“是呢!這樣一來,買上一臺,家里只要能種桑養蠶,一年下來就不缺新衣穿了!”

好一些沒見過的婦人,頗為心動。

可這一臺織布機,并不便宜。

當然,人群中還有一些楚安其他富家的管事,他們當然是知道這織布機好在哪兒的,難怪這一年來,楚安君封地上能不斷的有布匹產出,原來是靠著這織布機啊。

當下便有人問著旁邊的李木,“李管事,這織布機可是對外販賣的?”

“是。”李木笑著點頭,這人……似乎是縣里頭某個富家的管事。

“這多少一臺?”

“不是標著了嗎?”李木指著旁邊的一塊竹板,上頭訂著一張楚紙,楚紙上寫著織布機,三萬錢一臺。

那管事想了想,隨后便覺得這價格倒是不貴,如果只是買個一臺回去,價格不太好說,但若是多買幾臺,這價格估摸著還能往下談一談。

于是,便拉著李木,走到了一旁。

如今的楚安縣,冬麥夏稻,是整個縣的老百姓都享受到這個福利了的。

連他們這群富戶也不例外,雖說交的稅更多了,但獲得的糧食也是翻了個倍。

在這種情況下,沒人會反對楚安君,相反,他們還能托關系把糧食往外運出去一些,在缺糧的時候賣個高價。

再者,如今楚安縣的護衛們,那也比以往好了太多,周邊幾個縣,也都夸贊了一番,保障了周邊的安全。

另一邊,一個賣果干的攤位前,也站滿了孩子,攤主……卻是黃琮與黃峻。

“可以試吃,但是可別吃完了啊!吃完了,今年就沒了!要等明年新果子成熟了才有!”黃琮有些心痛的分出去一些試吃的果干。

講道理,果干這東西,不僅在襄陽是暢銷貨,在黃家莊子,亦是。

但黃月英也有私心,想讓莊上的族人們都先嘗一嘗,所以商行運過來的貨,都是先緊著莊子上來的。

以至于,黃琮和黃峻兩家竟還有些剩余的可以拿出來擺攤子。

看得黃月英哭笑不得。

“阿楚沒有想到吧?”諸葛亮也笑,當下拿了一塊試吃,隨后道,“多少一斤?”

“二百錢一斤。”黃峻見著諸葛亮站在黃月英身邊,皺了皺眉。

“來上半斤。”諸葛亮便道。

黃琮沒有多想,見到諸葛亮,也知道這是諸葛均的二哥,拿起一個小竹筐,便給稱了半斤。

諸葛亮接過,笑著問,“當給你多少錢?”

“一百錢啊。”黃琮很自然的開口。

“若我要十斤呢?”

“兩千錢。”

“要三百五十九斤呢?”

“七萬一千八百錢。”黃峻忍不住出聲,“諸葛先生總不能是為了考阿兄的算學吧?”

諸葛亮輕咳一聲,從腰間的荷包中掏了一把錢,而后數好,遞了過去。

黃琮無所謂的笑笑,數了數,便把錢放在了旁邊的竹籃內。

黃峻哼了一聲,于是轉過身,與黃琮耳語了一番,后者聽得連連驚訝,“當真是十四弟你說的這般?”

“不然呢!你看不出來嗎?這人一到咱們莊子上,多數時候與誰在一道?”

“阿姊。”

“明白了?”

“好像還真是!等會兒咱們去把阿均抓來問一問便知!”

“可別,阿均還不知阿姊身份呢!”

“那怎么辦?”

“去找五哥!”

五哥,正是黃武。

“行,就這么定了!”

還有一個攤位,卻是李嬸和幾個嬸嬸們一起,在炸油條和一些油糕,駐足的人也不少。

自冬小麥在這邊推廣開種植后,一些面食的吃法,當然也被黃月英交給了李嬸,其中,就包括油條。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正旦之日。

黃月英先是以楚安君的身份,在縣里與龐山民一起主持著縣里的正旦祭祀,再接著,又回到了族中,參與了族里的祭祀。

至于諸葛家兩兄弟,則是在龐山民忙完后,便回家中遙祭先祖了。

“阿均,以后咱們在這莊子住下,可好?”

今日第二章哈。

求各種。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