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161.莊內發展(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161.莊內發展(求訂閱月票)

161.莊內發展(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25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


見著眾人投過來的目光,甘銳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他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

畢竟之前,護衛的事情,全部由甘寧管理。

如今,甘寧已經是豫章郡郡丞,除了協助太守之外,還負責了豫章郡的兵事。

前段時間,甘寧率軍出征柴桑縣,大敗孫賁,奪下了柴桑,算是給了江東一個教訓。畢竟,江東周郎派人挑撥蠻族反叛,已經……天下皆知了。

“目前,縣內有兵八百,皆為今歲新募,訓練以及戰斗力皆非強軍。”甘銳開口,先說了楚安縣內的兵卒情況,“此八百兵為楚安縣所屬,非女君封地護衛。”

黃月英點點頭,如今她的封地是楚安縣。

但縣衙以及縣城守軍啥的還是得楊碩這群人負責,不算在她的管轄之地,兩方是互為合作的狀態。

不過,許是各世家愛惜糧餉,縣衙也吝嗇錢糧,荊州之內的人才,似乎都治政有余而治兵不足,以至于歷史上,劉表當政期間,勝仗是沒有幾場,反而次次被曹魏與東吳刷了經驗。

“封地之內,共計有護衛兩千,不算女君剛帶回的五百。”甘銳繼續道,“因著今歲錢糧預算充足,按照龐先生的要求,在原有一千護衛的基礎上,又募了一千。目前新護衛只完成了基礎的隊列訓練,也只能完成簡單的巡邏任務。”

黃月英看了看龐山民,對方只是笑著。

她原以為,龐山民應該是偏保守性格的人,卻沒有想到……護衛一下擴招了一倍啊!

去年甘寧帶走莊上大部分的護衛,去了豫章郡。

今年這些護衛都是新招的。

一個四千戶的縣城,好吧,去年查完隱田與匿戶后,楚安縣的戶口已近六千戶,可耕之地更是翻了一番。

能養兵士數量,自然是蹭蹭的往上漲。

而她食邑三千戶,縣衙還能有近一半的戶數來完成他們的工作。

甘銳則是繼續道,“預計在秋收后,會繼續加強護衛們的訓練。”

黃月英也是繼續點頭,“好。”

“只是……訓練是訓練……”甘銳有些欲言又止,“多數護衛未上過戰場……”

黃月英大概理解甘銳的意思了,沒上過戰場的兵,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兵。

原本甘寧帶來的這幾百人,那都是在戰場上混過的,而今老兵們多數去了甘寧手下。

“此事,我會與興霸兄長商議,屆時,與他之前帶走的護衛們進行輪戍,柴桑也好,豫章郡其他地方也罷。”目前而言,黃月英暫時只能想到這樣一個法子,“若境內有匪盜,倒是能試試手。”

甘銳失笑,“荊州本就承平,境內匪盜不多,此前將軍已經帶著我們練了幾次兵,而今怕是……”

“既如此……”黃月英又想了想,道,“山民兄長,勞煩你與楊縣令商議,與周遭其他幾個縣合作一番,咱們可以出兵幫他們剿匪,他們只需要付些錢糧……”

龐山民眼神一亮,而后點頭,記下,表示理解。

其余幾人也驚訝了一番,思考之后,覺得這辦法……的確可行。

“剿過匪的護衛,才能去興霸兄長那邊輪戍。”黃月英又補充了一句。

甘銳興奮了一些,“諾。”

黃月英于是又看向浦元,說起來,這位老師傅本來就只打算打打鐵的,奈何手中的徒弟實在沒幾個聰明的……他自己就不得不把煉鐵這一整塊事情都負責起來。

“浦師傅,莊內鐵礦可供應得上?”

“自然,若是供應不上,老朽自會去尋龐先生。”浦元笑著,“不過,因著此前只開一爐的緣故,今歲新募護衛們的武器與護甲還未全部完成,預計,要到秋收后,歲首前。”

黃月英表示理解。

雖然改進了煉鐵的流程,但由于原材料以及生產力的限制,目前的兵甲是要慢慢增加的。

“這批兵甲完成后,勞煩浦師傅再多備個一千五百套,至于庫房之中。”

“諾。”

“女君這是還要繼續募兵?”張仲景問了一聲。

就目前來說,楚安縣的士兵與護衛已經足夠用了。

“那倒不是,只不過兵甲都有壞的時候。”黃月英搖頭,“而且,多備一些,可以給興霸兄長送去一部分。”

張仲景這才松口氣。

一個近六千戶的中等縣,養了三千兵……比例已經很高了,若再繼續募兵,就怕田地都無人耕種。

“仲景先生是怕在下窮兵黷武嗎?”黃月英見此,失笑。

“是啊。”張仲景感嘆,“畢竟,楚安縣……是老朽活了這么久以來,最為喜歡的一個地方了。”

黃月英也明白,張仲景為何最喜歡這里。

去年有了封地以后,她相當于是打了土豪,分了田地,給了這里的老百姓一條活路。

加上一年兩熟的莊稼。

她敢拍著胸脯說,在這時代,楚安縣的百姓比大漢朝其他地方的百姓都要富裕。

張仲景是一名醫者,見到這種情景,自然是歡喜的。

“不知醫藥堂如何了?”黃月英又問。

“自去歲開設以來,如今藥堂內已有坐診大夫十三名,學徒三十名,”張仲景笑著,“老夫也是又收了三個徒弟。”

黃月英見此,也是開心的笑笑,大夫的數量不斷增多,百姓們看病就會更加方便。

“雖收得診金與藥錢,但每半月一次的義診,幾乎都把收入給撒出去了……是以,錢糧耗費頗多。”張仲景隨即又建議,“就怕女君這邊……耗費過大啊。”

“按照仲景先生的說法,診金與藥錢幾乎與義診消耗持平?”

“是。”張仲景無奈。

可他們這么多人,都得靠黃月英的食邑養著呢,加上還有莊子上的護衛……

“那已經很好了。”黃月英笑笑,“先生去做便是,不必擔心錢糧消耗,若在下的食邑不足,還有其他生意補貼。”

“這……”張仲景隨后感嘆了一聲,應了下來。

而在黃月英看來,張仲景他們為醫藥館帶來的收入與給窮苦百姓看病的支出幾乎持平,已經很讓她驚喜了。

也就是說,她基本上只要負擔這些人的薪俸便可。

原本,醫院這種公共衛生機構,薪資就該由相關部分負責,而非讓醫院自負盈虧。

后世的改革辦法,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總而言之,是將醫生推到了風口浪尖處背鍋罷了。

“醫藥堂之事,仍要辛苦先生。”黃月英道。

“不過是為了百姓,談不得辛苦。”張仲景也答。

最后,黃月英看向了黃勤。

黃勤聽著前頭這些人的匯報,內心感嘆之余,也是欣慰黃月英能走到今天這個程度,于是開口,“族學之中,去歲以及今歲分別增設了醫科以及數科,孩子們學的內容增加了不少,是以,只得放緩四書五經的教學進度。”

黃月英點頭,“辛苦七叔了。”

“而今,族學內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班,設置了醫科與數科小組。”黃勤繼續道,“共計有學生二百二十三人,其中甲班三十人,乙班六十人,丙班六十人,丁班八十三人,醫科以及數科小組各有十五人,平日需得完成普通班的課業,每旬還需完成小組的課業。”

黃月英瞪大眼睛,好家伙,興趣學習小組啊!

“這法子……”

“是老夫琢磨的,想著……”黃勤無奈搖頭,“待得他們學成,阿楚總是要用到的,便先試了一番。”

黃月英興奮道,“多謝七叔,此法甚好,只是這醫科與數科小組的學子人數……”

“暫做了些限制。”

“原來如此。”黃月英表示理解,這種特地設置的學習小組,如果不加限制,怕是不僅僅就這么點人。

當然,在這時代,醫也好,數也好,都不是主流。

但她們黃氏的族學,也不僅僅只有族人們,還有佃戶以及工人們的孩子,所以,目前反響還算不錯。

這樣一來,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一批人長成。

她的計劃,便能穩步的向前推進!

今日第一章。

如題。

求各種。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