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154.諸葛亮:謂之木牛流馬(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154.諸葛亮:謂之木牛流馬(求訂閱月票)

154.諸葛亮:謂之木牛流馬(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27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柴桑之地,早在夏、商、西周之時,便被定位荊、揚二州之界、

到了后來,又被稱為吳頭楚尾,意思是,吳地之頭,楚地之尾。

這般要塞,孫策在攻取后,便令自己的堂兄孫賁領精兵駐守。

“將軍!皆已備好了!”一侍從來報。

甘寧點點頭,隨即大手一揮,“進攻!”

一眾水軍,便朝著柴桑的水寨圍去。

一時間,軍情如火。

北方。

曹操自破了白馬之圍后,與袁紹相持已經有近三個月了。

得到來自許都的奏報,哈哈大笑,“劉景升與江東猘兒都想迎天子,卻是打了一架,荊州兵三萬竟沒打贏江東猘兒帶的一萬五千兵卒。”

“孫策的確勇武,遍觀荊州……卻無一人可比。”張繡搖頭道。

“可惜,宛城被文聘拿回去了。”曹操嘆氣,“待得平定袁紹,再與卿一道取回,如何?”

“繡,萬死不辭。”張繡誠懇的道。

上次那封信,雖說讓他懷疑了許久曹操的用心。

但,曹操以自己的子孫為誓,令他很是感動。

可……日后的事兒,誰又說得清啊。

曹操見此,大笑,可心里……卻是著急。

他的地盤,糧草并不多,雖然從劉表那里借了些糧食過來,可也禁不起這么久的消耗。

他得想辦法盡快結束戰事。

且……宛城被奪回,許昌,會更不安穩。

袁紹得了細作們的消息,卻是張了張嘴。

“劉表三萬兵打不過孫策一萬五千兵?”

第一次,他對自己選的這個盟友產生了懷疑。

隨后看到了宛城被劉表拿回,心中總算好受了些,這樣一來,劉表也還能直接從宛城出兵直指許昌。

他如今與曹操對峙,雖然吃了一些虧,但總體而言損失并不大。

相比起曹操,他耗得起。

而在蠻山中的黃月英,此時卻是畫著這邊制鹽的流程。

畫了流程,可……工具實在不足。

采礦還行,到時候運一些鐵具過來,這鹽礦石大部分面積裸露在地面之上,幾乎不長植物,黃月英估摸著,地面下的礦石也不少。

搞不好,這里數千年前還是海域呢。

采了礦,后續的運輸以及制作就成了問題。

如果就在這邊制鹽,那就要耗費無數的人力,這邊雖有山間流水,卻實在是太淺。

可如果運到適合造作坊的地方去制鹽,那運輸就能累死不少人。

制鹽的過程其實不難,無非是把礦石粉碎后溶進水里過濾后再煮。

這些步驟放在山下,分分鐘就能解決,但在蠻山之上,卻成了難題。

諸葛亮見著楚紙上的內容,看了一眼就明白阿楚在愁些什么,失笑,“一切都才起步罷了,阿楚何必如此?”

黃月英嘆氣,“雖說他們是蠻族,但到底也是人。”

“那不如將阿會風和相精夫他們喊來,再問清楚附近地勢如何?”

黃月英搖頭,地形地勢什么的,她早就問過了,而且……也走過一遍了,確實,這山中目前只有涓涓細流。

而沅江這些大河,得在更遠的地方。

而且,像這種山中或者峽谷之中的江河,利用起來的難度會更大,這時代,到底不是后世。

若真是建造作坊,其實她還是更希望能建在山下的。

本就要開互市,可加速漢民與蠻民的融合,若是把作坊再建在山下,效果或許會更好。

“兄長可有辦法能令鹽礦石順利些的運輸到山下?”

諸葛亮一聽,也皺了眉,“阿楚還是想在山下建作坊?”

“是啊,既然人力省不下來,那就不省了。建在山下,也能幫著蠻人快速融入山下的規則,畢竟,咱們也還得開互市。”

諸葛亮點頭,“也是此理。”

隨后思索了一番,搖搖頭,又道,“阿楚容我思索片刻。”

黃月英自是笑著點頭,也不急。

雖說她遇到的是弱冠版本的大佬,但其實,在她看來,閱歷也好,智商也罷,這已經和成年版本的大佬相差不多了。

且,更年輕,身體更好。

只不過……在她的主場,大佬其實一直都在藏鋒。

“山路崎嶇,可令蠻人開辟一條固定的山道,用以運輸礦石。”不一會兒,諸葛亮便開口,“不過,即便開辟了固定的山道,山路依舊是不同于山下的大路。”

黃月英點頭,“是啊,所以總覺得此事很是為難。”

“亮倒是有個法子,只是……不知蠻人中工匠幾何。”諸葛亮笑瞇瞇的道。

“應當不多。”

“亮知曉幾種器具,可謂之,木牛流馬。”諸葛亮笑答。

黃月英眼神一亮,在后世,木牛流馬到底是怎么樣的猜測很多,即便是她,在一眾資料里看來看去也全是推測。

如今大佬能親自解惑,那可太好了!

“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于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正適合阿楚目前的情況,若以此車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黃月英點頭,這些與武侯傳的記載都差不多。

一歲之糧……也沒有多重。

“僅可載一歲之糧嗎?”

“再重些,自然也可,就得造得大一些。”諸葛亮失笑,“至于流馬,倒是不急。”

“那便勞煩兄長了!”黃月英很適時的甩了鍋。

諸葛亮失笑,他從黃月英的語氣中聽到了開心,“待亮去與阿楚畫明。”

“嘿嘿。”

“先生,陳精夫以及高精夫他們到了相溪部了,帶來的人不少。”阿會風通知了一聲。

“哦?”黃月英沒有想到陳玉沅和高云嶺這兩人效率這么快,才十天而已,對方就已經把山中蠻族給聚齊了?

“在下知道了。”

“需要準備些什么嗎?”阿會風問著。

這些日子,他們吃的飯食那可比以前的要精致多了,也好吃多了。

而且,他們已經用現有的工具開采一些鹽礦石,也開始制鹽了。

雖說制成的鹽,量并不是很大,但足以讓他們這些部族激動了。

能掌握這樣的方法,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自他生下來開始,大家好像都很認同一件事,那就是他們蠻人雖然比漢人長得壯實,但是卻不如漢人聰明。

現在這制鹽的辦法,怕是很多漢人都還不知道呢。

小先生卻教給了他們,這樣的恩德……是他們這些人幾輩子都還不清的。

不過半個多時辰,營地里就多了一票大漢。

有老有少,有胖有瘦。

只不過頭發很亂,身上的衣服五顏六色,而且都是短衣。

味道……挺重。

黃月英默了默,正好還碰到了一年之中最熱的夏天。

于是,也沒帶著人進營帳,直接找了一塊比較空的地方,讓人搬了桌案出來,備了茶水,準備談談。

第三章。

謝謝慕傾年寶子的打賞,謝謝其他寶子的月票。

如果寶子還是學生的話,打賞就不用急的,打賞的錢夠看好幾章的。

雖然小道也還沒碼出來。

本來想著今天至少多加點兒的,奈何下午碼完后又有其他事兒。

所以,寶子們明天見啊。

早點睡,莫熬夜。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