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135.諸葛亮:亮愿觀而拭目(求月票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135.諸葛亮:亮愿觀而拭目(求月票訂閱)

135.諸葛亮:亮愿觀而拭目(求月票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8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若是有朝一日會成為敵人?

諸葛亮聽了,失笑,“阿楚以為,會?”

黃月英也笑,搖頭,“當是不會。”

“哦,為何不會?”諸葛亮聽著這篤定的語氣,好奇起來。

黃月英很想說,你想選的那位……其實也是她想考察的合作者啊。

既然能合作,怎么可能為敵呢?

這個天下,是需要明主,只是她前面列的那些,看著是明主……但其實都不算是。

唯有如今還在東躲西藏至今無落腳之地的那位,對庶民才有著一絲尊重。

這一絲尊重,看起來無關緊要……實則,唯有那位才是真正知道民惟邦本。

甚至,那位在死前告誡子孫的,不是要奪天下,不是要復興漢室,而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樣的人,她其實是沒有遇到過的。

史書上眾說紛紜,又有某些專家另外的角度解讀,讓她難以輕易的去分辨真假。

“兄長與阿楚要做的事情,其實是一般無二的。”黃月英笑道,再一想,或許……再有不久,她就能見到那位了。

諸葛亮隨即笑笑,“道雖同,路卻不同,阿楚何以覺得你我不會成為對手呢?”

“因為,道同,路……也會同。”黃月英笑答。

道同,即目標相同。

路同,則是因為,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黃月英,都是想拉劉備入伙的,只是入伙形勢不同。

“既如此,亮愿觀而拭目。”

“便請兄長,拭目以待。”黃月英笑著。

諸葛亮隨即哈哈大笑。

是的,他總覺得,他與黃月英很難成為對手,雖然,他并不知曉這種感覺來自何處。

兩日后。

夏收祭禮。

龐山民代表楚安君主持整個流程,且……連祭文都是龐山民念的,原因無他,只因楚安君覺得這天氣實在有些曬。

當然,黃月英其實只是想要把手中這些人一個個推到臺前而已。

甘寧也好、黃寅也好,亦或是龐山民也好,總該都要有自己的事業與定位。

其中,黃寅不想出仕,便于楚安縣安心研究作物增產之事。

黃月英雖知曉方法與結果,但也知道,作物成長與實驗,那是要數十年的時間,更需要有人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完這些事。

而甘寧如今已為豫章郡郡丞。

郡丞,為郡太守之副,佐太守掌治其郡,一些邊郡丞亦為長史,掌兵馬。

而在豫章,劉琦雖為郡守,但掌握實權的……其實是甘寧。

唯有龐山民,幫助楚安君管理著封地內的一切事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著楚安君,雖尚未有正式的官身,卻已然是主政一方了。

因為……真正的管理者是天天跑出去玩。

念完祭文,龐山民對著上天又恭恭敬敬的行了禮,而后才大喊,“今歲夏收,自此日始!”

“夏收,始!”

“夏收!始!”

聲音一道接著一道,早就準備好的百姓,也紛紛彎腰收割麥稈。

黃月英與諸葛亮,自然也混入其中,皆著布衣。

“女君不是說怕天氣太曬?”諸葛亮取笑。

“女君怕,本祭酒可不怕呀。”黃月英正了正腦袋上的帽子,防曬啊,還是物理防曬最為保險。

諸葛亮見此,哈哈大笑。

至于諸葛均,早都被黃月英丟去和黃琮那邊一堆了。

并且,叮囑了黃琮與黃峻,這是她新收的弟子,尚不知曉她的身份。后二者才勉為其難的帶著諸葛均一起玩兒。

黃月英見著諸葛亮大笑,她也笑。

彎腰,左手抓住一把麥稈中部,右手鐮刀便已跟上,刀鋒鋒利,迅速的將那一把麥稈割斷,放在身后。

諸葛亮見此,不甘示弱,他難道還能被一個小女孩兒給比了下去?

整個楚安,夏收開始!

收完一畝,依然是脫粒,而后稱重。

“四石!”有人驚喜的大喊。

在老百姓看來,宿麥經過一個冬天的磋磨,產量有四石,已經很高了。

當然,這個產量在這時代,的確是豐產了。期間,也得益于田地肥料的增加,百姓們管理技術的改進。

“竟是四石?”

“真是四石?”

“若如此,禾稻哪怕收的晚一些,今歲當真能種兩季莊稼!”

“如此,來年便能存下糧食了!”

“能存下糧食了啊!”

百姓們聽得產量,喜不自勝,多數人開心的大喊。

“多謝楚安君!多謝叔虎先生!”

“多謝女君!多謝叔虎先生!”

“多謝女君!多謝先生!”

聲音起此彼伏,多數人喊著喊著,竟帶上了哭聲。

黃月英內心復雜,沒有停下手中割麥的動作,有的時候……她覺得自己真的沒有資格承受這所謂的感謝。

因為,這些方法既不是她的,她也沒有如同黃寅一般帶著大家親自去做。

“阿楚何故不開心?”諸葛亮發現了黃月英的異常。

“百姓留有余糧,不是應當的事情嗎?為何……他們要感謝呢?”黃月英語氣有些低沉。

諸葛亮見此,內心想著,到底,還只是十四歲啊。

笑著,“亂世將本屬于他們的東西奪走,而女君則是幫他們搶回,難道,當不得這一聲感謝嗎?”

黃月英于是開懷。

有時候,哪怕她自詡知曉這上下數千年歷史,卻也因此更容易走進一個死胡同。

幸得,有人能提醒她。

“多謝兄長。”

“好了,再不快些,這一畝麥子,可都要被收完了!”

“哈哈哈!”

接下去,夏收一直進行了整整三四日。

夏收之后,龐山民與黃寅再加上楊碩,又立即派人翻整田地,施用肥料,而后引水澆灌,將旱田重新改為水田。

而后開始插秧……開啟了新一輪的耕種。

諸葛亮站在水田之中,體驗著插秧,也是偶爾要站起身扶一扶腰,感嘆著勞作的辛苦。

又見著前方那道身影,一聲不吭的插了好一些秧,眼中柔和,臉上帶著笑意。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女子,才華橫溢,腹有經綸,胸有大志,以民為念……便是耕田種地,也都能不顧腳下淤泥……

可謂是當世奇女子。

越是了解,他越覺得對方要做的事……比他要做的事,難上百倍。

這樣的人,怎么能讓他不佩服啊。

五月中。

襄陽傳來消息,蒯越平叛不順。

第二章。

如題。

十分困了,晚安啊,明天見。

明天也休息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