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133.黃月英:兄長可信天命乎?(求月票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133.黃月英:兄長可信天命乎?(求月票訂閱)

133.黃月英:兄長可信天命乎?(求月票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8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無論是黃月英還是諸葛亮,都清楚的知道,大漢朝為何會到了如今的地步。

黃月英也在數次與諸葛亮的探討之中,告訴對方小冰河期這個概念,是因天時不順,產出不足,世家富人貪婪之心甚重,庶民才越發難以生存。

且,莫說世家富人了……就是大漢朝的皇帝,有時也荒唐的很,比方說……靈帝。

那是東漢歷史上最荒唐的一位。

當然,東漢到了現在這般模樣,卻也不全是他一人的過錯,而是任何一個勢力到了中后期以后,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新的規則。

大多數人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爬到一個足以活得滋潤的高度,就需要把這些東西都玩明白。

錢、權、色……各種交易,千年以來,未曾變過。

“但是,紙質書籍,可以。”黃月英笑了笑,帶著諸葛亮進了楚紙作坊。

里頭的一道道工序,在這位大佬的眼中,那是沒有任何隱藏。

“東家?”李木聽護衛說,女君帶著一名男子進了作坊,于是趕緊跑來。

可見著眼前的東家……卻是作男兒扮相的東家。

“無事,便是走走。”黃月英笑著擺手,“何時放假?”

“與龐先生初步商議過,定在了后日,先收宿麥,再翻整田地而后完成插秧,再把工人們召回。”李木便答道。

如今作坊的產能上去了,工人們也有了更多自有的時間。

加上荊州四面的作坊也已經建起,莊子上的作坊,壓力就沒有這么大了。

“好。”黃月英表示沒有什么意見。

倒是諸葛亮是真的覺得這樣安排很好,這世上,沒有什么,比讓人吃飽飯的事情更重要了。

于是在抄提楚紙的池邊站定,見著工人們用很細密的竹簾子舀出看上去透明的紙漿,眼里多了些思考之色。

又看了看旁邊那有些熱烘烘的白墻,便明白了這些濕紙是如何成為干燥整潔的楚紙的。

干燥的楚紙,會被工人們揭下,最后一道工序,便是區分上等紙與中等紙,平整楚紙的毛邊。

當然…也會有劣等紙,不過多數劣等紙是被丟回去重造的。

“此法,巧妙至極。”諸葛亮夸贊。

他是知道蔡侯紙的造法的,工藝上來說,差得不多,造出來的紙……卻是千差萬別。

“都是他人智慧罷了。”黃月英擺擺手。

諸葛亮笑著,“阿楚便不怕亮將此間工序說與他人聽?”

當下,離諸葛亮近的工人便停了手中的動作,皺起了眉頭,“這位郎君,可莫要玩笑,若真如此……”

“那待如何?”諸葛亮好奇的問。

“郎君日后便出不了莊子了。”工人隨即淡淡的道,放下了手中的竹簾,欲喊護衛過來。

“周叔,莫要如此。”黃月英趕緊阻止周大牛。

周大牛疑惑。

“這是吾之兄長,亦為良師,亦是益友,他方才所言,不過玩笑,不必當真。”黃月英解釋。

“雖是玩笑……但最好莫要在作坊內說。”周大牛隨即無奈,“且,東家交友,當注意對方品德。”

諸葛亮:……他第一次被人懷疑品德不好。

“好好好。”黃月英趕緊應下。

“大牛說的是,東家是得注意,這世道,壞的很。”旁邊,也有人提醒。

諸葛亮聽了差點笑出聲,這里……還是頗為有趣。

黃月英則是趕緊點頭,而后抓著諸葛大佬的手,就往外走,道,“兄長……我們先出去。”

諸葛亮感受著黃月英的手上傳來的溫度,雙眸之中,眼神是變了又變。

黃月英到底來自后世,這種細節對她來說,是無法注意到的。

出了作坊,黃月英則是認真的叮囑,“兄長,方才那般的玩笑,莫要再開了,阿楚知曉是玩笑,但其他人不知。”

“好,亮知曉了。”諸葛亮無奈笑笑。

如此,黃月英才點頭,放開了手,“兄長,這邊,便是印刷作坊。”

諸葛亮點頭,在聽黃月英說過印刷的原理以后,他很快就能理解,見著其中一個房間內有數名木匠刻著木板,“此事多耗木匠之工。”

“是。”黃月英點頭,“但幾百數千年后,或許動動手便能將書籍打印出來。”

“打印?”諸葛亮疑惑。

“如同印刷一般。”黃月英也笑著,也沒法解釋,畢竟……她也沒法解釋電這東西。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如今的楚安,條件還是不太夠的,得再攢上一攢。

“幾百數千年后嗎?”諸葛亮感嘆,“阿楚覺得,那時……這世道還會如此嗎?”

“于我中國而言,或有荊棘,但可克之。”黃月英答。

諸葛亮若有所思,見識了書籍的印刷與裝訂,便跟著黃月英出了作坊,問,

“阿楚有無想過……若阿楚所謀之事成了,黃氏之地位如何?是否又會是下一個豪族世家呢?”

“有什么家族,是能保證千年不衰呢?”黃月英笑笑,“待庶民都能讀書識字……吾之一族,又還有何優勢呢?”

她沒有辦法阻攔黃氏的壯大,只能嚴訓族內的孩童,把他們教育好,行善,而非行惡。

“若又有新的世家誕生……如此往復,又該如何?”諸葛亮又問。

“那就是后來人的事了,兄長何必憂慮至此?需知,一代人,有著一代人的使命啊。”

對黃月英來說,諸葛亮的問題……其實很現實,即便生產力發展到了后世的程度,這樣的事情,依舊存在。

只不過,小老百姓是真的接觸不到。

諸葛亮則是愣了一下,而后哈哈大笑,“是極,是為兄著相了。”

黃月英也是輕松許多,有的時候,她是真怕這位大佬想太多了,想多了,容易早逝。

接著,兩人又逛了一下煉鐵作坊。

諸葛亮見著庫房之中堆積成山的鐵料,笑著,“阿楚這是要打造兵甲嗎?”

“莊上產業太多,招些護衛,打造些兵甲,難道不正常嗎?”黃月英也笑著回。

“是該多打造一些,以免有些人貪心不足。”諸葛亮贊同。

“有些人?”

“比方說,東吳?”諸葛亮笑答。

“啊,東吳啊。”黃月英理解,“估摸著,孫伯符也按捺不住了才是。”

“是啊,奉天子而令諸侯啊……相比荊州,東吳更需此名。”諸葛亮感嘆,隨即搖頭,“只不過,他東吳憑何能做到呢?”

“兄長,莫要小看周郎才是。”

“而今東吳已成亂局者,難道不是阿楚所想要的嗎?”

“兄長可信天命乎?”黃月英轉移了話題。

諸葛亮搖頭,“亮,不信。”

出了煉鐵作坊,兩人走到河邊,黃月英便找了塊大石頭坐下,于是道,“阿楚信。”

諸葛亮驚奇,“阿楚竟然信?”

第二章。

如題。

求各種哈。

今天下了夜班以后睡了一覺,下午又趕回去考了個試……

離譜。

早知道休息的可以不去,小道就不去了!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