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84.唯一沒掉的馬甲(求月票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84.唯一沒掉的馬甲(求月票訂閱)

84.唯一沒掉的馬甲(求月票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6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于是,黃月英與諸葛大佬的首次信件往來,以孩子教育問題開始,也以孩子教育問題結束。

接著,在安排好了襄陽的諸多事宜后,黃月英與甘寧一行人,收拾好了行囊,往沔陽而去。

待回到沔陽時,已是四月底近五月,氣溫比前幾個月要高上了許多。

感受著這早夏的陽光,為了不變成“家有丑女”的丑女,黃月英一路上都是躲進了馬車里頭。

幸好,沔陽距離襄陽不算遠,她也沒有太難受。

莊外,沔水邊,是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稻田,禾稻莖稈粗壯,暖風一吹,便是如同波浪一般蕩漾開去。

在后世,作為出生在早已沒有稻田的農村的孩子,這樣的景象黃月英只是在電視之中見過,親眼看到……和在電視上看,感受完全不同。

下車,伸出手,摸著稻桿,感受著那蓬勃的生機,心中是感嘆,是驚喜,是期待。

“今歲,當豐收。”甘寧笑著感慨。

“對。”黃月英心情好了許多,旅途的疲憊,也像是在這一刻一掃而光。

若無意外,今年她能囤上一大批糧食,

但她仍然需要多囤一些,應對未來的兵災、疫病以及旱災……在這時代,天災的破壞力,遠比后世要嚴重得多。

莊外,那長長的主路上,是以整齊的青石板鋪的地面,兩側,是莊子里承建的為攤販們遮風擋雨的草廬。

有了這幾個月的發展,來黃家莊子外的攤販數量比之前多了好幾倍。

看著這副景象,黃月英上了馬車,接下去,該回去和自己人過一下目前的情況了。

“哎?將軍回來了?”有早就在這兒擺攤的攤販見到甘寧,都熱切的問了一聲。

“是啊。”甘寧也笑著回,這種和諧與安寧的景象,在他當郡丞時,極少見到,心里受用無比。

“將軍辛苦了。”有攤販感嘆。

雖然不知道這位將軍去了哪兒,但卻知道,莊子上又要招護衛了,這個消息,對于他們來說,看似沒有什么相關性。

但,誰沒有個親戚朋友啊?

若能進黃家莊子的護衛,那壓根就是享福。

他們這群餓過肚子的人,最怕的是餓肚子,而不是所謂的操練。

黃月英家中,偏廳內。

龐山民與黃寅正看著這些日子的一些消息,桌案上的書和紙都堆了不少,儼然是他們平日辦公的地方。

便聽得有護衛來通知,說是將軍與小先生回來了。

龐山民一愣,而后黃寅也愣。

說起小先生這事兒……兩人推測了許久所謂的沔陽黃楚究竟何人……還師從承彥公。

推測來推測去……和甘寧一起去襄陽的還有誰?

不就是黃月英么?

當然,黃峻那小屁孩是不能算的。

“好個阿楚!回來也不通知我等!”龐山民哼了一聲,但還是站起了身子。

“還小先生,還五業從事掾吏,不對,如今已是五經從事了!還收了那許多藏書!嘖……好大的名聲!”黃寅笑著搖頭,也同樣站起了身子。

不管如何,倒是想去看看,這“小先生”,到底是黃氏哪一位了。

院中,黃月英下了馬車便直奔后宅而去,卻迎頭遇到了她兩位兄長。

“小先生?”龐山民笑著,瞇著眼睛。

“竟是小先生當面啊?”黃寅也笑。

黃月英輕咳一聲,“見過二位兄長,待阿楚先去洗漱一番,再做他談。”

“去吧。”兩人也并沒有堵著黃月英,而是輕輕放過了。

此前心里是不信,而今確信了,又覺得自己白長了這么些年歲。

于是,相視一眼,全是苦笑。

“這般奇人,世間唯阿楚矣。”

“是啊。”

“不過,你我二人方知此事,亦須守口。”

“正是。”

兩人議定,心下也做了計較,無論如何,黃家莊子的這般基業,他們是不容許任何人來破壞的。

梳洗后的黃月英,自然是換回了女裝的。蔡氏與諸葛氏不在家中,她便直接往偏廳去見龐山民與黃寅了。

“阿楚見過二位兄長。”

“阿楚可是瞞得我與叔虎好苦。”龐山民見著近兩個月沒見,突然飆高了一小截的黃月英,打趣。

“不是有意為之。”黃月英解釋。

“這我等自然明白。”黃寅道,而后細細算起了小先生揚名的時間,“阿楚化為黃楚之名,當是去歲的事情。”

“嗯,因為阿父與阿母不讓我外出,便只得化為男子裝扮,只是沒有料到,恰好能在此時派上用場。”

“很大的用場啊。”龐山民感嘆,“先是小先生出仕,再是小先生帶回數萬卷藏書……我與叔虎想破了腦袋,也不明白莊上何時出了這么一號人物。”

“是以,州牧是知曉阿楚的身份?”

“是。”

“他竟會答應?”龐山民好奇。

他不止一次的見過劉表,不管是他還是他父親,亦或是其他人都覺得劉表非明主,守成有余,進取不足。

“利益共通的時候,不答應也都答應了。”黃月英感嘆,“我與他說,我學了恩師種花居士九成本事。”

“阿楚當真?”龐山民登時激動起來。

黃月英:……

她忘記了,種花居士依然是個馬甲,而且,是把所有人都蒙在鼓里的馬甲。

原本,黃承彥是不信的,但龐山民到來之后,那一場面試……于是所有人都信了。

徹徹底底。

當然,也只有種花居士的存在,才能解釋為何“黃月英”如此與眾不同。

“嗯,差不多吧。”黃月英點頭,她能拿出來的大殺器很多,但而今拿出來的,不過都是相對符合這個時代的。

造紙、印刷術、百煉鋼(大約在晉朝時就有了灌鋼法)、冬麥夏稻……沒有那么超前。

“那……居士還曾做何文章詩詞?”黃寅也忍不住問了。

“二位兄長是指哪方面的?”

“哪方面的?”兩人瞪大了眼睛。

黃月英點頭,“經、史、生民百態、風花雪月……皆有。”

看著兩位兄長的激動神色,她又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吹得太過了?

但……寶典里,那真的是應有盡有啊!

“與農相關者,可有?”龐山民便問。

黃月英點頭,緩緩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龐山民認真的聽著,只覺這一句,并不算出彩。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待得此句落下,龐山民差點兒揪掉了自己才蓄不久的胡子……

“居士大才!一語道盡了當今天下啊!”龐山民感嘆,隨后又傷感起來,“哎……四海無閑田……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啊!”

“哎……”黃寅也感嘆一聲,“不過短短二十字……寅,不及也。”

黃月英:……算了,她還是收著些吧。

不然對于這時代的文人們來說,有點太殘忍了。

還有,她一定得捂好這……唯一沒有掉的馬甲!

第九章。

如題。

今日先到這兒吧,欠上一章。

有空再還。

明天的更新會在中午或者下午。

早些休息,寶子們。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