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48.當去沔陽一遭!(求月票推薦收藏追讀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48.當去沔陽一遭!(求月票推薦收藏追讀月票!)

48.當去沔陽一遭!(求月票推薦收藏追讀月票!)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4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聽著龐山民的這幾句話,黃月英倒是想起來了。

張機,字仲景,即建安三神醫之首,后世尊稱為醫圣,治病救人這一輩子,完成了《傷寒雜病論》這本著作,為中醫奠定了極大的基礎。

按著時間推算,如今的張仲景尚未出任長沙太守,卻也快了。

后世,因長沙太守張仲景坐于衙門大堂內坐診,為百姓治病,方才有了坐堂醫的說法。

但她卻是不知道,張仲景竟然還和王璨熟識,對王璨說過這樣的話……也是挺鐵的。

王璨,建安七子之一,其曾祖父王恭曾任太尉,其祖父王暢曾任司空,其父王謙,曾是何進的長史。簡而言之,這也是一個官宦豪門子弟。

這幾年來荊州投奔劉表了。

去年,長沙太守張羨舉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之兵背叛劉表,劉表發兵討伐,令王粲執筆寫了一篇《三輔論》,以示師出有名。

其中寫道:“長沙不軌,敢作亂違,我牧睹其然,乃赫爾發憤,且上征下戰,去暴舉順。”

而今的張仲景呢,還尚未舉孝廉,當著人家王璨的面說,啊,你有病,你到四十歲眉毛就要掉了,眉毛掉了半年以后就要死了,服用五石湯可以避免。

歷史上,王璨沒有聽從,不覺得自己有病,于是等他到了四十歲,果然眉毛掉了,半年后,四十一歲,人沒了。

可見張仲景醫術之高。

“兄長可知張神醫如今何在?”黃月英便問。

“張神醫?”龐山民愣住,哭笑不得,本想反駁,但一想,如今荊州之內,醫術能比過張仲景的不多,“此事須得去信問問仲宣。”

“勞煩兄長了。”見此,黃月英也輕松了一些,但今天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的。

于是回房,洗漱,換衣服,才聽得蔡氏喊他們吃早食。

而今家里的早餐,在黃月英的糊弄與建議下,除了粥和醬菜等,另加了雞蛋與蔬菜,有時還會加些羊肉。

今日,因龐山民夫婦在,所以,一早上就能吃肉了。

黃月英還是挺開心的。

原本在黃承彥外出訪友的時候,家中的飯食一直是由黃月英和她母親兩人自己準備的。

待黃承彥回家了,便一直由周揚的妻子李氏負責,即便如今李氏管著工坊后廚,依舊會在每日一早回到家中準備飯食。

吃了早食,黃月英才帶著龐山民開始熟悉事務,而諸葛氏,則是被蔡氏拉走了,蔡氏那兒……也缺人呢。

“阿楚,這……爐子……”見到了高爐,龐山民張了張嘴,見著緩緩流出的鐵水,心中快速估算了一下產量,“若原料充足,一日可得數千斤鐵?”

“是啊。”黃月英點點頭,“不是鐵,是百煉鋼。”

“百煉鋼?”龐山民更是震驚,而后仔細參觀了一下后續的制造流程,“當真?”

“阿楚騙兄長做什么?”黃月英反問。

龐山民嘆氣,若如此,難怪阿楚說她有刀有劍了。

再至楚紙作坊時,楚紙作坊旁邊的空地上也在動工。

“這是?”

“新擴建的楚紙作坊以及印刷作坊。”

龐山民點頭,這兩樣,算是黃月英的基本盤了。

再往族學方向而去,便見堂內孩童聽課聽得認真。

最后,才往黃寅家中拜訪,卻得知對方一早就出門了,對了,還拉上了周揚。至此,黃家莊子上的所有所謂的要做的事情,都在龐山民眼前過了個遍。

龐山民仔細思量了一番,而后道,“若真有什么喜歡或者擅長的,可能,便是教書了,為兄于族內時,亦曾負責族學。”

黃月英點點頭,“不過,此時族學還不缺人,兄長便暫且與阿楚一道做事吧。”

“也可。”龐山民沒有意見。

一個沔陽黃氏,耕讀傳家,不可能連族學的先生都湊不出來,所以,有他沒他,差別不是很大。

于是,兩人便回到家中書房開始整理起醫案來。

距離斷章版《三字經》被傳出也有了十天左右了,整個荊州,都在找這位“種花居士”。

“居士此書,言簡意賅,適合孩童啟蒙之用,卻也合乎禮義大道啊!”

“正是,吾還聽聞抄寫此書之人,極其用心,楚安君所贈各家的書籍,那都是書面整潔,字跡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賞心悅目。”

“未曾想,沔陽除承彥公之外,又出了黃楚小先生以及楚安君這般人物,竟還有如此大才隱居。”

“莫非真承了天地之靈氣?”

“如今已是二月,天氣回暖,雖有細雨,出行稍有不便……但吾卻是想往沔陽黃氏走上一遭。”

“吾亦有此意。”

“同去!”

“哈哈,同去!”

南陽,隆中。

諸葛亮見著外頭綿綿細雨,心下略有些喜意,希望今歲風調雨順,百姓可得豐收吧。

“兄長!二姊的信!”遠處,穿著蓑衣的諸葛均又揚著一段竹筒跑著。

諸葛亮無奈搖頭,他這弟弟,性子也不知隨了誰,活潑的很,待得對方走至身前,接過竹筒,打開,便開始看起了自家二姊的信。

上面說,龐德公想讓她夫君去沔陽黃氏做事,龐山民答應了,她們已經收拾好東西,出發了。

上面還說,她抄了一份《三字經》給諸葛亮,希望能讓諸葛均好好學習。

而后,諸葛亮便拆開了另外一張楚紙,看后,也是驚訝不已,這書,著實是適合孩童所用。

只是,這種花居士……卻不知是何風采了。

這沔陽,到底是要去的。

只是自家二姊,這來信相當頻繁。

諸葛亮略瞇了瞇眼睛,不知此間是龐德公的吩咐,還是她自己的想法了。

“兄長,二姊說了些什么?”諸葛均好奇的道。

“阿姊給你抄了一本書。”諸葛亮將《三字經》遞過,“此書,阿均當好生研讀。”

“啊?”諸葛均臉瞬間垮了下來。

在南陽的日子,本就有些無趣,也就他二姊時常來信,能聽點新鮮事兒……結果,他二姊來信竟然讓他讀書!

他已經有這般嚴厲的兄長了,怎么連阿姊都要變了?

諸葛亮無奈,“回房去。”

“哦。”

待得諸葛均進了屋子,諸葛亮依舊站在屋檐下,看著遠處,心中念叨著種花居士……種花……種花……中……華?

黃楚……楚安君……承彥公……

許多事情,他總覺得有些蹊蹺,可又實際說不上來。

這幾個月,荊州的形勢變化的太快了。

光是荊州的這些被人談論的大事,比以往……都多上好一些,而這些大事,竟都與沔陽黃氏或多或少的有著關系。

是的,他也真的是好奇啊。

到底,是何人在推動這一切啊!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