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8.吾有一幼時玩伴,姓許(求月票推薦收藏追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8.吾有一幼時玩伴,姓許(求月票推薦收藏追讀)

38.吾有一幼時玩伴,姓許(求月票推薦收藏追讀)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4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一開口,便是萬張楚紙為酬……張知意動。

揚州的代理費,一年要四十五萬錢,這還是他騰挪了不少資產,才得了現錢。

今日交完剩下的代理費后,手中的現錢也不過是夠買三萬楚紙的……如今卻是有機會憑白得到一萬張楚紙。

他自身亦酷愛書法,自楚紙鋪開業后,卻只能從他人處高價購得楚紙……頗為心酸。

不心動,那是真的不可能的。

偏廳內,午后的陽光自窗邊灑落進來,雖不多,卻讓人感到了暖意。

看著坐在主位上那不過十三歲的女君,感受著那真誠的目光,張知便也不再拒絕,笑問,“敢問楚安君,是何要事?”

“近年來,揚州連年征戰,江淮方歷旱災、饑荒,千里餓殍,易子而食,袁公路自立為帝,眾叛親離,討逆將軍孫伯符則立足江東。”略思索了一番,黃月英把這時期揚州的情況總結了一下。

如今幾年,各大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連袁家兄弟都還占著主要位置呢,后期的三大勢力,唯有東吳和曹魏有了那么兩三分雛形,蜀漢…更是還不知在哪兒。

簡而言之,她穿越的時間線足夠早。

張知聽聞,感嘆的點點頭,“楚安說的是,如今的江淮,民不聊生。”

“不知張掌柜販楚紙至揚州,是到江淮地區呢,還是江東地區?”

江淮與江東,都屬揚州。

張知輕咳一聲,“皆販。”

黃月英便了然了,這位張掌柜,兩邊皆有人脈,所以啊,其實到了任何時候,都不能小看能做大做強的人。

當然,她也明白,這張知,最多就是一個中間商,三萬張楚紙,他不可能去揚州地區搞個店鋪,最大的可能便是賣給當地的商販,價格…自然也是高價。

至于揚州的商人怎么宰人,也不是她能管的。

這年代,行商都是有風險的,更不要說這種“跨服”行商了。

“其實是這般,吾幼時有一玩伴,因家族之故,舉家搬離荊州,當是往揚州方向而去。”黃月英嘆氣,“距今已有五六年不得見了。”

“女君想讓在下幫忙尋人?”

“正是。”

“不知那位…”

“哦,她姓許,我只喚她仙兒。”說到這里,黃月英不禁有些懷念后世。

“許家的女郎君?”張知略思索了一番,揚州各郡縣大大小小的官員名字在他腦海里過了一番,有了幾個人選,卻又不知是不是。

“正是,無論張掌柜能否尋到,一萬張楚紙都可先帶去,若是尋到相關消息,后續必有重謝。”黃月英隨后道。

“既如此,那在下就為女君尋找一番,不論尋到與否,四五月時在下必然再至沔陽。”

“既如此,那便多謝張掌柜了。”

“女君客氣。”

聊完此事,張知也就不再多留,辦交接去了,走一趟揚州,問一下有沒有許仙兒此人,一萬張楚紙便到手了…到時候江淮與江東各販兩萬張,一張二十錢…

“阿楚竟還有幼時玩伴去了揚州嗎?”待得張知離去,甘寧好奇的問。

黃月英搖搖頭,“沒有。”

“那…”甘寧瞪大眼睛,平白送了人一萬張楚紙…錢多燒的慌嗎?

“兄長覺得討逆將軍孫伯符如何?”

“其人驍雄,若項籍,當世稱為小霸王,又有周郎之助…一朝得勢,便可乘風而起。”甘寧毫不猶豫的答道。

項籍,姬姓,項氏,名籍,字羽。

黃月英內心微嘆,這位歷史上的東吳名將,竟在此時便覺得孫策與項羽相似,也不知是不是上天注定,“兄長可知許貢?”

甘寧搖搖頭,“莫非…許仙兒和他有關?”

“他被孫伯符所殺。”

“為何?”

“因為許貢與兄長的看法相同,寫信曹司空,要讓曹司空將那孫伯符召還京邑,多加貴寵。孫伯符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這…”甘寧也不知道說什么了。

對于孫策這般的人物來說,若被架空在高高的位置,給予各種榮華富貴…那對他是一種折磨。

此時,他也理解為何孫策會殺了許貢了。

“兄長可知,孫伯符是如何平定的江東?”

甘寧點頭,“以殺止殺。”

“孫伯符所屠之人,有不少得門客效死的豪杰…”

“是以,想要提醒一下他孫伯符小心些罷了。”

“所以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許仙兒,為的是讓孫伯符可以偶爾想到許貢?會不會太隱晦了些?”

“孫伯符或許不會注意,但…有人會。”

“周郎?”

“說不定,是張子布呢?”

張子布,即張昭。

甘寧疑惑,只見黃月英道,“張子布,亦是徐州人…為避戰亂而至揚州…”

“阿楚的意思是…這張知,與張昭…同族?”

“只是猜測。”黃月英沒有確定,因為這事兒沒法確定。

如今的世家大族,因著世道混亂,會把各分支或者遠房趕出,希望家族能多一些分支延續下去。

而張知在舉家搬遷后還能做起生意,就意味著他原本的家族底子還算可以。要知道,世家們土地多,一年能存下不少錢,這時代,靠土地存錢的世家不在少數。

甘寧看著黃月英,默默的站起了身子,假裝看著窗外,“這群小子,竟有人偷懶,為兄先去罰他們去!”

“兄長自去。”黃月英也隨后站起了身子,隨后走到偏廳的窗邊,這個角度…看不到護衛們訓練好吧?

于是笑著搖搖頭,往老父母那邊而去。

江東,某府邸。

一青年突然打了個噴嚏,手中竹簡也登時落在了桌案上。

“伯符,天寒,可得小心了。”一風儀俊美的青年手中拿著一節竹筒走了進來。

“哈哈哈,公瑾說笑。”孫策大笑著,“公瑾此時如何來了?”

“月前,天子封了一個楚安君。”周瑜在孫策面前跪坐。

“楚安何地?”

“不知,但,楚安君十二歲時,哦,也就是去歲改良了新紙。”周瑜打開了竹筒,抽出楚紙,“此新紙,名為楚紙。”

孫策好奇得接過,看了一番,“倒是潔白似雪,也相當細膩,看著便比蔡侯紙好上不少,怎的只有一張?”

“此楚紙要兩月方可制成,很受荊州士人追捧,這張紙,還是我花了重金才購得的。”

“多少錢?”

“五百錢。”周瑜比了個數字。

孫策瞪大眼睛,盯著這楚紙半天,“少個五還差不多!我來研墨!”

“莫急莫急!”周瑜無奈,“我的意思是,這東西…可為伯符安撫江東士族的利器!”

孫策停了動作,眼神一亮,“公瑾的意思是…”

“派商人去荊州,販運此紙,一來,可增軍費,二來,安撫士族之心。”

“哈哈,如此甚好!明日我便找子布過來安排!”

“當如此!”孫策笑著,而后突然想起什么,道,“此紙為十二歲女子所造?”

“如今應已十三歲了。”

“可知哪家的?”

“沔陽黃氏。”

“沔陽黃氏?名士黃承彥之族?”

“正是,造此紙者,便為黃承彥幼女,據說,自小聰敏好學,有過目不忘之能。”

“這天下竟有如此才能的女子?可惜太小了些,否則,說不定可以相識一番呢。”孫策感嘆,隨后又意氣風發的道,“不過不急于一時,待我與公瑾平定揚州,屆時迎還天子,便可直指荊州!”

“伯符說的是!”

兩人便是相視一笑。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