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這有啥,不過是順口的事情。你們要是去中醫院,出去直接去公交車站,做13路,一個人兩毛錢,直接就能道。”
“謝謝謝謝!”
蘇大軍再三感謝,這才帶著蘇麥芒和蘇衛家離開小店,朝著公交站走。
路上,蘇大軍還不忘了夸贊蘇麥芒,“麥子,還是你聰明。”
找中醫和找藥店,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要是直接問藥店,別人肯定會知道,他們是去賣藥的,說不定就要被人盯上了。
出門在外,人多如潮,又魚龍混雜,是該萬分小心才對。
蘇麥芒笑的燦爛,“那也是爸你開了好頭,我這才想起來的。”
她絕對不會說,是因為在21世紀的時候,看了不少的電視劇,知道這個年代扒手多,販子也多。
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并不是一件什么壞事兒。
更不要說,他們身懷重寶。
到了公交車站,等了一二十分鐘,才終于等來了13路公交車。
交錢上車,聞著汽車尾氣,一路晃晃悠悠,半個小時之后,在中醫院旁邊下車。
就和那小店老板說的一樣,中醫院附近的確有不少的藥店,一眼望去,全是各種牌子。
蘇大軍有些不知道該往哪一家去,蘇麥芒讓他別著急。
“爸,咱們先別著急進去,找這附近吃飯的人打聽打聽。他們在這兒吃飯,不是住在這附近,就是有家人在這兒看病,對這些藥店肯定比我們熟悉。咱們選個口碑比較好的去問。”
蘇大軍贊賞的看著蘇麥芒,深深地覺得蘇麥芒說的有道理,“就按麥子你說的辦!”
二十分鐘后,他們已經不再是兩眼一抹黑。
這里的一眾藥店里,只有中和堂和同仁堂的口碑最好,這兩個也是規模最大的,不僅價格公道,中藥的品質也好。
同仁堂的大名,蘇麥芒在21世紀的時候沒少聽。
雖然不知道這個同仁堂,是不是她知道的那個同仁堂,但還是決定進去看看。
蘇大軍和蘇衛家對此都沒有什么意見,三人一起進了同仁堂的大門。
此時已經將近中午,但同仁堂里人卻不少,聲音十分的嘈雜。
同仁堂很大,卻是涇渭分明的兩部分。
一部分是鐵藝的貨架,上面擺放著的大多都是西藥和中成藥。
另一部分則是貼墻擺著一排木制的藥柜,上面是一個個小抽屜,里面都是中藥。
藥柜的前面還有玻璃柜臺,里面擺著一些珍貴的藥材。
蘇麥芒三人剛剛靠近,就看見了里面擺著的人參。
那人參裝在一個十分精美的盒子里,擺成了一個精致的造型。
但不管是從大小還是成色,亦或者是根須上看,這一株人參都比不上他們的。
蘇麥芒指著人參,問柜臺后面穿著白大褂的女人,“姐姐,這人參很貴吧?”
說完這句,蘇麥芒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女人大概三十上下,聽見蘇麥芒脆生生的喊姐姐,頓時就笑了,“小妹妹,那你可說對了,這人參可貴了,就這個,那都要上千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