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飯前種的菠蘿,昨天就已經收了,又被蘇麥芒種了甘蔗。
甘蔗的種植時間是12個小時,現在剛好可以收獲。
收獲的甘蔗,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來蔗糖。
游戲背包里有很多甘蔗,但是蔗糖卻不多,蘇麥芒順便加工了一些。
看著空蕩蕩的農田,蘇麥芒想了想,種上了玉米。
游戲里的玉米只有一個品種,是水果玉米。
這種玉米只能直接煮著吃,不能曬干當糧食。
但這種玉米受眾非常廣,男女老少,就沒有不喜歡的。
再過一周左右就是夏收,夏收過后,就要種玉米大豆芝麻花生了。
蘇麥芒打算和家里商量一下,單獨用幾畝地來種水果玉米。
但這種子的來源怎么解釋,她還是要好好的計劃一下。
種好了玉米,蘇麥芒又收了果樹上的水果。
游戲里產出的水果,全都是精品。
不僅每個都像是書上畫的一樣完美,且個個果香四溢。
好是真的好,但也因為太好了,導致蘇麥芒現在根本不敢拿出來。
收完果樹上的果子,給雞舍,牛舍,羊舍里加一些飼料,蘇麥芒就去了海邊海釣。
他們這邊地處北方又在內陸,根本沒有海,海釣的魚蝦更沒有辦法拿出來。
但沒關系,這些可以拿去賣錢。
并且魚蝦的價格都很貴,一條魚就能賣好幾塊錢,比種地要劃算多了。
在游戲里釣魚很簡單,不需要一坐一整天,基本一分鐘就能掉到一條魚,釣不到就可以開始下一次釣魚。
在陳海霞出來喊她可以吃飯的時候,蘇麥芒已經掉到了三十條魚,全都賣出去能賣一二百了。
收獲滿滿讓蘇麥芒心情很好,開開心心的洗手去吃飯。
八十年代村里人吃面條,那都是純手工搟面條。
但搟面條也是需要技術的。
有的人搟出來的面條軟趴趴的,放進鍋里煮的時間久一點,就能煮成面湯。
有的人搟的面條卻是勁道爽滑,嚼勁十足,面香四溢。
蘇大軍就是如此。
蘇大軍的力氣比陳紅霞大,每次家里吃面條,都是蘇大軍來搟。
他們家人多,一家子一頓要吃的面條不老少。
以前蘇麥芒兄妹幾個年紀小的時候,都是蘇大軍一個人慢慢搟。
現在蘇衛家兄弟幾個長大了,能幫著一起搟。
父子齊上陣,還真的用不了多長時間。
白面搟成的面條,比蘇麥芒的小拇指稍稍細一些,薄厚在兩毫米左右。
手工切出來的面條形狀不是特別的規則,但卻特別的好吃。
上面澆著五花肉和雞蛋一起炸的肉醬,搭配了切得細細的黃瓜絲。
再配上濃濃的蒜汁,一口下去,從嘴里香到胃里。
蘇麥芒十五歲,還處在發育期,飯量不大但也不小。
堪比她臉大的一碗面,被她吃的干干凈凈,就連湯汁都沒剩下。
飯后陳紅霞又端來了白糖拌番茄,酸酸甜甜別提多好吃了。
蘇衛家一邊吃一邊感嘆,“這幾天吃的太好了,我覺得我都吃胖了。”
蘇麥芒聞言,看了一眼蘇衛家那瘦的巴掌大的臉,實話實說,“大哥,你那都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