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貞觀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域的謀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耕耘貞觀 >>耕耘貞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域的謀劃

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域的謀劃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4日  作者:倚夜聽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倚夜聽雨 |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

李泰讓袁客師與孔雀兩人去對接,商量這一件事情的細節。

而李泰回到書房,開始把通過毛紡織來收集異族羊毛的想法,將其整合寫清楚作用與意義之后,正準備交給白鶴卷抄一份發給朝廷。

思索了一下,又是補充了幾句,然后交給白鶴道,“把這份文稿查找一下別字,然后卷抄一份直接送給圣人。”

“諾!”白鶴聽到李泰的話,倒也沒任何遲疑,馬上卷抄起了來向長安發過去。

而事實上這個時間段的李世民卻也挺繁忙的。

比如說讓房玄齡和魏征修改舊禮,制定新禮《新禮》一百三十八篇,其中《吉禮》六十一篇,《賓禮》四篇,《軍禮)二十篇,《嘉禮》四十二篇,《兇禮》六篇,《國恤》五篇。

同時今年也開始了甄選宮女的活動,本來像是十三歲的武媚娘,十歲的徐惠等等,差不多都會在這時間入宮。

但可惜,當初李泰提出要把女子的生育年齡提升到了十六周歲,最起碼也要到十五周歲。

而宮里以身作則,所以選取宮女時,直接把絕大多數年齡不合格的宮女給卡死了,也算李泰在無形間拯救蘿莉無數,可謂功德無量。

至于平常的工作,雖或得或少的也有,但也已經成為了慣例。

就管理上來說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穩定的行政體系,差不多就是李世民勤奮一點,那房玄齡就輕松一點,李世民輕松一點,那房玄齡所需要負責的任務就多了幾分。

不得不說,房玄齡的存在讓大唐國力恢復的極快,至少現在,大唐已把在吐谷渾中消耗的物資恢復得七七八八。

而李世民卻開始拿著大唐周邊地圖,思索著要打哪個了。

這時候,李泰的加急文件從洛陽一路送到了長安來,送到李世民手上。

因為李泰每個月初一十五都會寫信給皇宮,所以李世民也清楚李泰的送信習慣。

但這封信并沒有按照正常時間過來,這不得不讓李世民感覺到意外。

所以李世民接到信時,臉上多少帶著幾分凝重。

畢竟如果自己的兒子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怕不是什么小問題。

李泰興高陵,建天津,開發河湟,布局西海,現在更弄出洛水之弈,整個天下凡喜歡下棋之人都會前去參與。

若李泰都遇到什么麻煩,加急來求助自己,怕不是小事,這讓李世民多少有幾分擔心。

但很快的,李世民看這上面信的內容后松了一口氣,至少不是李泰遇到了什么問題,而是李泰推出了種子計劃的后續,便是過來向自己匯報而已。

“命人把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征都宣過來!”李世民思索了一會兒便開始叫人!

很快的,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征全部都來到了李世民的面前,見到李世民后行禮。

李世民也不多話,便把李泰的那一份信交給了三人,道,“你們都來看看!”

眾人也不客氣,一個兩個便拿過李世民手中信件,相互傳遞著看了起來。

看了一會兒,魏征率先開口道:

“魏王打算在西海之地建立毛紡織的集散地,來吸收西海游牧百姓的牲畜物資。

既然魏王有把握,便是讓魏王先先試一試便是了。

畢竟西海之地有有士卒有能吏,就算真出什么問題,只要別引起邊疆動亂,也不是大事。”

在魏征看起來,李泰這種直接通過大唐錢幣收購異族物資的,好像也沒什么不好,若成功了,朝廷能多了一條遏制邊疆地區的繩子,

比較起草種計劃需要長時間的鋪墊,現在這計劃,相對來說不論是對大唐,還是對異族都有好處,那為什么而不干。

“魏王還真打算教化西海的異族啊!”房玄齡看著李泰特別提了提的毛紡織技術,這讓房玄齡不由皺了皺眉頭。

因為三人都不是技術出身,他們從戰略上來說是同意李泰的在西海那邊建立城鎮,加強與邊境異族之間的聯系的。

但為什么是毛紡織業為核心,他們這三個人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所以只能用自己的所擁有的知識去看李泰的這個布局。

至少在他們看起來,李泰這般的規劃,有利于大唐與周圍異族的交易,從而穩定邊疆異族之間的關系,鞏固對大唐對周邊異族的控制。

房玄齡看著李泰送過來的信件,思索一會兒道,“是不是應該讓諾曷缽前往河西之地了。”

“嗯?”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話,倒有幾分疑惑的向房玄齡看過去。

房玄齡這時候對李世民道,“我們對青藏高原的控制大概就是到西海以東以南一部分的土地,對這些地方也不能夠算是完全的控制住。

所以需要有人前往西海以北以西區域,把異族集中起來,方面我們進一步施行政令。”

“若如此,吐谷渾是否會死灰復燃?”李世民皺著眉頭道。

說實話,吐谷渾不弱的,甚至在李靖帶兵討伐之前,吐谷渾的戰斗力,應該也就排在天下前十之列。

整體實力大概也就拍在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薩珊帝國,以及拜占庭帝國之后。

真論起戰斗力來,在巔峰時跟已跌落巔峰的東突厥,正在攀爬的吐蕃,甚至一心防守的高句麗碰一碰,都未必會死得這般徹底。

只不過,誰讓他偏偏遇上了國力上升士氣的大唐,然后又撞到了李靖手上。

畢竟哪怕在河湟谷地打了一場敗戰,但吐蕃后續戰爭潛力還支撐著它跟李靖又打了一場。

雖然被李靖徹底的滅掉了主要軍事集團,但剩下來的底子,也足以維持一個王國的體面。

一直到吐谷渾內部的發生了動亂使得周圍的異族看到了吐谷渾的虛弱,然后吐蕃對吐谷渾殘余勢力的掃蕩,才讓吐谷渾最后的一點底子都被掃干凈了。

“隨著吐蕃掃掉了吐谷渾的一部分勢力,這讓吐蕃與我們大唐開始接壤。”

杜如晦從容道,“而胡人向來畏威而不懷德,我們是堂堂正正的擊敗了吐谷渾,對于我們占領吐谷渾的土地,吐谷渾人是心服口服的。

但吐蕃就不一樣了。

他們趁著吐谷渾骨干力量損失殆盡,吃掉了吐谷渾不少的土地,吐谷渾若是能夠輕易的忍下來怕才是怪事。

所以,至少吐谷渾沒有出現二天賦的戰部之前,他們必然會對我們大唐保持恭敬。

且為了能出現一天賦戰部,怕吐谷渾想來非常愿意跟吐蕃發生摩擦。

這有利于我們大唐對西海地區的控制。”

聽到杜如晦的分析,李世民也摸了摸自己的胡須開始思考起來。

這時候的魏征則補充道,“我們大唐不論想推行草種計劃,還是現在魏王想要建立所謂的毛紡織集散地,我們必須要讓異族之中出現一個人起到帶頭的作用。

等到時候,現在的吐谷渾人或者其他百族之人移風易俗,那縱然二十年三十年后,諾曷缽真有驚才絕艷之能可以重建吐谷渾,卻也要看看他的族人,還是不是他的族人!

為以防萬一,臣懇請圣人賜婚諾曷缽,使他可借我大唐之威風,重建吐谷渾。”

“賜婚?!”李世民聽到魏征的話不由思索起來,若賜婚那可就嚴肅了。

而魏征倒是毫無畏懼的與李世民對視,對李世民鄭重道,

“圣人何曾記得前隋的義成公主,雖然其罪難容,但其情可敬,而我大唐也需要如同義成公主般的女子。”

李世民聽到了魏征的話,倒是不由思索了起來。

說實話魏征的意思李世民也清楚,就是要在吐谷渾幾乎完全毀滅的境地時投資一手。

這一手投資不是為了發展吐谷渾,而是為了在吐谷渾的內部留下一個制衡的手段。

就好像是隋朝的義成公主一樣,隨著東突厥的強大,義成公主甚至獨立掌握了一支擁有戰部天賦的軍隊,甚至擁有了滋擾大唐邊境的本錢。

而隋朝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分裂突厥而已,卻也沒有想到義成公主會干得這般出色。

她成為大隋覆滅之后,皇室成員之中惟一堅持反唐,且有能力反唐的人。

“且準!”李世民思索道,“從皇室之中挑選適齡女子,賜予為女,嫁于諾曷缽,等到諾曷缽與之完婚之后,便送諾曷缽回西海,重建吐谷渾之國!”

“圣人圣明!”見到李世民同意這件事情,三人都覺得李世民的抉擇很不錯。

與此同時,李世民則繼續道,“這件事情算處理完了,但接下來……薩珊是什么地方?

青雀居然讓我們暫時不要直接拒絕薩珊求援,而是派使者前往薩珊考察,制作輿圖?”

“薩珊之前乃是安息,乃是波斯人所創造之帝國,雖然幾次經歷動亂,但最終還是屹立于世,而安息與大漢,薩珊與北魏之間多有交流!”

魏征博聞強識的能力體現出來了,思索著說道:

“基本上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我們與安息,薩珊之間的交流便是繁多起來。

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我們在絲綢之路的上友人,但即使薩珊與我大唐之間相善臣也絕對不同意出兵救援薩珊。

畢竟這距離實在太遙遠了,萬里之遙,如何補給!”

說實話,魏征沒想到李泰居然有幫助薩珊的意思,不過身為大唐的諫臣,魏征第一時間堵死了這件事情再說,畢竟魏征看得出來李泰好像對那薩珊感興趣。

就好像是某人的羊今天敢吃草,明天就敢吃人一樣。

在魏征看來李泰今天敢提出勘測輿圖,那么說不定哪天就會提出不遠千里前去救援。

雖然魏征也知道,李泰應該不會提出怎么腦殘的建議,但不論怎么說,自己必須要杜絕這種事情的可能。

畢竟魏征也能覺察得出來,李泰在李世民心中比例越來越高。

這樣的情況下,要是哪一天李泰把李世民哄高興了,讓李世民一時沖動答應下來了呢!

不過,此刻魏征雖然如此說了,但的杜如晦卻開口道,

“如果真與絲綢之路有關,那這士卒可以先不派出,但這向導與使者卻需要提前布置。”

“嗯?!”魏征聽到這話,不由向著杜如晦看去,不由瞪大眼睛。

而杜如晦卻行禮道,“臣尊崇圣人之令,按部就班的執行過魏王所設計的漕運計劃。

從幽州到余杭,整條大運河被徹底的疏通之后,臣能夠清楚的見到,我大唐國力的恢復速度,隨著這運河的暢通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復。

所以在臣看起來,派遣使者跟隨薩珊使者前往薩珊,一則可以讓我等清楚出玉門關之外,我大唐到底有多少的敵友。

其次重建絲綢之路,重現博望侯侯的故事,這會有助于我大唐國力的恢復。

而最重要得是大漢在前,大唐在后,我等若無法光復西域三十六國,重新建立西域校尉統帥西域,那我大唐如何與大漢比肩!”

聽到杜如晦如此的言語,魏征張張嘴吧想要說什么,但最后還是選擇閉上了嘴巴。

雖然西域三十六國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算是大漢的勢力范圍,而算不上是大唐的領土。

但對任何有作為的漢人皇帝來說,重新建立絲綢之路,把從漢人勢力范圍中分離的西域三十六國重新納入到掌握中,多少還是有幾分期待的。

畢竟為什么高句麗這么讓隋煬帝念念不忘,其中最重要得原因就是,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大漢的領土。

自己想要繼承大漢法統,那繼承大漢國土算是最基本的吧。

而大唐從大隋的手中接過接力棒以后,有什么能夠證明大唐比大隋更偉大更合法,那就是大隋做到的事大唐做到了,大隋沒有做到的事大唐也做到了。

雖然西域三十六國這件事情,現在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在大唐解決掉了吐谷渾,把大唐的勢力范圍恢復到河西四郡后,那怎么樣處理西域三十六國的事情必然提上了議案,可以暫時擱置,但這件事遲早是要解決的。

而想到這里,這時候的房玄齡一錘定音道,

“大唐的勢力從未涉及過西域,更不要說西域以西的情況了。

如果能夠借助這薩珊的使者,讓我們了解西域的情況,也并不是不可以。

至于要不要幫助薩珊,等到出使回來后,讓我們明白了薩珊的情況,那再做決定也不遲。”


上一章  |  耕耘貞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