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看書!
大勢至菩薩等人到了摩云嶺,便有如意大仙來迎…
眾人剛要隨如意大仙前往法會所在宮闕,就聽見漢鐘離與如意大仙打起了招呼。
兩人卻是舊識,太清一脈上洞八仙都是閑不住的性子,當初,漢鐘離幾人最大的愛好便是前往人間游玩訪友,去下界積累外功,倒是在人間留下了不少傳說…
多年前,呂巖聽聞西梁女國的名聲,以他的性子便拉著漢鐘離前往游玩。
呂巖是個風流的性子,不過在西涼女國這等所在,他這長相,性子無疑是“招蜂引蝶”的存在,一時倒是在西梁女國惹出了好大亂子。
好些女修門派,文臣,女將甚至為了爭搶他而打起來
當時,如意大仙卻是西涼女國供奉,被那女兒國主三牲表禮請出山,想要擒下呂巖當一國夫婿。
兩廂交手,如意大仙不是呂巖和漢鐘離兩人的對手,兩人卻也認出這牛身上的法力乃是是上清嫡傳,雙方這才化干戈為玉帛。
漢鐘離在解陽山那段時間,如意大仙卻也是好酒好菜招待…
算起來兩人倒是舊友,是以兩人見面,打聲招呼,一陣寒暄。
如意大仙也是個性情中人,他親自來接引大勢至等人,大勢至菩薩等人卻一臉高高在上,連回禮也無,明顯是看不起他,好生氣人。
如意大仙也不是那熱臉貼冷屁股的主,直接舍了大勢至菩薩,親自引著漢鐘離便前往法會宮殿。
那菩薩被如此輕視,眼中閃過一抹慍怒之色,
不過這里畢竟不是靈山,大勢至菩薩看了遠處摩云嶺上升騰的妖氣云光,終究按耐住了心中怒火,只是命童子們駕起云光,跟在兩人身后,一同向摩云嶺行去。
長眉真人,伏虎羅漢等人自跟在身后。
摩云嶺方圓百萬里,如果說其外圍妖氣沖天,儼然是一座座兵營的話。
那摩云嶺主峰所在,卻是一處福地洞天。
各處山脈連綿,這些山脈上靈脈完整,靈氣充沛,
山上有無數宮殿樓閣奇花異草,珍禽異獸于山林中往來行走,羽冠霞衣的仙人在山岳之間飛縱,端的是一派仙家景致。
山脈和山脈之間卻又有明麗如霞的云路相連。
一些青衣道童毛頭小子或者背著藥簍子、或者拎著藥鋤、或者抱著花瓶、或者扛著幾束鮮花在云路上往來行走,縱躍之間宛如飛火流星其速如飛,看上去好生神異。
這倒不像是什么巨魔大妖的地盤,眾人反倒有種來到海外仙山,仙家洞府的感覺。
大勢至菩薩法駕剛剛來到主峰附近,
遠遠的就有知客道人迎了上來,
笑容可掬的向眾人打了個稽首:“道友遠道而來,辛苦,辛苦,還請去聚仙宮奉茶。”
兩個道人嘴里說得客氣,可是手上卻一點都不客氣。
左邊那道童手舉一塊巴掌大小的青銅鐸對著眾人一罩,一片白蒙蒙的幽光就灑了下來。
齊金蟬,笑和尚等幾個小輩心中一驚,下意識就想祭出法寶飛劍護體,不過看幾位祖師都沒有閃避,他們這才穩住了心神。
這白光卻也沒什么危害,只是照在眾人身上后,伏虎羅漢身后的天蒙禪師身上冒出了一片紫氣金霞。
天蒙禪師往袖中一掏,卻是取出了一封金書玉簡,正是前些時日摩云嶺送來的請柬。
右邊那知客道人看著那金書玉簡上泛起的金霞,手上抓起一本玉冊一支金筆飛速寫了幾筆,點了一下在場人數,嘴里則是輕聲念叨著:
“天字請柬一封!來客一百二十一人!”
兩個知客道人起初還是沒有反應過來,
那記錄眾人人數的知客道人匆匆寫了一行字后,
兩人這才突然醒悟,猛地抬起頭來愕然看向了眾人。
天字請柬,兩個知客道人不敢相信的看向了青銅鐸。
又是一片幽光灑下,立在云頭上的天蒙禪師手中的金書玉簡依舊散發出紫氣金霞!
沒錯正是天字號請柬,可是如意老爺不是吩咐,天字號請柬是由他親自來接嗎。
兩個知客道人卻是不知,如意大仙剛剛卻是親自迎了出來。
只不過大勢至菩薩一行人卻是高高在上慣了,惹得如意大仙不快,索性直接不伺候了。
見得兩個知客道人面面相覷的模樣,
云頭之上,四五個手捧缽盂凈瓶,拿了竹枝舔著缽盂凈瓶里面的水往下灑水的小沙彌相互看了一眼。
其中一個沙彌童子越眾而出道:
“菩薩法駕來此,爾等怎敢如此輕慢!”
“不知是哪位菩薩當面,據我所知,此次法會,我家大王并未邀請靈山菩薩!”
兩個知客道人心中害怕,不過身在摩云嶺,自不敢丟了大王臉面,硬著頭皮上前問道。
“菩薩乃至世之尊,金身無量,快快叫北冥帝君出來相見!”另一個沙彌童子道。
兩個知客道人聞言對視一眼,不卑不亢道:“諸位來者是客,不過我家大王卻是在招待一位貴客,諸位菩薩請先去聚仙宮品茶!
背靠鵬魔王,兩個知客道人并不畏懼靈山菩薩,兩人不卑不亢的告訴眾人。
大勢至菩薩垂下目光,他修為精深,隱隱看見這兩個道人泥宮丸內漂浮地乃是兩只丹頂鶴,知道這兩個知客道人乃是兩只鶴妖。
這兩只鶴妖雖然不過是知客道人,居然也是元神凝練成嬰兒的妖仙一流,而且根性竟然不錯。
若是換了其他地方見了這兩只鶴妖,大勢至菩薩說不得就要將他們渡化入門下,不過這里乃是摩云嶺,
大勢至菩薩哪怕自恃自己法力高深,可也不會自以為能一力伏萬妖。
“前面帶路!”
兩個知客道人不再言語,帶著眾人慢慢的飛向了聚仙宮所在。
北冥帝君召開法會,凡是身在淵海之地,那地位高的,道行法力深的,一大半都接到了請柬!
畢竟想要借道深入淵海之地,繞不開這位北冥帝君。
這其中好些仙人,也與凈土中的達摩祖師是好友,經常來往。
一些自人間來的古仙人,諸如艾真子,極樂童子,見到大勢至菩薩等人到來,分別對那大勢至菩薩,伏虎羅漢,長眉真人,天蒙禪師都稽首施禮,然后拉著長眉真人,天蒙禪師等故友一陣寒暄…
聚仙宮前一時間好不熱鬧…
當然也有來參加法會的妖王,魔道巨擎,看到這些正道人士,一個個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很是難受,就好似吃了一大堆冰凍蒼蠅那樣的味道,怎么就覺得心里膩味。
不一會兒有知客道人上來伺候,眾多騎著坐騎云駕而來的仙人便各自便吩咐童兒將那法駕坐騎停好,交代一眾童子看守,由知客道人帶往旁邊宮殿中去了。
隨后眾人一同向聚仙宮而去。
聚仙宮,正是北冥帝君召開此次法會的主會場。
以小須彌芥子手段禁制了的聚仙宮寬闊異常,自左而右,大殿寬有百里,從正門到正中一字兒排開的十六座云臺,深也在百里左右。
大殿以紫金鋪地,青玉為柱,以凝練的五行精英為梁,上鋪龍鱗制成的金色瓦片,端的是寶氣隱隱仙光纏繞,真有幾分當年天宮氣象。
聚仙宮正前方,擺著數張云臺,北冥帝君,獼猴王,如意大仙坐定主人位置,正與賓客位置的一青衣道人,漢鐘離說笑。
下方賓客位置有好些云臺,這些云臺上,各擺著幾張紫玉長案。
長案長八尺闊三尺,每張長案后都放了一張鑲嵌了諸多珍稀寶石的玉座。
這些云臺有的空空,有的坐人,都各自交談,一些佛道兩家仙人見大勢至菩薩等人進來,紛紛招呼。
當然也有那大妖巨魔,與佛門,道門有仇者,看著大勢至菩薩一行人的目光中帶著毫不掩飾的惡意。
能坐在這聚仙宮內的,不是一些道行高深的古仙人,就是一些成名已久的妖圣,金仙。
這片淵海之地毗鄰北冥無量天境,來此的大多是北冥無量天的妖仙,巨魔。
本來自從那些大神通者劃分九天十地后,幾家留給妖族的地盤就這么一塊北冥無量天。
這些妖族一直愜意的生活在北冥無量天,自己劃了一塊地盤圈起來稱宗道祖。
可是近些年佛道兩家勢力一直蠢蠢欲動,不少菩薩坐騎,寵物來北冥無量天搶地盤。
如今就連這淵海之地,這些禿驢賊道也要橫插一手,也難怪來自這些北冥無量天妖仙一個個臉色難看。
知客道人引著大勢至菩薩等人來到各自云臺。
眾人紛紛落座,大勢至菩薩地位尊崇,自是坐在了上首云臺,只不過卻位于唐宋之下。
他到坐前,自有童子奉上仙瓜仙果,靈茶仙露。
鵬魔王,獼猴王,如意大仙,一齊起身招呼道:“大勢至菩薩前來,甚是榮幸。”
唐宋與漢鐘離也各自起身。
“貧僧冒昧前來,倒是叨擾了!”大勢至菩薩雙手合十,微微朝眾人還禮。
無論是鵬魔王還是大勢至菩薩皆是一臉笑意,但知道底細的旁人,都知道北冥無量天和靈山之間的間隙,
不過在場幾人都是地位崇高,法力精深之輩,面子上還是要維持的,
幾人皮笑肉不笑相互招呼以后,便不言語,各做各的。
這場聚仙盛會,客人未到齊,先來諸圣仙魔,只有等候了。
不過好在如意大仙早已安排妥當,一眾童子道人將各類仙果酒水源源不斷的送來。
法會中央,自有那姿容不輸天仙的宮娥歌舞,倒也不至于無聊。
“這位道友倒是有些眼生!”大勢至菩薩看鵬魔王,獼猴王與唐宋相談甚歡。
又看這青衣道人竟然坐在自己的上首,面皮無光,心中就有些忿忿,他推演天機,卻看不出唐宋的跟腳,是以主動搭話道。
“我一介散修,居無定所,菩薩不認識自也正常!”唐宋輕笑一聲!
“倒是今日見得菩薩風采,實是欣慰。”
唐宋神態輕松,大勢至菩薩哪里能想到他們靈山的旃檀功德佛便是隕落于這個笑起來帶著三分靦腆的青衣道人手中。
兩人又客套了幾句,大勢至菩薩驚詫的發現,眼前這青衣道人法力道行如何先不說,但論氣度,卻是超過了他。
“此人究竟是何來歷,莫不是妖師留在此界的后手,可觀鵬魔王神態,卻又不像!”大勢至菩薩心中暗暗思付道。
由于唐宋本尊的騷操作,借用了混沌海之力,整個閻浮世界的天機如今一片混亂,別說他,就是三道,二圣,媧皇還未離開此界,也無人能推算出唐宋跟腳。
大勢至菩薩佛指連連掐動,全然是白費功夫。
唐宋捻起面前盤中葡萄,眸光掃過整個會場,除了漢鐘離這上洞八仙,伏虎羅漢,倒是沒見幾個“熟人”!
想來也也是,降魔之戰,天庭都被打崩了,那些仙神死的死,散的散。
帝江記憶里那些“老朋友”,沒死的,也隨著諸圣離了此界。
唐宋在看別人,別人也在看他,面對這位坐在賓客上首的青衣道人,一眾仙人紛紛投來好奇目光。
唐宋遙遙望了一眼,那一個個金仙,妖圣紛紛朝他頷首示意。
唐宋也微笑著頷首回禮…
當然這其中也有見過唐宋者,只是他們也沒想到當日那乘大風而來的道人竟有如此來歷。
幾場仙樂歌舞之后,聚仙宮內的云臺已然滿了七七八八,殿內突然響起了悅耳的仙音仙樂,平地里卷起了祥光瑞氣,
端坐在云臺上的鵬魔王揮起衣袖,關閉了聚仙宮的大門,淡淡的說道:
“良辰已到,聚仙法會正式開始!”
身穿金色長袍,隱隱有帝王之風的鵬魔王環視了一圈在場仙人沉聲說道:
“閑話少說,今曰先談正經事!
我邀請各位來此,所為何事眾位仙友卻是清楚的。
這里是“淵海北境”全圖,還請諸位仙友品鑒!”
一顆拳頭大小的黑色寶珠涌了出來,明麗如霞的星光從寶珠中噴出,瞬間就籠罩了整個聚仙殿。
無數寶光閃爍,眨眼間一幅巨大無比的地圖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幅地圖通體呈橄欖形,其上有無數細小的星光閃爍,這些星點連成一片,赫然是幾條星道。
這幅占據了整個聚仙宮縱橫百里空間的地圖上,標注的正是淵海之地。
鵬魔王掃了一眼眾人,目光著重停留在大勢至菩薩,以及佛道兩家的仙人身上:
“降魔之戰后,奉上清教主符詔,這淵海北境之地由我北冥無量天鎮守,
為了防止淵海之地內有域外邪魔跑出來生亂,我北冥無量天境數千萬兒郎在此駐扎,一刻不敢怠慢!
諸位,我說的可有虛言!”